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高起点——扩张自我优势
15204500000009

第9章 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2)

到外地演出,遇见当地领导同志接见时,人家说:“大家辛苦了!”他就在下面小声地应一句:“没什么。”人家说:“我们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他就又回一句:“这就很好了。

”他的这种“练活儿”方式时常把周围的同志弄得忍俊不禁。

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对熟人见面寒暄,他便边听边琢磨。把一方当作“逗哏”,一方当作“捧哏”,推敲他们在一问一答中的精彩之处。

不久,李文华就适应了新的角色,为节目增添了许多的光彩,大家都愿意与之搭档。从此,他几乎“捧”遍了团里所有的“逗哏”演员:侯宝林、郭全宝、刘宝瑞、马季、于世猷、郝爱民、赵炎、姜昆。

李文华的经验就是:目标一旦明确了,就全力以赴地把它做好。

张培豫是一位世界驰名的著名指挥家。在西方乐坛上,指挥这一行业是男士的世袭领地。张培豫却靠着超凡的实力打入欧洲乐坛,并出任德国卡塞尔歌剧院的首席指挥。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称张培豫为“与生俱来的指挥家”。他说:“我认为她在音乐上有无限量的才华和能力,并且有足够的音乐经验足以领导一个高水准的乐团。”指挥家小泽征尔、马泽尔、罗林也都称赞她“很有才华”。

张培豫的敬业精神是十分有名的。她曾创下一个月内指挥三场高水平的音乐会的记录,也曾在不到半年内指挥过八场演出。《人民音乐》杂志的一篇文章形容她:像一架上满发条的钟,在不停地转着、走着。

张培豫对乐队的要求以严格而闻名,但她最苛求的还是自己。她有一种为了艺术可以不顾一切的精神。

青年时代的张培豫只是台湾省的一名乡村女教师,因调教有方,她曾率团三次夺取台湾中部小学合唱比赛冠军。一次演出前,她摔伤了,医生嘱咐她必须静养,她却坚持打着石膏参加了排练和演出。一位观看演出的台湾教育奖学金评委目睹此景,深为感动,极力为她申请赴奥地利留学的奖学金,使她实现了到音乐之国求学的夙愿。

她的敬业精神,不仅为她赢得了走向音乐事业的重要机遇,也是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

在北京指挥贝多芬专场音乐会之前,她突然生病了,大家都担心她是否会推迟演出,熟悉张培豫性格的大提琴家司徒志文却说:“只要不躺倒,她会不顾一切地坚持演出。”她最后果然如期而至,并且执棒的曲目还是力度最大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一个月后,在指挥另一场演出时,上台前她一直头疼,吃了几片止痛药,她就又出现在指挥台上。她说:“本来我可以节省点儿力气,但我对音乐一向是全力以赴。”

张培豫曾对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她说:

“音乐与我的心结合在一起,它是从我的心里流出来的,是我的肺腑之言。……当我把音乐作好,我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是我生活的目标,也是我从事指挥的意义所在。……我热爱音乐,太热爱了!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可以超越它,也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能够让我这样投入。哪怕我走得再艰辛,我也不会放弃。”

这一番肺腑之言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张培豫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她把自己与所从事的事业融成了一体,没有任何东西能使她们分开。音乐是她的全部,她的人生就是一场接一场的音乐会。

请坚信:全心投入,让生活更精彩;全力以赴,让人生更辉煌。

当有人问爱迪生“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时,爱迪生认为是:能够将你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会厌倦的能力。他说:“你整天都在做事,不是吗?每个人都是。假如你早上7点钟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做事就整整做了16个小时。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惟一的问题是,他们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只做一件。假如你将这些时间运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的上,你一样会成功。”

这就是专注的力量。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学会发挥出专注这种优势。

5掌握口才优势,成就事业

一个人若没有良好的口才优势,一旦走上社会,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就很难在事业上、爱情上、生活上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效果,就好像鸟儿失去羽翼,不能很好地发挥本身应有的技能,无法飞上天空似的。

每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场合,需要我们说上几句适当的话。这几句适当的话,能够帮我们很大的忙,解决我们生活中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因此,如果我们极有口才,对于生活、工作、事业、爱情都有很大益处,甚至会出现奇迹,使自己兴奋不已。

在真理与谬误的短兵相接中,纵使你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但如果你是“茶壶里的饺子——有货倒不出”,就无法驳倒谬论,无法赢得群众。在历史上,康有为在光绪皇帝召集当朝五大臣问对时,力陈己见,驳斥了荣禄、李鸿章等人的“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谬说,促成了“戊戌变法”的改革之举,他也成了“百日维新”的领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派领袖孙中山在其环球旅行中,每到一地都发表演说,倡导革命,批驳保皇派改良理论。人们亲热地称他为“孙大炮”,就因为他的鼓动之词犹如密集的炮火,具有慑人魂魄的威力。

一个会说话的人,就可以完整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意图,也能够把道理说得很清楚、很完整、很动听,使别人很乐意接受。有时候还可以立刻从问答中测知对方的意图,而且能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启发,增加对对方的了解,从而使双方都能够很好地建立起良好的友谊。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不会说话的人因说话不连贯、断断续续,站着或坐着都不自在,自己总感到非常别扭,甚至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他们的言语就很难完整、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往往使对方很费神,不能清楚明确地了解他的意思,同时又不能使人信服地接受。由于不会说话,口才能力差,说起话来又吞吞吐吐,造成了交流上的困难,给自己在事业,爱情、生活、交际上带来或造成不少阻碍,抑制了个人的发展。

