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100魅力古镇
15206600000011

第11章 虞山

虞山横卧于常熟城西北,北濒长江,南临尚湖,因商周之际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葬于此而得名。虞山东南麓伸入古城,故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现已辟为国家森林公园。

当细雨在某个夏季飘然落在言子墓道旁的房屋上时,点点的雨滴从古朴的滴水檐蜿蜒溅落,青青虞山,就犹如一个缥缈轻愁的女子,款款而来,邀请游人同行。碎石铺就的小路,古朴的松柏旁植,隐约的鸟鸣在密林深处传来,在静静的空间里回响。不时有三三两两的游人,轻言细语地走过。迎面擦肩而过时,彼此微笑着轻轻点一下头,一切都是如此自然淡泊,就如青青虞山上渺渺淡远的云烟,无拘无束地游走于尘世间却不沾半点俗,让那些每日处在烦琐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的人们寻得一份心灵的宁静与安详。

走上那段凝聚着江南远祖殷殷希望的碎石路,触目所及的是带有泱泱远古商文化的景物,到处显得原始而质朴。当山径上偶尔走过的背着背篓的老阿婆,低声轻问饿否时,让人不禁想起那遥远童年时奶奶的关爱,让人无法相信这就是那个匍匐在喧嚣都市中的江南小山。一切都是如此宁静,宁静到带上了一种不真实的虚幻色彩,让人想就此枕着这份宁静睡去。

远远传来浑厚的寺钟声,这就是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称的兴福寺。兴福寺在虞山北麓,那里有满山坡的竹子,千百年的古树,淙淙流淌的溪水,以及那空心潭碧波上的金黄色落叶,所有的这些使古寺在萧瑟的秋风中更显静穆。

古寺斑驳的墙上,清晰地留着历代文人雅士的词句,有白居易的“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二三株”,王维的“藉草饭松乳,焚香看道书”,康有为的“千载破山兴福寺,六朝枯桂郁云烟。老僧圆塔伤花落,潭影空人更怆然”等,字里行间表达着诗人不同的心情。此时如果你累了的话,旁边就有个用凉棚搭成的茶寮,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来,喝一杯虞山的本地茶,一缕茶香入口,顿时精神抖擞,心旷神怡。

在这个下着淅淅小雨的秋季,坐在这样一个古朴的茶寮,古寺浑厚的钟声与茶寮中讲古老故事的艺人柔和的声音,一声一声抚摸你的耳膜,帮你洗净都市中的铅华与烦忧,难道你不会突然萌生在此终老的想法?

青山、古寺、茶寮,钟声、说书声、悠闲的脚步声,幽静、闲适、随意的环境和气氛,隐隐中有股禅意,不禁让人忘却时间与心事,却突然想起了唐朝常建的那首《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