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低碳博弈:低碳经济的幕后故事
15269700000093

第93章 节约用电

如果我们留心节电,就能够大幅度地节省不必要的电费开支。

节电总原则

1.选购节能型家电。节能型家电产品比普通家电产品能效高,其节能效果为普通家电的30%~70%。

2.选购新能源电器。新能源是指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核能、氢能、地热能等,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特性的能源。新能源电器能以最小的能耗获取最大的能量。如广大消费者最为熟悉的太阳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水源热泵热水器等,就是有效利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电器设备,空调热水机组更是能源综合利用的新一代产品。选购新能源电器,不但可以大大节省节支,而且可以节约能源,为节能减排做出自己的责任。

3.及时关掉多余的电器。如干其他的事时,要注意及时关掉电脑、电视。

4.任何电器一旦不用立即拔掉插头,尽可能减少待机损耗。因为不拔插头仍然会无谓消耗相当于正常使用时10%的电能。我国城市家庭每天待机能耗相当于一盏15瓦白炽灯24小时的用电量,一天耗电约0.36千瓦时,年耗电量131.4千瓦时。按100万户计算,家用电器待机年耗电约1.3亿千瓦时。及时拔掉插头可以避免因电引起的火灾,许多家庭的火灾都是因为深夜和家中无人时插头未拔引起的。

5.节制使用电器。如节制使用电脑和电视,不但能节电,而且非常有益健康。

6.选择低谷用电。目前供电企业对居民在低谷(23:00~次日7:00)用电电价下降50%,电器设备在此期间应尽量转到低谷用电,如电热水器在低谷用电,白天关闭电源,可降低电费开支。

7.如果你是领导,要尽可能开短会,可节约照明、空调、扩音等用电。

8.多使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机和打印机,可省电。

计算机节电

1.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

2.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

3.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

4.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笔记本计算机节电

1.对电池完全放电;

2.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

3.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

4.关闭屏幕保护程序;

5.合理选择关机方式:

6.需要立即恢复时采用“待机”、电池运用选“睡眠”、长时间不用选“关机”;

7.电池运用时,在Windows XP下,通过Speed Step技术,CPU自动降频,功耗可降低40%。

冰箱节电

1.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2.食品之间、食品与冰箱之间应留有约10毫米以上的空隙。

3.冷藏室中常备些冰,可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

空调节电

1.能少开空调就少开空调。

2.夏季,换上领子敞开的浅色衣服,将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在28度。2005年夏天,在日本商界可谓“凉爽”。白领纷纷脱下他们标志性的深蓝职业装,换上领子敞开的浅色衣服。这是日本政府为节约能源所作的一部分努力。那年夏天,政府办公室的温度一直保持在摄氏28度。这项政策令裁缝们感到困惑。但整个夏天,日本因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9万吨。

3.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

4.将风扇放在空调内机下方,利用风扇风力提高制冷效果。

5.空调开启几小时后关闭,马上开电风扇。晚上用这个方法,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50%。

6.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工作,此时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觉凉爽,且比制冷模式省电。

洗衣机节电

1.洗衣服时能合并洗的衣服合并洗,也可适当积累起来洗。

2.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弱档工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也就是说,使用强档其实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

3.按转速1680转/分(只适用涡轮式)脱水1分钟计算,脱水率可达55%。一般脱水不超过3分钟。再延长脱水时间则意义不大。

食物烹调加热节电

1.用电做饭时,注意先把米泡一泡。

2.饭菜做熟就行,不要过度烹调。

3.较干的食品加水后搅拌均匀,加热前用聚丙烯保鲜膜覆盖或者包好,或使用有盖的耐热的玻璃器皿加热。

4.每次加热或烹调的食品以不超过0.5千克为宜,最好切成小块,量多时应分时段加热,中间加以搅拌。

5.尽可能使用“高火”。

6.为减少解冻食品时开关微波炉的次数,可预先将食品从冰箱冷冻室移入冷藏室,慢慢解冻,并充分利用冷冻食品中的“冷能”。

照明节电

1.照明要选用节能灯。节能型荧光灯的综合电能利用率比白炽灯高70%以上,一只功率9瓦的节能型荧光灯的亮度相当于40瓦普通白炽灯,且使用寿命比白炽灯长5倍。如果每个家庭换上一只节能型荧光灯,那么全国每年就能相应减少10%的照明用电。

2.不要同时开放家中所有的灯。

3.及时关掉不必要的灯。

电视

1.不要将电视的声音开得太多。

2.不要将电视调得太亮。

3.及时关掉电视。

4.节制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