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课程百科知识——文坛名人
15218000000034

第34章 和大海搏斗的人——海明威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作家。生于芝加哥郊区的奥克帕克村。受家庭的影响,酷爱打猎、钓鱼和拳击运动,对音乐、绘画也颇感兴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当选见习记者,受到严格的语言训练。其后参加战后救护队,在意大利前线身负重伤,经过13次手术,从身上取出200多块弹片。战后以驻欧记者身份长驻巴黎,结识了美国作家斯坦因和庞德等,开始发表作品。小说《在我们的时代里》是成名作,重要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和《永远了,武器》被看作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30年代,与“迷惘的一代”分道扬镳,海明威参加了左翼文艺运动。西班牙内战期间,他参加过马德里保卫战。这期间发表的长篇小说《有的和没有有的》、剧本《第五纵队》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等,后者标志着他创作上的一个新的至高点。

二次大战时,海明威曾用自己的游艇协助正规军作战,在海上搜寻纳粹潜艇,受到当局嘉奖。其后又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

50年代,海明威又回到捕鱼、打猎等冒险生涯中去,因乘坐的汽车、飞机连连失事,在医院竟读到了关于他遇难身亡的讣告。这期间主要创作了《过何如林》和振撼欧美文坛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等。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着《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晚年由于多种疾病缠身,身心备受折磨,1961年7月2日,他用猎枪为自己戏剧性的一生画了句号。

海明威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作家。在创作上,他最钟爱的主题是战争、死亡、男子汉气概和爱情。这也是他一生生命的主旋律。特别是“死亡”和“男子汉气概”,贯穿在他的全部创作中,成为他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再加上简洁有力,充满生气与活力的语言,使他的创作在欧美文坛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在美国引起“一场文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