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为动力效应。外国人在上海开办电台,把先进的无线电技术成果传入到中国,引起了三年之中,上海一切现象大变,此项无线电受话机及天线之逐渐增多,为各种大变之显而易见者”,刺激了华商创办我国自己的电台广播。
再次为社会效应。这3座电台广播进入上海就首先与报馆建立联系。奥斯邦电台与《大陆报》、“开洛公司”电台与《大晚报》、《申报》和《大陆报》,两种不同媒介的联姻结合,视听两种媒介优势共同彰显。电台借助报刊扩大了影响,酋次开播、现场听众的感受反应,报纸都予以及时报道,引起读者对广播的震惊和关注。外商公司经销收音机及材料,收音机成为租界一种新式家用电子产品。奥斯邦电台首播时家庭收音机为400具以上或600具以上,家庭听众人数估计在5000人以上;对装设收音机放大器的公共场所的中外听众总数估计当在两干人以上。奥斯邦电台的开播使民众耳目一新,因此当时人称广播为空中传声法”,其穿越时空的优势,引起了社会的轰动。
最后为敢为天下先”的效应。外商以租界为冒险家的乐园”而首办电台,客观上为华商冲破北洋政府交通部无线电管理落后的法规做了现场实验。交通部自1923年2月起颁布了一系列取缔天津、上海租界外商电台的规定,维护国家主权:而认为电台关涉国家军事机密,禁止本国商人开办,堵塞了民族无线电事业之路。交通部对外商电台不能严查制止,其照旧营业播放,西人照旧收听。北洋政府管理的失控,客观上为上海发展民营电台提供了尝试的机遇。在南京国民政府未建立之前,新新公司开设了上海第一家民营广播电台,于1927年3月18日首次播音,从而开启了民营广播电台的先河。
租界广播电台的社会效应在于它的开启意义,这3座广播电台旨在为外国人提供节目,因而限制了电台的扩展,其效应存在局限。第一,电台存在的时间短。奥斯邦电台2个月后倒闭;新孚洋行的播音维持了半年时间;开洛公司的电台延续5年半的时间后停办。第二,价值理性的缺失。租界广播提供新闻、商情和音乐的节目结构,导致其成为商业化、娱乐化的工具?工具理性”膨胀,淹没了社会教育的意义;第三,受众影响有限。这三座电台的节目播送语言以英语为主,只是进入外国人的生活,在租界和华界社会之间造成语言障蔽,能够穿越时空却不能穿透听众的耳朵,阻碍了传播的大众化趋向。
科学技术一旦为后来者”模仿,善于吸纳新知识的后来者”在潜移默化中就自觉积累了发展动力。同样敢为天下先”的华商摸仿为先,主动学习,同时凭借有利的社会条件创办中国式广播。
首先是社会整体变迁引发的动力。上海自开埠到20世纪初近七十年的现代化酝酿和奠基时间,先后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三大规模的运动,旧的社会结构、社会因素和封建体制不同程度受到冲击和分崩离析式的瓦解,新体制、新技术、新观念不断引进和涌入。开埠后的上海凭借海运发达在推进近代工业、扩大内外贸易、城市规模、吸纳大量移民人口,及兴办新式教育、创办报纸扩大新知识传播,而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自1912年至1927年,开始了现代化的首次建设。城市建设对科学技术的引进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引进提速,例如交通、通讯、照相、电影等电子技术迅速进入。总之20年代的上海充满了勃勃生机,推动着社会进入现代化的鼎盛。
其次是人才动力。20年代上海具备了开办电台广播在知识与人才方面的初步基础。以《申报》为主的报刊宣传、专家的演讲,及他们对无线电技术前景的展望,引起社会前卫人士对无线电知识的渴求:作为西学书刊的译介和出版中心,20年代译介的无线电书籍.培育了最早的一批无线电爱好者:南洋大学,我国第一所招收电学本科生的大学,为研究和实习设立了无线电台,此时已培养了一批毕业生;学习无线电专业的留学生也陆续归国。以上为发展无线电广播提供了急需和专门的人才。上海较其他城市具备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
再次是精神动力。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以及从事现代化建设,主动跟随两方,学习其科学技术及实业救国是这一批无线电先锋人士大多抱有的思想。他们不满外商的倾销,力图尽快占领市场,同时对追赶西方无线电技术、发展民族无线电事业充满了希望。他们不断摸索无线电材料实用知识,积累无线电技术,也从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实用功能出发,尝试创办电台;无独有偶,商家为宣传和促销商品提升宣传力度也着手创办电台,从而在上海走出了广播零的突破。
次后是市民追逐时尚生活的潮流。上海一向得风气之先,20世纪初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注入了多种异质性文化元素。从洋行买办最先涝英语、穿西服被视为另类,转而学英语、穿西服为一种时尚象征,上海完成了一个跨世纪的高难度转身。服饰、香烟、汽车、电影、广告、住宅等等商品处处体现着上海上层社会世俗生活的潮流趋向,也引起一般中下层市民对时尚的仰视。以追求时尚为生活幸福价值的体现。既讲求效益、讲求实际又追求外在华丽,上海人对新奇、新鲜而又实用的事物不排拒,充满了接纳的大度,兼及开通、好学,无线电科学技术得以在上海率先应运而生。
