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千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虽然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思想,但同时却是一个十分现代的思想;因为这是一种很高的由此及彼,由己及人,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的集中表现。
中学生处在一个黄金学习时期,能够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想问题的人,其人际关系也一定会与众不同。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由于人们在个性、价值观、生活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磕磕碰碰。
中学生更是如此,遇到一点点小事,就因为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不同就认为别人的观点是错误的,自己才是对的,很显然这种想法是这是不可取的。就像螃蟹和乌龟在一起扯皮一样,一个说横着走才是对的,一个说直着走才正确,如果两都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们俩将永远也扯不清。如果螃蟹能够站在乌龟的立场上想想,就会很明白,乌龟从来都是直来直往的,并不像他们螃蟹横行于世,这样也就理解了乌龟的不横走的难处,两者也就不会永无止息地争下去了。
因此,中学生要学会通过有效沟通,让同学之间懂得尊重对方并且相互信任,彼此向对方靠拢,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不要出现“螃蟹和乌龟”现象。如果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就无法体会别人的难处、别人的感受,就不能使人际关系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境界。
换位思考,深入人心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很重要的。中学生如果总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能给他人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和他人沟通交流的时候就容易很多。这样不仅能够有助于你人际关系的改良,并且获得更多的朋友。否则,不顾别人的想法,只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考虑问题,最后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有一个小故事,说明了凡事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问题才会得以解决。
有一次,爱默生与他的儿子欲将一头牛牵回牛棚,两人一前一后使尽所有力气,牛就是不进去。这时,家中的女佣正好走过来了,她看见两个大男人满头大汗,于是便上前帮忙。她仅拿了一些草让牛悠闲的嚼食,并一路喂着它,就这样很顺利地就将牛引进了栏里。两个大男人顿时目瞪口呆。
无独有偶,还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少年拜访一位智者:“怎样使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呢?”智者说:“把自己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把自己当作自己。”智者的意思就是说:人要懂的换位思考。
其实,不同的人,内心世界肯定是不同的,而人的内心世界并不是绝对“秘不示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能站在他人立场来考虑问题,就能很容易了解对方的心理。只有更多地了解对方的心理,在说话处事时对方才会乐意接受你的观点,引起彼此的共鸣。
俗话说,钓鱼要用鱼喜欢吃的东西,而不是人喜欢吃的东西。不是你以为别人什么样,别人就是什么样的。所以,当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尽量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当你站在别人立场上考虑问题的时候,你说的话就能深入人心,你这个人也就更容易被大家所认可。
生活中,当我们说某些人有仁爱之心的时候,其实就是指他们总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看待别人的时候能够很容易地推己及人,推人及己。其实,当我们为人处事真正做到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的时候,不仅利人,而且利已。
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利人利己
一个小天使,他不明白为什么天堂里的人要比地狱里的人过得幸福快乐,于是就去问上帝。上帝没有说什么,只是先带着他来到了一个黑暗恐怖的地方,那里的人,一个个看起来都很凶恶,而且哭声喊声不断,那里就是地狱。在地狱里,有一个大锅,锅里放着很多勺子,只是这些勺子的勺柄都特别长,一个人用这个勺子根本无法喂到自己的嘴里。所以,小天使看到这里的人一个个都饿得瘦骨嶙峋。
然后,上帝又带着小天使来到了另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人们都是红光满面,一副快乐开心的样子。这时,上帝对小天使说:“这里就是天堂了。”小天使发现,这里有着跟地狱里一样的大锅和长柄勺,只是这里人都用勺子喂别人吃,他们就这样你喂我,我喂他,围成了一个大圈;结果最后每个人都吃到了食物。
小天使恍然大悟。
地狱里的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着想,最后谁也吃不到食物;而天堂里的人都能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结果最后也兼顾了自己。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很多的矛盾、问题之所以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当我们真正做到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的时候,收获无疑是丰盛的。
作为中学生,如果你想让别人的看法有所改变,而不伤害感情或引起憎恨,那就试着从他人的观点来看待事情。这样你不仅能减少磨擦和困难,还能得到友谊。因为别人之所以那么想,一定是有某种原因的。查出那个隐藏的原因,你就等于有诠释他的行为、他的个性的理由。这时如果你对自己说:“如果我处在他的情况下,我会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反应?”那你就会节省不少时间并减少苦恼。
美好未来,创新为帆!
换位思考的结果是双赢。深刻的道理,往往是简单的;而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就不简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彼此共同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身为一名中学生,你肯定也有被“冒犯”或者被“误解”的时候,如果此时你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那么,你就能够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进一步增进彼此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