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李宗吾传授的28堂生存智慧课
15185200000004

第4章 既要放得下面子,又要狠得下心

厚黑之人,能得千乘之国,苟不厚黑,箪食豆羹不可得。

要成就千乘之国的伟业,或者你不想没饭吃,就得厚黑。厚黑先得放下面子。无论你承认与否,每个中国人都爱好一项工程,那就是面子工程。国人爱面子,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儒家思想教导人们要重视“礼、义、廉、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既张,国乃富强”。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就有结缨而死的光辉事迹,孔子他们儒家学派所提倡的“礼”,早已被后人花样翻新,反复演绎,成了人人心里都烦但却又不得不顺从的面子问题。

面子在国人心中神圣不可侵犯,而其内涵也颇为丰富。有人为了面子互相攀比,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临潼斗宝的典故;到了东晋,有了石崇和国舅斗富;到了隋朝,因为爱面子,隋炀帝命人用丝绸裹树、免费供应外国人用餐;近现代爱面子斗富的例子也太多了,举不胜举。还有人为了面子宁可赴死,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对于西方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在中国,这就是真理。有人觉得要爱护脸面,家丑不可外扬,遇到有损家族或家庭的不名誉之事,如子女不孝、妻子被虐待、丈夫怕老婆、女儿被人欺辱等,宁可憋在心里头,也不愿说出来,生怕别人知道了会丢面子、遭人齿笑。甚至有时都到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程度。常听中国人在劝解家庭纠纷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打破门牙往肚里咽。你想想,门牙打破了都不愿吐出来,害怕丢面子,是可忍,孰不可忍?真是可悲、可笑极了。

一对老夫妻,几十年来从没见到红过脸,除了没孩子,也没人见过他们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和睦夫妻,日子过得一定很幸福,并被作为模范夫妻称颂着。实际上,老两口从结婚时起就没同过床,感情也一直无法交流。但由于双方虚荣心太强、太爱面子,谁也不愿别人知道他们夫妻间的事,更不愿带头提出离婚,就这么一拖再拖。为了面子,他们在人前强颜欢笑,背地里淌眼抹泪。这也是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在作怪。何苦呢?

还有人为了面子,非要“打肿脸充胖子”。中国人请客,不管是请一个人还是几个人,都要满盆满碟的往上端菜,一摆就是一大桌,还口口声声地说“没菜!没菜!”;为了面子,中国人可以砸锅卖铁地去出人家的礼金,所谓:人情大似债,头顶着锅儿卖。结婚礼、小孩十二天礼、满月礼、抓周礼、过十岁礼、过四十礼、升学礼、参军礼、乔迁礼、过寿礼、丧礼等等,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加上中国人本来就多,真是没完没了;为了面子,中国人吃了亏、上了当常常自认倒霉,唯恐别人说三道四。

更有甚者,还有人为了面子而心甘情愿上当受骗。中国人都知道一句话:鬼迷熟人。并不是真有什么鬼去迷惑什么人,只是打个比方而已,意思是说消费者在购买熟人的东西时经常吃亏上当,不是缺斤少两就是价钱贵了,还有就是买到次品、劣品、不合格品甚至危险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因为中国人太爱面子了,宁可让人坑了,也不愿当面计较,以免让人觉得这人没涵养、没品位、没修养。殊不知,一些商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故意蒙骗熟人,赚取昧心钱。

说了这么多,我们的厚黑学看来是没有办法在国人中提倡了,我们讲的就是要脸皮厚,要放下面子,当然,先要放下面子,随后才能狠下心。可是,国人如此爱好脸面,怎样才能放下这珍贵的面子呢?

说来这个也不难了。尤其是我们这一辈人,已然具有了放下面子的“学科背景”。我们不像古人,从小学的是“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我们也不像老一辈人,学没上过两天,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簸箕。我们从小学的是科学文化知识,受的是新式教育,我们不会像古人那样骨髓里就渗进了面子问题,不可分割,也不像老一辈人一样,除了面子,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追求。我们现在无论精神还是物质生活都丰富而精彩,除了面子,我们还有很多更高的追求。我们用的是电脑手机,学的是金融股票,我们追求个性张扬,与众不同。再让我们去深刻理解一下《四书集注》的内涵,我们只能觉得是痴人说梦。因此,于我们的知识和文化体系而言,我们已经到了可以抛弃面子的程度。不是说传统文化不好,但也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幼儿园的孩子在那里狂背《三字经》,实在是对现代人性的摧残、扭曲和异化。

然后,放下面子也是在当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李宗吾的厚黑智慧提倡的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自我利益是什么?自我利益不是虚无缥缈的面子,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有事没事就能在星巴克里面听着小曲喝蓝山,这才是自我利益的实现,而不在寒风瑟瑟的大街上捧着面子穷溜达。因此,你为了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放下一文不值的面子。如今的中国,放下面子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别人都放下了,就你奉若珍宝,到最后大家就都“欺负”你一个人了。因此,我们学习厚黑学的重中之重的事情就是首先要记得放下面子,这样才能脸皮厚一点,下手狠一点,才能一点点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