有的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专业课考试成绩良好,但参加实习的第一节试教课,面对讲台桌老是抬不起头,辛辛苦苦备好的一节课,不到半小时就讲完,没词了,使自己陷于尴尬的窘境之中。

有的人说话不得体。譬如,有个傻姑娘的大姐结婚,母亲对傻姑娘说:“今日是喜日,要说吉利话。”她答应说:“出嫁又不是出殡,还能不说吉利话。”然后她一声不吭地坐着,母亲暗暗庆幸。在散席时,她却讲:“我今天没有讲半句不吉利的话,以后大姐生儿子不顺利,不要来怪我!”当然,这是极个别的人。不过,在日常生活中,说话不得体的大有人在。

如有人在厕所门口相遇,也招呼“你吃过了?”岂不叫人难堪。

会说话的人,遇到有事情和别人接触,或有事情需要跟别人合作的时候,总可以很愉快地把事情办成功。而不会说话的人,总是不容易使人信服。口才流利的人,总会使人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的意图,而不会说话的人,经常使人发生误解。

因此,口才是一门学问。拥有和掌握了它,就获得了一种优势。

6人缘优势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

有人缘,才有财缘。能赢得生活在你周围的人对你的好感,你就可能随时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创富、发财机会和信息。

每一个稍有生活常识的人,甚至一个学龄儿童,也会知道这样的道理:当你在周围的人那里有一个好印象,那会给你自己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和益处。

看看那些受到长辈们喜欢、朋友们亲近的人,常常能够得到扶助和提携。这样的人,事业上似乎总是一帆风顺,赚起钱来,也总是机会一个接一个,似乎不费吹灰之力。

其实,这并不奇怪。如果在你的生活圈子里,获得了大家对你的好感,那些有利于你的创富的信息与机会,就会源源不断而来;如果你和大家的关系不是那么融洽,甚至还得罪过很多人,你就会感到一切都不方便,当然获得赚钱的机会也自然少多了。

不言而喻的是,你想获得他人的好印象,绝不是想想或者说说而已,而应该知道为此做点什么。

如果你碰上了什么事,不愿做出一点努力,或者本来应该要做的事懒得去做,或者本来愿意做的事,因为困难又害怕去做,如此等等,你想要周围的人对你有好感,这是不太可能的。

有的人为了博得他人的好感,很注意说些奉承的漂亮话。这自然不能简单地一概加以否定,但在话语中应该让人感觉到真诚和实在,才不至于让人听着虚伪,从而能够愉快地接受。否则,一味地溜须拍马,没有分寸,不问对象,专拣好听的词说,不但没有一点诚心,而且听起来也让人觉得酸溜溜的,这自然达不到好的效果,只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厌恶。

自己除了要搞好与周围人的关系外,有时与一些陌生人搞好关系,说不定什么时候,也将成为一个机会。

人和人之间的相遇相处就是一种缘分,此种缘分我们应当重视。

对于有点进取心的人,尤其对于想要创富的人,最好也要有这种意识。

但是,哪种缘分才能为自己带来意外的财运呢?没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印尼富豪林绍良就是一个广结人缘的人。他事业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他个人的杰出才能外,也与他广结人缘密不可分。

他事业的成功同样凝聚了他的许多朋友的心血,正是因为他在各处不断结识和选用各方面的杰出人才,才保证了他的事业发展从一个高峰走到另一个高峰。

他常说,一个人的财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成功的一个秘诀就是重视利用四方贤能。

林绍良结识的第一个重要人物是哈山汀。

哈山汀是印尼前总统苏加诺的岳父。20世纪40年代,哈山汀因直接参与反抗荷兰殖民主义者的活动而屡遭追捕,其中有一段时期幸得林绍良的保护才安然脱险。由于这层特殊关系,哈山汀后来便把林绍良介绍给了包括前总统的苏哈托在内的印尼军方各领导。苏加诺当政期间曾大力开展国有化运动,许多私营企业都被收归国有,而林绍良属下的企业则得以幸免。这也要归功于哈山汀的大力帮助。

林绍良结识的第二个重要人物是前总统苏哈托的表弟苏迪威卡特莫诺。

苏迪威卡特莫诺在林绍良的盛情邀请下,加盟了三林集团。由于苏迪威卡特莫诺与苏哈托总统的特殊关系林绍良又找到了一条发大财的渠道。

林绍良结识的第三个重要人物是有“金融奇才”之称的华裔银行家李文正。

他们的相识是在飞机上。在短短的数小时飞行途中,他们谈论着各自的事业发展,也谈到自己对未来的一些构想。后来在林绍良的极力游说下,李文正也决定加盟林氏集团。

除了以上这些直接参与了三林集团的人外,林绍良还和苏哈托等军政要人在几十年前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着不解之缘,而这些人又愿意为他的事业发展保驾护航,为他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机会。

请你相信:不管是多么短暂的相遇,也不要轻视这份小小的缘分,说不定它会为你带来很大的财运。

7让别人的优势为自己的成功效力

一个人的优势——尤其是成功者的优势,就是必须学会借势发挥的本事,即把别人的优势变成自己的优势。

任何青年人一跨入社会都应该学会待人接物、结交朋友的方法,以便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倚重,否则,单枪匹马绝对难以发展到成功的地步。

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亲自预先写好他自己的墓志铭:“长眠于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事业过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优秀的人。”

大部分美国人都有一种特长,就是善于观察别人,并能够吸引一批才识过人的良朋好友来合作,激发共同的力量。这是美国成功者最重要的,也是最宝贵的经验。

任何人如果想成为一个企业的领袖,或者在某项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种鉴别人才的眼光,能够识别出他人的优点,并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利用他们的这些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