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高起点——谨防人生陷阱
15204600000021

第21章 别让拖延恶习使自己远离成功(1)

1办事拖延,失去工作

李明大学毕业,在北京干过很多工作,就是没有一个呆的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原因是李明自小养成一个拖拉的坏习惯,干什么事也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推来推去什么事也没个成。就拿当初考大学来说,要不是他妈妈天天逼着学习,至今恐怕还在复习呢!就因为这个毛病,李明求职过的很多公司都辞退了他,谁也不愿和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办事拖拖拉拉的人共事。

不久,李明又去一家公司求职,这家公司也觉得李明有市场策划的才能,决定经试用后再录用他。巧得是这家公司也让他用半个月的时间搞个市场策划。这次李明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决心改掉自己办事拖延的坏毛病,他安排用一周时间搞市场调查,用5天时间写出规划,3天时间进行修改。这样,用不到15天就能完成工作任务。开始几天李明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各大市场进行调查,可没坚持了几天,拖延的老毛病又犯了,10天过去了材料还没动笔写,一天经理要看他写的市场策划材料,他推脱还不到交稿时间。经理见到交稿时间只有3天了,还没出成稿,嫌他办事拖延,对工作极不认真,就对他说:“你也不用写了,从明天起你就不用来上班了。”这个公司又因为李明办事拖延把他给解雇了。

2为什么你不能立即行动

遇事拖延是立即行动的最顽固的天敌。有一位新闻记者将拖延时间的行为生动地喻为“追赶昨天的艺术”;这里,可以在后面再加半句——“逃避今天的法宝”。这就是拖延时间的作用。有些事情的确是你想做的,绝非别人要你做,然而,尽管你想做,却总是一拖再拖。你不去做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却下决心要在将来某个时候去做。这样,你便可以避免马上采取行动,同时安慰自己说,你并没有真正放弃决心要做的事情。这种巧妙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我知道自己必须做这件事,可我真的自己做不好,或者不愿做。所以准备以后再做,这样我也不必说今后不做此事,因而可以心安理得。”每当你必须完成一项艰苦工作时,你都可以求助于这种站不住脚、却看似实用的逻辑。

如果我们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说将做出改变,那么这种声明没有任何意义。你不过是个缺乏毅力的人,最后将一事无成。

人们之所以拖延时间,有三分之一的原因是自我欺骗,另外三分之二的原因是逃避现实。你之所以坚持自己的这种拖延行为,是因为你从中得到了一些“好处”:

通过拖延时间,你显然可以不去做那些令自己感到头疼的事。有些事情你害怕去做,有些事情你想做又不想做。

维持这种自我欺骗心理可能会使你心安理得,因为你无须承认自己不是一位实干家。

只要能一再拖延时间,你可以永远保持现状,无须力求进取,也不必承担任何随之而来的风险。

如果你厌倦生活,就可以抱怨说是其他人或事导致你情绪消沉。这样,你可以摆脱任何责任,并且将一切归咎于令人厌倦的那些事情。

通过对别人评头论足,你可以自以为高人一筹。你可以通过贬低别人的行动来抬高你的形象。这也是一种自我欺骗行为。

期待事情出现转机,同时认为客观环境造成了你的精神不愉快——各种事情似乎都在与你作对。这样,即使无所事事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做任何没有把握的事情,就可以避免失败,从而也无须证实你对自己所抱的怀疑。

盼望出现美妙的奇迹,如圣诞老人给你送礼祝福,这样可以重温安稳的童年生活。

由于不能从事自己所喜爱的活动,你既可以赢得别人的同情,也可以怜悯自己。

如果一再拖延时间,最后又在极短的时间内赶完工作,那么即使工作做得很差,甚至很不像样,你也可以辩解说:“我时间不够。”

在你拖延某件事时,别人或许会帮你做这件事。这样,拖延又成了你摆布别人的一种手段。

通过拖延时间,你可能会对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

避免做工作,你就不会取得成功。这样,你不会因取得成绩而高兴,不必在成功的基础上再接再厉。

综合分析,拖延心理由以下四个原因促成:

(1)“自我击败感”的意识常常导致抑郁、消沉、烦恼、妄自菲薄等种种不良的情绪,它可以使人涣散斗志、精神沮丧,使人感到沉重的精神压力。正如高尔基形容的那样,它“像磨盘似的把生活中美好的、光明的一切和生活中的幻想所赋予的一切,都碾成枯燥的音调而又刺鼻的尘烟”,使人暮气沉沉,懒懒散散,很难焕发情绪和鼓起干劲。

(2)“受挫折耐力低弱”也是产生懒惰的重要原因。这种心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遇事经不起挫折。它实际上能起助长“自我击败”心理形成的作用,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它能使人产生焦虑、枯燥,心中常有一股无名之火,认为自己“必须”这样,或者“应该”那样,等等。

(3)对别人产生敌对情绪,与第二个原因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产生于一种“应该必须式”的意识。比如,我必须把这件事做好,做得完美无缺,然后赢得赞誉,别人应尊敬我,为我着想,都做我想要做的事情。

