书城成功励志快乐七步走
15174400000074

第74章 不为“流言”所困扰

随着语言水平的日益发达,“流言”在这个人言可畏的社会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负面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常被“流言”所困扰,常被“流言”所累。

一日,某村的爷孙俩在集市上买了一头驴。回家的路上,爷爷怕孙子累着,就让他骑在驴背上。一群人看见了,就在旁边议论纷纷,责怪孙子不孝,不该让年迈的老爷爷在地上走。孙子听到这些话后,立刻从驴背上跳下来,然后把爷爷扶了上去。没走多远,被另一群人看见了,他们也议论起来,责怪爷爷不疼孙子,太自私。老爷爷听了,赶紧从驴背上了跳了下来。为了防止别人责怪,也为了防止累坏毛驴,爷孙俩干脆一同走在地上。这时,又有人说:“这儿爷俩都是个‘死心眼儿’,放着驴不骑,却一起走在地上。”后来,爷孙俩为了防止所有人笑话,竟做出了一个简直可以让人笑掉大牙的举动——绑起毛驴扛着走。

当然,这只是人们在茶余饭后杜撰的故事,但其中的事例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要想不挨累,活得轻松快乐,就把那些“流言”当作耳边风,就算别人把它传到你的耳朵里,你不要往心里去。

前一段时间,朋友小莉躲在一个村子写报告文学。时间特别紧,要求特别高,几乎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一天,小莉写得正起劲,电话铃声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是一位朋友打来的。

原来,一家小报刊登了一则关于小莉的消息,将一件原来很寻常的事说得危言耸听,以至许多熟人都为她担心不已。小莉坚信没有那回事,并责怪那家报社连个核实电话也不打!朋友又对小莉说,小莉得赶快写辩论文章为自己辩护,不然对她的影响就太大了。

放下电话,小莉的心绪立刻乱成了一团。她知道,这几年,写报告文学得罪了不少人,自然也惹来不少麻烦,却没想到一在群男人联合起来欺负她。

思索了好长时间,小莉拿起笔杆子写起了辩论文章,边写边落泪,泪水将稿纸打湿了一大半……

终于写好了,小莉觉得这篇文章很有说服力,发表后一定可以维护自己的名声,于是便去投稿。刚出家门,她突然收住了脚步,心想:“就这样投出去吗?发表后,对方看了一定会更起劲儿,那样的话,他们还会再来一篇。而自己呢,还得再回一篇。这样一来,你一刀我一枪,肯定没完没了!为了这种无谓的小事而处心积虑,有这个时间吗?有这个精力吗?有这个必要吗?”

想到这里,小莉突然打了个冷战,随后慢慢冷静和清醒下来。最后,将那篇稿子放进了抽屉,继续写作。

从这以后,小莉发疯般地写、写、写。只有在写作中她才会忘记受到的侮辱。常常在一句一句连接的瞬间,或是停笔在门前石阶上小憩的片刻,那不愉快的阴影会突然冒上来。这时,小莉的心底就会托儿所出一声呐喊:“不,不用管它,不用辩护!我没有时间去辩护,没有精力去辩护,更没有必要去辩护!”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切风平浪静了。真相也大白于天下,那家报社的所作所为纯属虚构,一切不攻自破,小莉是清白的。

后来,有人问小莉:“面对是非,面对流言,你为什么会如此坦然呢?”

小莉回答:“我不想听到那些流言蜚语、是是非非,这倒不是因为没有机会听到或看到它们,也不是因为没人传递给我,而是我根本就不想听。原因就是,人正不怕影子斜;为那些流言而烦恼,是傻瓜的表现。”

制造流言者是可恶的,而传播流言者更可恶。很多时候,你为流言而烦恼,都是因为传播流言者将流言传入了你的耳朵,尽管有时他们是出于关心你,为了你好。

为了避免流言传入你的耳朵,当哪个传播流言者告诉你“某某人在背后讲了你的坏话”时,你不要做任何辩论,只需问他:“你认为那是可能的吗?”如果他说“不可能”,那你就可以说“既然这样,当时你为什么没有替我辩护,反而还跑来告诉我,白白地为我增添烦恼?”如果他说“可能”,那你就可以嘲笑他“在背后议论我的人,既然肯把那些话告诉你,就表明你们的关系不错,可你现在却把他说的话都告诉了我,你岂不是出卖了朋友了吗?”这样,久而久之,传播流言的那些人就不愿再当“义务谍报员”了。因为没有哪个家伙吃饱了撑的非得去干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尽量断绝流言的传播途径,即使阻挡不住流言的传播,也不要把那些没必要的“垃圾”放在心上。如果过分在意流言,那么,你将与快乐绝缘。

不为流言所困扰,关键要有一颗平常心,任凭路边的狂风狂个不停,任凭枝头的鹦鹉叫个不停,你要不为所动,只管昂首阔步、豪情万丈、面带微笑地赶你的路。

不为流言所困扰,这是智者的处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