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15176800000113

第113章 外国孩子的花钱课程

李明荆

全世界最会理财的人是犹太人,他们对小孩儿的理财教育有一套特别的方法。

幼儿期:犹太人从3岁教花钱

小孩儿3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孩子辨认硬币和纸币。5岁时父母让他们知道,钱可以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并告诉他们钱是怎么赚来的。7岁时他们得看懂商品价格。8岁时父母教他们可以通过打工来赚钱、用劳力换取报酬,并教小孩儿把钱存在银行里,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

父母应在平日里教导孩子购物时认清物品的价格及价值,然后考虑是否选购。告诉你的孩子,一个汉堡包要花20元,一只熊宝宝要30元,但妈妈的口袋里只有40元,买了汉堡包就只剩下20元,钱不够买熊宝宝了。所以要认清价值后再仔细算一下,要买最需要的东西,不能想要什么就买什么。要告诉孩子们如何在有限的金钱范围内作适当的取舍,如果处理不当后果要自己负责。

教导幼龄儿女,不妨从数学游戏开始,比如去超市时,给他们一些物品清单,让他们去找,设法找有折扣的,或是在比较价格后,买便宜的一种品牌;到电影院看电影时,给他们5元钱,让他们去买一包5元钱的爆米花,或者把钱省下来买别的更想要的东西。这样,孩子就学会了如何选择购买需要的物品。

小学:存钱、捐款、挣外快

上了小学二三年级后,才是给他们零用钱的时候。此时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的数量,可能要考虑他周围的朋友们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零用钱,因为孩子们会彼此比较,总之不能多给,以免他们浪费,但也不宜太少。孩子有了零用钱可以自己支配利用,这时家长可以建议要孩子将一部分零用钱存起来,开个银行账户,是有利息的账户。到银行开户麻烦,做父母的不妨自己当孩子的银行,每个月算一次利息存入孩子的账户。长辈给的生日礼物是现金,孩子可以将钱先放进父母的银行生利息。每当孩子看到银行的存款增加时,就会对存钱产生兴趣。

除了给零用钱外,鼓励年纪大一点儿的孩子,以自己的劳力赚点儿额外小钱,如帮邻居遛狗,邻居出门时帮邻居拿信件或喂猫;再大一点儿的孩子可以在附近小区当送报童。到了高中时,身强力壮的孩子可以帮邻居割草赚钱。这些都是增加零用钱及银行账户存款的好办法。当孩子有了更多的存款时,要教他们有捐献的习惯,开始也许要用“强迫”的方式要他们每月捐出一小部分的零用钱给慈善机构,不过父母需要以身作则。日子久了,孩子见多了,不必强迫,他们自然也会做善事了。

中学:做预算,防卡奴

孩子上了中学,做父母的一定要向他们说明零用钱的支出及预算要平衡的道理,不可预支也不可以透支。大孩子会花钱了,如不好好教导,很可能导致乱花钱,把钱花完了向朋友借,借不到就用不正当手段骗取,这是犯罪的根源。家长也需要注意孩子的消费行为,以免过度花费而产生不良后果,必要时家长可救急不救穷。如果孩子必须先预支,则必须在下次的零用钱中扣还,这时就得提醒孩子下次的预算要减缩,或该用劳力去赚取零用钱了。

近年来,海外很多华人都在为18岁以上的或上大学的子女办信用卡。大人们认为子女外出读书,身上有张信用卡,不用每月寄生活费,只要一月一付账单,很方便。但是太方便了,年轻人就会乱花钱,做父母的也会吃不消。成了卡奴后,最糟的结果是宣布“破产”,虽然“破产”暂时解决了还债的问题,但是,一个大学生还没有走出大学校门就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很坏的信用记录。

美国规定要等7年,坏的信用记录才能消除。这期间没有信用的人是借不到钱的,房屋贷款、汽车贷款都免谈。

在让孩子拥有信用卡之前,得让他们充分了解,成为卡奴并有了不良记录的严重性,因为在社会上信用记录比学校成绩单还重要,找工作时雇主常常要查询个人信用记录。

美国学校为了让小孩子有机会学习“现金价值”,常利用家长会经营的福利社,由家长主导,让学生轮流来经营,福利社里卖些学生用品,如笔、纸、橡皮、笔记本等等,也卖些零食,让全校学生来购买,以小金额的物品为主,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利用零用钱,及选择买合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