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语文卷)
15279800000005

第5章 从何处出发,往何处去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语文,我的麦地

同路人,我的麦地

你们可知

海子如何答复我的叩问

——《答复》

姓名:辛晓明

所在学校: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

从教年限:18年

最喜欢的书:《语文:表现与存在》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进健身房运动

第一部分我的教育自传

借对翅膀学飞翔

说句心里话,在教育路上才浅近蹒跚几步的我,要写个人小传,实在惶恐,不知从哪里下笔。虽然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十多年,但回顾过往,可圈可点的细节少得可怜。

写点什么呢?不如撷取几个教育生活的片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成长:从做徒弟出发

真正拜杨智慧老师为师,应该从我站上小学讲台之后算起。尽管在师范学校时他就是我的语文老师。走上讲台才知道,台下听课和台上教课,根本是两回事。

那一阵子,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创建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规划,每个年轻教师都要拜师傅。拜谁呢?“师傅”可是稀缺资源,学校里有点名气的师傅就更不用说了。僧多粥少,怎么办呢?于是,学校鼓励我们十几个年轻教师既可以在本地拜师,也可以外拜名师。学校报销书信通联费——外拜名师,这是必需的最低成本了,虽然不多,但至少是一种态度。一时间,我们几个年轻人,摩拳擦掌,四处出击。

杨老师就是此时进入我的视野的。做学生时,只知道他语文课上得有味道,每学期评选都是优秀班主任。这次寻师傅时才发现他的名头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市优秀教师,语文教学省级一等奖获得者……文章专著也颇丰,还是《学语文》杂志封面人物。

师从杨老师十余年,老师带得尽心尽力,可惜我悟性有限,收获自然有限。不过,学习的过程,还是很值得回味的。

积极但不能急躁

说实话,最初师从杨老师,我的想法肤浅而急功近利。我最喜欢幻想的是老师传授教学秘诀后,自己让人刮目相看,名声大噪的情景。

老师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道,“道”即事物基本规律,欲速则不达。好老师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教育人与他的生活应该是什么关系?再小而言之,比如如何正确看待成功、成才的内涵,怎样理解一个课堂突发事件的意义与价值……这些都是教师之道的必修内容,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望着发懵的我,老师拍拍我的肩,语重心长地说,这些,有的可能需要思考一辈子,实践一辈子,但做合格的老师就得这样,要积极,但不能急躁,慢慢来。

除去浮躁与侥幸,我开始按老师的推荐读书。一部《论语》,让我不仅看到了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思想锋芒,还看到了他“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道德人生。中国近代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求丝毫私利,为教育殚精竭虑,终身探索。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青年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眼前总浮现出苏霍姆林斯基那动人的淳朴人性与职业慈悲——“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看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我咀嚼着思想者“教师必须为形成较好人类而献出一切”的人生宣言……先行者怀着崇高的品性、爱心、人格、理想在教育的田地里践行着。很幸运,我在走上讲台之初,通过文字,遍览了众多大师的教育人生、理想诉求,以及终身攀登的姿态。

那一年里,杨老师几乎没有教我什么教学细节。他说,学习技巧,了解教育的最新思想与动态,你订几本教育杂志慢慢看就行了,这个不用我教。

刨根问底比操作方略重要

大概是做徒弟后的第三年,渐渐入门的我一度对“实用主义”着迷,以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尤其我们这种菜鸟级的新手,如果积极使用他人的“成果”,上路就应该更快。

于是,我四处收集诸如教学实录、经典案例、治班方法这样的资料,然后按图索骥,效果还确实不错。各级教学比赛获奖的等级迅速提升,家长对我的认可度也日渐提高。

就在我沾沾自喜以为找到了不为人知的捷径时,老师却告诫我:写大字描红无可厚非,但满足于描红的人是成不了书法大师的。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老师说,看到别人的成功做法,你首先想到的不该是照搬套用,而应该尽量从各个角度思考它的来龙去脉。比如魏书生的班级管理,你是拿来照着操作,还是先思考他为什么那样操作?魏老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群体,在操作上会有什么不同,以及同一个学生群体在不同阶段会用怎样的管理方式,这些具体做法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再如名家的教学实录,他们为什么那样处理教材,设置教学策略?同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相似,过程迥异,而效果却又异曲同工,悉心思考这同中之异,要比“照葫芦画瓢”更有利于自身专业成长……

