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缺什么
1520900000049

第49章 扶持两大产业,实现技术创新

——魏杰“8亿件衬衫换一架欧洲380客机。”据了解,国务院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制订两大规划:一是扩大内需的十条规划,二是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坊间盛传十大行业包括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您认为眼前政府最需要扶持哪些行业?魏杰:从十个产业里面看,首先是要振兴装备制造。装备制造就是各种设备和工作母机,我们现在产品制造很发达,但是装备制造很落后。中国光纤制造设备的100%、综合电缆制造设备的 100%、石化设备的85%、数字数码机床的75%都是依赖进口。中国的现状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装备需求国,大量依靠进口,这实际上是把自己置于制造业的最末端。因为制造业前端是装备制造,末端是产品制造,我们是处在产品制造的末端上,等于是为别人打工。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结构调整的问题,像国内的民营企业到处都是纺织、服装、皮鞋、食品等等薄利多销的轻工业,其实在国际市场利润都很低,用薄熙来的话说:“8亿件衬衫换一架欧洲380客机。”所以,我们呼吁要把装备制造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带动整个技术创新。装备制造是社会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有了装备制造,钢铁、汽车才有真正的竞争力,才能真正发展起来。第二个需要重点扶持的产业应该是资源类产业,就是能源和原材料。资源类产业是应该加大的,尤其是对新资源,像新能源、新材料要尤为重视。这恰恰是政府要做好的,是战略性的,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别的可以放开,因为市场可以解决。这两个产业发展起来,技术创新就能上来,然后把别的平台放给企业,它自己就能调整自己。不要搞十个,一把抓等于没抓,要选择主要的。

政府在结构上不能成为投资主体,主要是使用财政政策,要引导产业调整方向。不要把所谓的产业升级当成政府行为,应该当成市场行为。在产品制造方面,世界市场选择在中国生产主要还是因为规模,有规模成本就便宜,估计出口不会下降很多,中国依然是最佳选择。我认为,有市场就不要过度强调什么时候会产业升级,市场能自己调整。调整结构不代表不出口,出口导向和出口是两回事。中国在未来的制造业上,一方面还会是世界产品生产大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一时难以改变。另一方面,要加速装备制造的进程。现在装备制造业大国是欧洲。美国基本是金融业和服务业,服务业主要是产品设计、产品开发,处于产品生产的高端领域。环顾世界,制造大国无非是日本、德国和中国,德国和日本是装备制造(高端制造)的大国,中国是产品制造(末端制造)的大国。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