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主张契丹的起源仅应通述至白马青牛两氏族结合后,于北魏初年衍出八个部落李德山:《也评东北民族源流》,《光明日报》1988年10月19日。冯永谦批驳了此说,认为仍应向前推冯永谦:《关于契丹族与奚族起源的几点意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8年第2期。关于青牛白马传说产生的时间,认识也有分歧,有认为不早于唐的王民信:《契丹古八部与大贺迭剌的关系——附耶律述律二姓试释》,(台)《史学汇刊》1972年第4期。,有主张更早的赵光远:《试论契丹族的青牛白马传说》,《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有定在公元4世纪,并将奇首可汗作为契丹始祖与此传说联在一起的舒焚:《契丹族始祖奇首可汗》,《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年第1期;徐世:《契丹先世的神话及其发生时代》,《华北日报》1935年8月1日。
三、北魏至隋唐的契丹史研究综述
总论北魏至隋唐契丹的有张正明的《契丹史略》、舒焚的《辽史稿》、陈述的《契丹政治史稿》、孙进己的《辽以前契丹族的发展》及《北方民族史研究》、于宝林的《契丹古代史论稿》等张正明:《契丹史略》;舒焚:《辽史稿》;陈述:《契丹政治史稿》;孙进己:《北方民族史研究》(一)(未出版稿);孙进己:《辽以前契丹族的发展》,《辽金史论集》第七辑;于宝林:《契丹古代史论稿》。
具体论述各专题的有:冯继钦论述了契丹、库莫奚公元344年从宇文鲜卑分出,又于公元388年两者分离冯继钦:《契丹、库莫奚分立的时间问题》,《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年第1期。,任爱君亦讨论了契丹、库莫奚的先世及其关系任爱君:《登国年间北魏与契丹史事探赜》,《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任爱君:《契丹与库莫奚的先进及其关系略述》,《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哲社版1989年第2期。孙进己、张柏忠论述了契丹早期地域的变迁,大致从“松漠之间”,即今赤峰地区,于公元5世纪迁白狼水东,约在今北票、阜新、彰武一带。隋唐时西起老哈河,东至辽河,南至朝阳孙进己、张柏忠:《契丹早期地域考》,《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年第1期。邓玖、李品清、黄凤岐等相继论述了契丹族在阜新的活动李品清:《阜新地区为契丹故地考述》,《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8年第2期;黄凤岐:《阜新地区与契丹族》,《阜新文化》1991年第2期;王弘达:《契丹族在阜新地区遗迹综述》,《阜新辽金史研究》第二辑,1995年。
对辽以前契丹社会的发展及民族的形成,论述者甚多,但意见分歧较大。
晖轩认为辽以前的契丹氏族社会遗风浓厚地保存着,还实行世选制晖轩:《契丹民族之社会经济的结构》,《中原文化》6号,1934年。杨志玖认为契丹社会到辽是从氏族制跃进到封建制杨志玖:《十世纪契丹社会发展的一个轮廓》,《南开大学学报》1956年第1期。张博泉认为在阿保机前雅里时,契丹已由奴隶制转向宗法游牧封建制,而阿保扣建立的政治则是以农业为主的封建政权张博泉:《略谈对契丹社会性质的看法》,《史学月刊》1956年第6期。华山、费国庆认为在北魏至隋这一段时间中,部落联盟在逐步形成,大贺氏时在契丹氏族公社内部出现了奴隶制最初萌芽,从鲜质可汗起契丹已处于军事民主主义时期,阿保机才正式建立起半汉化的封建国家华山、费国庆:《阿保机建国前契丹社会试探》,《文史哲》1958年第6期。
赵卫邦认为,契丹在大贺氏时是部落及部落联盟制,遥辇氏时部落组织破坏,阿保机以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赵卫邦:《契丹国家的形成》,《四川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驼峰认为4到10世纪契丹人的整个历史都处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6世纪前属初期,以后为军事民主主义时期。阿保机后才一跃而为封建社会驼峰:《对四世纪末到十世纪初契丹族社会历史的分期》,《内蒙师院学报》1959年第2期。蔡美彪认为古八部还没有统一的联盟,仅有互为兄弟的血缘关系,隋代形成松散的联合,唐代形成永久的联盟、酋长世选制,阿保机建立国家蔡美彪:《契丹部落组织和国家的产生》,《历史研究》1964年第5、6期。张正明认为契丹在古八部时期已是牧民的比邻公社,无部落联盟,大贺氏时建立部落联盟,出现了部落贵族和家奴。遥辇时原始社会解体,遥辇联盟是军事民主主义的部落联盟。阿保机后封建制占据了主导张正明:《原始公社时期(4—9世纪)的契丹》,《契丹史略》。
孙进己、白新华认为:“从北魏到北齐,契丹仍处于父系社会早期,野蛮中期;从隋到唐中期契丹部落联盟形成,进入野蛮高级阶段,向阶级社会过渡;遥辇氏时契丹进入世袭制,形成小型的早期国家。”孙进己、白新华:《四至十世纪契丹社会的发展》,《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第3期。张广志认为契丹未经过奴隶制,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张广志:《契丹与奴隶制》,《青海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舒焚认为契丹在古八部时基本单独活动,大贺氏时结成联盟,遥辇氏时奴隶主政权已产生舒焚:《辽史稿》。李桂芝认为古八部为契丹人第一个部落联盟而非契丹各亲属部落,大贺氏联盟为世选制,遥辇联盟后期,契丹部落联盟走到尽头李桂芝:《关于契丹八部之我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于宝林认为契丹民族形成于北魏,但当时民族汇聚尚未完成,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属民族汇聚时期。7世纪中叶至10世纪进入社会快速发展时期,阿保机建立国家于宝林:《契丹古代史论稿》。契丹在唐代涅里时已建立国家唐统天:《契丹涅里国家政治的建立》,《社会科学动态》1982年第29期。
