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代表了一种对于现实存在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倾向,在科学活动中,表现为对传统的概念、学说、理论在新的条件下失去信任,对其重新进行审查、检查、探索的一种理论思维活动。怀疑产生于人们认识中的矛盾,怀疑是问题的源泉,也必然是创新的萌芽。在怀疑中发现原有理论或技术的不足,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勇于挑战权威,创新才能完成。中学生在学习中也应如此,不要认为老师的答案就是完全正确的,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用自己的实力向权威挑战。
在知识的夜空中,有无数颗星星熠熠生辉,他们是谁?他们是知识界的泰斗、学术中的权威,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偶像、心目中的英雄。权威们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在今天这个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中学生朋友是不是也应该换个角度看待权威?的确,我们尊重权威、需要权威,但我们更需要拥有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两院院士王选,面对巨大的成果和荣誉以及众多的崇拜者,却极为冷静地在《光明日报》撰文说“不要迷信院士”。他认为,年轻人应该向权威学习,向权威的科技成果看齐,但是,学习是为了创新,为了发展,最终是为了超越权威,造就新的权威。而不应该是盲目地迷信、追随和固守;迷信是盲目,是枷锁,是桎梏学习创新的藩篱;因崇尚而学习继承院士、权威和名人的成果是必需的,但应在学习中继承,在怀疑中发展。对权威的轻视是无知的,对权威的迷信则是盲目的,有时对权威的怀疑恰恰是创新的起点。
权威也会犯错误
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19世纪末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洛德·开尔文,是一位极富革新精神的物理学家,但晚年却宣称:“X射线将会被证明是一种欺骗”,“无线电没有前途”。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强烈反对使用交流电,甚至要求完全禁止使用。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竭力反对玻尔等人提出的量子力学统计解释,他也曾断言“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能从原子中获得能量”。核物理学奠基人之一的艾·卢瑟福也曾说过:“谁企图研究从原子转换中获得能量,那他是在干一件荒唐的事。”
1970年,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基本粒子可归纳为三种夸克。丁肇中对此表示怀疑,想进行相关方面的实验,他的这一想法却遭到美国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1974年,丁肇中等科学家在自己的坚持下,最终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
很多著名的企业家兼技术专家犯错误的例子也不少。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小型计算机王国的DEC创始人奥尔森(Olsen),晚年却认为“PC是不该出现的怪胎”;以太网的发明人梅特卡尔夫(Metcalfe)曾打赌“互联网在2000年前会出现瘫痪”……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权威也会犯错误。所有的事实都不是绝对的事实,它总是有相对情况而言的,所以,说出“绝对”二字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就已经错了。权威也会犯错误,中学生朋友千万不要被权威束缚了头脑,创新往往就是从怀疑权威开始的。
敢于向权威挑战
伽俐略挑战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下降的“比萨斜塔实验”;
哥白尼挑战托勒密,提出日心说;
爱因斯坦挑战牛顿的经典力学,提出相对论。
1938年的一天,钱学森站在了加加理工学院航空系一间教室的讲台上。他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串密密麻麻的公式、定义。然后,滔滔不绝地为台下几十位学生描述未来空间的发展情景。
他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明代的学者万虎,肯定了他用捆绑火箭载人飞行的大胆实验。他说:“试验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国先人在四百年前进行的这项试验,却为今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思考。可以设想,在有了螺旋桨飞机的今天,如果把火箭与飞机相结合,将产生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飞行工具。这种火箭飞机,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时间,将会由现在的8小时缩短为4小时、2小时、甚至1小时!”
“我们还应该看到,离开地球,飞入宇宙空间,是人类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种新型飞行器可能就是实现这一理想的金钥匙……”
钱学森手臂一挥,在同学们的惊诧与议论中结束了自己的演讲。
这时,一位后排的老教授从坐席上站起来,用权威的口吻对钱学森的论点提出了反驳意见。他言之凿凿,引经据典,让人找不到可以回击的理由。
钱学森也并不胆怯,简练地重复了他的问题之后,对这位老教授论点上的错误,一一进行了反批评。
研讨会结束后,他的导师冯·卡门问钱学森说:“你知道刚才对你提出反驳意见的那位长者是谁吗?”
“不知道。”钱学森摇摇头回答。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冯·米塞斯!”
钱学森笑了笑说道:“当时,我虽然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我已经看得出来,他是个权威学者。不过,在学术问题面前,是应该人人平等的,这是您一再教导我们的。”
面对权威,向权威挑战,这是学术进步的动力,也是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源泉。没有敢于向权威的挑战的精神,哥白尼就不会发明日心说;没有向权威的挑战的勇气,达尔文就不会创建进化论……然而,即便是哥白尼,他的日心说也被后人突破;即便是达尔文,他的进化论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质疑。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最敬重的老师,但当老师和真理发生冲突时,他选择的是真理。所以他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美好未来,创新为帆!
中学生朋友要明白,在做学问的时候,要有一颗怀疑的心,这对提出新见解、新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权威要勇敢怀疑,勇于突破权威建立的旧模式,破旧立新。我们要倡导科学的怀疑精神。当然我们倡导怀疑精神并不是简单的“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而是理性的、科学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