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高起点——谨防人生陷阱
15204600000002

第2章 别让自我优势遮住了双眼(2)

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缺点,任何时候都要顾及别人的自尊心,这就是林肯善于与人相处的秘诀,也是他成大事之道。如果一个人只是唯我独尊,眼中没有他人,那么他人的眼中也就不会有他。他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欣赏,只能孤芳自赏。

人生纯朴的美是多姿多彩的,在各种美的个性之中,有一种共同的品性,那便是尊重。学会尊重别人,你便收获了人心。

一个著名的女歌手曾经很生动地描述她早期的生活——她那时事业失败,整个人很不得志,几乎就要放弃歌唱生涯。后来,凭借祷告和心灵的追求,她才逐渐恢复信心和勇气,准备继续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下去。有一天,她兴致勃勃地向母亲说道:

“我要唱下去!我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要继续追求完美!”

母亲回答道:“很好吗!这是很好的志向。但是,要知道,上帝以完美的形象来到这个世上来,却还是有人不喜欢他。人在成就伟大事业之前,须先学会尊重他人,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

歌手听了,深受感动,从此,她对身旁每一个人都十分尊重。她努力向别人学习歌唱技巧,同时也学习怎样做人。

因为她对别人的尊重使她博取了别人的好感,许多人都愿意帮助她,很快她的事业又步入了正轨。

要想获得别人的友谊或感情,先不去担心别人是否喜欢自己,而是要用心去改善自己的态度,能让别人喜欢自己。我想,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学会尊重别人。

豪华·哲斯顿被公认为魔术师中的魔术师。40年间,他游走在世界各地,一再地创造幻象,所有观众都被他神奇的表演深深吸引。共有6000万人买票去看过他的表演,而他赚了几乎200万美元的利润。

豪华·哲斯顿最后一次在百老汇上台的时候,卡耐基花了一个晚上待在他的化妆室里,想请哲斯顿先生告诉他成功的秘诀。哲斯顿告诉卡耐基,关于魔术手法的书已经有好几百本,而且有几十个人跟他懂得一样多,因此,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的魔术手法与众不同。

但他有两样东西,其他人则没有。第一,他能在舞台上把他的个性显现出来。他是一个表演大师,了解人类天性。

他的所作所为,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语气,每一个眉毛上扬的动作,都在事先很仔细地预习过,而他的动作也配合得分秒不差。第二,就是他十分尊重观众。许多魔术师会看着观众对自己说:“坐在底下的那些人是一群傻子,一群笨蛋。我可以把他们骗得团团转。”但哲斯顿的方式完全不同。他每次一走上台,就对自己说:“我很感激,因为这些人来看我表演。我要把我最高明的手法,表演给他们看。”

他说,他没有一次在走上台时,不是一再地对自己说:

“我爱我的观众,我爱我的观众。”也正因为有了对观众的尊重,才使得他的表演更具吸引力。

剑桥教授们总是告诫学生:尊重别人,是在日常交际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做人原则。

没有尊重的交往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尊重别人的人,同样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正像站在镜子面前一样,你怒他也怒,你笑他也笑,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认可。

4让每个人都觉得他自己很重要

与人相处要让他人觉得他自己重要,这样他才会反过来给你快乐,觉得你更重要。

有一次,德鲁克在纽约的第33街和第8街交叉的那家邮局排队寄一封挂号信。德鲁克发现那位管挂号的职员,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很不耐烦——称信件、卖邮票、找零钱、发收据,年复一年重复工作。因此德鲁克对自己说:“我要使这位仁兄喜欢我。显然,要使他喜欢我,我必须说一些好听的话,不是关于我自己,而是关于他。”所以德鲁克就问自己:“他真有什么值得我欣赏的吗?”有时候这是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当对方是陌生人的时候。但这一次碰巧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德鲁克立即就看到了自己相当欣赏的一点。

因此,当他在称德鲁克的信件的时候,德鲁克很热情地说:“我真希望有你这种头发。”

他抬起头,有点惊讶,面孔露出微笑。

“嗯,不像以前那么好看了!”他谦虚地说。德鲁克对他说,虽然他的头发失去了一点原有的光泽,但仍然很好看。他高兴极了,他们愉快地谈了起来,而他对德鲁克谈的最后一句话是:“相当多的人称赞过我的头发。”德鲁克敢打赌,这位仁兄当天出去吃午饭的时候,走起路来一定是飘飘欲仙的。

德鲁克敢打赌,他会对着镜子说:“这的确是一头美丽的头发。”德鲁克曾公开说过这段经过。事后有人问德鲁克:“你想从他那儿得到什么呢?”

