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漫谈化学故事
15182200000071

第71章 氟与牙齿

刘洁放学回到家里,屋里真热闹。家里来了客人,原来是远在陕西的表哥表嫂及他们的女儿小秀。从爸爸、妈妈与表哥的谈话中,刘洁才知道,这个小侄女患有弱视,这次是来北京看病的。

小秀长得很漂亮,穿着崭新的衣服,只是眼睛好像有什么不舒服,总是眯起眼睛看东西。就在小秀开口说话时,刘洁才发现,她的牙齿上面有一块块的黄色的东西,像生了“锈”。刘洁心里想,这个小女孩平时肯定不刷牙、不漱口。

刘洁坐在妈妈身边听着他们与哥嫂说话,这才注意到,怎么表哥表嫂的牙齿也是黄黄的,有的像褐色的锈斑。刘洁心里想,他们怎么都没有卫生习惯?是不是大人、小孩从来不刷牙?

晚饭后,刘洁问妈妈:“你们看,他们那黄牙,是不是他们从不刷牙,从不漱口呀?”妈妈笑了,说:“你看的还真仔细,他们这是一种地方病。”

刘洁想起了,前些日子,从报纸上看到的有关遗传病的报导,就问妈妈:“这病是不是有遗传性呀?怎么表哥、表嫂的牙齿也都那么黄?”妈妈说:“不是遗传病,也不是传染病,这是一种地方性的牙病,是由于他们居住的地理条件,长期饮用的水造成的。”刘洁问妈妈:“他们那里的水质中有什么有害的物质呀?”

由于西北某些地区饮水中含氟量过高造成的地方性牙病。那么氟是什么物质?它与我们身体有什么关系呢?氟是体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种元素,体内各组织都有氟元素存在,骨骼及牙齿中的含量尤为丰富。

其实,自然界里,氟分布较广,食物及饮用水中都含有氟。

像谷类、水果、蔬菜的含氟量随土壤及灌溉水中含氟量多少而不同。含氟量最多的是茶叶。

氟对牙齿及骨骼的形成及钙和磷的代谢都有重要的作用。适量的氟有利于牙釉质的生成,能预防龋齿的发生。主要是氟离子渗透于硬组织之间,与硬组织发生化学结合,使硬组织中的易溶于酸的羟磷灰石变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增强了牙齿硬组织中的抗酸性能,提高牙齿防龋能力。

适量的氟也有利于钙和磷的利用及在骨中沉积。特别是在少儿时期,缺氟时,不仅易患龋齿,也影响骨骼的发育,常见的是骨质疏松,严重时易引起骨折,通常称“氟骨病”。一般饮水中,不超过1ppm(1毫克/每升),可降低龋齿的发生率,而又不致引起氟中毒。

氟少了不行,可多了也不行。有的地区饮用水中氟高达每升中含10毫克,如果长期饮用这样的水,就会引起氟中毒。

氟中毒时,牙的表现特别明显。首先,破坏的是牙釉质,使它失去光彩,出现粉白色的斑点,有的呈黄褐色附在牙上,像生了“锈”一样。严重时,由于牙釉质发育不全,可形成牙实质缺陷。

那么,这种病能不能预防呢?可以,只要改善饮食、饮水中的含氟量,就能控制住这种地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