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纳兰性德全集
15231600000128

第128章 书简(1)

致张纯修简

第一简

厅联书上,甚愧不堪。昨竟大饱而归,又承吾哥不以贵游相待,而以朋友待之,真不啻既饱以德也。谢谢!此真知我者也。当图一知己之报于吾哥之前,然不得以寻常酬答目之。一人知己,可以无恨,余与张子,有同心矣。此启,不一。成德顿首。十二月岁除前二日。因无大图章,竟不曾用。

注:由此简的内容可知,这篇书简应写于纳兰性德与张纯修都在国子监学习时,其时二人刚结交不久,系年当为康熙十年十二月。

第二简

“箭决”二,谨遣力驰上。其物甚鄙,祈并存之为感!所言书幸于明朝即令纪纲往取。晤期俟再订。不尽。弟成德顿首。见阳道兄足下。

第三简

“箭决”原付小力奉上,因早间偶失检察,竟致空手往还,可笑甚矣。今特命役驰到,幸并存之。书祈于明后日即取至,则感高爱于无量也。晤期再报,不一。成德顿首。

见阳道兄足下。

第四简

花马病尚未愈,恐食言,昨故令带去。明早家大人扈驾往西山,他马不能应命,或竟骑去亦可。文书已悉,不宣。成德顿首。

第五简

明晨欲过尊斋,同往慈仁松下,未审尊意如何?特此,不一。成德顿首。

注:慈仁即指大报国慈仁寺,俗称报国寺,位于北京的西城区。据考证称报国寺始建于辽代,塌毁于明代,于成化二年重建。纳兰性德曾与徐乾学、宸英、严绳孙等一众师友一同在寺内的昆卢阁吟诗作对。由此可推想,身为性德好友的纯修亦很有可能与性德同游此寺。

第六简

一二日间,可能过我?张子由画三弟像,望转索付来手。诸子及悉,特此。成德顿首,七月四日。

第七简

天津之行,可能果否?斗科望速抄出见示。聚红杯乞付来手。三令弟小照亦检发,至感,至感!特此,不一。成德顿首。

第八简

比日未奉教诲,何任思慕。前所云表帖张庆美,幸致其过荒斋。奚汇升亦遣其过我。秋色满阶,忽有迅雷,斯亦奇也,不知司天者亦有占验否?此上。不尽,不尽。九月十三日,成德顿首。

《从友人乞秋葵种》一绝呈教:“空庭脉脉夕阳斜,浊酒盈樽对晚鸦。添取一般秋意味,墙阴小种断肠花。”

第九简

令弟小照可谓逼肖,然妆点未免少俗耳。吾哥似少不像,而秋水红叶,可无遗憾也。一两日可能过我?特此,不尽。来中顿首。

注:书简末句署名中的“来”字,有其他版本写作“耒”的。

第十简

正因数日不见,怀想甚切,不道驾在津门也。海上风烟,想大可观。有新作,归来即望示我。来笺甚佳,乞惠我少许。尊使还,草此奉覆。不尽,不尽。十月五日,成德顿首。

第十一简

久未晤面,怀想甚切也,想已返辔津门矣。奚汇升可令其于一二日间过弟处。感甚,感甚!海色烟波,宁无新作?并望教我。十月十八日,成德顿首。

第十二简

日晷望即付来手,诸容另布,不一。期弟成德顿首。见阳道长兄。

注:“期”在古代代表丧期一周年之意,而性德在署名中自用“期弟”二字,可见此书简应写于性德的妻子卢氏去世后服丧期间,即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年)。

第十三简

日晷不值,望以前所见者赐下,否则俱不必耳。恃在道义相照,故如是贪鄙也。平子已托六公,如何竟有舛谬?俟再订之。诸不悉。成德顿首。

注:此篇书简亦写于康熙十六年。文中所说的平子指的是篆刻家吴晋,犹善画兰。

第十四简

连日未晤,念甚。黄子久手卷借来一看,诸不一。期小弟成德顿首。

注:此书简写于康熙十六年。

第十五简

亡妇柩决于十二日行矣,生死殊途,一别如雨。此后但以浊酒浇坟土,洒酸泪,以当一面耳。嗟夫,悲矣!澹庵画册附去,宋人小说明晨望送来。成德顿首。

注:该书简中写道“决于十二日行矣”,是说预定于十二日送卢氏灵柩启行,由此可知,此书简应写于康熙十七年的七月上旬左右。但据考,卢氏的葬期为康熙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疑似后因某事并未如期启行。前后时间有矛盾,待考。

第十六简

倪迂《溪山亭子》乃借耿都尉者,顷已送还,俟翌日再借奉鉴耳。四画若得司农慨然发览,当邀驾过共赏也。率覆,不一。弟德顿首。

欹斜一径入,门向夕阳边。何必堪娱赏,凋零自可怜。松寒疑有雪,僧老不知年。只合千峰上,长吟看月圆。(《戒坛》)注:据考证,《溪山亭子图》为倪瓒之作品,本来由都尉耿信公所收藏(此人擅文章,富收藏,工艺事)。纳兰性德曾多次向他借观此画,并最终把它买来,置于通志堂中,由此可见纳兰性德对此画的钟爱程度。

第十七简

德白:比来未晤,甚念。平子兄幸嘱其一二日内拨冗过我为祷。此启,不尽。初四日,德顿首。并欲携刀笔来,有数石可镌也。如何?