那天,老师和我只谈了两三个小时,我却觉得自己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我深深地认识到,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一名善于寻根究底的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亦步亦趋的学步者所无法想象的。

用研究者的姿态做老师

受教于杨老师,时时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那年,我像往年一样去给老师拜年。老师了解了我的现状后,问我在教育上有什么困惑。思考片刻,我说了几个时常让我头疼的问题。比如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成绩反复较大,有时效果不错,有时却完全不在状态,怎么讲都不通窍。再比如同样一个教学设计,在甲班感觉不错,但在乙班上课可能就沉闷了,根本上不出那感觉来。

“那你是怎么解决的?”

我一时无言以对。这只是困惑,解决了还叫困惑吗?

老师看透了我的心思:“困惑是拿来解决的,不是拿来迷惑的啊!”

那天,老师告诉我,做老师仅仅读别人的文章,思考别人的做法是不够的,更要善于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用研究者的姿态教书,是大师们共同的成功秘诀。

从那时起,我开始有意识地带着“问题意识”教书育人,带着“研究意识”读书实践。终于,从2000年起,我开始发表教育文章阐述自己的问题与见解。至今,先后在几十家教育报刊上发表文章近两百篇,应该说,每篇都是对解决教育困惑的过程的记录与思考。按照老师的指点,我努力以研究者的姿态做老师,虽然还是困惑不断,失败经常,但我一直在探索以求解决,自我感觉也越来越良好。

现在,“蓝青工程”更火了,各校的教育网站、各种教育报刊上经常能看见开展相关活动的新闻或文章。尤其近年来流行的“名师工作室”,更是对蓝青工程形式的一种更新。做徒弟多年,我也要承担做师傅的责任了。不过,蓝青手牵,如何致远?我的脑里只有老师带我一路走来的身影……

老师眼中的我:不息的奔跑

(常德市第一中学杨智慧)

该怎样描述辛晓明呢?

我大学毕业到师范执教时遇到的那个不善张扬、憨态可掬的少年?那个每天晚自习后到我宿舍借灯夜读的书虫?那个毕业后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依然一如既往地利用节假日来看我,和我谈学生成长、诉教学困惑的青涩教师?

辛晓明或许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人。

那年,我还在师范任教,住在老家的妻子给我添了个宝贝女儿,老家离学校有一百多里的路程,我只能周末回去探望。那时,他正好在离我老家四十多里的山区小学支教。那年月,交通不便,没有来往的车辆,信息也不通,山区连台座机都没有,更不要说手机了。我顶风冒雪赶到家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想不到,他也出现在我的家门口!后来我才知道,他探听到我做了父亲,又猜想,我周末应该回家,于是,一路泥泞,一路风雪,打听着翻山越岭地过来了。望着那张写满祝福的脸,我不禁感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谁肯徒步四十里山路去看望一个只是曾经教过自己,而今根本帮不上忙的普通老师呢?辛晓明就是这样一个不沾尘俗的人。

那年,几篇拙作见诸语文报刊,他的笔耕热情也一下被点燃,一篇篇文字雪花般地飘向我。当时,仗着比他先走一步,我不断对他的文章“鸡蛋里挑骨头”。虽然几乎没有表扬的话语,但他从不觉委屈,反而更加“俯身倾耳以请”。甚至为了得到我的“严厉批评”,他专门买了手机,不过,每次通话,只要我打过去,他就会挂掉,尔后,马上回拨过来。这习惯他一直保持了多年,我也记不清为此事批评过他多少次,但他总是“屡教不改”。这就是把文字从《湖南教育》走向《人民教育》,短短十年在全国几十家知名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二百余篇的辛晓明,一个质朴而谦逊的人。

