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100魅力古镇
15206600000080

第80章 丹巴藏寨

来丹巴之前,就听人说丹巴有“千碉之国”的美称,当站在碉堡近前,还是被突如其来的震撼击得哑口无言。这里的碉堡太多,太集中了,一座座高耸入穹,如神秘而又古老的感叹号,引人浮想联翩。

丹巴境内现存古碉343座,其中以中路乡和梭坡乡最为集中。据考证,现存古碉大致建于500~1 000年前。碉楼建筑堪称世界建筑史的奇迹。丹巴的碉楼,多依山而建,高达30多米,甚至60米。它们外形美观,一般为四角、六角、甚至十三角的高方柱状体,以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墙体十分坚实。从梭坡到中路,这些灰黑色巍然屹立的高大建筑排列有序,分明的棱角,下宽上窄的造型,让人眼花缭乱。

碉楼不远处是别具风情的藏寨民居,幢幢白色素装的寨楼,或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山峦起伏、绿荫葱郁的缓坡上,或掩映在青山绿树丛中。远望树丛青翠欲滴,房屋洁白如玉,好像一片绿毯上嵌着的一枚枚精致的珍珠。每一幢的藏楼建筑形式都会与其他的稍有不同,色彩艳丽。在高耸的石碉衬托下,远看美丽得如一个个童话故事里的城堡。

藏寨民居一般为石木结构,以家碉为脊修筑成三至五层的碉楼式。底屋均为家畜圈,其上依次为锅庄室、储藏室、居室、经堂及角楼(家碉),其中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天大阳台。民居多挑背山面水、向阳避风处而建,一般都是独立小院。苹果、梨、桃、石榴、核桃、花椒等树木,疏密有致地自由散落于山谷间的坡地上。远一点平坦的坡地上,种的是青稞、油菜、玉米、土豆等农作物。春天时,油菜花、桃花、梨花会依次盛开,村庄在晨曦、日光、落日的浸染下,美得如大师的丹青画卷。

生活环境和条件及藏佛教的影响,形成了藏族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原始崇拜。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他们居住的藏楼的结构布局。藏楼顶楼四角砌的白石与玛尼旗就是这种崇拜的产物,飘动的经幡和玛尼旗是藏楼上不可或缺的风景。

更让人称奇的是,碉楼和寨房原本是风格迥异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建筑,但在这里它们却能错落有致地相融。居高举目远眺,远处青山如黛,翡翠般的青草绿树,掩映在青草绿树丛中的田地和寨房,以及时隐时现的潺潺溪流,如一幅富有动感的绝妙山寨画卷,徐徐展现,美不胜收得让你窒息。

有人说,丹巴有“三绝”:甲居藏寨、碉楼群、美女。但最让人驻足的还是丹巴美女。传说,许多年前,一只凤凰飞到墨尔多神山,化作万千迷人的美女,从此之后,墨尔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丹巴,因此也有了“美人谷”之称。

丹巴美女的共同特点是轮廓分明,鼻梁挺而有棱,嘴唇丰满,眼睛大而传神,黑黑的眸子里透着澄清与朴实。丹巴美女不施粉黛,天生的冰肌玉肤似乎永远含烟凝碧,丰腴的体态似乎永远婉转有致,劳动的打磨没有使其粗糙、变形,反而增加了健美的必备要素。

丹巴出美女始于汉代的东女国时期。据史书记载,西夏王朝灭亡之时,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嫔妃从遥远的宁夏逃到气候温和、山美水秀、地处横断山脉深山峡谷里的丹巴。因此丹巴美女又多了几分高雅的气质。

这是一个如此神奇的地方,不管是水间嘉绒锅庄的悠悠长调,晒场里丹巴藏戏的古老神秘,古碉下成人仪式的庄重典雅,还是草甸上赛马盛会的粗犷豪放,都让人怦然心动。还有那千百年来迎风而立的碉楼,在历史风云的沧桑变化中默默地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