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高起点——激活生命潜能
15206900000012

第12章 你生来就是赢家(3)

他的创意主要是说服各大百货公司,通过CBS电视公司成为纽约交响乐节目的共同赞助人。

摩洛本人认为此法十分可行:一方面,当时的百货公司业绩都不好,都希望能借助广告媒体提高形象与销售成绩;另一方面,在纽约,交响乐节目的听众多达一百万人,十分值得投资。于是,摩洛便立于其间帮两边拉线。

在当时,这种性质的工作对人们来说相当陌生,所以做起来困难重重;而且,同时说服许多家独立的百货公司,分别采纳各公司的意见加以整合,这种事过去从未有人完成过,更别说要他们拿出几百万美元的经费来。所以,一般人预测他不可能成功。

尽管如此,摩洛仍然十分卖力地在各地进行说服工作。结果可以这么说,在说服工作上他做得相当成功。一方面,他的创意大受欢迎,与许多家百货公司签成合约;另外,他向CBS电台提出的策划方案也顺利被接受。此后的十个星期,他干劲十足地与电视台经理一同展开一连串的系列广告活动。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期间内他没有任何收入。

计划眼看着就要步入最后的成功阶段,但由于合约内某些细节未能达成而终告流产,他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事结束之后,CBS公司马上来挖角,聘请他为纽约办事处新设销售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并支付给他三倍于以往的薪水。于是,摩洛又再度活跃,他的潜力得以继续发挥。此时他年方二十。

如果你肯为自己的创意奋力拼搏,则机会随时都会在你身边,甚而如摩洛的幸运也同样能在你身上发生。

在CBS服务几年之后,摩洛再度回到广告业界工作,但这次不是从基层做起,而是直跃龙门——他担任了承包华纳影片公司业务的汤普生智囊公司的副总经理。

那个时代,电视尚未普及,与今日相比,仍处于摇篮期。但摩洛和爱德皆看好它的远景,认为电视必将快速发展,大有可为,故两人便专心致力于这种传播媒体的推广。由他们公司所提供的多样化综艺节目,为CBS公司带来空前的大成功。

这便是摩洛人生中的第二次拼搏。为了它,他再次放弃原来可以平步青云的机会,走入另一个未知的世界。但这次冒险并不完全是孤注一掷,他是看准后才堆上自己的“赌注”。最初两年,他仅是纯义务性地在“街上干杯”的节目中帮忙,没想到竟使该节目大受欢迎,直至今日仍是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之一。从1948年开始到今天50多年的时间,它的映播从未间断,这是在竞争激烈的电视界内非常难能可贵的现象。除了节目成功之外,他被CBS公司任命为所有喜剧、戏剧、综艺节目的制作主任。

就这样,摩洛的两次冒险、两次游向激流中央,最后皆获得了成功,接下来不知他又将游向如何的激流当中。在祝福他成功之余,也希望人们皆能以他为榜样,积极把握自己的人生。

主动地淌到激流中,往往会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力来。

9把自己看成是第一流的人物

你不喜欢别人把你看得很差劲是吗?你特别不喜欢一些假的或半真的评论是吗?但是,一句自我批评的话,其毁灭的力量十倍于一句别人批评的话。经常说自己不好的人,最后会相信他们自己说的话。一旦他们相信自己的话后,就会表现得自暴自弃。

如果人们给自己一些肯定的想法和评估,他们会相信这些想法。给自己一些恭维,是增长自尊的方法。

不要养成妄自菲薄的习惯。要习惯于说自己好话,你会发现你比较喜欢你自己。

如果你总认为自己弱小、无能、会失败、低人一等,那么你就注定要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但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即觉得自己很重要、能力很强、属于第一流、工作必定成绩显著,如果你这样想,你将会获得成功。

要达到自己目标的关键是积极地思索。别人对你能力判断的惟一标准也只是你的行动。而你的行动是受你的思想控制的。因此,你便是你想像中的自我。

下面是一些合乎逻辑的、合理的、直接的和易理解的道理。请你至少读五遍:

一个看重自己工作的人,会得到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的大脑指令;

工作做得更好,意味着更多的提升,更多的收入,更高的声誉,更多的幸福。

想一想美国那个在全世界流行的饮料——可口可乐,每天,你的眼睛与耳朵都充塞着各种各样有关“可乐”的积极信息。那些制造可口可乐的人不断地向你灌输“可乐”的好处。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很有可能你会对可乐渐渐冷淡起来,其销量也就下降了。

很显然,可口可乐公司并不准备打算让这种情况发生。他们不断地向你推销可乐。

每天,我们都能发现,许多人不再努力了。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自尊。他们小看自己,总觉得自己很渺小,什么也不行。因为他们这样想,所以他们真的变成了他们思想中的那种人。

