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瑞士)裴斯泰洛齐
姓名:胡岭
所在学校: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从教年限:9年
最喜欢的书:《第五项修炼》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阅读
第一部分我的教育自传
在行走中历练教育生命
说实话,很喜欢“行者”一词,从言词的本身仿佛可以让人看到一种状态,持续的,充沛的,富有生命激情的状态。而我以行者自勉,一路走来,似乎有所得,又似乎无所获,有时觉得处在胶着之中,扯不断,撕不开,备感苦闷,有时又突然豁然开朗,风清月明,身心俱爽。或许这些,对于教师而言是免不了的吧,因为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不得为她忧,不得不为她喜,不得不为她竭力行走。
一、起跑:在无意间开始
我自幼喜欢读书。小时候最喜欢听父亲讲《三国演义》的故事,但又不满足断断续续摘录式的讲述,于是在四年级时开始借助字典走上自我阅读的旅程。我至今还保留着那本岳麓书院出版的,已是封面残缺纸张泛黄的《三国演义》,并经常翻阅,回味最初的奇妙的体验,那一个个曾经陌生的汉字上面,我亲手标注的拼音虽然日渐模糊,但许多东西在潜移默化中润透了我的内心。
现在回忆起来,我都不知道从何处找来这么大的毅力,在语言知识极度匮乏的阶段,竟然一字一句地将这个大部头啃完了。自那以后,我仿佛对读书产生了一种极度的痴迷,《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一路看来,四大名著也就收归账中了,然后又踏上阅读外国的小说的征程,《双城记》《雾都孤儿》《苔丝》《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罪与罚》《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百年孤独》《静静的顿河》……一边阅读,一边思悟。有时候觉得默读并不过瘾,便情不自禁地高声朗读,像《静静的顿河》上下两册,厚厚两本,我就是用朗读的形式“看完”的,因为我觉得只有用朗读的方式,才能对得起哥萨克那豪迈奔放的生活和草原上优美迷人的景色。《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是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受此影响,我暗下决心,我也要得诺贝尔文学奖。
直到大学时,我才清醒地认识到这只能是个梦想。不过,立下大志还是有好处的,这为我后来考上湖南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并顺利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做了充足的铺垫。
我无法想象,一位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和阅读积累,如何能在课堂里应对自如。每当我讲出一个一个作家的名字,提起他们的作品,学生都会以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望着我,我就不得不感谢那一段为诺贝文学奖而痴心的日子。我有时无不解嘲地说,要爬上五百米的山,心中一定要有爬到一千米的热情,我的目标是诺贝尔文学奖,最终成就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语文老师。
进入大学,我的阅读热情不改,阅读面也得到拓展,接触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弗洛依德的《梦的释义》《精神分析引论》,柏拉图的《理想国》等著作,还阅读了大量中国及外国现当代小说。这期间,我几乎没有想过会成为一名语文教师,虽然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但我往往会忽略“教育”一词,仍旧做着自己的文学梦。直到大三,在周围同学的一片议论声中,我才意识到作为一名师范类的本科生,成为语文教师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于是审时度势,收缩阅读面,主动选择魏书生、钱梦龙、程红兵、余映潮等语文教学名家的著作去读。经常在学校的期刊室里一坐就是一个上午,翻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现代语文》《语文月刊》等专业性的杂志,并摘抄了不少的关于语文教育的笔记。慢慢地,一些术语进入了我的脑海,如六步教学法、导读教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人文性、工具性等。因为缺乏具体的教学经验,我对这些词语并无多大了解,但我还是如饥似渴地拼命积累,并将其作为向同学炫耀的资本。其他同学,面对我一套一套的理论,既感觉陌生,又觉得新奇,而我也乐此不疲,热衷于现炒现卖,上午看了,下午就在寝室里宣讲,久而久之,让我赢得一个“大师”的美称。同学们的“溢美之词”,似乎让我更坚定了当语文老师的信念。
除此之外,我不断地在网络上搜集教案,并对照课文反复阅读揣摩,没想到就是这一点竟然在我找工作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2年11月,我正在教室外面和同学们聊天,听说望城一中来招人,我便凑热闹似的去填了一张表,然后又在一个星期六和一群同学到望城一中参加了考试和试讲。先是考试,很久没有做高考题了,但我擅长考试的优势似乎还保持着,所以在第一轮便轻松过关了。真正考验人的是试讲,课文随机抽取,十五分钟的试讲时间,准备时间是半个小时,提供的资料只是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学参考书(不是教案)。当时,我抽中的是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当别的同学在备课室里忙活的时候,我却彻底轻松下来,因为《荷塘月色》的教案我搜集过不少,而且作为重点课文,我也认真研究过,所以一个整体的上课思路很自然就进入了自己的脑海里。我既紧张又从容地踏上讲台,开口便讲,“有井水的地方,就有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有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的地方,就一定有《荷塘月色》……”不一会儿,我就看到下面听课老师的脸上慢慢地浮现出笑容,仿佛有所发现一般,而这笑容也预示着我将彻底踏上语文教学的旅程。