然而,遗憾的是,天下哪里有那么多你需要的“应该”和“必须”呢?若是这些条件没有达到,你就会产生气愤怨怒,从而进一步产生拖延的心理。

(4)与人的适应能力低下有关。

由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形成了人们异常强烈的依赖心理,什么事情都依赖上级,依赖计划,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拓性很差。当社会进入剧变阶段之后,面对的是商品经济大潮,面对的是广阔的经济市场,面对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激烈、残酷的竞争,这就是说,新的历史条件对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人们以全新的姿态去适应这个复杂的、多变的社会。

然而,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有的人因为惰性太强而跟不上形势,有的人因为竞争失败而被淘汰出局,有的人虽费尽心机仍然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有的人因为不遵守“游戏规则”而受到了惩罚,有的人因为太为所欲为而四处碰壁……于是,这部分人中的一部分在失望、失意、失落、失败等情况下,加入了精神怠倦者的行列之中。

拖延最深层的原因来自于眼前享乐主义。这种人生活的目的在于设法得到欢乐,避免痛苦;但是有时必须暂时忍受眼前的挫折和不适,以图以后得到更大的、长久的利益和舒适;至于将来,则丝毫不加顾及。比如,一个人想学习一技之长,改变自己的生活,然而这需要接受数年的训练,她放弃了。结果,几年过去了,她无法得到她想要的工作机会(没有竞争优势),只好一直不顺心地干着她不喜欢的工作。还有一位业务员,虽然知道很多业务知识,可在实际工作中,他却不愿给顾客介绍商品信息,结果业务一直不能有所突破。

实际上,所有这些人都是躲避了眼前的不适,但这么做实际上拖延损毁了将来长久的利益。

所以,当你准备拖延,找出理由来为自己开脱的时候,且慢,把你的理由找出来仔细地分析一下,看它能否站得住脚!

3不要用拖延挥霍自己的生命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种经历——清晨,闹钟把你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自己所订的计划,同时却感受着被窝里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等一会儿。”于是,在忐忑不安之中,又躺了5分钟,甚至10分钟。

拖延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如果哪天你把一天的时间记录一下,会惊讶地发现,“拖延耗掉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很多情况下,拖延是因为人的惰性在作怪,每当自己要付出劳动时,或要做出抉择时,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安慰,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

有的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而有的人却深陷于“激战”的泥潭,自己被主动性和惰性拉来拉去,不知所措,无法定夺……时间就这样被一分一秒地浪费了。其实拖延就是纵容惰性,也就是给了惰性机会,如果形成习惯,它会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养成一种办事拖拉的工作作风。

当然,有时拖延是因为考虑过多、犹豫不决造成的。比如,有一方案即使在会议上已经通过,经理还在考虑万一职工有意见怎么办,万一上级领导有看法怎么办,非要再拖它半月20天才去实施,诸如此类的事情每一天都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适当的谨慎是必要的,但谨慎过头就是优柔寡断,更何况很多像早上起床这样的事是没必要作任何考虑的,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不去拖延。最好的办法是逼迫法,也就是在知道自己要做一件事的同时,立即希望自己动手,绝不给自己留一秒钟的思考余地,千万不能让自己拉开和惰性开仗的架势。对付惰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让惰性出现。在事情的开始,总是积极的想法先有,然后当头脑中一出现“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的问题,惰性就出现了,“战争”也就开始了。一旦开仗,结果就难说了。所以要能在积极的想法一出现,就马上行动,那么惰性就没有了乘虚而入的可能。

人生要想成功,就要一点一点地打基础。先给自己设定实际可行的目标,确实达成之后,再转向难度较高的目标并立即着手做!

人不能绝对的独立。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我们行动之前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望,定什么样的目标,你要先知道:你用什么标准衡量自己,别人又用何种标准评估你。

爱默生教授说:“紧驱他的四轮车到别的星球上去的人,倒比在泥泞的道上追踪蜗牛行迹的人,更容易达到他的目标!”

虽然成果大多无法百分之百完美,但我们的目标只是尽力做到最好,从经验中学习、记取教训,才能一次比一次做得好,一次又一次坚忍不拔地向着自己确立的目标努力前进。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从小生长在偏远的乡村丛林边,他居住在一所地处旷野的简陋的小木屋里,无窗无门,远离学校、教堂、铁路,那里没有报纸、图书,甚至连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都很匮乏,更谈不上生活中的种种享受了。每天他必须步行几个小时到“邻近”的另一处简陋的学校里去念书;他必须在荒野中跋涉几十里才能借到一些他想看的书,然后,不顾一天的艰苦劳累,借着木柴的火光阅读。然而,林肯从不消极地等待机会,就是在这种严酷的生活环境中,造就了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机会不能靠消极等待。如果你寄希望于等待,寄希望于运气,那么,你最初的热情和你已经花费的精力都将在消极等待中消磨殆尽。等待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上天总是把机遇送给坚持不懈努力的人,聪明的人一定要吸取龟兔赛跑的教训哟!

4你是否具有不良的拖延习性

心理学家列举了拖延心理的种种表现,你不妨举一反三对照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拖延的行为。

(1)你认为自己目前的工作没有任何发展前途与提升机会,但你又不愿调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