这些失去了活力的人们,需要重新振作起来,重新认识自我,要把自己看成是第一流的人物,对自己要真诚信赖。

下面是如何进行“自我肯定”的办法。

第一,认真回答:“什么是我最优良的品质?”不要急于描述自己。

第二,把你的这些优点写在纸上。然后,与自己面对面地谈话,排除其他杂念,一心一意想着你就是你的自我肯定书里的那个人。

第三,私下里,每天至少大声朗读一次你的自我肯定书,如果你在一面镜子之前这样做,效果更佳。有力地重复朗读你的自我肯定书使你的血液加快循环,令你自己热情起来。

第四,每天默诵你的自我肯定书。每当要求有勇气的行动前,每当感觉消沉时,你都应复习一遍你的肯定书。

第五,也许有许多人,甚至大多数人,会嘲笑这一争取成功的技巧。那只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成功自信对思想的正确管理。但是,请不要受这些世俗观念的影响,你不是一个凡夫俗子。

你心中的自我伟大一些,现实中的你也会随之变得伟大。

你是否问过自己:“什么是我最大的弱点?”也许,人类最大的弱点便是自我贬值——自己瞧不起自己。自我贬值的表现多种多样。比如说:某人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招聘广告,那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位置。但是,他什么也没有干,因为他想:“我不够格干这事,为什么要去自寻烦恼?”或者想与喜欢的姑娘约会,但却不敢打电话给她,因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她。自古以来,哲学家们便已给我们一个极重要的忠告:认识你自己!但是大部分人把这一劝告译成是仅仅了解消极的自我。他们过多地看到自己的错误、短处和无能。

知道自己的先天不足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自己毕竟还有缺陷。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知道我们消极本质的一面,情况就很糟了。这就会使我们觉得,我们的生活价值不大。

下面是几个帮助你衡量真正价值的办法:

①了解你的五个主要的长处。请几个客观的朋友来帮助寻找优点,他们将给予你真实的看法(最常见的优点多与教育、经验、技术、长相、和谐的家庭生活、态度、性格和主动性等有关)。

②然后,在每个优点之下,写下三个人的名字,而这三个都是你认识的、已取得极大成功的人;但在这几个方面,他们却比不上你做得好。

当你结束这一练习时。你会发现你至少在某个方面超越了许多成功者。

你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比你想像中的自我要伟大得多。为此,让你的思想跟上真正的你,再不要瞧不起你自己!

不要过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不要小瞧自己,要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把自己看成是第一流的人物,这种信心会促使自己成功。

10在屡屡失败中始终不放弃

“千万不要把一次失败和最后的失败混为一谈。”德国学者斯科特·菲茨杰这样告诉我们。

一次失败,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它是迈向成功的一小步。

如果我们继续向成功迈进,失败越多,就离成功越近。而最后一次失败,是永远的失败,那是和成功背道而驰的。如果把一次失败当作最后一次失败,那么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只能一生与失败为伴。

许多人一遇到失败便不再努力,觉得失败了就不可能再成功,仿佛那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其实,再高的山我们也可以翻越,只要我们还有翻越高山的勇气和信心。不要被一次次失败打倒,失败不等于最后失败。

“挫折和失败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可以说,没有失败便不会有成功。”

一个少年人来到美国的堪萨斯城,他想成为一个艺术家,于是他到明星报社应征,然后再找机会实现梦想。报社主编审查了他的作品,觉得它们没有新的思想,便没有录用他。这次失败令他万分沮丧。身上已经没有钱了,他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将流落街头。

他临时找到一个替教学作画的工作,虽然报酬很低,但他可以勉强为生。他借用车库作办公室,充满汽油味的车库没有影响他的心情,他在艰难的生活中忘我地工作。

后来他去好莱坞摄制一部卡通片,真是不幸,他的作品失败了,他因此穷得身无分文。没有工作,没有钱,穷困潦倒的他并没有气馁,他画了一幅米老鼠的卡通画给好莱坞的导演,被导演看重,从此米老鼠成为世界上家喻户晓的卡通动物。

这个少年就是米老鼠的创始人华德·狄斯耐。

如果狄斯耐第一次失败后就放弃自己的梦想,那么就不会有米老鼠,更不会有以后的成功。

成功属于过去,它不能证明你将来也有花环;失败也永远属于过去,不能证明你的明天也一样是冰天雪地。法国陶工贝莱德·柏时斯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1510年,柏里斯生于法国南部。他继承父业,从事玻璃制造业。

