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笑着做教师:老杨的微言博语
15271800000015

第15章 他们为我送来雨伞

昨天上午,上完最后两节课,发现下雪了。

孩子们立即唧唧喳喳地围上来。

“老师,你怎么回家啊?”

“老师,不要走了吧,咱们一起去食堂吃饭。”

“老师,我送你回家吧!”

——在窗外飘雪的时候,孩子们用火热的爱为我取暖。

我谢绝了孩子们的好意,收拾好手提电脑,准备回家。他不声不响地来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把雨伞:“老师,你拿去用吧!”

我惊讶地看着他:“你从哪里弄来的雨伞?是看云识天气么?你自己用吧!”

“伞是黎乡带的。他昨天看天气预报了。他已经坐车回家了。老师再见!”说完,他羞涩地跑掉了,只留下那把浅绿色的雨伞,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要说这俩孩子,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特困生”:各科作业基本全靠课代表反复催交,上课说话、踢同学凳子,影响别人听课,下课追逐打闹,傻乎乎地哈哈大笑——总之,哪里有他们,哪里就有“民愤”;哪里有他们,哪里就没有安宁。我更是常常为他们烦恼,为他们担心。就在昨天课间操时,我还因为他们不完成作业,严肃地批评过他们。

但是,孩子的心就是如此的简洁,他们很少像大人一样,把烦恼啊、痛苦啊、怨恨啊、不满啊都一股脑儿装在心里,搞得别人不开心,自己也不愉快。他们做错事不是存心的;做好事也不是刻意的。经常犯错误的孩子,帮助起别人来,更加奋不顾身。他们感动了别人,却悄悄地离开,他们不奢望得到表扬和感谢。这是他们做人的准则。他们不热爱知识,成了“学困生”——这并不仅仅是他们个体的错,教育的制度、他们的父母、还有作为老师的我们,谁能推卸掉责任?

所以,当风雪袭来的时候,当别的孩子给我送来心灵慰藉的时候,为我遮挡风雪的,是两个“特困生”。

不管是雪花纷飞的时节,还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我都会用心去爱我的学生,因为,每一颗心灵都值得我感激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