时光如流水,不舍昼夜,辛晓明对教育教学的痴情也不舍昼夜。这些年,他师从李庄、黄祖训等名师,教学艺术日臻佳境。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讲台上,与广东省名师工作室同课异构的课堂中,全国“创新杯”教学大赛的评委席上,都留下了他践行语文的身影……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正逐渐成长为一位时刻闪动思想灵光的语文践行者。

夜已经很深了,我看到的依然是那个步履匆匆的少年,他正朝着理想的更深远处奋力奔跑。我仍在跑道边竭力为他呐喊助威着,就像当年为运动会上捧回金牌的他声嘶力竭一样。只不过,这次我是以一名同行者的身分与他共勉。

生活剪影里的我:做个喜悦的老师

做个喜悦的老师是件幸福的事情。

剪影一:早晨和女儿跑步去学校,一路上,女儿边跑步边背课文给我听。女儿说昨天她的同桌被老师点名背李白的《静夜思》,结果同桌忘记了诗人的名字。小男孩向女儿求救,女儿做着发“李”的口型,指着自己的牙齿,小男孩居然领悟出了诗人的名字。女儿开心地问我:“爸爸,我的牙齿是不是真的很白?”看着女儿龇着小虎牙的样子,心里挤满了喜悦。

剪影二:路上,一个穿着别校校服的学生笑着向我问好,说:“老师,您今天好帅!”我素来不重修饰,今天偶穿笔挺的西服,想不到马上见效果了。学生说:“您给我们上的课真有味道!”想起来了,前天全区阅读教学比赛,抽签上课抽到了他们班。我轻轻拍拍小家伙的刺猬头,扎扎的,很舒服,像被记住的喜悦。

剪影三:课堂里,我教的是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课我以前参加过国家级大赛,上得很是拿手。尤其让孩子学懂词的意思,读出词特有的韵味之后,还利用资料让孩子读出词人思乡与报国两难的心境,提升了词人在孩子们心中的精神格调,对这种做法自己心里一直很是得意。没想到,最后一分钟谈学习感受的环节里,一个学生说:“我昨天看了陈浩民主演的《烟花三月》,里面的纳兰性德不是这样啊,我觉得他不像您说的那么好……”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了。我们为达目的而苦心创造各种教学情境,是否考虑了孩子们的认知现状呢?孩子在教我怎样教书呢。看着写满自信激动陈述着的脸,喜悦的感觉不禁涌上心头。

剪影四:第一节课后,我坐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个小脑袋探进来,又是她。小女孩见我发现了她,笑容马上爬上脸颊,欢快地问:“老师,我们老师还没有布置语文家庭作业,还是您布置吗?”因为她的语文老师外出学习一周,我代过他们三(3)班的课。其实这是一个学习成绩在班级处于最后几位的孩子。我只是多给了她一些微笑,给她没完成的家庭作业本上写了些诸如“字真棒,老师真想知道全部写完时,该是多么的漂亮”之类的话语。我说:“是你们老师布置,不过,你可以把作业给我欣赏欣赏,我特别喜欢看你写的作业。”

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跑了,蝴蝶结在发梢上飘来飘去,留下一个开心的背影。我的心里也飘满了生机勃勃的温馨。

剪影五:放学前总结当天情况后,我发布最后一项命令:“现在分组到教室外面排路队!”孩子们没动,文娱委员突然带头唱起《生日快乐》。一回神才想起,今天是我生日。看着52张如花的脸,一天的疲惫瞬间云散烟消。沐浴在纯真的祝福里,我想起北京一位老师在博客里发的一张帖子《给我一个班,就够了》,她心里涌动的就是我此时的心情吧?