二、坚持:于痛苦中坚守
对于行者而言,最可贵的是坚持,最可悲的是放弃。和自己一同参加工作的同事中,不少人先后“摆脱”了讲台的束缚,看到他们有了让人羡慕的身分、地位、待遇,说不羡慕,那自然是假话,但思来想去,自己似乎除了当一名教师,并无其他任何专长,羡慕终归只是羡慕,语文教师再难当,也只能硬撑苦熬着。
我是一个很“喜欢”紧张的人,当众发言时尤为紧张。望城一中每年都要举行年青教师的各项基本功的比武,包括演讲、“三笔字”、说课、片断教学等。记得第一次演讲比赛,我精心准备了一个演讲稿,并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背诵稿子,自以为是滚瓜烂熟了,但一站到讲台上,脚便不自觉地发抖。稿子刚背了两句,我就不记得第三句是什么了,于是说了一声“对不起”,从口袋里掏出稿子熟悉一下,又将其收起来,正准备从头背下去,结果发现第一句也忘记了。我在一片哄堂大笑中,无地自容,只好拿着稿子念了一遍。
而这种紧张在我工作的前两年是极为寻常的。坐在办公室里,一听到上课铃声,我就会头皮一紧,如临大敌,而走到教室门口,往里面看的时候,牙齿根部一阵一阵地发酸,心里面空空荡荡的毫无依着一般。在上课的过程中,在讲完一个环节,即将进入另一个环节时,又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慌,直到下课铃响,匆匆地和学生告别之后心情才会稍稍舒畅。但有时也有意外,比如回到办公室里,发现自己漏掉了一个知识点,或者是讲错了一个知识点,便顿时有一种面红耳赤、惶恐不安的感觉,仿佛做错了事一般,仿佛置身于许多学生的指点之中。这也许和我天生拘谨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吧。
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中,我心想,这样何时才是尽头。但也正因为紧张,正因为这样“惶惶不可终日”,让我在教学上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讲到一篇课文,我总是先自己读四到五遍,逐字逐句推敲其中的涵义,设想学生会问什么问题,自己又如何作答,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比现成的教案,验证自己最初的想法,甚至还会叫上几个语文成绩特别好的学生,问一问他们的预习心得,看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障碍,以便在课堂中能做有的放矢地解答。
最初的日子,上完第一节课,就不知道第二节课该干什么,别的老师似乎过得还比较清闲,而我却似乎在疲于奔命,整天除了备课、上课,就是给学生批改作业、解难答疑。每一天都似乎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源于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我自身知识储备的矛盾,也来源于学生的学与我的教之间的矛盾。有许多知识内容我在心中酝酿时,往往能够究其味、得其法,但要通过更加通俗而适当的方式来加以阐释表达,以免学生虽然深有体会,写作时却磕磕碰碰,出现辞不达意、表述不清的情况。对此,我除了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之外就别无他法了。当然,我也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以期能够更加从容地站在讲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上课时,为了尽可能避免意外,我常常抱着一摞的教学参考书进教室,一字摊开在讲台上,但后来,我发现这些教参严重约束了自己的思维和讲课的流畅度,于是非常果断地将其抛下,一人一书(教科书)进教室,把所有要讲的都记在脑海里,根据具体的情况自由发挥。这需要冒很大的风险,稍不注意就将语无伦次,但不这样逼自己,总拿着书照着念,课堂就不再是自己的课堂,自己反而成了课堂和教参的奴隶,就无法充分发挥自己在长期阅读中所积累起来的优势。抛下一切,在上课中进入自我和文本的情境,会有一种自由酣畅的感觉,紧张也就不复存在了。后来,我也得出一个结论,对付紧张,并不在于如何克服紧张上,而要从自身出发,通过改善自我,使自我强大,从而达到消解紧张的目的。
接下来,只要有公开课,我就努力争取上,尽可能让自己不松懈下来,让自己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经历更多的事情,训练自己以一种不紧张的心态去面对教育教学。两年的时间,高一、高二,就这样慢慢地熬过来了,既艰难,又充实。
在许多中学,看一个教师成不成熟,就看他教过高三没有。大多数年青老师,也是教过两轮高一、高二之后,才会被认定初步具备了教高三的资历和能力。而我通过两年的努力,赢得了学生、家长及其他老师的认可,直接和自己所带的班级一起升入高三。
在高三,我变得更加忙碌。高三教学,是以知识点的教学为主。这些知识点必须讲究系统化、条理化,如果要向学生传授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点,就必须将这些知识点梳理、内化,形成体系,所以,我不得不整天整天地拿着相关的资料,一点一点地啃着,并大量地做题,尽可能在进课堂之前能做到融会贯通。
有了高一高二的基础,再加上经常听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的课,我的高三教学进行得还算顺利,班上语文成绩也是稳居前列。但是,也会有一些小插曲让我有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
