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是中学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学校教育培养人才这一总体工程的重要部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是由培养人的总体目标所决定的,另外,数学本身的文化价值和认识特点又赋予其丰富的思想教育的内涵。
首先,数学来源于现实世界又为现实世界服务。结合对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为振兴中华、建设现代化祖国而学习的决心,从而达到进行深入浅出的学习目的的教育目的。其次,数学内容充满着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的因素,通过向学生介绍数学是由客观世界的需要和条件所决定的种种事实,如通过对各种数学知识的产生史的介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学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全貌,而且可以揭示数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的联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
另外,数学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大量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事例,在教学中联系这些事例,并在辩证法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加以剖析,既可以使学生受到生动具体的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又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文化。
再就是,数学是一种文化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数学成就,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与文化的联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热情。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特点,要求学生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数学学习需要具有锲而不舍、顽强进取的意志,这对学生的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通过数学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在情感、意志、道德行为、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等方面受到深刻的教育。
(第三节 )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
讨论中学数学课程目标,应从数学学科说起。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数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过中国封建社会的数学教育多数是通过家传、师徒相授方法来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数学课程,在我国还是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的事。而数学课程真正得到飞速的发展,则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后,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从这些变革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数学课程目标在不断更新、不断完善。
一、1949年后的中学数学课程目标
1949年以后,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经历了多次更改,每一个教学大纲都对数学课程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按其变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全面学习前苏联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教育部就着手制定全国统一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其指导思想是全面学习前苏联,并将原来的课程标准改为教学大纲。1952年,以前苏联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为基础制定了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55年,教育部又对这份大纲进行了修订,制定了《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正草案)》。这两份大纲对教学目的作了如下明确规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是教给学生有关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技巧,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一般任务,形成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以及民族自尊心,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和性格。该大纲的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数学教学应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作为最终目的,强调了数学教学应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也改变了1949年前我国数学教育杂乱无章的状态。
但是,这个时期内的教学大纲最大的缺点是不顾国情、形式主义地学习前苏联,片面强调以前苏联教材为蓝本,过低估计了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把前苏联十年制学校的教学内容,安排在我国十二年制来学习,延长了学习时间。而且取消了解析几何课程,使我国中学数学涉及的知识面缩小,程度降低,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2.第二阶段:教育大革命
由于受“大跃进”和国际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的共同影响,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教育革命。1958年,在中共中央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教育界高举“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破大立”的旗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由于时值国际上数学教育现代化潮流兴起之时,在中学数学教育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局面——对数学课程的大规模研究。不少数学家、数学老师、大学师生和广大中小学数学教师对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体系、大纲和教材如何实现现代化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讨论中破除了对前苏联大纲的迷信,指责中学数学教学内容陈旧落后,脱离政治、脱离实际,提倡打破旧体系,建立数学课程新体系。于是出现了不少省市或地区自编教材或自编教学大纲的“百家争鸣”的形势。很多新编的教材中增加了微积分初步、概率统计初步、解析几何、数理逻辑初步。数学课程改革可以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然而,从各地的实验情况来看,这次教育改革并未获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对学习前苏联的全面否定,对传统的数学内容,尤其是对几何内容的太多否定,削弱了知识的系统性,增加了许多内容,使学生难以接受和消化,而且基本的训练不够,师资准备不足,从而教学水平出现下降。
3.第三阶段:改革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经过1958年“大跃进”和相应的教育改革之后,在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指引下,教育界在认真总结了全面学习前苏联和教育大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1961年和1963年先后两次制定了中学数学教学大纲。1961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指出:必须选择算术、代数、几何、平面三角、平面解析几何各科中主要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既全面又有重点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增加在现代科学技术上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如函数的知识,应特别加强近似计算、概率、视图等知识应适当介绍。注意与高等学校的学科衔接,如关于极限的概念在中学就应当引入。必须注意反映我国数学上的优良传统和成就,如勾股定理、祖暅原理、祖冲之圆周率、杨辉三角等。1963年在1961年大纲的基础上又编制了12年制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在这个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这两个大纲比较切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是两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大纲。从正反两个方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数学课程广泛研究的成果。而且从根本上说,也是中国数学教育经过先后三个时期的模仿(先学日本、后学英美、最后学前苏联)之后的独立研究成果,它比较全面、比较深入地综合了各家之说,依据我国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它不仅支配了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的中学数学教育,而且对以后历次大纲的制定和课程目标的确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第四阶段:数学发展走向正规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我国的教育领域受到了很大破坏。这是一段没有教学大纲的数学教育时期,数学课程发展陷入停滞、倒退局面。数学教学以及整个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都降低到了194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文化大革命”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1978年,按照要“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充实中小学教育内容,吸收国外先进教学内容”的精神,在对先进国家的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全日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该大纲在体系上与1963年的大纲很相似,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变化。一是在数学教学目的的表述中,提出“使学生切实学好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对“三个能力”的要求由原来的“培养”改成现在的“具有”,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使中学数学课程的任务明显提高了。二是提出了三条新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即“精简、增加、渗透”六字方针。据此,精简了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增加了微积分以及概率统计、逻辑代数等多方面的初步知识,把集合、对应思想渗透到教材中去。在体系上,把精选的代数、几何、三角等内容和微积分组成一门数学课,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识过程。加强了教材的系统性,还明确了和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联系。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1978年的大纲和教材实际上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现象。由于增加了内容,部分教师出现了对数学学科教学不适应,而且学生负担过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实现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教育部后来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调整。1985年教育部颁发了《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在此大纲中,提出了两种教学要求:基本要求与较高要求。在基本要求中又区分了必学内容与选学内容,还编写了甲种本和乙种本两种教材。1985年又进一步明确和适当降低了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同时,对于实现“课程目标”与“具体内容”的教学要求之间的联系给予了更充分的考虑,把各种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若干层次,在初中阶段,提出了“了解”“理解”“能够”“掌握”“熟练掌握”五个层次,在高中阶段,提出了“了解”或“懂得”“理解”“能(够)”“掌握”四个层次。
5.第五阶段: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新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国内教育理论研究的相互影响不断深入,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经验的交流日渐广泛和深入,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看到了国际上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国内社会各领域内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使我们对中国具体国情和未来前景有清醒而现实的再认识。在这种背景下,1987年国家制定了《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这份大纲的体例与1978年及后来的几份大纲基本相同,但在内容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有两处重大变化:明确地提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所谓的“双基”,把“技能”与基础知识提到同样重要的地位;把使学生“具有”三种能力的提法又改为“培养”三种能力,恢复1963年的提法。二是关于课程内容安排的原则,更强调基础性、可行性和教育性,放弃1978年大纲选定的混合课程结构,重新分科编排。三是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能力培养。四是在教学要求方面提出了两个层次,从而为推行“一纲多本”做好了准备。
这份大纲虽然仍是一种过渡性的大纲,但它在我国数学课程发展中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它是我国数学课程研究走向成熟的开始,它是总结我国数学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与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相结合的产物,彻底改变了过去强调统一的课程目标的模式。
1992年,国家教委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在数学教学目的方面实现了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这一根本性的转变,为数学课程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内容方面强调知识面宽些,难度适当降低些。在要求方面也与过去不同,特别在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的要求由低到高分若干层次,统一用语,便于教师操作。与此同时,国家教委针对发达地区的需要,另外编制了《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课程标准(草案)》,并据此编写了一套数学教材在上海地区进行实验。教育部还支持浙江省针对农村的要求编制了相应的数学教学大纲,也据此编写了相应的数学教材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