剪影六:陪女儿回家,我只想轻松地走一走。可女儿不干,她跑步成习惯了,说太慢她受不了。被抛在后头的我刚要交代女儿小心,女儿已经和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撞上了。女儿一骨碌爬起来,替小男孩拍身上的灰尘,关切地问要不要紧,要不要看医生,一副负责任的小大人样。

小男孩走后,女儿不出声了。我正想进行一场安全教育,女儿突然问:“老爸,有没有创可贴?”女儿拉起裤脚,膝头指甲大一块皮不见了,鲜血正往外渗……女儿大概发现我的表情不对,故作轻松地解释:“没事的,不就是一点皮嘛,你不是说,人的细胞会新陈代谢吗?这块皮不掉,几个月后,也不是它了。”

女儿大大咧咧了一点,但乐观豁达,与人为善,这是我这个老师父亲长期打造的作品。调皮但不失善良的女儿,让人心里柔软而温暖。

做老师真好。在校园,可以心怀满满的为师之乐;在校外,可以尽人父之责享受浓浓的生活之美……所有的空间都阳光灿烂,了无缺憾。

就一辈子做个老师吧。一辈子活在孩子们疯长的年龄里,活在孩子们纯真的季节里,活在与孩子一起长大、一起开心的世界里,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回眸十八年的教育,平凡如我没有腾达的翅膀,却从来不缺少飞翔的机遇与空间,不缺少翱翔的自由与快乐,人生得此,夫复何求?

第二部分我的研究之旅

从反思到突围

语文怎么教?怎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教语文?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这是语文教师的世纪话题。不断学习,不断发问,不断探究,这是当代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状态。一个教师职业之路能走多远,从某种意义上讲,要看他的研究性工作之路能走多远。

我的研究性工作走了多远?姑且以《扁鹊治病》教后思考为例借管窥豹吧。

当头棒喝:以内容关照,不伦不类

《扁鹊治病》的公开课上完了,听课者反响还不错。像往常一样,我开始反思教学过程。

“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王荣生教授关于语文选文的四种类型的观点跃入我的脑际。按照他的观点,语文教学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正确定位文本类型而确定好“教什么”的问题,才可能有效和高效。

假定此观点为真命题。

那么,我的教学设计是否正确把握了文本类型,明确了“教什么”?

环节一:质疑课题,整体感知。为培养学生带着问题意识阅读的习惯,采用质疑导入的方式。如结合课前预习,对着这样的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随着学生的质疑板书体现课文脉络及矛盾冲突的关键词:蔡桓公、死、扁鹊、名医。随后强化疑问中的矛盾,点燃阅读期待:把人给治死了还是名医?交流体现扁鹊医术高明的句子时尽量简单,“读悟”等活动不多,毕竟这里不是指向寓言寓意领悟的细节所在。

环节二:解读过程,探寻原因。引探:医术高明的扁鹊给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却病死了。治疗的过程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不妨穿越时空隧道,到当年的现场看一看。于是引出三个场景的学习体验。

现场一:出示描写第一次见面的语句,要求联系生活想象,补充合情合理的提示语,读出相应的语气,如冷漠、讽刺等,以充分体验蔡桓公不信任人,为人武断、傲慢的性格特点,为感悟寓言蕴含的哲理提供感性基础。

现场二:出示描写第二次见面的语句,要求想象扁鹊的语气读文。重点引导想象“不高兴”和“没有不理睬”的样子,推想并描述其心理活动。

现场三:就第三次见面的语句,结合前几个场景,分角色完整表演,体验蔡桓公的“非常不高兴”。

环节三:走进心灵,感悟教训。在充分体验治病过程中蔡桓公言行的基础上,顺势创造一个多元感悟哲理的思维平台:小小疾病,因为没听忠告,终成大祸。病入骨髓的蔡桓公已进入了弥留之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想让后代子孙记住自己的教训啊,蔡桓公最想说什么呢?根据学生的思维情况,教师酌情提示:蔡桓公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总结教训,如从对待疾病态度的角度,从为人处事的角度,从事情发展危害的角度,等等。从故事整体思路出发,多角度感悟道理,是这个环节的重点。

环节四:整体回眸,开放阅读。在简单回顾中强化学法,在推介课外读物中拓展阅读视野。

《扁鹊治病》是中国古代寓言文化长廊里的经典故事,这样教,学生走进了寓言的故事世界、思维世界,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达到定篇“了解和欣赏”的要求似乎差不多。但是,达到“学习经典的丰富蕴涵,培育文学文化素养”的要求,我实在没有底气:学生除了了解故事,习得言语,感悟道理外,对寓言特有的文体,对寓言文化特有的言语等,可能略有所感,但会意不深。所以,我的课不属于定篇教法。