当时,湖南高考语文有一道题叫“文学作品赏析”,即针对一篇文艺性的文学作品写一篇300字的赏析短文。这一道题既考查学生的阅读,又考查学生的写作,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又需要学生具备不错的赏析能力。作为高考复习中的重点难点,我自然不敢小视,分别从“语言表达赏析”“艺术特色赏析”“情节构思赏析”“人物形象赏析”“思想情感赏析”五个板块出发,归纳要点,总结技巧,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且为了彻底落实,我将学生的每一次练习都收上来,打上评语,督促学生改进。有一次,一位女生跑过来,把自己的练习本放在我的桌上,气嘟嘟地说:“你每次说要如何如何写,每次说我写的这有问题那也有问题,你自己写一个给我看看,要写成什么样子。”教了两年多书,还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架势,我先是一愣,又不好推脱,只好应承下来,答应下一节课就写好。那位女生走了,我开始伏案写作。针对题目,我寻找理论依据,搜索赏析术语,似乎胸有成竹了,但笔将要落下之时,却又不知道从何开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本来要求学生二十分钟必须写完的内容,我却花了四十分钟涂涂改改只写下几行文字。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放下笔,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位女生。庆幸的是,那位女生并没有来,看样子她只是一时的情绪,也并没有一定要我写出个所以然来。但自此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什么叫眼高手低,什么叫站着说话不腰疼,什么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一天,我花了一个下午的精心锤炼,完成一篇赏析短文,当我把这篇短文交给那位女生的时候,她颇为意外,又极为欣喜,而我也从中得到一种满足感。
从那以后,我也形成了写“下水文”的习惯,尽可能自己去实践,以自己的实践带动学生的实践。有时自己写得并不好。曾经就有一次,一位老师拿了我的下水作文去讲解,做的就是反面教材,让我深受打击,但是回过头来想,连自己都写不好,又何况教出来的学生呢。于是,我在此基础上几经修改,直到别的老师觉得无懈可击才罢手。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也将自己修改的过程直接呈现出来,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每一稿的优点缺点在哪里,让学生在我的实践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后来,有学生回忆说,胡老师不是高高站在讲台上的人,而是和全班同学一起战斗的战友,待在胡老师的身边,就有一种很真实的感觉。
在教学相长中,一年高三就这样过去了。紧接着,我又教了一年高二,四年高三。工作由最初的紧张状态,慢慢趋于平易,而我也渐渐以高三把关教师自居了。
三、加速:在督促下提升
行者,执著于行,也执著于对速度的渴求。许多人安于现状,从行而归于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速度失去了热情。特别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坎坷和艰难之后,平缓的速度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我似乎也不能免于此。
这时,一个声音让我自愧不已,“教几届高三也只是教书,最终成就的也只是一个教书匠”,说话的是特级教师李玉上老师,他教导我说,“板凳要坐十年冷”。当时,他非常严厉地盯着我:“不要只望着学校,望着望城县,长沙市、湖南省有那么多优秀的语文老师,你拿什么去跟他们比。”
曾经因为学校住房紧张,我搬到办公楼四楼的一间小小居室临时安顿下来,李玉上老师的办公室就在二楼。有一次,送一位住宿生去医院看病,回到学校已是午夜十二点多了。我走到办公楼下,抬头就看到李老师的窗口还亮着灯。我能够想象在这深夜,李老师敲打着键盘,是何等孤独,与他相伴的也只有一个个鲜亮的文字,但就是这一个个文字汇成了思想的海洋。每次翻阅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论著,听他深入浅出的讲座,朗读他言简意赅、文质兼美的诗歌,沉浸在他那内蕴丰厚的长篇小说之中时,除了大声叫好之外,我从未想过这背后的艰辛,而这一盏零点之后的灯,验证着他对我讲过的每一句话,他这样要求我,而他本身也是这样实践着,即便他已经在学术上成绩斐然。后来,我时常关注二楼的灯光,在灯光下,我感觉自己是何等浅陋,因此,我暗暗地想,我也要亮一盏灯,与李老师的灯遥相呼应,我要把李老师对我的鞭策变成我执著向前的动力,进一步拓展自己教育教学的空间。
我首先想到的是,将自己从教以来的教学心得写下来。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搜集了几篇优秀作文的开篇,加上简短的评析和方法总结作为学案发给学生。在课后反思时,我又将这一份学案进一步完善,然后投寄出去。这是我第一次投稿,没想到稿件很快就发表在《新作文》杂志上,这进一步刺激了我的积极性。于是,我进一步梳理自己的教学经验,写出了一篇一篇的稿子,并且陆续发表在《语文报》《语文周报》《语文教学通讯》《高考金刊》《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生阅读》《升学指导报》《中学生学习报》等报刊上。
很快,这些经验性的东西也就枯竭了。庆幸的是,我并没有在干枯的池塘里呆多久,2009年9月,我成为长沙市邓志刚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一名学员。工作室的名师团队,是由首席名师邓志刚老师和名师李玉上、刘兵、王良、张世程四名老师组成的,负责对来自市区和长望、浏宁的二十几位中青教师进行为期三年的系统培训。第一次开会,和诸位名师同坐一堂,忝列于骨干教师之中,我在兴奋之余,又生出几分忧虑,如从井里跳出来的青蛙的我,能够适应广阔的世界吗?
