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100魅力古镇
15206600000033

第33章 南屏

南屏的小路,不如关麓的石板小径那样平整,石块大小不一,高低不平,踩在上面,略有点硌脚。难能可贵的是,虽然游客不算少,但村子还是挺安静、挺本色的,没有被过度商业开发污染。小河边,经常能见到写生的人,认真的表情让人不忍打扰。

大家怎么也不会想到,进村的路居然是从一家小院中通过,而且院子里还住着人。一进院子,那藤蔓交错、枝叶缠绕着的石墙,院墙一角那围着喝茶谈天时用的美人靠,院中央矮矮的石桌,光洁的石板地,那干净整洁的回廊都足以把游人深深地吸引住。站在院子里,想象着,要是石桌上再放两杯冒着热气的茶那该多好啊。老人们迈着安然的步子静静地穿过回廊消失在堂屋里。那种氛围会一下子拖曳住你的脚步。

出了农家小院的后院,就来到一条街上,街面非常宽敞,正对面的一幢老宅上赫然写着“叶氏支祠”四个大字。这个祠堂气势恢弘无比,祠堂的几十根立柱都是用银杏木做成的,庄严肃穆,还散发着阵阵香气。看着木制的大太师椅,不禁会想象着当年族长召集会议的情景,不自觉神态就会庄重而肃穆起来。

走出宗祠,七扭八拐地走在石板路上,这才体会到南屏为什么会有“古巷迷宫”之称。无数条古巷纵横交错在深宅高墙内,曲曲拐拐,弯弯折折,没有尽头。深巷幽极静极,光线也暗,只见去路不见来路,也难见人影,站在巷子里连多余的声音都听不到,感觉像误闯了鬼片的片场。若是晚上来,怕是只能听见自己皮鞋叩响润亮的青石板而发出的悠长足音,仿佛走进一条长长悠悠的古老的中华民谣里。

唯有早上的太阳悬挂在重檐上,连绵起伏的鱼鳞瓦被铺上厚厚一层迷人的光辉,当阳光间或从巷顶上洒落下来时,古巷才增添了些许生动的色彩。

“老杨家染坊”,也是不得不去的一个地方,电影《菊豆》的主要场景都是在这里拍摄的,想到电影中的场景马上就要真实出现,人们会不自觉兴奋起来。染坊的气势不比宗祠差,大厅很宽敞,只是没有那么多粗壮的立柱。三个方方正正的染布池,一架高高的晒布台,和几件叫不上名字来的织染工具,一切都静止在时空中。面对眼前的一切,一种莫名的欣喜和兴奋一下子刺激到每一个细胞,会有一股冲动要合上大门,把喧嚣和尘世统统关在外面,从而能静心地享受一个暂时属于自己的世界。染坊里的布匹,粗质的纹理掩不住岁月的痕迹,悬挂着的染布飘飘舞动,仿佛有个灵魂在述说。木墙上挂着剧组的海报,望着巩俐哀怨的面庞,似乎看到了那个年轻俊秀的姑娘在这染房中度过的灰暗日子,听到了她窒息般的喘息。

站在村中的最高点“孝思楼”上,放眼远山,青山沐浴在暖暖的太阳里,青紫色的薄雾在山峦间飘荡,远处田野里荡漾着悠扬的牧笛声,近处的草地上母鸡带领小鸡仔认真地觅着食,偶有调皮的几个左顾右盼,落在队伍的后面。真想就这样站着,或者唱着牧歌,和伙伴一起去放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