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赢在做人凭手段
15273300000013

第13章 成功属于“有心”人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失败者,只因没有坚强的自信力,他们三心二意,永无决定事情的能力;他们自身明明有着一种成功的要素,却被自己活生生地推向成功之外。

沉着冷静,永不气馁,这是每一个人所应养成的品格,任何人都应永远保持一副亲切和蔼的笑容,一种希望无穷的气魄,一种必能战胜任何突然袭来的逆境的自信力和决心。他们应该不急躁,不懊恼,不轻易发怒,更不应该遇事迟疑不决。良好的品性,比焦心忧虑更容易解决诸多困难。

喷泉的高度是无法超过它的源头的。一个人做事也是一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所相信的程度。如果你已经有了适当的发展基础,而且你知道自己的力量确能战胜困难,就应该立刻拿定主意,不要再有丝毫动摇。即使你遭遇一些困难和阻力,也千万不要想到后退。

无论你现在处于一种什么地步,千万不要失去最可贵的自信力!你应该昂起的头,切勿被困难压下去;你坚决的心,切勿被恶劣的环境所屈服。你要做环境的主人,而不是环境的奴隶。你无时无刻不在改善你的境遇,无时无刻不在向着目标迈进。你应该坚决地说,你全身的力量已经足以完成那件事业,绝不会有人来把你的这股力量抢了去。你应该从自己的个性改起,养成一种坚强有力的个性,把曾被你赶走的自信力和一切因此丧失的力量重新挽救回来。

有许多人对事业曾经失去过信心,但最后还是重新建立了自信,挽回了事业。世人应该保持这种价值连城的成功之宝,正如应该争取高贵的名誉一般重要。

诺贝尔的成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知道,在诺贝尔的遗嘱中,他将价值瑞典币三十多亿克朗的财产,部分赠予亲友,大部分留作基金,以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每年颁发一次,给予在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文学方面有贡献的人,以及有效地促进国际亲善,废除或裁减常备军,对促进和平事业有贡献的人。受奖人不受国籍限制。这就是自1901年起颁发的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是因为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的引爆装置而获得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初次见到硝化甘油,是在圣彼得堡。当时,一个名叫西宁的教授拿硝化甘油给诺贝尔父子看,并放在铁砧上锤击,受锤击的部分立即发生爆炸。这引起了诺贝尔极大的兴趣。西宁教授说,如能想出切实的办法,使它爆炸,在军事上大有用处。从这以后,年轻的诺贝尔就对此念念不忘,力求完成这一发明。

诺贝尔经过长期思考和实践,认识到要使硝化甘油爆炸,必须把它加热到爆炸点或以重力冲击。寻求一种安全的引爆装置,正是诺贝尔为自己确定的课题。1862年五、六月间,诺贝尔在圣彼得堡的实验室里,进行了第一次探索性的试验。他先把硝化甘油封装在玻璃管里,再把玻璃管放进装满火药的锡管里,然后装进导火管。装好以后,诺贝尔兄弟三人一起来到水沟旁,将导火管点燃,丢人水中。结果,水花四溅,地面震动,爆炸力远大于一般火药,表明硝化甘油与火药都已爆炸了。这是一次用较多的火药引爆较少的硝化甘油的试验,它的意义不在于实用,而在于第一次发现了引爆硝化甘油的原理。

自此以后,诺贝尔努力寻求硝化甘油爆炸的引爆物。这种引爆物的用量,当然应该远小于硝化甘油,才有实际意义。他经历了多次失败,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试验,以至于就连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嘲笑他“固执”。

有一次,诺贝尔以为已经找到了引爆硝化甘油的办法,满怀信心地进行试验。他用一只小玻璃管,里面装满火药,与导火索接好后,浸人装有硝化甘油的容器内,点燃后,他像一个放爆竹的孩子一样期待着轰然一声巨响。但是,玻璃管内的火药爆炸却未引燃硝化甘油。现在看来,这次失败可能是偶然的。引爆硝化甘油并不困难,然而,在历史上诺贝尔确曾走过这样的弯路。可贵的是,他遭到失败不急躁,不灰心。又经多次反复试验和细致分析,他终于发现是由于玻璃管口没有封紧,火药不能炸碎玻璃管,没有产生足以使硝化甘油爆炸的冲击力和温度。于是他用蜡将管口封死,终于获得成功。

1868年2月,瑞典科学会授予诺贝尔父子金质奖章,奖励老诺贝尔用硝化甘油制造炸药的长期努力,奖励爱佛莱·诺贝尔首次使硝化甘油成为可以用于工业的炸药。

于是,诺贝尔给自己定出了新的目标,试制一种兼有硝化甘油的爆炸威力和猛炸药的安全性能的新品种。不久,坚结的胶质炸药和柔软的可塑性极好的胶质炸药相继问世。它的爆炸效力高,价钱又比较便宜。它比硝化甘油有更大的爆炸力,而又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点燃不至爆炸,浸水不会受潮。胶质炸药很快在瑞士、法国、意大利的爆破工程中被广泛采用。

诺贝尔是一个具有丰富想像力的人。他在各个科学技术领域,都以进取的姿态竭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他往往同时从事几种研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的工作是间歇的。我将一件事放下,过一阵子又重新做起。我差不多常常这样。不过,凡是我认为可以得到最后成功的事,我总回过头去做好。”诺贝尔就是这样,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