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高起点——习惯创造卓越
15207500000015

第15章 社交习惯,决定人生成败的分水岭(4)

有两个女孩是关系特别好的知己、“死党”,大学毕业后,她们又进了同一家公司上班。有一次,A小姐因加班晚回来了一会儿,等她进到房间时正碰见B小姐陪自己的男朋友聊天说笑,见到A小姐回来了,B小姐就冲他们笑笑,然后回自己房间去了。A小姐明知道不应该,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想:“他们聊什么了,怎么那么开心?以前她还夸过我朋友几次呢!难道——”A小姐不愿再想下去子,但此后却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B小姐了。

一段时间后,A小姐觉得B小姐好像在故意疏远自己,有时看她好像和同事说什么,但她一走近,B小姐就不再说话了,自己的男朋友也是神神秘秘的,她越想越觉得可疑。A小姐的生日到了,男朋友打电话说要出差不能陪她,B小姐则表示自己要回家陪妈妈,A小姐只好自己一个人逛街去了。但等她回到合租房时,却听到里面有说笑的声音,A小姐打开门就冲了进去,还没等惊愕的B小姐和男友回过神来,就给了B小姐一巴掌,随后对两人破口大骂。B小姐哭着冲出去了。她的男友气愤地捧出蛋糕和礼物,原来两人不过是想给她一个生日的惊喜!蛋糕摔坏了,男友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生气了!A小姐真是恨死自己了!如果不是对朋友疑神疑鬼的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A小姐的猜疑毁了一段珍贵的友谊,猜疑往往会阻碍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猜疑的习惯,对人多一点信任,这样人际关系才会越来越好。

有两个朋友合伙办公司。甲负责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乙负责产品的业务推广。开始,两人配合的还算密切,公司的效益也算显著,但过了不久,甲开始怀疑乙做销售时吃回扣,他把道听途说的关于吃回扣的传闻当成了真实情况,对乙越来越不满了。乙在觉察到甲的变化后,颇为痛心。他想不到自己从未多花多拿公司一分钱,甲竟然如此对自己不信任。一气之下,乙真的开始吃回扣了。甲呢?乙既然对公司这样,自己又何必要守信?于是,甲也开始为自己捞油水。试想,这样的公司,这样的朋友,还能维持多久呢?

怀疑朋友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伤害了朋友至为重要的品格,导致朋友情感的破裂和消失。反弹的结果,会使朋友对自己也产生种种看法,进而也对以前的友情产生了怀疑,不再珍惜的同时,甚至会刻意去玷污和毁灭。

因此,若对朋友的某些行为产生了怀疑,最好先与朋友积极沟通,尽量减少或消除误会,以化解怀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有守信才能取信于人。春秋时,魏文侯派乐羊去进攻中山国。有大臣劝谏道:“乐羊的爱子在中山国为大臣,让父亲去攻打儿子,这能行吗?”魏文侯听见了仍当做没听见,依旧派乐羊为大将统率大军。不久,传来了乐羊对中山国围而不攻的消息,朝廷内外怨声四起。有大臣向魏文侯提出召回乐羊,另任大将的建议,魏文侯不为所动。魏文侯坚信自己的眼光,对乐羊的才能和人品无比信任。

果然,过了不久,传来了乐羊大败中山国的喜讯,魏文侯亲自出城相迎,并大宴将士,为乐羊获胜而庆功。席间,魏文侯赏赐给了乐羊两箱特殊的“礼物”。乐羊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群臣弹劾他的奏章。他感动得流泪了,觉得这样的“礼物”比金银珠宝要珍贵无数倍。第二天上朝,乐羊谢恩,魏文侯说:“我让你做大将,是相信你有这样的才能,不会轻易怀疑的。”

魏文侯堪称用人的典范,他的“不疑”才换来了战争的胜利。如果他和那些怀疑乐羊的大臣一样,那乐羊不是早被撤职,就是关进了监狱,能保住一条小命已属万幸,还谈什么建立战功呢!

所以,人际交往中千万不要动辄怀疑别人,对朋友要交而不疑,疑而不交,如果你总是对朋友处处猜疑,你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友谊,事业也很难取得成功。

习惯视点

怀疑人很容易,但若想消除因怀疑带来的隔膜就难了。猜疑的习惯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炸得你人仰马翻,朋友相交贵以诚,为什么总是不相信别人呢?!

10吃亏就是占便宜

——改正不肯吃亏的处世习惯

一位胖大嫂在公交车上为了抢座和一个小姐吵了起来,“眼睛瞎了吗?这个位置是我先看到的!”年轻小姐一点也不让步,“你先看到的?看到有什么了不起了!谁先抢到了就算谁的!”