华商广播的出现,在模仿、学习两方无线电技术适应现代生活的同时,与外商角逐中增长了技术水平,冲破了北洋政府管理的设限,改变了外商独揽电台的局面。广播媒介的特质——声音符号因华商电台的首次出现完成了一次民族语言的现代转换,开始真正进入上海人的社会生活之中。
二、上海化:广播从汉语到阿拉风味”的方言
内外两种动力的交织,推动了民营电台广播的兴起,其紧随现代化的节奏和步调。十年问民营电台的繁盛时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7年3月18日中国现代史上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新新电台的开播到一·二八淞沪战争结束;第二阶段从1932年5月到1936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的整顿之前:第三阶段从1936年下半年至1937年八一一三”
事变前,国民党交通部对上海广播电台进行统制和整顿。这三个阶段电台广播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两个阶段经历从模仿租界外商电台适应上海移民城市、多元文化、工商中心的具体环境,迅速兴起,虽然经历一·二八重创,但战后迅即反弹,进入繁盛,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工夫,探索节目本土化,力图切合听众需求和心理。现代化地域认同感开启了使用汉语到方言为广播语言的历史。
第一阶段是电台兴起阶段。第一、电台数量增长快,基本奠定了以后华商电台的发展基础。经过4年时间的模仿”学习,相继出现了一大批广播电台。从各种资料收集统计,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结束时,共有28痤电台,迅速超过外商电台数量,以26比2占据了绝对优热见表1),占同时期全国电台数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全国呈异军突起之势;1932年5月20日前上海市广播无线电台表1资料来源:根据《无线电问答汇刊》(上海图书馆藏书)1932年6月5日第1卷第7期全国广播电台表、《上海广播电视志》(见参考书)《中民国时期上海广播电台一览表》(第115至135页)和《申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印影本)1938年12月23日《上海播音台的历史》中资料整理出1932年5月以前存在过的电台。
第二、电台完全为民营性质。自1928年国民政府《中华民国无线电台管管理条例》颁布允许民间设立电台以来,上海民营电台迅速崛起;第三、电台形成了初步商业化运作模式。民营电台设备虽然十分简陋,但大多数的所属公司能够自制低价的矿石收音机和材料,并用广播推广营业、推销商品,或招徕商家广告,并特意在娱乐节目中穿插播出,以广告赢利来维持电台运转;第四、电台首播大型运动会节目,如1930年的全国运动会和远东运动会,听众反响巨大:第五、首次参加社会救济事业,利用新兴的广播媒介为九·一八”东北同胞和一·二八”上海受难同胞捐款捐物;第六、华商图谋走出广播业的民族之路。亚美有限股份公司继开设无线电厂、销售收音机到1929年年底开办电台,即上海广播电台,力图发展无线电产业链。总之这个阶段广播电台形成了一定规模,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蕴藏着华商广播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阶段,民营广播电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繁盛景象。主要表现在:第一、增长速度惊人。一·二八淞沪战争刺激民营电台反弹和发展,战后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1933年1月上海一地电台就有51座,其中民营48座,自此以后,1934—1935年始终占全国同期电台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第二、广播电台节目丰富。具体涵盖了8个方面,(一)新闻节目,包括国际国内新闻要闻、准点报时、预告天气;(二)政治类节目,如播放国民党党歌、党义及市政报告;(三)经济类节目,包括金融、公债、外汇、棉花、菜市行情;(四)广告类节目,广告在节目当中占相当比重;(五)文化教育类节目,如学术演讲、教学、知识讲座、妇女家庭和儿童教育;(六)文艺类节目,包括中外音乐、歌曲以及地方戏曲;(七)社会问题,如健康常汉、宗教教义;(八)战时防护常识节目。此外常有临时增加的节目。节目内容预告于报刊上。政府也借助电台推广社会教育,1934年教育局借中西大药房和大中华电器公司的广播电台,每周三次推行社会教育。国人开办的电台,作为大众传播逐渐成为华人首选。第三、听众人数与日俱增。电台通过商号点播,听众可以打电话或写信点播文艺节目。电台林立、节目品种丰富,吸引了市民注意力。
