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高起点——习惯创造卓越
15207500000017

第17章 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的安全保障(2)

外出旅游,必须作好行前准备工作,并具备一定的旅游基本常识。年老体弱者,应以短途为站,不宜跑得太远,游览安排不宜太紧;备有地图,带好生活用品如手电筒、雨衣、常备药品,以及足够的盘缠,把困难估计足,做到有备无患。要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注意游泳安全,保管好财物,在旅游偏僻地点、人多拥挤地方,特别要提高警惕。

旅游卫生防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生活环境改变,车船颠簸,气候突变,身体疲劳,饮食不周等,容易发生晕车、晕船、便秘、腹泻、感冒、急性肠胃炎以及宿疾复发,因此,要预防为主,以免病伤事故发生。对于走路不便者的老者与小孩及残疾人,必须有家人或友人搀扶,以便及时照顾。晚上要早些睡觉,使机体解除疲劳。对患高血压、脑心血管疾患等慢性病者,要带好急救药品,做到有备无患。

5增益身心放风筝

风筝,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又是养生健身的运动。它是最早人们用自己双手创造的飞行物,巧妙地利用大自然中空气流动时的能量,把重于空气的物体升向天空,这是人类的一大创造。

在“春风拂面薄如纱”的时节放风筝,是一项有益健康的户外活动,古往今来,一直受到人们特别是小朋友的喜爱。

阳春三月,闲暇之时,或情侣相伴,或阖家外出,或爷孙相携,拎着形态各异、造型逼真的风筝,到郊外山野,寻一片开阔之地,顺风而放,目观心爱的风筝随风飘扬,徐徐而起,扶摇直上,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或翩翩起舞,或追云逐鸟,或游弋嬉戏,此时放风筝的人必然悦目赏心,乐而忘忧,趣而忘返,神情陶然。祖孙一起放风筝,可使老人童趣勃发,可使少年儿童自信、自立、自强;情侣、夫妻、阖家老少一起放风筝,可使彼此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使婚姻甜美,阖家同享天伦之乐。而这些均能给人以心境乐然、心情舒畅之感觉。可见,放风筝有利于舒神爽气,拥有健康乐观的心理,是使全家人和睦的健身良方。

放风筝的理想地方是远离城镇的郊外、山野、溪边。这里或芳草青青,或溪水潺潺,或麦苗儿翠菜花儿黄,或山花绚丽烂漫,不仅使人心花怒放,更由于郊外的空气清新爽净,负氧离子含量高,人自然亦是得益匪浅。放风筝时,抛筝、放线、观赏、收线,对脑、心、耳、目是一种良好的刺激,对指、掌、腕、肘乃至臂更是一种全方位的运动,况且,追逐风筝,调整筝线,必然跟着跑动,这对腿、脚、踝等部位又是难得的锻炼。可见,放风筝有利于健肺脏,舒筋骨,壮体魄。

风筝有时需要自己动手制作,风筝的式样形形色色,在这过程中免不了构思、选样、设计、制作,这一系列的过程,无疑是对大脑思维的良好训练。这对于促进儿童乃至青少年的大脑健康发育、对中老年人的大脑细胞延缓衰老是十分有益的。由于放风筝尤其受到儿童的喜爱,因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久居城市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物象,多半是屋里的家具、教室的桌椅,出到外面也大多是房屋建筑、街道树木等,能使视线轻松舒展的机会很少,加之紧张的学习任务,会造成孩子的眼睛疲劳,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古人云:风筝,儿童放之高空,最能清目。放风筝对孩子的视力特别有帮助,放风筝时,眼睛处于远视状态,视线得以向远方舒展,眼睫状肌得以松弛,眼调节功能处于休息状态。这样,不会使眼疲劳,而且能使眼部各组织机能增强,提高视力。

6练意养神去钓鱼

垂钓既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又是一项高雅、文明的养生保健运动,它可以陶冶身心,锻炼意志,练意养神。

钓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渔猎活动。

钓鱼历来被中华民族认为是一种能养心、养性、治病、给人增添无穷乐趣的高雅活动。民间流传着商周交替时期姜太公垂钓于渭水之滨、东汉高士严子陵不愿入朝为官而宁愿垂钓于富春江畔等传说,成为千古佳话。

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因垂钓而留下的古迹见诸大江南北。江苏淮安县有韩信的钓鱼台;浙江桐庐县有严子陵的钓鱼台;杭州西湖有乾隆皇帝的钓鱼台。此外,还有因钓鱼而得名的钓鱼城、钓鱼山,钓鱼岛等。

