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土楼旧事
15223400000048

第48章 风味小吃香甜可口

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祈神做福,米粄被土楼人当做与鸡鸭鱼肉一样重要的食物。以米作为主要原料做出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香甜可口的米粄,是祈神待客不可缺少的食物,还包涵着独特的意义。

1.糖粄:也叫年糕,准备过年时家家户户必做的——喻指年年高。用糯米浸透舂成粉末,掺糖加水揉成粄团蒸熟而成。回娘家走亲戚必带上,而孝家是不能做糖粄。

2.发糕:也叫发财粄,过年时用糯米或粳米浸透舂成粉末掺糖,发酵粉加水拌和糊状蒸熟。技术好的可以把米粄蒸成粄面像开花一样——喻指花开富贵。

3.包粄:过年时用糯米粉掺干艾绒、红糖做皮,芝麻、花生做心包成一个个蒸熟而成甜包,也有不掺糖而包入肉、笋丝、萝卜丝等为咸包——喻指包金包银。

4.汤圆:元宵、半年、冬至时用糯米粉揉圆,煮时放进糖或先煮油汤后放汤圆成咸汤圆,喜庆时掺食品红做成红汤圆——喻指团团圆圆。5.硬粄:二月春祭用粳米粉做成丁状或用粄印模印成圆形,椭圆形再蒸熟而成,丁粄叠成三角形,是祭祖必做的食品,用来干吃或炒着吃都很可口。做丧事时米粄做成一个个像白银一样,用碟子叠成塔一样——喻指财丁两旺。

6.糕粄:七月十五、九月初九或喜庆时用糯米粉掺糖用扇形印模印好蒸熟,其味松甜可口,叠成塔形一层高过一层——象征步步高升。

7.粽子:端午节时和全国各地一样纪念屈原包粽子,用糯米加水、碱做成碱粽,粳米掺绿豆包肉虾等做成白粽,风味各异。

8.糍粑:婚丧喜庆,建楼竖柱,平时过节时用糯米蒸熟舂烂而成,揉成一个个团,沾上糖、芝麻、花生等和着一起吃,香甜柔韧可口。

9.糖米糕:喜庆期间或祈神用糯米煮成饭掺糖而成,祈神时做成龟状求寿——喻指龟寿万年。

10.水粄:立秋时用粳米粉掺水拌成糊状蒸熟而成,还可掺糖成甜的,或者一层甜一层咸也很好吃。

11.芋头粄:用芋头掺木薯粉做成“Y”字形或包些肉、笋丝等,下锅煮熟而成,是客家特色美食。

12.粄汤:每年农历“七夕”的日子用糯米粉掺青艾做成长菱形煮汤放糖而成,可以清凉解毒。

13.禾米粄:用禾米蒸成饭舂烂用印模印成一个个圆形的米粄,喜庆时放些食品红成红粄,干吃或炒煮吃均清香可口。

除此之外还有明片粄、粟子粄、番薯粄……举不胜举,总之,土楼人做米粄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