从电台推销收音机的广告播音室内把音播,……家庭变了游戏场,家家节目皆精彩……听众人人叹满堂,好比那月宫仙曲奏霓裳”。这段弹唱开篇,传递了收音机的魅力和魔力,诱导了市民购买收音机。最初作为贵族化的奢侈品到演艺界明星以及电迷”的时尚品,再到市民学习英语、消遣娱乐的家用品,收音机逐渐普及化。在娱乐场所普遍设置收音机,家庭则普遍购置收音机。不仅娱乐场所、商场、弄堂乃至水果摊、栗子摊置备收音机,甚至在棺材上装置收音机,收音机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据统计,1935年上海拥有收音机达10余万具之多。按照家庭户均5口人计算,10余万具收音机固定听众当有50万人以上,听众人数一直居全国之首。非固定听众则是家庭收音机旁的亲朋好友;公共场所如大商场、商店和游戏场等地方,也会汇聚一批逛马路借以听广播的听众。往当时的上海几乎家置一具”。虽有所夸大,但矿石收音机最低为5元的时价,为有固定职业和收入的市民家庭所能接受。
广播声音媒介通过洗染听觉而刺激神经中枢,使听众产生新的感知习惯,改变了市民听众的思维方式:电台的蓬勃发展,为现代人生活捉供了极大方便;信息量大,满足了上海市民出行、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所需;比报纸消息快捷灵通、及时方便,适合都市生活节奏;契合和历练了“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上海人的生活习性;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听收音机成为一种新式娱乐休闲生活方式。
第四、“阿拉风味”的方言主抪。与现代化步调相协相伴,电台广播的兴盛,不断适应城市中五方杂处的市民的性情、喜好,根据不同听众和听众不同特点编排节目,形成了电台各自的风格,尤以市音形成阿拉风味”为代表。
以“阿拉风味”电台为典型,不同性质的电台定位听众逐渐在语言上走向地方特色,节目分化定位来自不同区域的移民。这个过程也是广播适应上海市民生活的过程,即电台上海化、上海认同的过程。
三、国家化:广播从“阿拉风味”方言到普通话1936年起国民党交通部对全国的广播电台进行统制和整顿、上海的广播电台在整顿中即繁盛时期的第三阶段出现了新的特点。
首先电台数量缩减。民营电台上海、大中华、大陆、元昌、中两、友联、李树德堂、利利、建华、东陆、东方、明远、亚声、航业、国华、华东、华泰、华兴、华侨、富星、新新、鹤鸣、麟记23座,其数量在全国仍居首位。
加之佛音、福音两座宗教电台和交通部上海广播电台、上海市政府广播电台等两座国有电台,上海市内有中国电台共27座。与之相较,外商电台或被收买或停办,后来只剩4家。
其次民营电台的质量提高。前期鱼目混珠”的局面得到整顿,23座民营广播电台基本是老牌电台,无线电设备相对较为先进;再次节目比例和内容等出现新的调整。
民营电台在满足一部分听众的娱乐需求的同时,也开始引起另一部分听众的强烈不满。听众呼吁电台播放健康、优良的节目;反对使用上海土语或夹土话的国语播音、希望真正饱听众之耳福。听众的社会舆论引起了国民政府交通部的关注:上海电报局从1936年7月l曰起对电台节目进行审查.规定通过审查后方能广播;对节目设定标准,否则禁止播送。民营电台节目内容开始执行国民党政府交通部要求,即教育类节目约占六成,娱乐节目只能占四成的比例。同时交通部规定广播电台必须一律转播中央新闻,这是国民党政府加强国家机器功力的举措,广播电台作为大众传播工具被强制纳入国家统制的轨道。电台改变了严重娱乐化的倾向,成为宣传国家政策、时时报道市政建设新闻的一个传播媒介。
接着对播音语言实行严格规定。1935年4月25日交通部下令各广播电台从5月1日起一律用国语,如果有特殊情形允许采用方言翻译,但不能纯用方言,民营电台的语言开始走向国家统一标准即普通话。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上海话是近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地域文化,上海话节目关注本地使用者的生活喜好。作为一个移民众多的大都市,还是以普通话广播为主才能为大众乐于收听。
国民政府教育部则进一步增强播音教育效能,在加强各省市中等学校及民教馆普设收音机的基础上,1936年开始对学校购置收音机实行费用补助;中等学校在1936年年底.民众教育馆则在1937年6月底,一律装设完峻。收音机在上海进入普及化“黄金时代”,广播日益走向大众化。然而1937年八·一三日本帝国主义野蛮地侵略上海,广播的发展被迫中断,繁荣昌盛的局面惨遭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