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历史的光谱与文化地形
15200400000035

第35章 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1927—1949)(11)

好莱坞女星登上《电影画报》封面的1936年,好莱坞电影进一步占领上海电影市场。根据1936年5月的一个数据资料显示,上海当月放映的45部电影中有40部来自美国。根据《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萧知纬尹鸿,何美译《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第69页中的相关数据秀兰·邓波尔的童星身份和她的影片更容易为中国观众接受,因此《电影画报》的这个试探是成功的《美国第一份中国电影市场的官方调查报告与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萧志伟尹鸿,《电影艺术》2002年第1期)中指出“作者还注意到三角恋爱和两代冲突之类的题材,因违反传统伦理而不受中国人欢迎。但一般爱情片和历史题材的影片,尤其是喜剧片和儿童作主角的影片都很卖座”。可见秀兰·邓波尔的受欢迎是符合当时中国民众欣赏趣味的。另外,根据同一期上刊登的“万有书库将出《秀兰·邓波尔》画传”的广告推断,此举也是推销宣传的一个举措。。

陈炳洪主编的《电影画报》,以轻松易懂的介绍文章、深入有趣的明星逸事和评传为主,对于好莱坞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介绍和报道,翻译自国外电影刊物的文章也增多了。这一时期,《电影画报》总的氛围是轻快的,对好莱坞的态度也是充满向往的。1936年9月号上郑伯奇发表了《论国防电影》,但是这篇严肃的文章与整个画报风格格格不入,前后也没有响应的文章。

陈炳洪对于电影的观点与郑伯奇有所不同。他认为“人生本是戏,何必太认真!”见《电影画报》第19期编者语他对于国片的期望更是与郑伯奇相反,“现时我们的国人在重重压迫之下,要找寻出路时候,有知道社会人心提倡民众教育的电影,就不能疏忽这种责任。国片制作人,自后应注重积极的,乐观的剧章摄制,否则国片前途就会和消极一样,只有消沉下去而至于自灭”,他反对国片的“悲观化”,认为一批卖座影片“都现出民心的不安,社会的不良,使观众看了只有悲郁,衰颓,烦闷,恐慌的反感。”同上在他看来,国片也应该如好莱坞影片一样让国人逃避现实,忘却烦恼,如此才能受到观众的支持,使国片更加发达。

他的这种观点,贯彻在画报的编辑中,就是对于好莱坞的更加推崇。后期的《电影画报》对于轻松的明星话题非常热衷,好莱坞明星的银幕魅力和私人生活都在画报中有大量的展现。一批翻译和撰写的文章,对好莱坞明星的婚姻爱情生活关注有加,标题如《巴里穆亚离婚是好莱坞的一端恋爱惨剧》(第25期)、《明星们结婚后不能长久的理由》(第25期)以及《女明星演中的罗密欧》(第35期)等文章几乎是每期的必备。对于好莱坞明星的热爱,还表现在大量传记或自述类的文章,有些甚至以漫画的形式灵活表现。好莱坞明星的照片是每一期画报的重中之中,刊登了各个电影公司的当红女明星(她们的名字中英文对照,还特地标明了其所属的电影公司),好莱坞影星的剧照、生活照,甚至童年照片都以不同主题进行刊登,标题及说明(如“光芒四射的美国电影明星”“倾国倾城典型”)都洋溢着影迷的崇拜和热情,亲切的语言让人觉得与这些银幕上的“情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此外,好莱坞女星引领时尚潮流,她们的服装造型也成为刊登的重点。对好莱坞影星的推崇,以对其外貌的推崇为主,男星裸露上半身的照片和女星大胆裸露背部、大腿的照片表明了新的西化的审美取向(第23期上,分别用两位好莱坞影星的照片来定义“男性美”和“女性美”),甚至一组名为“香烟美人”的女星照片还透露了对女性吸烟形象的迷恋。《电影画报》知道对明星的崇拜所延伸出的就是热烈的“明星梦”,因此还刊登了《倘若我们成了明星》(第36期)这样假想性的趣味文章。