第一次开会,我就萌生了退意。那天散会之后,作为班主任的我又匆匆搭公交车回望城一中,晚上六点是学生晚自习开始的时间,我必须赶在这个时间之前回到学校。在路边随便买了一点东西吃,转了几趟车,在晚自习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等到教室里说话的声音渐渐安静下来,我才回到办公室,一扬头便把一杯水吞进去,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头隐隐发痛。但我还是坐下来,一本一本批改学生的作业。第二节晚自习快要下课时,妻子又打电话来说,女儿病了。妻子在市区工作,家也就安在市区,我一般情况是一周回一次家,但刚满一岁的女儿病了,而且是夜晚,作为孩子的爸爸,又怎么忍心待在六十公里之外呢?熄灯铃响,我等学生都上床睡觉了,出校门,打的士,直奔医院。等到孩子打完针,回到家里,已是凌晨两点多,搞完洗漱,躺下,很快手机闹铃又响起,到了早上五点半了。因为自己带的班是刚接手的,我总是有一种不放心的感觉,于是,又打了的士回学校看学生做早操和上早自习,然后又是一个上午的课……
这一系列的事情和先前的忧虑加在一起,让我不得不考虑要不要在名师工作室呆下去。最后,我还是决定坚持下去。其一,是因为邓志刚老师有针对性地将“阅读与写作”作为培训内容。“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许多语文老师着力研究的对象,但是最终缺乏有思想有深度而自成体系的研究成果产生。邓老师将其作为工作室研究和培训的内容,并按“阅读与构段谋篇”“阅读与意识提升”“阅读与语言表达”“阅读与情感激活”“阅读与积材用材”“阅读与高考作文”
六个板块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二,是因为邓老师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安排好了培训的每一个环节,下发培训计划,制定了学习内容,强调了组织纪律,将名师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按部就班地推进“阅读与写作”课题的研究,这能够让为期三年的培训摆脱一般培训容易流于形式的弊病,让我真正觉得有了实现飞跃的可能了。其三,是因为我从未着力于一点,做过深入的学术性的研究,而名师工作室的培训让我有了一种方向感,我想沿着邓老师给我指明的道路加速前行,更大地实现自己作为语文老师的人生价值。
于是,我不得不兼顾工作、学习和家庭,在学校、作为培训点的雅礼中学和家之间来回奔忙。我的手机里,时常传来邓老师的声音,我的电子邮箱里,常常有邓老师发来的资料,QQ上,邓老师用一条一条长长短短的信息为我解疑答难。
我觉得自己像一匹马一样,而邓老师就像一个赶马人,拿着马鞭,一刻不停地吆喝着:“文稿完成得怎么样了?”“研究课准备好了没有?”“论文开始写了吗?”“参与网站建设了吗?”我深有体会的便是文稿创作,历尽千辛万苦,总算完成一个稿子,然后内心舒畅地发给邓老师,但是这种舒畅往往只能维持半个小时,因为邓老师总是以极高的效率,迅速而细致地完成校稿,大到行文构篇,小到标点词句,他总是用蓝色或红色的字体标注,然后通过电话、QQ与我反复讨论,一稿不行就是二稿,二稿不行就是三稿,常常是改到第七稿、第八稿,直到每一个字眼都妥贴恰当为止。有时,改得我有一种江郎才尽、字枯句竭之感,恨不得把电脑一关,闭上眼睛就睡,但每当这种念头一生,邓老师总能心有灵犀地给我发来短信,或打来电话,提供一条自称尚未成熟但就我而言却深有启发的建议,救我于极度的困扰之中。有时候,修改的时间比起初创作的时间还要长,但看着在邓老师的指导之下,曾经经不起推敲的稿子,在思想上变得更加深刻,在内容上变得更加丰富,在表述上变得更加准确,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同时,又想到邓老师把这么多的时间花在我们这些学员身上,不免有些愧疚和不安。
随着工作室的研究工作的深入,《阅读与构段谋篇》《阅读与识见提升》《阅读与语言表达》三书陆续出版,其中《阅读与构段谋篇》一书中,共计35篇文稿中,我创作的有13篇,《阅读与识见提升》一书共76篇文稿,我创作的有14篇,《阅读与语言表达》一书共36篇稿子,我创作的有8篇,而邓老师也让我这一位学员担任了该丛书的副主编,排名于几位名师之后。这种肯定和褒奖让我浑身都是干劲,恨不得以飞行的速度来奔跑。
我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阅读与写作”的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中,在实践方面,分别授出“抑极而扬构思法”的研究课,“人生过山车”的示范课,“辞格连用使繁丰”的研究课,做到文稿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在理论方面,我分别在邓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对“阅读与识见提升”研究的理解和阐发》《对“阅读与语言表达”研究的理论阐发及实践体验》《沟通阅读与写作,有效提升高中生的作文水平》三篇论文,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有效的总结。
如今,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即将结束,回想起这段提速前行的日子,回望自己奔跑的轨迹,我心里满是充实之感。我曾经跟邓老师讲,如果下一届语文名师工作室还由他来做首席名师,我还要做他的学员。邓老师只是微微一笑,既不是拒绝,也不是接受,但我知道,邓老师甘愿俯下身来,毫不吝啬地让一个年轻老师站上他的肩膀,让其自由地眺望自己的教育人生。
四、继续:于追寻中奋进
习惯了高速度的人,是不会让自己慢下来的。我在这种速度中,领略到了许多过去不曾领略的风景,而我也知道,更多的风景在前方,在前方的前方等着我。一个阶段的结束,并不表示停止,我将继续前行。
如今,我进入了雅礼中学工作,面对新的学校,新的同事,新的学生,不可能再用过去的一切套用今天的工作与生活。在这里,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洗涤着我的灵魂,在这里,同事们深刻独到的见解,如同火石一般,触发我思想的火花,在这里,学生素质全面,让我不得不在教学中做更加深入的挖掘……
第二部分我的研究之旅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用一堂课悉心打磨自己
一、焦虑:为一堂课坐立不安