胖大嫂一听更来气了,“抢?亏你打扮成这样,说话却这么没素质!不知礼的女人,我看你以后怎么嫁得出去!”听到这话,那位小姐急了,站起来就推了胖大嫂一把,车上的乘客一看怎么动手了,连忙上来劝解。可这位胖大嫂外号就叫“不吃亏”,被人给推了一下怎能不还手,于是冲上去和那位小姐对打了起来……回家后,丈夫吃惊地看着胖大嫂蓬乱的头发和脖子上的伤痕,问:“这是怎么了?”胖大嫂往沙发上一坐,得意地说:“在公交车上和个臭女人打起来了!不过我可没吃亏,那个女人的脸都被我抓花了,看她明天怎么上班!”说完一摸脖子,突然惊叫了起来,“项琏?我的项链哪儿去了!”真的,她的项链不知什么时候被拽掉了,那可是两千多块钱呀!胖大嫂号啕大哭,不肯吃亏的她还是吃亏了!

这位胖大嫂自诩“不吃亏”,一定要处处占人家便宜才甘心,但到最后却吃了大亏。可以说,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这种不肯吃亏的习惯,无论做什么都要先权衡一下得失,有便宜就往上冲,可能吃亏的话就躲得远远的。然而事实证明,不肯吃亏的人往往会吃亏,而敢于吃亏的人却可以占到便宜。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邻。两国一向有敌意,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两边的亭卒在各自的地界里都种了西瓜。梁国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国的亭卒懒惰,不锄不浇,瓜秧又瘦又弱,目不忍睹。

人比人,气死人。看着对面梁国的瓜地,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在一天晚上,乘月黑风高,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都扯断。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非常气愤,报告给县令宋就,说:

“我们要以牙还牙,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

宋就说:“楚亭的人这种行为当然不对。别人做得不对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跟着学,那样太小气了。你们照我的吩咐去做,从今天开始,每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也长得好。而且,这样做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听后觉得有理,就照办了。

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仔细观察,发现每晚梁亭的人都悄悄过来替他们浇水。

楚国的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敬佩,于是上报楚王。楚王深感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给梁王以示歉意。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邻邦。生活中,人们如果愿意吃些小亏,那么以后也必会有大便宜可得。

就拿邻居相处这个我们常常遇到的事来说,人与人之间没了成见,彼此和睦的时候,鸡毛蒜皮,大家可以付之一笑。而一旦有了成见之后,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简直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对方关门重了,咳嗽的声音大了,洗衣服的水流过来了,往往都是惹你生气的根源,因为你会把这些事统统看做是故意的。

邻居相处,小小的误会在所难免,但千万别凭一时意气,吵开了头。争吵一旦开始,以后就处处都是吵架的资料,结果就会闹得鸡犬不宁,成为生活上的一大威胁。遇事忍一口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忍耐一时并不难,而且以后的好处是无穷的。

“吃小亏占大便宜”初听起来似乎有些不道德,可如果邻里之间互相谦让,都舍得吃点小亏,维持了和睦的生活氛围,又何乐而不为呢?在工作中,也应该学会吃点亏。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出版社做编辑,他的文笔很好,但更可贵的是他的工作态度。

那时出版社正在进行一套丛书的编辑,每个人都很忙,但老板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编辑部的人也被派到发行部、业务部帮忙,但整个编辑部只有那个年轻人接受老板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一两次就抗议了。

他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嘛!”

事实上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便宜可占,因为他要帮忙包书、送书,像个苦力一样!

他真是个可随意指挥的员工,后来又去业务部,参与直销的工作。此外,连取稿、跑印刷厂、邮寄……只要开口要求,他都乐意帮忙!

“反正吃亏就是占便宜嘛!”他这么说。

两年过后,他自己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做得还不错。

原来他是在吃亏的时候,把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发行、直销等工作都摸熟了。他真的是占了便宜啊!

现在,他仍然抱着这样的态度做事。对作者,他用吃亏来换取作者的信任;对员工,他用吃亏来换取他们的积极性;对印刷厂,他用吃亏来换取品质……由此看来,他这下真的占到了便宜!

吃亏就是占便宜!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记住这一点,这是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做事能力,扩大人际关系网络的最好办法。

一个人只要愿意吃小亏,敢于吃小亏,不去事事占便宜、讨好处,日后必有大“便宜”可得,也必成“正果”。相反,要想“占大便宜”,则必须能够吃小亏,敢于吃小亏,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规律。那种习惯于处处占便宜的人,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反而会吃大亏。

习惯视点

不肯吃亏就是在拒绝机会,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的路就会越走越窄,也很难有“大便宜”到手。因此生活中,我们不能事事争强,处处占上风,试着去吃些小亏,这样才能把“占大便宜”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