一天,柏里斯看见一只意大利精致的彩陶茶杯。

当时,法国只能生产粗糙的坛子,还不能生产意大利彩陶。

他深深地被这只彩陶茶杯吸引了。

“他们能造出来,我就能造出来。”这是他当时的信念。

他建造了窑炉,开始制作烧制。但是,干了几年也没有结果,彩陶茶杯没有烧制出来。他终于无米下锅了,于是他又重操旧业,挣钱养家。

他不灰心,坚信:他们能造出来,我就能造出来。

有了钱又开始试验。又不成功,又分文没有了。

已经两次在贫困中挣扎。

以后连续几年,他挣钱买燃料和其他材料,不断地试验,都没有盼来成功。

长期的失败已经凝固了人们对他的看法。家里人埋怨他,邻居说他愚蠢,是大傻瓜。他默默地承受着。

这时,镇上一个小老板出于同情,答应资助他全家六个月的生活费用,让他无牵挂地再试半年。

试验开始了。他一个星期没有脱衣服,日夜守候在炉旁。

这一次,花了三个多月准备。体力的消耗,失败的长期折磨,种种忧虑,漫长的等待,他真有点受不了啦。

就在这时,燃料不够了。怎么也不能让火停下,他焦急万分。

他看见了院子里的木栅栏。容不得多想,他开始拆。

烧了一天多,又不够了。炉火不能停啊!他搬出了家具,劈开,扔进炉子里。

还是不够,他又开始拆屋子里的板。劈劈啪啪的爆裂声和妻子儿女们的哭声,撕心裂肺。人们都说他疯了。

他没有疯。他观察到,最后一道火力使试验获得了成功,马上就可以出炉了。

无尽的喜悦洋溢在他的脸上,他忘记了疲劳,欣喜地做着出炉的准备。

这时,就在这时,只听炉内“嘭”地一声,不知是什么爆裂了,火星四溅。所有的产品都崩上了黑点,全成了次品。

有人要低价买这些次品,他坚决不卖。他抡起了棒子。这一回,融合在一起的是妻子儿女的哭叫声和次品的破碎声。

眼看到手的成功,又毁了。

镇上小老板半年的期限已到,他一家又陷入了吃饭没有着落的境地。

走到这一步,柏里斯也感受到了打击的巨大。疲劳已极,盼望已久,唾手可得,却突然失去,毁于一旦,心里该是怎样的懊恼!遇到这样的打击,人真的会发疯的。

他左思右想,决定再一次重操旧业,为家人赚取面包。

又过了一年,又恢复了元气,又有了一些钱,又开始了试验……就在这一年,他成功了。

经过16年的艰苦历程,成功之时,他却心静如水。

他的产品被当作稀世珍品,价值连城,艺术家们争相收藏。他烧制的彩陶瓦,至今还在法国保留下来的古老建筑上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他活到80岁,无疾而终,平静谢世。

帕里斯的成功之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人的一生有多少个16年?在16年的失败接着失败中,帕里斯的成功来得何等不易。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始终不放弃,这正是帕里斯成功的关键。

千万不要把一次失败当成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失败。失败了再来,千锤百炼才能修成人生正果。

11让自己学会走“钢丝”

很多人害怕走钢丝,因此当人生的道路变窄变小的时候,便感到无法适应。而一个习惯走钢丝的强者,照样履险如夷,成竹在胸,在挑战危机时更是毫无惧色。

人生的征程中充满挫折与风险,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能遭遇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是偃旗息鼓呢,还是无所畏惧地去迎接挑战,这往往是成功人生和失败人生的分水岭。一个有着果断和自信品质的人会毫不犹豫地接受这样的挑战,因为这种挑战是他早已预料到的东西。事实上,危机里面常常包含着许多出人头地的机会,危机到来时也就是我们开始行动的最佳契机。

人生坎坷危机四伏。如果个人危机真的发生了,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而是要勇敢地去面对,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一般都能化险为夷。

首先,不要把自己面临的危机随便告诉别人。因为一旦别人发现你的处境不利,马上会考虑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对你采取不信任或不合作的态度,他们很可能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离开你。假如这样,你就会显得很被动。即便是自己的家人,也还得看对象,比方说就不能把自己的危机告诉年岁较高的父母,他们除了多些忧虑之外什么都帮不了。除非是自己特别信任的人,比如好朋友或自己的爱人,因为他们有时会给你以想像不到的帮助。

其次,在发生危机的时候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最初的目标,而不是重新制定一个目标。通过审视你也许会很吃惊地发现,自己最初的目标早就实现了,现在之所以陷入危机可能是对目标期望过高。这样一想,危机便不是那么可怕了。

再次,在危机中可以对以前的一些手段重新做出评估,吸取经验教训,以图东山再起。

总之,危机远远没有想像的那么可怕,只要你认真地去对付,它很快就会过去,而你的天空依然是那么蓝。

人生战胜危机的前提,就是让自己平时学会走“钢丝”,增强自己的自信和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