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规划:未来女儿的教育费用、自己的健康和养老费用怎么来,够不够?该有个长久的打算,对自己全部家当做个体检,对未来生活有个全面的定量的规划。老人们都知道,过日子眼光要放长远。尤其在现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应该有些紧迫感,趁年轻,身体好,挣钱能力好的时候,尽量把未来安排好。
风险总会在没有防御的情况下爆发为灾难,机会会在人们看不到的情况下悄悄溜走。有没有规划,也许不是马上就过上不同的生活,但是几年下来区别就明显了。规划越早越好。如果二十几岁的小家庭没有规划的意识,日子照常过,一晃就到三十几岁,虽然失去些机会还不晚,四五十岁规划自己的生活算是亡羊补牢,到了六七十岁能够规划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每月薪酬的管理学问
如何做好家庭薪酬理财规划
不管您对自己目前的工资性收入是否满意,如果您想让明天的生活比目前美好一些,那就从现在做起,给自己的薪酬做个理财规划吧!通过理财来确保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积累财富的目的。
有的理财专家认为薪酬理财规划应坚持“3、3、3、1法则”,即每月的收入应分成4部分,日常开销、投资、还贷各占30%,家庭保险支出占10%。也有的理财专家认为薪酬理财应坚持“1、2、7法则”,即每月收入的10%用于购买保险,20%用于投资积累,70%用于消费。此外,也有理财专家提出过“1、2、3、4法则”等等。其实,家庭(含单身家庭)消费额度应占月收入的多少,自然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因人而异、因家庭成员的多少而变,但重要的是一定要拿出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保险支出和投资积累!做到消费、积累和保障,中、长期理财目标和当前消费水准的和谐统一。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应根据自己和家庭的月度工资收入、季度绩效考核兑现、半年奖金发放、年终各项补贴到账等各种薪酬收入情况,来制定出一套符合自己家庭实际的薪酬理财规划。
1.每月坚持定期定额投资
这是薪酬理财规划的重点,必须做到和做好。所谓做到,就是每月工资到手后第一项工作就是拿出一定数额的工资去投资(或曰储蓄);所谓做好,就是一定要强迫自己的投资规划要长期坚持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无论出现什么理由。就目前而言,适合工薪阶层的定期定额投资的产品一种是基金定期定额投资,这种投资方式适合家庭积累购房首付款、子女大学教育金、以及家庭养老金等;另一种是12张存单法,即每月开立一张一年期定期存单,一年后将本息连同新追加的资金一起存一张更大金额的一年期定期存单,这种投资方式适合家庭积累家庭日常用品的添置和更新。有条件的家庭不妨将两种投资方式结合起来。
2.用保险来转嫁家庭可能出现的家庭财务风险
保险虽然不是一种很好的投资产品,但它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家庭理财产品,家庭理财不能不规划保险,尽管购买保险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您如果感到自己的薪酬收入较低,而日常开支的金额又比较大,那就选择低保费、高保额、保单没有现金价值的定期保险;如果您感到自己的薪水比较高,除了日常开销外还有一定的资金节余,除了选择定期保险外,还可考虑购买储蓄型或投资型的保单具有现金价值的两全险或投连险。谈到购买保险的技巧,建议采用趸缴方式缴纳保费。如果您有半年奖,那缴费的时间就选在6月份以后;如果您所在的单位每年中秋节都发放一笔福利,那缴费的时间也可定在10月左右,如果您的单位只有到年终才发放奖金福利等,那缴费时间就选择在1月份。这样的安排能避免因保险缴费而影响到正常的日常开销。
3.借助信用卡和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做好家庭现金管理
理财专家往往会建议家庭平时要保留3~6月的现金(或活期储蓄)作为家庭应急备用金。如果您的家庭每月日常开销约2000元左右,那么,应急备用金应在8000~12000元之间。专家的建议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只让这笔资金躺在银行账户上吃那0.72%活期利息,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既能达到应急,又能增加收入的办法是规划好家庭的现金管理。用自己活期账户的资金去购买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或货币基金来达到现金增值保值的目的,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目前一般都能达到2%以上,有的甚至超过定期一年的储蓄利率。在做好现金理财规划的同时办理一张信用卡,如果急需现金,可先用信用卡透支。目前一般信用卡的透支额度可达20000元,基本能满足一般家庭的应急需要。等到当日或次日赎回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或货币基金后,再把透支资金还上。总之,平时自己的活期账户上的资金达到一定程度后,如果不准备立即消费到,那就去购买现金类理财产品,以求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
当然,家庭的薪酬理财规划还应该和家庭的其他理财规划相结合,如:购房、投资等。当自己薪酬账户的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当年终奖到账后,对这些“大笔”资金也应该有一个较好的消费、投资等理财规划。这样做自己的家庭理财规划才显得完美、圆满。
企业家的理财顾问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把钱放在海外,并委托这些专业的海外顾问打理。
