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15257600000023

第23章 此是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①;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②,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③,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是经典,信心不逆④,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⑤为发大乘⑥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⑦,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⑧、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⑨。如是人等,即为荷担⑩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须菩提,若乐小法者,即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

①身布施:即是献出生命。

②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即一天中的早、中、晚三段时间。古印度计时法,昼夜各三时,每时合今天四小时。由此,白天有十二小时,晚间也是十二小时,一天共二十四小时。可见,这一计时法已为今天所通用。

③劫:梵文Kalpa,意译为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极大时限的时间单位,佛教哲学沿用这一概念,用以表达不可计算的长年岁月,来说明世界生存与毁坏过程。劫一般分为大劫、中劫、小劫。小劫之初,人寿只有十岁,每过一百年,人寿增长一年,当人寿增长到八万四千岁时须经过了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个一百年。从此时开始,人寿又以每百年减一岁的速率降下来,直到又过了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个一百年。这一增、一减各为一小劫,合一增一减共十六万七千九百八十年为一中劫。而一大劫包括八十个中劫。其中又以每二十个中劫为一时期,一时期包括通常所说的成、住、坏、空四个不同阶段。

④逆:疑惑。

⑤如来:指佛陀。

⑥大乘:梵文Mahayana的意译。公元一世纪形成的佛教派别,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相对而言,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之河的此岸达到菩提涅槃的彼岸。大、小乘都奉行释迦创立的基本教义,但有明显区别: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作为最终目标;大乘不仅要自我解脱,而且要普渡众生,把渡世成佛作为最高目标。在修习上,小乘着重三十七道品的道德宗教修养,大乘则倡行以六度为内容的菩萨行。在义学上,小乘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大乘还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在价值观上,小乘提倡利己,大乘提倡利他。再有,小乘追问“是”是什么,大乘追问“是”如何是。

⑦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以前将这一句断为“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似乎佛陀的神通广大只用在成天在打听是否有人宣扬他的好处。现重新断句如上。句意是有人广泛地为人演说如来。它反映出大乘佛教具有启蒙、教化和指导广大民众,以改造社会、拯救时代的宗教领袖式的深厚情怀。

⑧称:称量。

⑨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这一句话,相当于今天称之为“最大的善”。

荷担:承担。

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受持读诵本经的人,他承担着“是”,因为他能够领悟“是”的意义,并且使“是”的意义敞开出来。那么,这人便成为了既是是者,也是“是”的一个人。或说,这是一个以是者的方式领会着“是”的人。换句话说,这个人成为了此是。《金刚经》中,佛教对“是”本身的追问便在这个特殊的是者中追问,是在这个是者向我们显示出来的各种方式的当下体会中追问。并由这个是者论述了形而上学的开始、展开和终结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在《般若经》和《道行般若品》中,世尊论述了如来不是因为获得此身体而被称为如来,而是因为获得了一切智性才被称为如来。也即成为如来必须是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是者的身体,二是作为“是”的一切智性,才能称为如来,也即不是具体存在物的存在状态(不是因为获得是者的身体),而是获得了“是”的一切智性。由此,如来便不是一种“是什么”式的对象性存在,而只是“是”本身的存在。再有,基督教神学中,耶和华是超越于世俗世界的,圣子耶稣才是人类得以救赎的希望,因他是联系耶和华和人类之间的桥梁。同样,在佛教神学中,佛位于不可说的彼岸世界,佛与人类之间也需要有一个联系人,这个联系人应即是荷担如来。用基督教的话说,何担如来就是“道成肉身”,或人格化的智慧。还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认为任何人都可以向别人讲授本经,都可以追问“是”,这等于打破了婆罗门的特权。因为,在古印度,婆罗门是神的话语的承载者与见证者,其他人是无权讲解经典的。

何以故:追问了为什么信受奉持,广为人说本经,就是最大的善。

小法:与“大法”相对。大法指佛法,也即“是”如何是的追问方法;小法当指世间有为法,也即只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规律,如现在的物理定律、数学定理等科学理论。因为,科学理论是由经验归纳而来的知识,它只适应于一定的范围。