古代许多文人学士,也留下了不少描写钓鱼或借钓鱼抒发情感的诗词。李白的“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柳宗元的“万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南北朝时期陈国阳鉴的“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唐代孟浩然的“坐观钓鱼者,徒有羡鱼情”;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老渔翁,一钓竿,扁舟往来无牵绊”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钓鱼还是延年益寿的一种手段。我国古代名医汉末的张仲景、明朝的李时珍,都认为钓鱼能够消除“心脾燥热”。实践证明,不少高血压患者和神经衰弱患者去钓鱼,自我感觉良好。所以,英、法、德、日等国的疗养院专门设有垂钓疗法,我国有条件的疗养院也开展了垂钓疗养项目,以钓鱼治疗慢性病。

当今,正逢政通人和之盛世,人们纷纷把钓鱼作为养生健身活动的兴事,而在许多现代家庭里,钓鱼已成为人们闲暇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娱乐健身活动。

钓鱼的用具包括渔竿、鱼钩、鱼线、鱼漂、铅坠及一些捕鱼的用具(如抄网、支架及鱼护等)。鱼饵常用的有面食、虫食、肉类三大类。面食,大都用细玉米细粉和面粉制作,用开水将面烫到半熟,加香油捏成小饼。虫食主要有蚯蚓、小鱼、小虾,用蚯蚓做鱼饵可以钓很多种鱼,一年四季都可使用。肉食,主要用青蛙、田螺等肉。钓什么鱼,选什么饵,如鲫鱼选面食、蚯蚓;鲤鱼选面食、小虾;鳊鱼选面食、小虾、蚯蚓;鲶鱼选小虾、小活鱼、青蛙;马口鱼选小虾、蚯蚓、鱼肉等。

钓鱼的场地选择也有学问。不同的鱼,各有其喜欢的水域或环境,所以要选择钓鱼场地。如鲫鱼、黑鱼、甲鱼喜欢躲在稠密的芦苇或水草丛中栖息、觅食;鲤鱼喜欢在沙底的水域生活;鲶鱼喜欢在河道排污水口或树根、树桩旁聚集;鳝鱼多在淤泥较厚的坑塘岸边活动。

7优雅舞蹈与健美

舞蹈与健美有相通之处,都是比较高雅、文明的健身养生的运动方式,中华民族古已有之,值得提倡。

(1)舞蹈运动

舞蹈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舞蹈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律的全身运动,手动为舞,脚动为蹈,动作优美,多姿多彩,协调有致,全身各个关节,每块肌肉均参加活动,受到锻炼。随着音乐的节奏,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陶冶情操,改善精神紧张状态。适合于各种年龄的人。

选择不同的舞蹈形式。舞蹈的种类很多,集体舞、双人舞、交谊舞、个人独舞、民间舞等都具有艺术性、趣味性和运动性。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年龄和条件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舞蹈形式。例如年青人选择节奏快、运动量大的迪斯科,中老年人选择节奏慢、优雅的交际舞或集体舞,青少年选择集体舞或民间舞。

总之,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才能有锻炼效果。

对青年人,我们推荐节奏快的舞蹈形式,以迪斯科为例,在节奏很强的音乐感召下,扭动腰胯,摆动上肢,蹬跳双腿,全身各关节处于协调运动状态,运动强度大,刺激心跳加快,全身血流加速,呼吸速率加快,神经兴奋,是较好的有氧训练方法。

对中老年人,我们推荐交谊舞,在音乐的影响下以不同速度走动和旋转,可以做出多种优美的花式,回味无穷,达到全身锻炼的作用。由于交谊舞需两人协调运动,因此需要提高两个人大脑的反应能力和灵敏性。

研究认为,足作为人体的支撑器官,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能反映人体的功能状态,对足的刺激可对内脏有良好的锻炼作用。中医认为,足底为肾经所在部位,走动可达健足固肾作用。最近流行的足浴法,走石子路法就是通过刺激足部,达到改善内脏功能的作用。

对青少年,我们推荐集体舞和民间舞,这些舞蹈动作简单,活泼多变,有较强的统一性,不但能锻炼身体,而且还培养青少年的统一意志,推行规范动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在舞蹈过程中,逐步增强对美的感受。

(2)健美运动

为了增加形体美和运动的协调性,推荐健美操、韵律操和迪斯科等活动,这些活动有优美的节奏感强的音乐,伴以优雅的舞姿,有一定的运动负荷,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是良好的有氧锻炼方式。由于同时有多个关节的活动,能增加机体的柔软性,塑造出美的形体。相对于散步和慢跑等有氧运动,健美运动有更强的趣味性。

