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专业精神:一切员工必备的信念
15177200000008

第8章 提高知识技能水平,不做“近视员工”

时代的进步、知识的发展,作为一名员工若想跟上公司的发展步伐,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掌握行业中最新的知识、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只有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才能在公司里占有一席之地,不至于被时代的浪潮冲刷掉。

公司是追逐效益的地方,老板们会任用一些他们认为在办公中更得心应手,并能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和精通业务的知识型人才。如果你在办公中不能做到这一点,别说有什么发展前途,很可能会在公司的每次“大清洗”中,被当成“灰尘”清洗掉。

这就要求员工必须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提高办公中时间的利用率,才可能避免因知识落后和对本职业务的不精通而被替代的命运。因此,不论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只有让自身的知识成为所服务公司的有价值的宝库时,才可能达到公司的需要。

洛克菲勒在一次用人决策中撇开罗伯茨,任命芬顿为业务部长。这最后决定的依据,从洛克菲勒来看,不是根据他们两个人完全相同的经历和素质,而是根据“不断地学习”、“能与公司同时成长”的积极的热情上的差异来选拔的。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也曾说过:“一个人若是停止学习便会老化,不管他是两岁还是八十岁,不断学习能令人保持年轻。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头脑保持年轻。”

不学习就会缺乏知识,缺乏知识就意味着缺少竞争的真正资本。凡是从普通走向不凡的人,都注重培养自己求知、求学的能力,靠不断地学习战胜工作中的难点,靠不断地学习让自己发光。

小郑,瘦小的身材,身着一套极普通的便装,脚上穿的是一双已难分辨出是什么牌子的旅游鞋,肩上背着一个大行囊,手里还提着一个印着公司名称的大纸袋。如果单从她随意梳着的一条“马尾辫”和那张带着两个酒窝而稚气的脸来判断,你可能会认为她是一个上高中的女孩。

如果这么想就错了。也许你不相信,这个貌不惊人、谦和的女孩,竟然是一家较有名气外资企业总经理的助理。更让人不能相信的是,这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女孩,竟能在两位不同国籍老板——一位英国籍老板,一位法国籍老板的手下做助理。她不仅让这两位老板承认了她的价值,而且有时还听取她的“独到见解”行事呢!

一年前她踏进目前就职的这家公司的时候,尽管好朋友们极力地劝告她,在外企就职对于她这样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女孩子会是很艰难的事情,而且还要面对两位不同国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老板,她一定会吃不消的。还不如尽早辞职,去找一份适合她学历的工作为好。

然而她却想凭着自己的学习来弥补这些不足。的确在她刚进公司的那段日子很难熬,两位老板只把她当成一个干杂事的小孩子,不停地派一些杂七乱八的事情让她做,同事们也把她当成了一个小孩子随便地支配、使唤。小郑委屈得不知流了多少泪水,但她忍耐着,不断地学习借此寻找着让别人重新认识她的机会。

除了把工作做得周到细致外,她还把自己所能见到的各种文件,全部认真地翻阅琢磨,学习公司的业务。对于外文文件的文字障碍,便不厌其烦地去翻看她那两本无声老师——英文字典、法文字典。时间久了,她对公司的业务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为自己进入通畅的良性工作循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外语水平与日俱进,这种速度令她自己都吃惊不小,业务方面的外文文件看起来盲区也少多了。两位老板对她也刮目相看,不久就让她做了助理。

作为一个大公司的职员,没有足够的知识武装头脑,失去生存机遇的可能性就是百分之百。所以她在升为助理之后依然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学习外语、计算机。在她的时间表里,休息日的概念早已模糊。在正常的五天工作日中她坚守工作岗位,身为经理助理的她,需要把老板的行程安排得有条不紊。由于要为老板安排工作行程,她常常都要加班,上课经常都是别人快下课了,她才急匆匆地赶到,抱歉地向老师打个招呼,就全神贯注地进入学习状况。上课中若是公司有急事,她还要不得已提前退出课堂去处理,即使这样她还是风雨无阻地坚持着。她常说:“等我有了钱会给自己一个安稳的、理想的学习环境。”

在你充分了解公司一切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地自我充实、学习,就能不断地进步。而唯有不断地学习,你才能够成为一名工作中的专业人士,成为老板眼中最具价值的员工。小郑无疑就是这种人,她之所以能在公司里平步青云靠的不仅是运气,更重要的是她能通过不断地学习,完善了自己知识方面的不足,让老板看到她的办公效率,对她委以重任的。

随着竞争的加剧,人们对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知识的折旧速度也越来越快。就业竞争的加剧是知识折旧的重要原因,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要想成为具有专业精神的员工,只有不断学习才是最佳的工作保障,这样才能在办公中追逐最大的效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