乐小法者:相当于今天的科学家。因今天的科学家整天思考的是物质及其运动形式,这些是有。对于“无”,他们认为不能通过仪器、或实验被认识,因此,是不可理解的。而哲学家,除了承认有之外,最主要的是认识到“无”。

我见:以自身为实体的妄见。佛教认为它是一切烦恼、妄见的根源。

人见:指凡俗之人妄认为自身常住不变,实有人我,人道优越,执著于人相而产生的邪见。

众生见:于五阴等法和合中固执于实有众生,迷恋众生相而产生的妄见。

寿者见:指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寿命、命有长短而产生的妄见。

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因为当事物显现给人们即“有所住”时,它才能被我们所意识到,也即被人们所见。因此,见是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主观性因素所控制的个别化切身体验,属于经验直观,或肉眼之见。

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因为,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都受到一定外在形式的限制,而“是”已超越了一切外在形式。如今天的科学家便不能认识本经的真正意义。

【译文】

“须菩提,假如爱智者,在每天的上午、中午、下午三个时间里,各以像恒河沙那样多的身命进行布施。长此以往,布施了无量无数个百千万亿劫的时间。又假如有一个人,他听了这部经之后,深信不疑,而且他还书写、信受、奉持、读诵本经,并向他人讲说经义,那么他的福德就超过了前者。须菩提,总而言之,本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无边无际功德,本经是如来为追问‘是’如何是的人宣说的,是为探索最高理性智慧的人宣说的。如果有人能够信受奉持、读诵本经,并广为他人宣讲‘如来’,那么,这样的一个人便是承担着‘是’的是者,即此是。我能预知此人将得到最大的善。”

“为什么信受奉持本经,就是最大的善?”

“须菩提,假如是一个只兴趣于世间小法的人,他受到、人、众生、寿者等一切外在形式的限制,那么,他就不能信受奉持、读诵本经及向他人讲说。”

“须菩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这部经存在,世间一切众生的天、人、阿罗修等就应该供养本经,经典存在之处就相当于佛塔,大家都应该围绕它恭敬作礼,并摆上各种香花以作为供养。”

【评析】

《金刚经》中,如来将高深的哲学真理作出人格化的描述,正是期望人们从如来这个是者中认识“是”,我们常说,佛陀的行住坐卧都是在演说实相般若,即是说,佛陀通过他的实际生存状态揭示着“是”,使人们得到非概念化的原发理解。因此,如来揭示了人们或是在做判断,或是在描述,或是相信,或是疑问等等,都分别对应于人们自身的一种状态。而佛教哲学也正是通过对此是如来的日常生存状态分析论述了形而上学的开始、展开和终结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海德格尔把此是与众不同的“是”的方式称为生存(existence),它强调个别性、实际性、此是性,实现和展开。他认为,“是”不可言说,只能通过生存来传达它的消息。生存诠释所传达的乃是关于“是”的切身意义。通过诠释,“是”的切身意义和生存本身的基本存在结构就被通报出来,也就是向属于生存本身的存在领会通报出来或传达出消息。我们把existencephilosophy译为“存在哲学”。由于佛教哲学关于“是”的意义正是通过如来传达出来,因此,关于如来的哲学便应是存在哲学。

我国禅宗提倡修禅与生活一体化,从日常生活中悟道,反对外向式修道,即是继承了大乘佛教存在哲学。马祖道一提出“随处任真”的命题,即是教导人们在穿衣吃饭、提水运柴、待人接物等日常生活中明了佛理,应是“行立坐卧都透露着实相般若”的进一步发展,也应是从此是通向“是”的具体体现。但由于后人理解的原因,人们在日常烦忙活动中总是专注于是者,只关注到佛、如来、菩萨等这些此是的行立坐卧、提水砍柴等日常生活的人格化描述,而忘记了他们的“是”。因此,佛、如来、菩萨等成为一个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