陈述、华山、蔡美彪、王民信、张正明、向南等人之文讨论了辽以前契丹部落的变化发展陈述:《契丹史论证稿》,第31页;华山、费国庆:《阿保机建国前契丹社会试探》,《文史哲》1985年第6期;蔡美彪:《契丹的部落组织和国家的产生》,《历史研究》1964年第5、6期;王民信:《遥辇阻午可汗二十部考》,(台)《契丹史论丛》1973年;张正明:《契丹史略》;向南、杨若薇:《论契丹的婚姻制度》,《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孙进己总结各家之言,认为契丹为古八部中之一部,非悉万丹部,隋及初唐时契丹不只八部,唐后期为十部。大贺氏、遥辇氏、世里氏三耶律和拔里、乙室已是氏族不是部落,耶律和萧是两大胞族孙进己:《契丹部落组织发展变化初探》,《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4期。舒焚和于宝林也论述了早期契丹部落的发展舒焚:《唐大贺氏八部怎样从古八部发展而成》及《大贺氏八部到遥辇氏八部和阻午可汗二十部》,《辽史稿》;于宝林:《关于大贺氏八部》及《关于遥辇氏八部》,《契丹古代史论稿》。
关于辽以前契丹族的习俗,过去大都与辽代契丹习俗混杂一起不加区分。很多文章涉及辽以前契丹习俗,或在题目中未点出,或在文中不加区别。经梳理,将凡是未在契丹习俗前明确冠以辽代字样,其习俗又确系前代遗留者的文章,均列于此,并按年代顺序排列冯家昇:《契丹祀天之俗与其宗教神话风俗之关系》,《史学年报》1卷4期,1932年6月;刘铭恕:《契丹民族丧葬制度之变迁及其特点》,《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1年第9期;林瑞翰:《契丹民族的再生礼》,(台)《大陆杂志》5卷4期,1952年5月;姚从吾:《契丹人的捺钵生活与若干特殊习俗》,(台)《边疆文化论集》1954年第1期;王民信:《契丹的柴册仪与再生仪》,(台)《故宫图书季刊》3卷3期,1973年;徐秉琨:《契丹族的猎具》,《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2期;贾敬颜:《烧饭之俗小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李逸友:《左衽小考——关于契丹、女真、蒙古族的左衽》,《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年第2期;杜承武:《谈契丹小袖圆领衫为左衽》,《辽金史论集》第三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王承礼:《契丹的瑟瑟仪和射柳》,《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王承礼:《契丹祭黑山的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2期;孙继民:《试论契丹祀木叶山崇黑山》,《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社版1990年第1期;张松柏:《试论契丹祭山及其民族构成》,《东北亚历史与文化》,辽沈书社1992年版;田广林、张建华:《契丹葬俗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社科版1992年增刊;孙进己:《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赵振绩:《契丹捺钵文化的涵义》,《松辽学刊》1993年第5期;冯继钦等:《契丹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孙进己:《辽以前的契丹习俗》,《北方民族史研究》(一)(未出版稿);陈晓晓:《契丹的形成与特点》,《陕西工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陈可畏:《论契丹的族源、早期的社会形态与文化》,《辽金史论集》第七辑;葛华廷:《契丹族的祭天、尚左、祭左与祭东考略》,《北方文物》1999年第2期。
对早期契丹和唐朝等的关系论述者不少。舒焚论述了大贺氏和遥辇氏时契丹族和唐的关系舒焚:《唐朝的契丹州府和大贺氏时期契丹族与中原皇族、中央地区的密切关系》和《遥辇氏时期契丹与中原皇朝关系的密疏变化》,《辽史稿》。冯永谦论述了唐代契丹都督府地冯永谦:《唐代契丹都督府考》,《辽金史论集》第四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孙进己论述了唐代契丹族的地方建置孙进己:《唐代契丹族的地方建置》,《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8年第2期。孟宪君论述了契丹与唐王朝的关系孟宪君:《浅谈契丹与唐王朝的关系》,《辽金及契丹女真史年会论文》,1987年。崔明德论述了唐与契丹战争的起因崔明德:《唐与契丹战争起因新探》,《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王成国论述了唐对契丹的政策王成国:《小议唐对契丹的政策》,《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2期。孙进己论述了契丹族早期与邻近各族的关系孙进己:《契丹族早期和邻近各族的关系》,《北方民族史研究》(一)(未出版稿)。
20世纪我国契丹史研究综述(下)
四、辽代契丹经济、政治、民族关系研究综述
