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赢在做人凭手段
15273300000021

第21章 自律,对自己严格一点儿

华人首富李嘉诚说:“自律是修身立志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条件,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自律!”从本质上讲,自律就是你被迫行动前,有勇气自动去做你必须做的事情。自律往往和你不愿做或懒于去做,但却不得不做的事情相联系。“律”既然是规范,当然是因为有行为会越出这个规范。比如,刷牙洗脸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有一天你回到家筋疲力尽,如果你倒床就睡,是在放纵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克服身体上的疲惫,坚持进行洗漱,这是你自律的表现。人们往往会遇到一些让自己讨厌或使行动受阻挠的事情,而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克服对情绪的干扰,接受考验。

自律的方式,一般来说有两种:一是去做应该做而不愿或不想做的事情;一是不做不能做、不应做而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你每天早晨坚持锻炼身体,某一天天气特别寒冷,你不想冒着寒冷继续坚持,但是你最终走出家门,继续锻炼,这就属于前者。后者的表现也较多,你喜欢抽烟,但到了无烟室,你必须强忍住内心的欲望不抽烟。

一般情况下,自律和意志是紧密相关的。意志薄弱者,自律能力较差;意志顽强者,自律能力较强。加强自律也就是磨炼意志的过程。

从古到今,每一个成功者都有着非凡的自制力。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亲自率领蜀国大军北伐曹魏,魏国大将司马懿采取了闭城休战、不予理睬的态度对付诸葛亮。他认为,蜀军远道来袭,后援补给必定不足,只要拖延时日,消耗蜀军的实力,一定能抓住良机,战胜敌人。

诸葛亮深知司马懿沉默战术的厉害,几次派兵到城下骂阵,企图激怒魏兵,引诱司马懿出城决战。但司马懿一直按兵不动。诸葛亮于是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来一件女人衣裳,并修书一封说:“仲达不敢出战,跟妇女有什么两样?你若是个知耻的男儿,就出来和蜀军交战;若不然,你就穿上这件女人的衣服。”“士可杀不可辱”。这封充满侮辱轻视的信,虽然激怒了司马懿,但并没使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改变主意,他强压怒火稳住军心,耐心等待。

相持数月,诸葛亮不幸病逝军中,蜀军群龙无首,悄悄退兵,司马懿不战而胜。

如果司马懿不能忍耐一时之气,出城应战,那么历史将会重写。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如果人们缺乏自制力,那么就会被诱惑牵着鼻子走,偏离成功的轨道。

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往往情绪激动,指手画脚,就会把本来可以办成的事毁于一旦。这是成大事者的一大戒。真正的做法是:先控制自己,再控制别人。

(1)最难控制的是自己世界上,惟有自己最可怕,也惟有自己最难以对付。

那些体悟佛理的人都知道,佛学的道理并不高深,也不需要特别地去做。这样说起来似乎得道成佛很简单,可实际上却几乎没有人能做得到。

原因在于,没有人能够把自己完全控制住。人们免不了放纵自己,放任自己情欲的发展。青年人处于激情旺盛的年龄,控制自己则更需要一番工夫。

为佛之道,在一“空”字。功名利禄、酒色财气,说放下就放下,从此不再留恋牵挂,这就是四大皆空的“空”。

可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却自叹办不到。比如说要空就要戒掉美色,本不是件很难的事;但是情欲一来,我们却马上缴械。挣钱养家的事,大家也觉得挺俗气;但是一有赚钱的好机会,也没有多少人会放弃。

所以,尽管我们老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真正能立地成佛的却没有几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一生的时间,有的人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除了机遇不同外,有的人勤奋,有的人懒惰。有些人虽然勤奋,注意力却不集中,老是漫不经心、朝秦暮楚。漫不经心是人最大的弊病,它使得人蹉跎一生,无所成就。而克服漫不经心,就必须得有一定的意志力来约束自己,让自己一次只完成一件事。控制好自己,养成这样的习惯,循序渐进,慢慢培养自己的性格,也就获得了通向成功大门的钥匙。

(2)有自制力才能控制别人人们常说以身作则: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让别人信服。同样,只有有自制力的人,才能很好地控制其他的人。

(3)自制才有可能成功自制不仅仅是青年人的一种习惯,同时也是青年人获得成功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人有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但人也有些想法超出了自身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自制,就是要控制住自己的各种欲望。食色美味,高官厚禄,凡人即所想得,但得之有度。远景之事,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也,故必须控制自己。否则,举自身全力,力竭精衰,事不能成,耗费枉然。又有些奢华之事,如着华衣,娱耳目,实乃人生之琐事,但又非凡人所能自克,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就不是力竭精衰的小事了,人必然会颓废不振,空耗一生。

古语说得好:“历阅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对人也是这样,要取得成功,务必要戒奢克俭。

自制不仅仅是在物质上克制欲望,对于一个想要取得成功的人来说,精神上的自制也是重要的。衣食住行毕竟是身外之物,不少人都能克制,但精神上、意志力上的自制却非人人都能做到。

青年人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练就这种本领。如果你今天计划做某件事,但早上起床后,因昨晚休息得太晚而困倦,你是否还能坚持着离开那温暖舒适的床呢?

如果你要远行,但身体乏力,你是否要停止旅行计划?

如果你正在做的一件事遇到了极大的、难以克服的困难,你是继续做呢,还是停下来等等看?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定要处理得干脆利落,不要因为不能控制自己而影响一生的事业。自律对于个人的事业来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自律有助于磨砺心志,有助于良好品性的形成,使人走向成功。

自律是在行动中形成的,也只能在行动中体现,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途径。梦想自己变成一个自律的人就会变成一个自律的人吗?靠读几本关于自律的书就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只是不停地自我检讨就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答案都是否定的。

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自律首先就得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对自我的挑战,不要轻易地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自律,同时也需要主动。它不是受迫于环境或他人而采取的行为;而是在被迫之前就已经采取的主动行为。前提条件是自觉自愿地去做。

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要自律,同时你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律精神。比如,针对你自身性格上的某一缺点或不良习惯,限定一个时问期限,集中纠正,效果比较好。

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