大概是应了中国那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把钱放在海外的银行里,一是为了将来能去海外养老,另外担心国内的生意突然出现变故或者自身遭遇到麻烦,早早为自己留条后路。
虽然中国政府现在依然实行非常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但民间在对待这个政策上依然表现出了极强的灵活性,他们总有办法把大笔资金转移到海外,要么以在海外投资的名义,要么通过生意来往的过程中转移,方式多种多样。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群体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的身份就是海外理财顾问。
他们是一群神秘而低调行事的人,游走在企业家身边。之所以神秘而低调,是因为把国内的资金吸纳到境外的银行(他们称之为“离岸业务”)目前在中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他们的一切行为都隐藏在公众的视线外。
就像蜜蜂采蜜一样,这些游走在企业家周围的海外理财顾问,凭借自己的嗅觉和能力,把遍布在各地企业家口袋里的钱吸纳到这些设于境外的银行里,集腋成裘,每间私人银行里可能有着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规模的资金。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了大笔财富的企业家越来越多,几乎有点名气的国际大银行都把目光放在了中国,所以现在在国内有很多私人理财顾问。
海外理财顾问们虽然寻找的是有钱人,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原则,他们一般会寻找非公职人员和拥有非上市公司的个人,这主要是出于规避法律风险和保密的需要。公职人员拥有巨额财产,可能会涉及到贪污,万一哪天执法机关查到头上来,可能对银行的声誉有不好的影响,所以这类客人不能沾;而上市公司由于要披露信息,私人银行一般也不会找上市公司董事长这种客户,除非他另外有未上市部分的资产。
海外理财顾问们寻找客户的渠道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积极参加国内举行的各种高层论坛,利用机会和一些董事长或者公司的高层直接接触;另外是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找熟人介绍,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还有一种是翻读各种财经类媒体,寻找那些“不小心”把自己身价暴露出来的人们,然后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取得联系。
通常跟客人接触的时候,原则上只有企业家跟理财顾问两个人,而且一定是在环境许可的时候才谈。这主要是出于安全和保密的需要。
将一大笔钱交给外人保管,企业家们总得左思右想,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每家银行各有各的优势来打动企业家们,比如一家瑞士银行通常会用这样的语言来说服有钱人:瑞士的银行大多有上百年的私人银行业务;瑞士是中立国,政局稳定,有稳健的货币和有利的税制;理财顾问们通晓各国的税制,总会找到合理的方式来避税;瑞士有严格的银行保密法,资本出入不受限制等等。当然,企业家们总是希望把钱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放起来,所以海外理财顾问们总是有这样的机会去满足有钱人的这个需求。
私人银行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卖产品的,比如卖债券、基金或者其他衍生的金融产品;另外一种是把钱存在私人银行里,由理财顾问来管理您的现金和基于这些账户上的各种投资。这里谈的主要是后一种。
进行这个活动的第一步是要开设账户。内地的企业家一般选择在金融中心香港开户,开户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当地的法律健全与否,对个人资金的安全有没有保障,尽量绕开那些监管太严、透明度太高的国家和地区。瑞士、伦敦、法兰克福等地也是企业家们比较理想的开户地。
在签署了一大堆开户文件后,您就开始拥有了一个海外账户。每个银行开设账户的门槛不一样,瑞士的银行要求50万美元以上,而香港的只要10万、20万美元就可以开户了。
私人银行在操作上通常分两种,一种是非全权代理,理财顾问们只是提供投资资讯,由客人决定做不做,另一种是全权代理,客人跟银行签一个委托协议,然后理财顾问根据客人的意向进行投资。
投资无外乎围绕股市、汇市和债市进行,股票、债券、现金管理、投资研究、咨询服务、托管服务等都是私人银行提供的服务。当然,理财顾问们也会费尽脑子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一些投资组合,比如股票、高息票据、外汇等。
如果投资收益比较好,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如果亏损了,您得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心理准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私人银行在您神情飞扬或者沮丧期间,是不会忘记自己的收益的。通常私人银行的收益有两块,一是存款、贷款间的利息差,另外一块是费用收入。理财顾问们会一边对您微笑,一边从您的账户里扣下自己的费用,股票、外汇等的买卖,以及托管这些有价证券都是要收取费用的。
当然,理财顾问们会定期与您见面,每次的交易结单及日常书信往来会及时寄给您,每月他们会提供给您投资组合估价及户口结单,每季度提供管理报告、交易摘要及投资表现分析,每年度他们会与您进行会议,提供有关财经预测及研究分析资料。至于买和卖,那是您要下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