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李宗吾传授的28堂生存智慧课
15185200000028

第28章 捧——捧脸、捧场、捧夜壶

奉承别人在厚黑处世中非常重要。假如你遇到一个人,你问他几岁?他答:“今年五十了。”你说,:“看先生的面貌,只像三十几岁的人,最多不过四十岁罢了。”他听了,一定很欢喜。

——李宗吾

这个字就不用说了,人人都懂,俗称“拍马屁”。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被肯定、被赞美的,而要实现这些理想,不通过他人是不行的。他人的赞美从哪来——拍马屁。因此,从古至今,拍马屁永远是有市场的。

《左传·昭公七年》中不就说过这种话吗:“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早,早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如果你是一位推销员,你的拍马对象就是顾客;如果你是学生,你的拍马对象就是老师;如果你是病人,你的拍马对象就是医生;如果你是下级,你的拍马对象就是领导;如果你是男人,你的拍马对象就是老婆。

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这样论述道:“但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约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人情社会造就了拍马的环境,古今中外,四海皆同。据说英国有个施滕格尔的专家,就著书专门传授拍马秘诀,经典一句是“要隐约含蓄和恰到好处”。你拍不拍是你自己的事,你不拍也有人拍。在很多情况下,拍不拍由不得你。尤其是,你想升职,怎能不拍领导?

古人中靠“拍马屁”而成功者不乏其人,如赵高、张让、贾充、贾谧、高力士、安禄山、蔡京、高逑、魏良臣、贾似道、丁大全、王振、刘瑾、魏忠贤等等,真可谓“大拍马,大成功,小拍马,小成功,不拍马,难成功。”也正是古今人生的写照吧。

明人马吉翔曾是京城的一个混混,因拍了大太监高起潜的马屁,到锦衣卫当了小吏。在崇祯皇帝死后,便跑到南京的福王处,升为总兵。后来被李定国捉住,性命不保。马吉翔在狱中,首先用拍马术迷惑了李定国的心腹龚铭,他对龚铭说:“下官平生有一憾事,没见过西府将军(指李定国),死难瞑目,可否令吾一见?”李定国同意了。马吉翔颈戴枷锁,给李定国叩了三个头,然后直直跪着,定定看了李定国许久,面上渐渐露出了笑容。李定国甚感奇怪:“汝有何言?允汝一诉。”

马吉翔注视着李定国,良久才说:“下官听人说,西府将军英武绝伦,威风八面,凡见到将军的人,没有不受到感动和激励的,下官未敢深信,今日一见果然果然!将军身上难道有神力吗?为什么使人看了还想再看?啊,再造国家,千古无两,神州幸甚,黎庶幸甚!下官能在死前看到将军,一切都放心了,国家有救了,下官死亦瞑目了!将军保重,下官这就告辞了!”他又给李定国叩了个头,爬起身,连声笑着,就欲转身出去。

李定国说:“汝难道有冤情吗?允汝诉来!”马吉翔摇摇头,从容地走了。一个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关心国家黎庶的人,难道会是个败坏国家的奸臣吗?李定国指示龚铭暂缓执刑,重新复查他的案件。不久,马吉翔被释重新做官,执掌了军政大权。

捧人拍马屁,学问实在不小,可是要想升职,还必须潜心研究。记得拍马屁要有技巧,投其所好,找准突破口,顺势而为。那种赤裸裸吹捧谄媚的方式,现在就有些不奏效了,低级拍马很容易拍到马蹄上,伤害自己。应该做到少当面拍领导马屁,也不当着领导和周围同事的面直接夸赞领导。拍时应该让对方感受不到你在拍马屁,不显山露水,对手无把柄可抓,又让上司视为知己。拍马屁作为语言中最实用的一个门类,更是语言艺术中的精粹,是一种用语言打动人的技巧,俗话说:人受一句话,佛受一炷香。如今拍马屁不仅要求嘴甜,关键时刻能为上司排忧解难才是上上策。虽然拍马者大都表示愿意为上司当“前驱”和“两肋插刀”,不过要把握“原则”,犯法的事情不能涉足,宗派斗争的事谨慎卷入。当自己被追究某事责任时,千万别拉扯上司,攀咬同事。

拍马也需上境界。如果你果真有真才实学,在顶头上司面前不可过多展现自己的才能,因为顶头上司通常不喜欢部下比自己更能干,如果上司确认某下属的能力在自己之上,往往视为一种威胁。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把上司取而代之,那拍上司的马屁就含放烟幕弹成分。但是挖上司的墙角事情,千万别自己出面,自己坐收渔人之利。如果碰到某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可以在更高上司面前表现自己不同凡响,那正是绝好的为日后升职做铺垫的良机。越级拍马,让更高的上司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塑造自己在高级领导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拍时不要锋芒毕露,保持谦逊态度;也不要得罪顶头上司,甚至要感谢顶头上司的给自己与更高层接触的机会。

最后告诫急于升职的你,拍马必须找对人。你有几个上司,拍哪个好呀?单独拍任何一个上司,表面化后都会引起其他上司的不快,反而增加树敌。没有本事给你提职加薪的上司,也许有能力把你踢走,仍然得罪不起。因此马屁要拍到自然、不留痕迹为至高。拍马屁要有侧重点,并且照顾面,隐藏重点,点面结合。另外,对上司的前程预测也很重要,如果拍了一个即将退休或即将垮台的上司,岂不是白费心思!跟人必须选准方向,一朝天子一朝臣,老上司被排挤远调,新上司能否续用我?仍然是未知数!事先安排退路才是聪明人,改换门庭要及时,但不能招人骂,影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