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100魅力古镇
15206600000085

第85章 李庄

万里长江,滚滚东流,一切早已随风而去,但古镇李庄却似乎是一个意外。山墙高耸,雕花门窗,幽深的小巷,小巷深处的青石板阶,总不时地跌入人们的眼帘,恍如隔世。历史似乎从来没有在这里穿越,就很悠然地画上了休止符……

被群山环抱的李庄像一个聚宝盆,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统统收纳其间。由于位居长江南岸,隔江与大桂轮山对峙,与长江水乳相融,从而拥有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毓仙源”的自然景观。而那些由庙宇、宫观、殿堂组成的“九宫十八庙”,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和众多的古民居四合院,以及被誉为李庄“四绝”的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石碑、百鹤窗等,又形成了独具李庄特色的建筑风格与古民居文化。

去古镇的人,总是还未到古镇,就被古镇李庄南面2.5千米处石牛山上的旋螺殿深深吸引。这是好客的李庄给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惊喜。旋螺殿建于明万历年间,高25米,呈八角形,是这座古镇的四绝之一。旋螺殿共有三层重檐,它的顶部采用抬梁支柱法建成。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整个建筑没有一颗铁钉,殿内的藻井顶部由八面构成,网络状的花纹从左至右盘旋而上,好一个匠心独运的构思。

除了旋螺殿,李庄还保存有明清古镇的格局风貌,是些具有浓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筑。这也是聪慧的李庄借此在岁月的流逝中,向世人展现着它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别样的历史魅力。

来到李庄,还是要去席子巷的。席子巷建于明末清初,因加工、出售草席而得名,是古镇保存最为完整又最有代表性的老街。

席子巷整条街长不过60余米,宽不过三四米,都是木质建筑,二楼是清一色的木挑吊脚楼。由于上面的屋檐把仅有几米宽的街道遮了个结实,所以站在楼上抬头,仅能看到一线天。

穿行在古老的席子巷里,仿佛走在另一条时空隧道中。而历史的沧桑在那些古老的墙壁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让现在的席子巷如洗尽铅华的美人,多多少少有些落寞。那些生活于斯的人们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在这个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的地方,过着挑水、拉车、打牌、喝茶、摆龙门阵、喝白酒和吃燃面、炖鸡面、白肉、白糕的生活,有着悠闲惬意的小日子,让那些身居都市、总是为生存疲于奔命的人,心生艳羡。

李庄镇因其古建筑群的庞大,素有“九宫十八庙”之称,在这些建筑群中,禹王宫是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它规模恢弘,布局严谨,雕刻内容生动、精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的禹王宫,又名慧光寺,它坐南朝北,由一主一次两个四合院构成。主院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魁星阁及厢房等建筑,其山门、戏楼均为重檐歇山式顶,檐下饰有如意斗拱,整个建筑气势无论近看还是远观,都称得上“恢弘”两个字。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山门外上方的“慧光寺”三个金色大字,苍劲古朴、韵味独具。大山门上有赞颂大禹治水的匾额,匾额和两边的石刻对联,撰、书均出自清翰林李庄人张松晴之手。匾额上“功奠山河”四个字端庄大方,透着浓浓的历史沧桑。

不知道现在的李庄人是否对戏剧情有独钟,寺内的戏台,据说是四川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戏台台基单钩栏上绘的古代戏剧故事浮雕,做工精细,形象逼真,总是让人浮想联翩。

诗云: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不管是何年,不管是天上还是人间,位于李庄线子市的天上宫,是让人乐而不疲的一个好去处。

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的天上宫,占地2 200平方米,由大山门、古戏楼、正殿、后殿和厢房组成,属于复合式建筑。因为是由福建籍移民所建,它也就理所当然地兼具了福建会馆的性质。

曾被作为粮仓的天上宫,直到1998年才恢复为佛教用房,它供奉了16尊缅甸玉佛。如今的天上宫可以说是香火旺盛。特别是遇到庙会的时候,宜宾、南溪、李庄及附近三乡五邻的善男信女都会慕名而来,参加这一盛会。一时间,熙熙攘攘,人头攒动,香火缭绕,好不热闹。

穿过青石板铺就的羊街,就来到了张家祠,这里是当年中央研究院的临时居所。因堂内有两广总督张之洞题写的“宏我汉京”的匾额而名闻天下。它那雕有不同形态仙鹤的门窗,更让人过目难忘,一只只仙鹤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据说一扇窗门的雕刻工价当时是14两银子,而清朝时期一个正一品的官员一个月的俸银也才15两,由此可见造价之高。

与众多文物古迹相伴的,是同样不容错过的人文景观。对于李庄,众多名人的青睐让它多了一抹异常的光彩。

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北京城沦陷,创建于1929年的中国营造社被迫内迁李庄,随同迁入的还有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和同济大学等,傅斯年、陶孟和、李方桂、梁思成、林徽因、董作宾、李济、童第周、李霖灿、梁思永等一大批涉及历史、语言、考古、民俗、民族、人类、经济、社会、法律、建筑等学科的知识精英,连同同济大学近一万名师生均云集于此,一时间,李庄受到了世人的瞩目。

从1940年到抗战胜利,一代才女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在李庄生活了5年之久。在这个“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设施”的李庄,在一个叫月亮田的地方,患重病的林徽因,坚持不懈地继续着她的创作,把困苦的日子变成诗意的生活,把李庄当做了她的世外桃源。

在栖居李庄的那些日子,梁思成曾挥笔奋书《中国建筑史》,而林徽因则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作《十一月的小村》:十一月的小村外是这样个去处?是这渺茫江边淡泊的天,是这映红了的叶子疏疏隔着雾;是乡悠,是这许多说不出的寂寞;还是这条独自转折来去的山路?是村子迷惘了,绕出一丝丝青烟;是那白沙一片篁竹围着的茅屋?是枯柴爆裂着灶火的声响,是童子缩颈落叶林中的歌唱?是老农随着耕牛,远远过去,还是那坡边零落在吃草的牛羊……

是的,远远过去,仿佛永远还是那坡边零落着吃草牛羊的年代,还是在诸侯国地,去过了,就是那么地让人回味无穷。

李庄如一坛尘封了多年被开启的老酒,如一首婉婉约约的词,唯有细细地,细细地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