第十八简

前托济公一事,乞命使促之。夜来微雨西风,亦春来头一次光景。今朝霁色,亦复可爱。恨无好句以酬之,奈何,奈何!平子竟不来,是何意思?成德顿首。

第十九简

前来章甚佳,足称名手。然自愚观之,刀锋尚隐,未觉苍劲耳。但镌法自有家数,不可执一而论,造其极可也。日者竭力构求旧冻,以供平子之镌,尚未如愿。今将所有寿山几方,敢求渠篆之。石甚粗砺,且未磨就,并希细致之为感。叠承雅惠,谢何可言!特此,不备。十七日,成德顿首。

石共十方,其欲刻字样,俱书于上。又拜。

第二十简

前求镌图书,内有欲镌“藕渔”二字者。若已经镌就则已,倘未动笔,望改篆“草堂”二字。至嘱,至嘱!茅屋尚未营成,俟蕺补已就,当竭诚邀驾作一日剧谈耳。但恨无佳茗供啜也。平子望致意。不宣。成德顿首,初四日。

“卿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容兄因仆作此语,构此见招,有诗刻《饮水集》中,适睹此简,为之三叹!贞观。

注:由“茅屋尚未营成,俟蕺补已就,当竭诚邀驾作一日剧谈耳”可知,茅屋应建于康熙十八年见阳南赴江华前。最后两行是顾贞观多年后观此简时所题,根据词意,茅屋又必建于康熙十六年冬梁汾南还之后。茅屋既已建成,改称草堂或花间草堂。草堂落成应在康熙十七年内,此词作于草堂建成之际,所以此书简的写作年代应为康熙十七年。

第二十一简

前正以风甚不得相过为憾,值此好风日,明早准拟同诸兄并骑而来,奈又属入直之期,万不得脱身。中心向往,不可言喻。另日奉屈过小圃,快晤终日,以续此缘,何如?成德顿首。见阳道兄。

第二十二简

来物甚佳,渠索价几何?欲倾囊易也。弟另觅鳅角,尚欲转烦茂公等再为之,未审如何?先此覆,不尽,不尽。初四日,成德顿首。

第二十三简

姚老师已来都门矣,吾哥何不于日斜过我?不尽。成德顿首,三月既日。

第二十四简

两日体中大安否?弟于昨日忽患头痛,喉肿。今日略差,尚未痊愈也。道兄体中大好,或于一二日内过荒斋一谈,何如,何如?特此,不一。来中顿首。

更有一要语,为老师事,欲商酌。又拜。

第二十五简

周、伊二人昨竟不来,不知何意?先生幸促之。诸容面悉,不尽。七月七日,成德顿首。

见阳足下。

第二十六简

素公小照奉到,幸简入,简入!诸容再布,不尽。成德顿首,七月十一日。

第二十七简

成德白:渌水一樽,黯然言别,渐行渐远,执手何期?心逐去帆,与江流俱转,谅知己同此眷切也。衡阳无雁,音问久疏。忽捧长笺,正如身过临邛,与我故人琴酒相对。乡心旅况,备极凄其,人生有情,能不惆怅?念古来名士多以百里起家者,愿足下勿薄一官,他日循吏传中,借君姓名,增我光宠。种种自当留意,乃劳谆嘱耶?鄙性爱闲,近苦鹿鹿。东华软红尘,只应埋没慧男子锦心绣肠,仆本疏慵,那能堪此。家大人以下,仗庇安和,承念并谢。沅湘以南,古称清绝,美人香草,犹有存焉者乎?长短句固骚之苗裔也,暇日当制小词奉寄,烦呼三闾弟子,为成生荐一瓣香,甚幸。邮便率勒,不尽依驰。成德顿首。