关于辽代契丹族的分布地域,论述者不多。有张云波、孙进己论述了辽代契丹族的分布张云波:《辽代契丹人及奚人的分布》,《四川大学季刊》1935年第1期;孙进己:《辽代契丹族的建置及其分布》,《北方民族史研究》(一)(未出版稿)。金殿士、王绵厚论述了唐末契丹进入辽东的历史金殿士:《试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经营辽东》,《沈阳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王绵厚:《唐末契丹进入辽东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2期。弘达、张少青论述了契丹人在辽西、辽北的活动弘达:《契丹族在辽西的活动》,《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8年第2期;张少青:《契丹民族在辽北地区的活动》,《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年第1期。冯永谦、韩光辉论述了契丹人的南迁冯永谦:《试谈辽墓所反映的契丹族南徙及其影响》,《辽金契丹女真研究》1986年第1期;韩光辉:《契丹人南下原因初探》,《北方文物》1990年第3期。
对辽代契丹社会性质争议颇大,多数学者认为契丹社会到辽代是从氏族制跃进到封建制见前引杨志玖、张博泉、华山、费国庆、赵卫邦、驼峰、张正明、张广志等文及李锡厚:《辽金时期契丹及女真社会性质的演变》,《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但也有学者认为即使辽代封建制较普遍,但在辽代契丹族中主要还是奴隶制,甚至北边一些部落还保持氏族制,在辽代圣宗前后才逐渐向封建制发展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63年版;朱子方:《从出土墓志看辽代社会》,《社会科学辑》1979年第2期;舒焚:《辽史稿》;孙进己:《辽代契丹族的社会性质》,《北方民族史研究》(一)(未出版稿);王则:《辽代社会制度的发展与斗争》,《博物馆研究》1994年第1期。
王玲则论述了辽代燕京对促进契丹封建化的作用。
陈述、张正明、杨树森、舒焚、漆侠、乔幼梅、孙进己都全面论述了辽代契丹族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渔猎经济的保留。分歧处在于孙进己不同意前几位认为辽代仍以畜牧业为主或半农半牧,认为在南部已以农业为主,仅北部方为半农半牧;也不同意几位认为辽代契丹人尚以狩猎为生产的辅助手段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张正明:《契丹史略》;杨树森:《辽史简编》;舒焚:《辽史稿》;漆侠、乔幼梅:《辽夏金经济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孙进己:《辽代契丹族经济的发展》,《北方民族史研究》(一)(未出版稿)。
还有一些论文论述了契丹人的农业、牧业及农牧结合经济席岫峰:《略论辽代契丹人畜牧猎渔生活方式及社会功能》,《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2期;孙国庆:《辽代契丹畜牧业述论》,《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3期;张国庆:《辽代契丹贵族渔猎活动考述》,《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3期。黄吉连文强调了辽代契丹农业比重极大增长,而张国庆则强调辽初畜牧业是契丹人的核心产业之一,与渔猎业并驾齐驱。后来农业上升为主导后,畜牧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张柏忠:《契丹人的农业》,《内蒙古日报》1982年5月20日;黄吉连:《浅谈契丹族的农业》,《东北地方史研究》1990年第4期;张国庆:《辽代契丹畜牧业述论》,《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3期;贾州杰:《辽契丹群牧业窥探》,《郑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张秉铎:《契丹人的农牧结合经济》,《内蒙古畜牧业》1989年第6期;何天明:《辽代群牧制度源流考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张国庆:《辽代契丹贵族渔猎活动考述》,《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3期。王成国也论述了辽建国后已转到以农业为主王成国:《从契丹族俗看辽代经济生活》,《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3期。
对辽代契丹的社会阶级与土地关系,陈述作了全面探讨,分别论述了斡鲁朵户、头下户、部曲、奴隶、平民的身份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张正明论述了辽代契丹宫户、头下户、部民、奴隶张正明:《契丹史略》。陈述还有专文论述了辽代契丹族的头下制陈述:《关下考》,《史语所集刊》8卷3期,1939年;陈述:《头下释义》,《东北集刊》1941年第1期。费国庆专论了辽代的斡鲁朵费国庆:《辽代斡鲁朵探索》,《历史学》1979年第3期。唐统天论述了辽代斡鲁朵户、头下户的阶级地位唐统天:《辽代斡鲁朵户、头下户的阶级地位》,《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年第1期。杨若薇、赵鸣岐论述了辽代契丹族斡鲁朵的所在及制度杨若薇:《辽代斡鲁朵所在地探讨》,《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杨若薇:《辽代斡鲁朵官制探讨》,《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4期;赵鸣岐:《关于辽代的斡鲁朵制度》,《北方文物》199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