2010年10月,我参加了长沙市语文骨干教师异地轮训。培训结束,我于长沙市稻田中学上了一堂名为“人生过山车”的汇报课。同年11月,在长沙市特级教师工作委员会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中,我又在长沙县实验中学上了这一堂课。这两次汇报课都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这堂课同时又是作为长沙市邓志刚语文名师工作室“阅读与写作”研究中“阅读与识见提升”板块的研究课,具有实验性质。因此,在正式上课之前几经修改。
在邓志刚老师的指导下,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开展了“阅读与识见提升”的研究,以话题为核心,挖掘话题背后的思想内涵,并形成文稿,最后完成《阅读与识见提升》一书。而我的这堂课就脱胎于我创作的一个文稿,该文稿以“人生过山车”为题,选用了《从烟王到果王》《满载命运的过山车》两篇文章,让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丰富对人生的认识,继而形成有个性特点的思想,用于写作,使作文更深刻。
在第一次试讲时,我着重于解决如何通过文本来达到识见提升的目的这一问题,因而归纳出“寻因”“求是”“关联”等方法,想通过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掌握识见提升的具体技巧。但是这次试讲的效果不好。我大多数时间花在“寻因”“求是”“关联”的概念的阐释上,内容艰涩难懂,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另外,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文本,也使得我的概念阐释不能具体依托学生的阅读来实现。我从大而空的角度来讲,学生从泛而虚的角度来听,教与学完全脱节。
在第二次试讲时,我着重于识见本身,也就是引导学生根据文本,说出自己对“人生过山车”的看法,以及应以何种态度去看待人生的起伏落差。当时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预热之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甚为活跃。但课后,听课老师也提出非常尖锐的意见:这是“政治课”,还是语文课?你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得到人生的启示,还是要落实到“阅读与写作”上?总而言之,这一堂课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活动,而消解了语文课的固有的特征。
二、思索:为改进而不懈求索
(一)试讲之后,对教学的反省
两次试讲之后,我又重新阅读了邓志刚老师对“阅读与识见提升”这一研究板块的解读,同时反复在自己的脑海中回放两次上课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以期寻到问题的根源所在。邓志刚老师在设计文稿的模板时,具体将其分为“话题阐释”“文章阅读”“识见归纳”“识见创新”“学生优作”等几个部分。从“文章阅读”与“学生佳作”两个部分的设置可以知道,阅读是起点,写作是终点,不可分离;从“识见归纳”与“识见创新”两个部分的设置可以知道,在识见层面上,不仅需要以归纳的形式,使识见在文本中慢慢浮现出来,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那么不管是“归纳”,还是“创新”,都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因此需要有法可依,有路可循。
我的两堂课都是重阅读而轻写作,而其中一堂课重方法的陈述,又轻学生的自我悟读,另一堂则重学生的悟读,轻方法的点拨。我似乎陷入了一个顾此失彼的境地。当然,大多数老师提出来,这一堂课必须“阅读与写作”兼顾,“方法点拨与识见呈现”并举,如此才能让学生由阅读走向写作,由积累走向创新,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也就是将各方面融合在一起,并以四十分钟的一节课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组合就可以达到的。这时,我才充分意识到这一堂课的研究意味,意识到自己在实践上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
(二)在理论上,找到三维目标为支撑点
在思考中,我首先想到的是三维目标。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联系“人生过山车”这一堂课,再结合“阅读与写作”之“阅读与识见提升”研究的背景,我们可以确定,从文本中感知人生之起伏,了解其中人物在人生起伏中的所言所为,属于意会知识,即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故可以定性为知识目标;学生利用阅读所获知的识见或在此基础上创新而形成的识见进行写作,则属于技能目标的范畴;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健康的情感,从而指导自身的发展,则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从以上分析中我初步得出结论,不管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虽然层次不同,指向不同(一者指向知识的积累,一者指向写作,一者指向人生的发展),但着力点却是一致的,这让我从起初的千头万绪中摆脱出来,不再纠结于教什么的问题,而着重思考怎么教。
这就不得不提到“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及其程度。通俗地讲,就是从知道“是什么”和复现“怎么做——这样做”的经历中,形成从中抽象或概括出来的“怎样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的思维方式。它反过来促进理解与掌握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并使其能迁移——举一反三,以利于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
可见“过程与方法”是针对“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与方法,它应该有利于知识的开掘,技能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构,它应该存在于课堂的始终,渗透于每一个程序之中,以实现课堂人际关系的最大和谐化,促进另外两个目标的最大融合。通过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了解和思考,我的头脑中的思路也逐渐清晰,也就是在课堂中,一定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最终落实三维目标。