好莱坞影星中,除了女星以外,一些性格男星和特型演员也是描述的对象,而喜剧明星卓别林和童星秀兰·邓波儿被提及的次数也很多,这与陈炳洪欣赏轻松“积极”的影片趣味不谋而合。《电影画报》为秀兰·邓波儿制作了特辑,在1936年卓别林到上海期间,更是大幅追踪报道,热情之至。

陈炳洪对于中国影人“走出去”和外国影人“走进来”,尤为热心。他自己两赴好莱坞游历,对于其他中国影人的国际活动也极其关注。1935年7月15日《电影画报》出版的《电影画报》为《胡蝶女士回国特辑》,对胡蝶的海外之旅做了详尽的报道,1936年3月1日又出版《黄柳霜回国特辑》,对在好莱坞影片中演出的中国女明星黄柳霜回国之旅跟踪报道。陈炳洪在《胡蝶女士回国特辑》的“编者话”中认为胡蝶的国外考察,使国片《姐妹花》能够在国外共映,“博得外人的好感”,“在私,这次周胡二氏的观光考察,足资借镜之处很多;在公,他们负着宣传中国艺术,联络中外影界感情的使命,已完成他们的任务了。”他感到,出国考察,“看看人家,比比自己,对于贫乏的中国电影界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后期的《电影画报》在“看看人家”这一点上做得是足够了。这一时期的《电影画报》刊登了大量的介绍性文章,包括《特写》(李支影文,第23期)、《漫谈“音响”》(李支影文,第19期)、《电影的气候制法》(吴自由文,第34期)、《五彩影片的成功》(姚赛瑛文,第22期)等对于当时电影的技术和拍摄技巧都有所涉及,由于有声片和彩色影片的出现,对于这些新的现象都有所报道,这种关注一方面表现出《电影画报》的国际视野和紧跟时代的眼光,另一方面,其中许多对好莱坞电影制作内幕的揭露,是介绍与猎奇的结合。

这些文章中呈现出的好莱坞是一个工业奇迹,一个“理想王国”。第二十期上描写好莱坞明星子女的学校时,形容“这是一个最完善的学校,那里面的学生也是幸运儿”,第四十一期《到好莱坞旅行去》将好莱坞提供的舒适和享受仔细介绍。对于好莱坞的批判,更加侧重的是对其资本主义商业性环境下所产生的问题的揭露,如《好莱坞临时演员的悲惨生活》、《影圈里以人为货的经纪》等,因为多为译作,可以提炼的观点和批评都有限。

通过这样的对比呈现,自然只能比出国片的“贫乏”和不足来。事实上,1936年至1937年,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上海电影界救国会成立,开始了“国防电影”运动,一批革命题材的影片出现,对于电影界的震动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后期的《电影画报》上几乎感受不到国民族电影运动的热潮,零星的文章被更多的好莱坞报道所掩盖,《电影画报》成为了专门报道好莱坞电影的影迷刊物。

陈炳洪将国片复兴的希望寄托在增进国际交流、借鉴学习好莱坞之上,他的想法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追逐虚幻的好莱坞影像,而不能提出有效的促进国片进步的方法,最终失去自己的声音,与时代主题相背离。

《电影画报》1937年7月出版了最后一期刊物,之后可能因为战争突然爆发,无疾而终。

从重国片到重美片,《电影画报》的转变,从表面上看,两位主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透过他们迥异的背景、视野对好莱坞的呈现,表达了不同的电影艺术观念。相较于同时期创刊的其他电影刊物,《电影画报》的影响力不是最大的,迄今为止,它几乎没有进入到其他电影史研究者的视野中,相关的记录甚少。然而,笔者认为,作为一份电影画报(名副其实),它短暂的4年(在当时的刊物中,可能算是比较长寿的了)贯穿了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见证了国片的勃兴和好莱坞片的流行,见证了软硬电影之争,也见证了好莱坞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它前后截然不同的风格倾向,恰恰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史料。着眼于电影刊物对思想传播和观众引导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笔者希望以《电影画报》为起点,将更多的早期电影刊物引入电影史研究的视野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