德鲁克想从他那儿得到什么?

如果我们是如此自私,一心想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回报的话,我们就不会给予别人一点快乐、一点真诚的赞扬——如果我们的气度如此狭小,我们就会罪有应得地失败。

呵!是的,德鲁克是想从那位仁兄那儿得到什么,德鲁克想要一件无价的东西,而德鲁克得到了,德鲁克得到了这种感觉,就是自己为他做了一件事,而他又无需回报。这是一种当事情过去很久,还会在你的记忆中闪耀的感觉。

人类的举止,有一条最重要的法则。如果我们遵循这条法则,我们几乎永远不会出问题。事实上,如果遵循这条法则的话,就会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朋友,以致无限的幸福。但是一旦违反了这条法则,我们就会惹上无尽的麻烦。这条法则就是:永远使对方觉得重要。

几千年来,哲学家一直在推测人性关系的规则,而从推测中,只导出了一条重要的箴言。这条箴言并不是创新的。梭罗亚斯特(Zoroaster)早在3000年前就把它教给拜火教徒了。孔夫子也于2500年前就在中国宣扬它了。道教始祖老子,也把它教给了他的门生。释迦牟尼于耶稣诞生前500年,在圣迦河岸宣传过它。印度教的经文典籍,在这之前1000年,就传播过它了。耶稣在十九世纪之前,在崎岖的巨狄亚石山上,就这样教导过了。耶稣把它归纳成一句话——“己所欲,施于人。”

5别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对于他人的一些小过失,不必过于苛求,要宽以待人。欲责人先要观己、责己。

有一位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她才发现不是对面太太的衣服洗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几乎每个人都曾经遇到过这样愤世嫉俗的人。或者,你也有过一些看什么都不顺眼,永远觉得命运不佳的朋友,但在倾听他们的怨言之后,总会发现有句老话说得很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人就是这样,看到外面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容易些;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来得容易。

一个背向太阳的人,只会看见自己的阴影,连别人看他,也只会看见他脸上阴黑一片。人的眼睛仿佛像傻瓜相机,最怕背光照相了——你的脸庞再美,只要背着光,一定是失败的作品。

发泄一下没关系,但如果你一味认为这个世界上会出头的都是混蛋,只拿愤世嫉俗来替代反省自己的机会,则对自己的成长就是一种最大的耽误。

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个人出生以后,上帝都会在他的脖子上挂两只袋子。一个挂在胸前,里面装的是他人所犯下的过错与缺失;另一个大袋子背在背后,里面装的是自己犯下的过失。

所以,人们总是容易注意到他人所犯下的过失,并习惯性地将其他人的错误装进胸前的袋中,久久不能忘怀。但是,却压根忘了背在自己背上的袋子里,装满了自己的缺点。

人的确有这样的毛病,无论自己是好是坏,都能容忍自己。我们对自己过错的审视,往往不如看待别人所犯的过错那么严重。即便我们有时不得不正视自己的过错,也总觉得自己的过错是可以宽恕的。

可是到评判他人时,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会用另外一副眼光去品评他人,爱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总认为别人的错误是无法原谅的,总习惯用最苛刻的语言批评别人,就好像自己从没犯过类似错误似的,这就是人很少看到自我缺失的毛病。

有一只乌鸦打算飞往远方,途中遇到一只燕子,双方停在一棵树上休息。

燕子看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就问:“你要飞到哪里去?”

乌鸦愤愤不平地说:“我本来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声音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

燕子好心地对乌鸦说:“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

每个地方都有这种人:做事牢骚满腹,喜欢批评别人,有时,也会露出一副郁郁寡欢、不得志的样子,而他从不正视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和这种人交往,你会怎么样?

是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公平不阿,谁都有可能犯一些小错误。富兰克林曾说过:

“平凡人的最大缺点,就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其实,人性中掺杂着伟大与渺小、善与恶、崇高与卑微,我们彼此都差不多。只不过有些人性格较强,机会较多,有些人性格懦弱,机会较少罢了,但在骨子里,人性是相似的。不要总以为自己有多么好,如果细致地记下自己生活中的每个举动,每个意念,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也有许多原以为只有别人才有的错误呀!明白了这个道理,会使我们容忍他人,如同容忍自己一样。

既然责己不必太严,对于他人的一些小过失,即使是名闻天下的贤达,也是可以宽以待之的。欲责人先要观己责己,这样才不至于错怪他人。

6嫉妒是腐蚀人际关系的毒瘤

嫉妒别人不如自己努力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我们不能靠嫉妒推动生命,也更不能因嫉妒而停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