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快乐七步走
15174400000078

第78章 化压力为动力

畏惧永远埋伏在完美主义的背后,你若想达到完美,你必须为它付出代价,它会防止你受到批评,经历失败,但是它也将夺去你进步、成长和获得充实生活的权利。

大多数人认为压力乃是一种消极因素,殊不知压力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其积极的一面。生活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是不可想象的,就好比幻想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行走,或如同在没有路面支撑力的情况下骑自行车一样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面对压力》一书中,一位禅师给他的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人被一只老虎追赶而掉下悬崖,庆幸的是在跌落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长的悬崖边的小灌木。头顶上,那只老虎在虎视眈眈;低头忙着啃咬悬着他生命的灌木的根。突然,他发现附近有一些野草莓,伸手可及,于是,他拽下草莓,塞进嘴里,自忖道:“多甜啊!”

生命进程中,当不幸、危难和压力向你逼迫的时刻,你是否能还能顾及享受一下野草莓的滋味?

当代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恐怕就是“压力太大”。

“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没有压力的环境。”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的菲莉浦·戈尔德博士说。

压力的积极因素之一是促人上进,从失败中振作起来。例如,一次考试的失败所产生的压力可能会使一个学生卧薪尝胆、发愤学习,在期末考试中名列前茅。

压力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肉体上的压力;另一类是精神上的压力。诸如过度的劳累、损伤及病痛即属于前者;而各种不顺心的事情(爱情、事业、工作等方面的不顺心)均会导致烦躁不安、愤怒、沮丧等不良情绪,这即属于后者。这两者有时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但一般来说,后者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大。

美国哈里斯民意测验所在不久前的调查中发现,89%的美国人都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研究人员估计,每年因员工心理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超过5000有大公司税后利润的5倍。法国卫生部提供的数字表明,法国年轻人的死亡原因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不是艾滋病,不是吸毒,也不是车祸,而是因心理压力导致的自杀!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认为:“心理压抑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中说,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的比率高达20.23%。国爱体改委在去年年底完成的最新调查表明,有68.5%的居民觉得压力在增大。总体上看,人们的生活焦虑有所增加。

专家认为,心理压力的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来看,竞争的激烈、失业的威胁、家庭的不稳定、信息爆炸、冲突的增失败的堆砌等造成心理压力;从主观来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躁动、在焦虑,发财的欲望迅速膨胀,对生活的期望愈来愈高,攀比心理日益严重,但人们对市场的风浪却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在大的反差中,不少上纷纷掉进了压力的痛苦深渊。

产生心理压力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自身对周围事物认知的差异。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出色的高尔夫球手都有同一种体验,倘若哪个高尔夫球手对自己近期的错误念念不忘,对自己对手的好运耿耿于怀,那么,他在从一个球洞向另一个球洞前进的过程中就会处于严重的劣势。相反,那些打完一个球洞便把它抛到九霄云外,全神贯注于下一个该进的球洞的高尔夫球手才会赢得最后的成功。

如果人的精神和肉体能接受压力的挑战,那么压力就是催人上进的动力。我曾采访过一位在寿险行业业绩不错的推销员。我问他,干寿险推销这一行压力肯定不小吧。他坦言,从他跑第一宗生意那一刻开始就和压力结下不解之缘。最初他定下了每天拜访20位客户的计划,一个月下来,业绩是上去了,身体却累坏了。显然那一个月他对自己的要求超越了自身精神和肉体的承受力,他差点被压力摧垮。好在他及时调整了计划,定下每天拜访10个客户的新计划。此后,适当的工作压力不但没有损害他的身心,反而成了推销成功的润滑剂。

压力对人因人而异。一些人可能会表现为头痛,另一些人则可能会表现为焦躁不安、恐惧、惊慌等情绪,还有一些人则会产生行为上的变化——改变睡眼方式,改变胃口及性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