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兵锋所向的纷争之地
15192400000009

第9章 荥阳,天下名都中原腹地

提及荥阳,我们便很容易想起源于此的象棋上的“楚河汉界”,与此同时,它也是郑氏和潘氏等姓氏的发源地。今天的荥阳,由历史上的东虢、京、荥阳、武泰、荥泽、广武等县区分合演变而成,立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为历代政治和军事重区。

天下名都

荥阳是史上闻名的水运枢纽,粮储中心。历代以来,无数伟人帝王在此大施工程,惠泽百姓,大禹于荥泽将大河细分为阴沟,引注东南;魏惠王开鸿沟,北开荥口,引水灌田;秦始皇疏鸿沟加大运河的运输功能;隋炀帝修治洛、黄、汴河,称通济渠,纵横接通,成为当时的水运枢纽;唐代借荥阳之水运输粮食长安;北宋更视汴河为国之命脉,作为运量至汴梁的主要通道。荥阳独有的运输功能使其在历史上一直处于经济发达,市场繁荣的状态,有“天下名都”的称号。尤其在战国时期,魏国在荥阳开凿鸿沟,自荥阳引黄河水流向东南,与淮水、济水、泗水、汝水等交汇一处,从此荥阳与陈(今淮阳)、山东的定陶等城市连同江淮一带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在战国晋朝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效地促进了郑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荥阳位于鸿沟与黄河汇合处,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西汉至西晋、北魏时期,地位均居高不下,成为郡治之所,今日的郑州、开封在当时都受其管辖。今天的荥阳已经成为郑州地区的中心,同时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当时荥阳地位等同于蓟(今北京市)、邯郸、洛阳等著名城市大司农桑同属“天下名都”之列。

风云荥阳

荥阳险要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其屡遭争夺的命运。刘邦与项羽以荥阳鸿沟中分天下,各成霸业;三国“三英战吕布”流传至今的典故就发生于荥阳的虎牢关前;章邯、李世民、吴广、窦建德和李自成等历代兵家都在荥阳土地上与敌人作殊死拼搏。工业上,有世界上最早的冶铁作坊——荥阳郡冶铁作坊,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冶铁高炉。文化上,荥阳是思想家申不害和诗人李商隐的故乡;这片土地同时埋葬着“诗豪”刘禹锡,另有李白、杜甫、王维、韩愈、白居易和柳宗元等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慕名而来,留下众多不朽的诗篇。在近现代,荥阳先后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的称号。古时的荥阳,可谓风云齐聚,无限风光,不虚天下名都的称号。

天下郑姓出荥阳

《百家姓》中排第7位的郑姓源于,姬姓,得姓始祖是郑国第一代君主郑桓公友,故郑姓源于荥阳。国人改姓为郑得由韩国灭郑国算起。自三国始设荥阳郡之后,天下郑姓的人士都一致认同自己的姓氏出自荥阳,因此发源于河南中部一带的郑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郑氏分布范围广,遍及海外,郑成功至台湾使得郑氏于该地落地生根,另有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加拿大、印尼、美国等国家亦有郑氏同胞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