①迪斯科

迪斯科为一节奏性很强的运动,根据个人的特长和爱好,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有节奏的随心所欲的活动,其动作以自己感到最美的姿势为准,全身运动极为协调。每次随音乐跳动30分钟左右,就可达到健身锻炼所需的运动强度。

②韵律操

韵律操以关节的运动为核心,在音乐的伴随下,按一定顺序作全身诸关节的活动,重复的次数按自己体能决定,通常每个动作重复16~24拍。完成一整套韵律操,可以使全身关节得到活动,运作协调,体型优美。

③健美操

健美操以清除多余的脂肪和增加关节的柔软性和协调性为核心,可以自行编出锻炼方法及步骤,并确定运动量,每次运动时间为30~40分钟。除此之外,应加做一些肌肉的力量练习,即肌肉的阻抗练习。还可配合慢跑、游泳等耐力运动,效果会更好。

8恬静快乐养小鸟

养鸟别有一番情趣,小鸟的活泼伶俐又可爱,尤其能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恬静和快乐的气氛。在现代社会中,养鸟具有许多其他养生运动所难以取代的好处。

(1)养鸟可以丰富人的业余生活

众所周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各种各样的精神需要也日益增长。这些精神需要有的是高雅、积极的,有的是庸俗、消极的。其中,养鸟就是属于一种积极的活动。养一两笼声色俱佳的观赏鸟,在业余时间内喂一喂、听一听、看一看,实在比麻将桌上勾心斗角好得多。

(2)养鸟可以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

在家庭养的观赏鸟中,有的高亢激昂,有的清灵流畅,有的甜润婉转,有的缠绵悠扬。论羽色,有的艳丽无比,有的纯净如洗。有的鸟鸣声悦耳且羽色悦目,有的能边飞边舞,有的能表演技艺,有的则善学人语……小鸟使人返归自然的潜意识得以实现,小鸟也消除了生活的纯社会化所带来的单调感和烦躁感。

(3)养鸟可以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在伏案攻读、埋头写作、苦思冥想之后,走到鸟笼旁耳听、眼看、手动,无疑是最好的休息和娱乐了。这会使你的血压、脉搏、内分泌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得到良好的休整,因而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灵感也会悄悄光临。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在紧张劳作之后,坐在鸟笼前小憩片刻,也会使你心旷神怡,倦意全消。对老弱孤寡者来说,以鸟为伴,可以排除孤独感。有许多老年人喜欢养鸟,每天清早经常可以看到他们手提鸟笼,来到路边的花坛,放下鸟笼,一边欣赏美丽的鲜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边谈天说地,倾听着各种鸟儿的歌唱,真是难得的消受!老人每天提鸟笼散步,走来走去,这对于两手、双臂、下肢,以至全身,都是很好的运动,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加快,恢复和增强老人的心肺功能,祛病延年,因此,养鸟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有益。

养鸟不仅是一种生活的乐趣,一种爱好,一种健身养生的运动,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增进家庭成员和睦的手段。比如家庭成员要学习如何养鸟,选择哪一种鸟,何时饲养,几时喂水,这些都很有讲究,否则就养不好甚至养不活。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成员要齐心协力,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有时要彼此配合……总之,养鸟的确是一种有益家庭成员身心的养生运动。

9药补不如食补

食物能供给人体各种营养素,这是保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是获得健康的物质基础。每种食物都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具有和中药一样的咸、酸、苦、甘、辛的味属,在祛病强身上都有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如芹菜、茄子、大枣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和维生素C,适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症患者食用;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12,对夜盲、贫血患者很有益处。有一首《食疗歌》讲述了主要食物的健体祛病功能。歌中说道:

“谷物菜畜养身宝,四性五味任君调。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胡椒驱寒又化湿,葱辣姜汤治感冒,大蒜抑制肠炎发,绿豆解暑最为妙,香蕉通便解胃火,健胃补脾食红枣,番茄补血美容颜,禽蛋益智营养高,花生能降胆固醇,瓜豆消肿又利尿,鱼虾能把乳汁补,动物肝脏明目好,生津安胃数乌椒,润肺乌发食核桃,蜂蜜润燥又益寿,葡萄悦声令年少。劝君不妨多食补,必定少提药包包。”

在养生实践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来选择各自需要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然而,人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有机体,往往受季节、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食物的选择与调配要合理、适当,应根据季节、气候、年龄、体重等特点来选择食物。否则,健康的人也会因失去营养平衡而招致疾病的。以食物与季节关系来说,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人的功能也受到影响,因此就必须用食物来保健防病。

由此可见,要想强身健体,延年增寿,就要注意饮食保健,食补要好于药补。当然,这只是对保健养生者而言,若患有各种病症还应及时就医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