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赢在做人凭手段
15273300000015

第15章 改变思路就有出路

社会发展变化了,很多人抱怨自己没有机会,自己工作的环境不好,没有好领导,自己的才能发挥不出来等等。其实这一切都在于自己,在于如何调节自己的思想。

麦克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他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喜欢跟随工作而来的丰厚薪水,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只增不减。但是,另一方面,他非常讨厌他的老板,经过多年的忍受他发觉自己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他决定去猎头公司重新谋一个别的公司高级主管的职位。猎头公司告诉他,以他的条件,再找一个类似的职位并不费劲。

回到家中,麦克把这一切告诉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个教师,那天刚刚教学生如何重新界定问题,也就是把正在面对的问题换一个角度考虑,把正在面对的问题完全颠倒过来看——不仅要跟你以往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课的内容讲给了麦克听。麦克也是高智商的人,他听了妻子的话后,一个大胆的创意在他脑中浮现了。

第二天,他又来到猎头公司,这次他是请公司替他的老板找工作。不久,老板接到了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请他去别的公司高就。尽管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他的下属和猎头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正好这位老板对于自己现在的工作也厌倦了,所以没有考虑多久,他就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这件事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老板接受了新的工作,结果他目前的位置就空出来了。麦克申请了这个位置,于是他就坐上了以前他老板的位置。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麦克本意是想替自己找份新工作,以躲开令自己讨厌的老板。但他的妻子让他懂得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结果,他不仅仍然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摆脱了令自己烦恼的老板,还得到了意外的升迁。

所以说在面对问题时,不能只从问题的直观角度去思考,要不断发挥自己智慧的潜力。从相反的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使问题出现新的转折。

调节自己的思想,实际上就是换一种思路。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当我们用旧的方法、旧的习惯行不通时,就要考虑换一种“手段”,换一种思路。说不定这一换,就换出了一条全新的阳光大道。女作家刘燕敏有一篇饶有情趣的题为《换票》的短文,其主要内容如下: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在等车时,各自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连问路都要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到吃不上饭的人,不但给馒头,而且还给衣服。原打算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去北京好,挣不到钱,也不会饿着,幸亏还没有上车;原打算去北京的人则想,还是去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挣钱的?幸亏还在车站。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互相换了车票,原准备去上海的去了北京,原准备去北京的去了上海。

去北京的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事也没干,竞没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可以发财的地方,干什么都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深厚感情和独特认识,他在建筑工地上弄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爱养花却不见泥土的上海人兜售,当天就赚了五六十元。两年后,他凭出售“花盆土”竞在上海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后来,他又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发黑,一打听才发现,清洗公司原来只负责清洗楼面而不负责清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了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清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有150多名员工,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等地。前不久,他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火车站,一个捡垃圾的向他要空啤酒瓶。就在递瓶子时,他俩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换过一次车票。

同样是听别人关于上海人精明的议论,一个从平常人的眼光去看问题,觉得不能去;一个却能从另一角度来看,并没有因上海人的精明而害怕,反而认为这正是个赚钱的好地方。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路,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仍然在北京捡垃圾,一个却成了清洗公司的小老板。

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调节认识,转变思想。从错误中找正确,就能使人遇事时扭转局面。

调节思想认识就是转变思路,改变习惯,换一种思路海阔天空。看来做任何事,当我们感到困惑或尴尬时,当我们无能为力时,不能总是按老规矩、老习惯、老脑筋去办。社会发展变化了,你就要多考虑考虑,能不能从另一个方面人手,能不能换一种思路,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思维,能不能改变一下固有的做法。只要你这样去思考,不断调节自己的思想,不要把自己固定在一种模式里;你就可能找到出路,就可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