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缺什么
1520900000002

第2章 中国经济有“内伤”

——魏加宁07年末,企业家稀里糊涂就赚了钱;08年末,辛辛苦苦也没赚到钱。对当前危机形势的正确认识,无疑是对症下药的关键。但这往往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动态过程。作为研究宏观经济、金融以及危机管理的经济学家,对这次危机的成因,您更侧重于怎样的判断?魏加宁:关于当下危机的原因,目前有很多种判断,我谈点个人的看法。咱们国研中心有一个企业家调查系统。2007年末在开会的时候,许多企业家表示自己稀里糊涂就赚了钱,我说这是经济泡沫的典型特征;2008年11月又开会时,情况恰好相反,许多企业家反映,这一年,辛辛苦苦干下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没钱赚,需求急剧萎缩,这是泡沫破裂的典型特征。泡沫破裂时,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几乎是一夜之间的突变。2008年的中国经济之所以发生如此迅速的变化,原因在于两个泡沫同时破裂:一个是外部经济泡沫。首先是美国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引爆了美国的金融泡沫破裂,导致金融危机之后,又引发了欧洲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另一个是国内泡沫的破裂,其实最早破裂的是普洱茶。

2007年6月普洱茶突然价格暴跌,接着股市价格暴跌,然后是房地产价格开始松动。国内、国外两个泡沫“碰头”,导致需求急剧萎缩,尤其是9月份之后,令很多人措手不及。这是经济泡沫破裂的一个典型症状。“泡沫”毕竟还只是一种现象,两个泡沫同时破裂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前不久,吴敬琏老师在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就把更深层的原因说得很清楚:美国是高消费/低储蓄而出现的泡沫;中国则是高储蓄/低消费、用大量出口来支撑美国的高消费。这样一个失衡的状态,最终导致两个泡沫同时破裂,使得当前经济形势剧变。关于对策,国内目前存在着两种意见。一派意见主张调整,认为中国经济深层次的问题就是结构失衡,包括内外结构失衡、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地区结构失衡。这就需要调整结构。而以往经济增长很快的时候,根本调不动,只有经济走下坡路的时候,才有这种调整的压力和动力。另一派意见主张扩大内需。主要是担心调整过度,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太快,忧虑“刹车容易,启动难”。我是第三种意见,主张一手抓结构调整,一手抓扩大内需。但是,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扩大内需,都需要依靠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