(三)邓老师的课堂模式,给我指明了方向
同时,我还想到了邓志刚老师曾经面向长沙市上千名教师授过的一堂课“阅读与写作之引用篇”。邓老师通过《谈执著》《红尘之上》《美哉,水》等文本,以一种大容量的呈现,迫使学生进行单位时间内的深阅读,引导其逐渐悟解三个文本利用引用来构段谋篇的不同特点,并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在训练中实践“引一首统摄全篇”“引一言统领全文”“引数句分领各段”“散引式”这几种方法,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知识与方法”的融合。
在课后,王良老师针对邓老师的教学,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就教学目标,他认为,“邓老师意在打通阅读和作文,在发现和梳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几种引用构段谋篇法,这个目标科学合理。第一,它既指向概念性知识,又指向方法性知识,或者说是程序性知识,并且重在后者。这是符合新课程的精神的。第二,它符合学生的需要,因为以前,授课班级更多的是在语言运用这个层面学习‘引用’这一辞格,没有在思维层面从结构这个角度来学习‘引用’。应该说,课程目标以及学生需要,是教学最主要的依据。第三,它小,实,具体,可观察,可理解”。
邓老师在教学中目标得当合理,使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得以逐步贯彻,使繁复的教学程序在一环紧扣一环中得以厘清,呈现出一种形式繁但内脉简的亦繁亦简之美。结合自己对三维目标的了解,对邓老师课堂教学的感悟,对王良老师鞭辟入里的评析,我开始从教学目标入手,重新改造自己的这一堂课。
(四)一环一环,认真细致地改进教学
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我开始着手于教学目标的表述。
我首先从三个方面想:
第一,明确三个环节:(1)在阅读中归纳识见;(2)在已有识见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识见;(3)将这些识见表述成文,沟通阅读与写作。
第二,明确两类方法:(1)教师的教学方法;(2)在教学中教授给学生的方法。
第三,明确两个文本:(1)第一个文本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讲;(2)第二个文本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讲。
继而,我又逐步细化:
第一,因为两个文本的侧重点不同,我就采用阶梯式的教学方式,先个人,再拓展到社会层面,逐步丰满学生的识见。
第二,因为大多数学生还不具备进行即兴的、流畅的、有深度的表述的能力,故而表述识见部分可以和文段写作联系起来,让学生在5到8分钟的片段写作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
第三,“阅读”是这一堂课推进的重要方法,而“归纳”又是在阅读中获得识见的方法,但这两者还是偏大偏空,不便于落实。我几经思考,发现“人生过山车”是一个比喻性的命题,“过山车”是喻体,是实,“人生”是本体,是虚,由过山车的特点而联想到人生,是一个由实入虚的过程,这在第一个文本表现得极为明显。而第二个文本由社会的角度来讲,因为社会因素导致个人人生的起伏,由此,我们可以从个人的人生状态,推究其背后的原因,这其实就是由果溯因的方法。由此,“归纳”方法可以得到细化。
第四,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作者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社会阅历,“由实入虚”,“由果溯因”,获取识见,并表述成文,而我们亦可以采用“由实入虚”,“由果溯因”的方法从文本中析取识见,那么,我们也可以采用“由实入虚”“由果溯因”的方法去形成新的识见,而表述成有个性特色的文段。
然后,我这样表述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围绕“人生过山车”这一话题,充分利用《从烟王到果王》《满载命运的过山车》这两个文本,获取并创新识见。
(2)能够将获取并创新的识见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阅读为主体,以归纳为切入口,教给学生“由实入虚”“由果溯因”两种具体的方法,以获取并创新识见。
(2)以阶梯式的文本呈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逐步丰富识见,并懂得从个人与社会这两个角度来思考这一命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与写作,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的落差。(第一个文本)
(2)通过阅读与写作,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悲悯情怀。(第二个文本)
最后,根据三维目标的确定,我设计了教学流程:
1.由过山车引入,请学生谈坐过山车的体验,顺势牵引到“人生”话题上,对“人生过山车”这一命题做简要阐释。
2.出示第一个文本,让学生思考探究文本中的人物褚时健从烟王沦落为囚犯,然后又从囚犯变成果王的教训与经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识见,并指出学生在无意中所运用的获取识见的方法,由隐而显,第一次强化。
3.出示第二个文本,让学生思考造成文本中一系列人物的人生悲剧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识见,再次指出获取识见的方法,第二次强化。
4.出示一系列与“人生过山车”相关的名人名言,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再次丰满学生的识见,并要求指出这些名人名言中运用了前面介绍的哪种方法,在方法的层面第三次强化。
5.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课堂中的阅读心得,运用“由果溯因”“由实入虚”的方法,以“人生过山车”为题进行片段作文写作。
三、反思:拂去苦乐细话所得
我由准备这一堂课,到最终授出,几经波折,坐上的又何尝不是一趟过山车。