注:此书简应写于张纯修就任江华知县后不久,即康熙十八年左右。

第二十八简

四月廿一日成德白:朝来坐渌水亭,风花乱飞,烟柳如织,则正年时把酒分襟之处也。人生几何,堪此离别?湖南草绿,凄咽同之矣。改岁以还,想风土渐宜,起居安适。惟是地方兵燹之后,兴除利弊,动费贤令一番精神。古人有践历华要,犹恨不为亲民之官,得展其志愿者。勉旃,勉旃!勿谓枳棘非鸾凤所栖也。蕞尔荒残,料无脂腻可点清白,但一从世俗起见,则进取既急,逢迎必工,百炼刚自化为绕指柔。我辈相期,定不在是。兄之自爱,深于弟之爱兄,更无足为兄虑者。至长安中,烟海浩浩,九衢昼昏,元规尘污,非便面可却。以弟视之,正复支公所云:“卿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耳。诗酒琴人,例多薄命,非为旷达,妄拟高流。顷蒙远存,聊悉鄙念。来扇并粗箑写寄,笔墨芜率,不足置怀袖间。穆如之清,借此奉扬。楚云燕树,宛然披拂,或暂忘其侧身沾臆也。努力珍重!书不尽言。成德顿首。

注:此书简应写于张纯修于江华县任职期间,即康熙十九年(一六八〇年)左右。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

某以诠才末学,年未弱冠,出应科举之试,不意获受知于钜公大人,厕名贤书。榜发之日,随诸生后端拜堂下,仰瞻风采,心神肃然。既而屡赐延接,引之函丈之侧,温温乎其貌,谆谆乎其训词,又如日坐春风,令人神怿。由是入而告于亲曰:“吾幸得师矣!”出而告于友曰:“吾幸得师矣!”即梦寐之间,欣欣私喜曰:“吾真得师矣!”夫师岂易言哉!

古人重在三之谊,并之于君亲。言亲生之,师成之,君用而行之,其恩义一也。然某窃谓师道至今日亦稍杂矣。古之患,患人不知有师。今之患,患人知有师而究不知有师。夫师者,以学术为吾师也,以文章为吾师也,以道德为吾师也。今之人谩曰,师耳,师耳。于塾则有师,于郡县长吏则有师,于乡试之举主则有师,于省试之举主则有师,甚而权势禄位之所在,则亦有师。进而问所谓学术也,文章也,道德也,弟子固不以是求之师,师亦不以是求之弟子。然则师之为师,将仅仅在奉羔、贽雁、纳履、执杖之文也哉?洙泗以上无论已。

唐必有昌黎,而后李翱、皇甫湜辈肯事之为师;宋必有程、朱,而后杨时、游酢、黄干辈肯事之为师。夫学术、文章、道德罕有能兼之者,得其一已可以为师。今先生不止得其一也,文章不逊于昌黎,学术、道德必本于洛、闽,固兼举其三矣。而又为某乡试之举主,是为师之道,无乎不备。而某能不沾沾自喜乎!先生每进诸弟子于庭,示之以六经之微旨,润之以诸子百家之芬芳,且勉以立身行己之谊。一日进诲某曰:“为臣贵有勿欺之忠。”某退而自思,以为少年新进,未有官守,勿欺在心,何裨于用,先生何乃以责某也?及退而读史,宋?寇准年十九登第,时崇尚老成,罢遣年少者,或教之增年,准不肯,曰:“吾初进取,何敢欺君?”又晏殊童年召试,见试题曰:“臣曾有作,乞别命题,虽易构文,不敢欺君。”然后知所谓勿欺者,随地可以自尽。先生固因某之少年新进而亲切诲之也。某即愚不肖,敢不厚自砥砺奋发,以庶几无负大君子之教育哉!承示宋、元诸家经解,俱时师所未见,某当晓夜穷研,以副明训。其余诸书,尚望次第以授,俾得卒业焉。

注:此文的标题是按照《通志堂集》的原标注名。徐乾学,字原一,号玉峰、健庵先生。性德于康熙十一年八月在由徐乾学任副主考的科考中中举人,此文应写于其后不久。

与韩元少书

仆幼习科举业,即时时窃喜为古文词,然不敢令师友见也。今幸出大匠之门,且与足下为同年友,当古学振兴之日,人思自奋,仆亦妄希著述,以正有道。而作者林林,浩乎渊海,才单力弱,绠短汲深,尚同彭祖之观井,惴惴惟恐失坠,而足下遽欲引之于十洲三岛之间,以问五城十二楼之胜,其可得哉?惶恐!惶恐!至所商明文选,仆颇得其梗概,敢为足下陈之。

明之为代,近接宋、元。则明之为学,亦直承宋、元诸儒之学。三百年间追踪大家者,约略得数人焉。宋潜溪经学醇正,故文有根柢,舂容大雅,无蹶张叫嚣之气,自成清庙明堂之音。虽梵宇琳宫,多其碑碣,竺书道笈,无所不收,偶或牵率应酬,尚少持择,然不足为之病也。方逊志如黄河天落,直泻万里,而风激湍迴,正复沦涟绮瀫,是子瞻之后身也。至其不磨之气节,涌现行墨间,又与文山、叠山颉颃矣。杨东里平澹之中饶有妙味。朱弦疏越,一唱三叹,沨沨乎多古意也。当时仁宗最喜永叔文字,而东里似之,主臣一德,仿佛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