每当深夜,坐在电脑前,对着自己的教案,冥想着一堂课如何推进,却屡屡受阻,一时之间找不到梳理清楚的途径,总有一种气恼之感。此时只要有一丁点可以退缩的理由,也许我就放弃了。但我庆幸,没有退路的我,在反复折腾之下,最终在迷惘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我也充分意识到,理论对于实践的重要意义。过去上课,拿着一本教参就万事大吉了,对于课程标准等,总以为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这堂课上遇到挫折,我回到理论,回到课程标准,审视三维目标,然后再回到教学本身,最终豁然开朗。在教学上,许多人轻视研究,轻视理论,在讲台上重复着自己的经验,教学得不到升华,一生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而我,坐着一趟教学过山车,上下起伏之后,又平稳驶达终点,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具体到“阅读与写作”这种类型的课来说,我的探索和实验也为自己或其他老师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阅读与写作”类型的课,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许多老师在上课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在我的前两次试讲中也表现极为明显。通过这一次磨练,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第一,阅读与写作,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阅读是指向写作的阅读,写作是基于阅读的写作,因此在三维目标的确定中,一定要找到阅读与写作的共同着力点,不能就阅读谈阅读,就写作谈写作。着力点一旦选择好,就一定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反复强化、渗透之后,水到渠成地由阅读过渡到写作当中,引导学生由体验、感受、理论总结到具体实践。
第二,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并不是一穷二白的,因此在阅读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受。同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形成这些感受的心理成因和思维方法,并且将具有推广意义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来,上升到理论层面,为写作实践做充分的准备。
第三,课堂教学的文本选择不能单一化。文本的类型,往往影响着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不同的文本,侧重点不同,也决定着不同环节的具体意义所在。单一类型文本的重复出现,就教学流程而言,可能只是前一教学环节的再一次出现,从认识的角度来看,对学生并没有多大意义。不同的文本,给予学生不同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就内容和方法进行多角度的拓展,增大课堂的容量,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第三部分我的田野笔记
我和学生弓正
弓正是十五班的学生。起初,我对他并无深刻的印象。上课时,他只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回答问题并不积极,也不对我的讲解和分析做应和。但下课时,他总会拉着我,把上课中没有搞懂的内容一一提出来,偶尔也会对我所谓的“说法”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不过在表述上常常辞不达意,所以我总要在和他“纠缠”一番之后,才能将其摆平。
或许在与我的交流中能够找到一种相互切磋的乐趣吧,他提的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一开始是利用课后在教室里短短的几分钟,后来,他常常追到办公室里,讲的东西也不再局限于课文了,彼此交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而且聊的内容也愈来愈有深度。
我这才好好审视这位学生。一脸恭敬的样子,先是笑容浮现出来,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开始讲话,音量不是很大,但能够让人明显听出他言语背后的诚恳。
在一次作文讲评后,他拿着自己的作文来找我,让我做更深入的点评。他的作文可以说是很一般的那一种,写记叙文,没有起伏,没有细节,写议论文,也缺乏足够的事实论据和深入严谨的阐述分析,如果放在考场上,六十分满分的作文,大概也就是能得四十分左右。我已经不记得当时自己怎么说了,但相信肯定少不了批评之意,但我记得很清楚,他在谈话结束的时候问我有时间没有,想让我辅导一下他的作文。
受功利主义的驱动,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不太重视语文,对于写作,许多学生也只是随便应付应付。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学生有提升自己作文水平的强烈意愿,但是作文水平的提高,又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一方面离不开教师具有启发性的点拨,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课堂基础上勤于阅读,加强积累,勤于创作,加强实践,从而自觉地依据需要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进行写作。因此,一些学生即便有这方面的渴求,也因为上述原因而无法坚持下去,提高作文水平就成了镜花水月,成了一个所谓梦想了。
在这个背景下,对弓正提出来的请求,我并不觉得陌生,因为许多学生提过,我也不抱什么希望,能够坚持做下去的是少之又少。但他既然提出来了,我自然不好打消他的学习积极性,就说,那好,就在星期五中午吧。
星期五中午,弓正很准时地来到办公室。我叫他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我的旁边,先讲了一些最基础的理论知识,然后过渡到作文的构段谋篇上。在名师工作室开展的“阅读与构段谋篇”的研究中,我阅读了大量优秀的文本,总结出13种记叙文构段谋篇的方法,这些内容正好可以拿来给弓正做辅导,也免却了备课的辛劳。
我直接从电脑中把自己储备以及编写的资料调出来,先让他看两篇文章,再以聊天的形式和他探讨文章的构思特点。在这种极为放松的情况下,他很乐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时一时之间找不到适当的词语来表述,便会低着头,把手举在耳边,做十来秒钟的停顿,再用力地说出一个词语来,又似乎不太自信,露出笑容盯着我。
这个过程中,我也从平常上课的语调中解脱出来,像面对朋友一样,把自己对这些文章的想法以及自己研究的思路讲出来。弓正很认真地听,也不时滑动鼠标对应我所讲的段落揣摩着,有所感悟的时候便点点头。这样面对面的交谈,往往会使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下午的上课铃响起,才中断我们之间的谈话。
当然,单纯的纸上谈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聊得开心,也并不表示弓正的作文水平会有明显提高。但弓正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同学,没过几天,他交来了一篇文章《沙漏》,写“我”表妹过生日了,“我”带她去一家专卖店买沙漏作为礼物,再由沙漏想到过去即表妹父母离婚的事情,接着又回到现实,写表妹可爱的样子,最后意味深长地结尾:“付完账后,妹妹拉着我的手正准备离开,我情不自禁地将身旁的那个沙漏倒了过来,沙子又不停地漏着……”以寄寓自己对表妹的祝福。我和弓正第一次探讨的写作方法是时空交叉法,而弓正也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点,从现实到过去,再由过去到现在,将成人之间的婚姻状态对小孩子的影响写得深入而真切。虽然一些细节方面处理得不好,但是他在时空交叉法的运用上做得比较到位,使文章增色不少。
这以后,每周星期五,他都会准时到办公室来,“拨云见日法”“比拟构篇法”“双线契合法”“抑极而扬法”,我们一个接一个探讨,有时,我也只是在网上收集几篇文章,即兴和他进行探讨。他的表述越来越流畅,看问题的角度也越来越独到,对文本的鉴赏也比较全面准确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一个星期都能看到他的作文。
很快寒假到了,我们之间的互动也告一段落。即将开学的时候,我收到他的短信,要我到他的QQ空间去看看。当我点开他的QQ空间,上面赫然显示出他在寒假中的创作成果:《放手》《过年》《没有以后》《幸福的笑容》《星星》《在梦里》。在这些文章中,我可以看到,弓正是在很用心地写,虽然有些篇章因为虚构而显得造作,但他在有意识地营造某种情境,表达某种思想,因而使得这些文章具备很强的可塑性。我和他花了一个中午来探讨这些作品,我既肯定了他的热情,也对他那缺乏有力支撑的虚构提出了批评。
在这以后,他在写作上似乎进入了一个飞跃期,不少上得了台面的作品出现了:《伞兵班》以拨云见日法,写自己所在的班级中同学们的一种群体的情感和诉求;《看着你过》以比拟构篇法,把一个红灯人格化,以其为中心,描绘了一系列的人物和情境;《食堂》则兼用前面双种方法,写食堂里一个盘子的自诉,用含而不露的笔调叙述,使读者蒙在鼓里,最后揭示结果,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算命》运用时空交叉法,将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一些偶然性事实串织在一起,从而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近一段时间,弓正看了周海亮的短篇小说《花犯》《要你狗命》,深有感悟,写了《他是傻子》一文,大致内容是,一个傻子坐在街头,马路上一辆小车撞了一条狗,狗主人抛下抽搐的“爱狗”,冲上去和小车司机理论,要求高额赔偿,有人看到傻子,以为他是乞丐,在他面前丢一个硬币,自以为仁慈,然后骄傲地走开了,一位屠夫在旁边挥舞着屠刀,一刀一刀地切割着猪肉,大声叫卖着。弓正想通过环境的冷漠,以及人类对动物的态度,极力表现人类丢失最本真的性情之后的空洞和苍白。特别是结尾,意味深长,这个屠夫看到不远处的傻子,开玩笑似的走过去,给傻子施舍了一小块肉,这个傻子看到肉,便顿时歇斯底里起来,抢过屠夫手里的刀,在街头挥舞起来。
我看完之后,不觉为弓正大声叫好。他很自觉地将人物、场景、主题交融在一起,通过场景表现人物,通过人物暗示主题,在不动声色的冷静中去传达思想情感。
但我还是觉得有硬伤存在,也就是对傻子的身分、来历交待不够,让人读来有点突兀之感。于是,弓正利用清明节放假的三天,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修改,添加了一个交待傻子身分、来历的部分:傻子是村里王大爷收留的,天天帮王大爷做事,和猪圈里的猪是好朋友,但因为傻子手上磨出了泡,愈发严重,最终不能拿锄头了,便被王大爷赶出了家门,无意中走进了城市里。
这样一改,读者对傻子有了足够的了解,但乡下和城市两个部分套装在一起,又显得组合的痕迹特别明显,问题似乎更加突出了。
对此,我和他在QQ里有一段对话:
胡岭21:57:27
我觉得,不要急着改,先放放,冷处理,如何?不要操之过急,有些东西,要在内心里梳理清楚之后,才会有云开日出之感。
弓正21:58:55
呵呵,本来想改好点当周记的。
胡岭21:58:58
好吧!潜心积累,总有一天,会行云流水的。
胡岭22:00:12
没有关系,现在就是很好的周记了。另外,你现在精力有所偏重,不可能用心去写作,等待有机会了,你可以闭关思索,那样对写作会有好处的。
弓正22:00:17
不过确实感觉自己还是嫩了点。对有些现实的描写,我只能想象吧。
弓正22:00:47
呵呵,知道你关心我学习。
我曾经对弓正讲,现在是高二,再过五个月就要进入高三了,学业很紧张,即便对写作有兴趣,也要控制,不要投入太多精力,等到进入大学之后,时间多了,再“放肆”写作。
在我的暗示和劝说下,弓正这一段时间,没有再大张旗鼓地写东西了,我一方面觉得高兴,另一方面又有一点失落。但我知道,即便如此,他也肯定不会忽略阅读的。曾经我只是偶尔提到周海亮的名字,他却利用极短的时间将周海亮的小小说看了一个遍,我也知道,他正在努力滋养自己的文学梦想,这份梦想,在小学、初中,是被忽略的,是被尘封的,但一旦拂去尘埃,便如同星光一样灿烂。
曾经评论他《看着你过》一文,我在他的空间里留下这样的话:我的预言是再坚持八年时间,不管别人是欣赏你,还是冷落你,八年之后一定会有一个非常明朗的结果的。这篇文章在极其平易的叙述当中,又插入较为紧张的细节,给人琐碎的现实感和突如其来的撕裂感,这样交织着,更替着,勾起读者强烈的追寻欲望。最后结果的揭示过渡得极为自然,你的写作手法运用很老练,已经不像一个中学生的行文风格了。一句话,现在是积累阶段,自己多读,多想,将别人的创作优点转化成自己的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