那么,我的课堂是否在发挥教材例文功能呢?“例文”在于取文本蕴藏的读写知识或技能的某一侧面的某一点或几点,让学生形成某一方面的读写知识。在“解读过程,探寻原因”部分,为促进入境体验,我运用“抓对话、提示语、动作神态词入情诵读”的方法,属于“读写知识”,是“例文”功能发挥的具体表现。可是,真把本课当做承载某项知识的例文来教,似乎又浅尝辄止,失之肤浅。

再看“质疑课题”环节,从学生现在读或将来要读的现实情境中取样,旨在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读写疑惑或问题,领悟读写方法,形成读写能力,似乎有样本教学的影子。但是仔细思忖,这里的质疑并非所有寓言文本共有的“问题和困难”,因而不具备“样本性”。所以,这样的课堂也不是样本教学。

至于“开放阅读”的环节,我本想融通课内外,但指向有点空泛,显然也不符合“用件”特点——像学习了《临死前的严监生》则拓展阅读整本《儒林外史》,探究人物到底是节约还是吝啬那样,用从文中所学的东西,去触发并从事一些与选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我的课堂显然不属于此类教法。

以文本选文的类型关照,这堂课怎么如此不伦不类?是否应该换一个角度?

峰回路转:课文是单元整组目标下的个体

当前语文教育界有一种观点:语文教学要从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出发;语文教材中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具体的文本教学是为达成课程目标而开展的;语文课程的学段目标决定单元目标,一个单元内的各个文本在单元目标的达成上或互为补充,或互为延伸,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果“从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出发”是真命题,那么,《扁鹊治病》文本的学习,必然要以相关文本学习目标的科学设定为前提。

首先来看课程目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的阅读感受。”再看《教学参考书》(人教版)中描述的单元目标: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学习简要概括故事内容,练习讲故事;再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兴趣。再看教材编排的其他几篇课文《纪昌学射》《普罗米修斯》《文成公主进藏》《渔夫的故事》,都是属于以“感受故事魅力,体会其中道理”为主要目标的“故事长廊”主题单元。其故事之间是平行关系,是“故事长廊”里各具特色的精彩样本。所以,只要是有助于学生了解故事,体会道理,燃情阅读,培养读写能力的课堂,都是有效的,符合课程目标的。

据此看来,我的课堂是没有问题的。

是否小学四年级的课堂原本就不宜“四类型化”、疆界分明呢?

是否即便需要构建新的教材体系,但在新的教材体系出来之前,我们积极用第三只眼睛看新的课程论、教材编写论、教材功能论,仍要基于当下,基于建设,不放弃探索呢?

摸索前行:基于“学得”上路

也许,无论是“教什么”“用什么教”还是“怎样教”,最终都要指向“得什么”的问题。只要课程目标正确,学生语文素养的定位正确,语文教育必定经探索而指向科学。

因此,再教该单元,结合单元整组教学观点和选文“四类型化”观点,我尝试了“四节课四步教文法”。

第一节:“样本”策略教《纪昌学射》

理由: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背景下,“教是为了不教”、“自能读写”是课堂教学的圭臬。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读写疑惑”出发走进文本,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相机点拨归纳读法、写法,以获得自主研读同类文本的学法为基本目标。这既符合该文为本单元第一篇讲读文的特点,又符合该文有核心疑点的特点。(课后习题有一个问题提示: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学练习眼力呢?)

第二节:“定篇”策略教《扁鹊治病》

理由:作为中国古代经典寓言之一,学生有必要了解寓言简练生动的言语特点及深刻自然的说理方式,有必要走进五彩斑斓的寓言世界吸吮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因此,以“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学习经典的丰富蕴涵,培育文学文化素养”为目标,紧抓言语特点与说理方式进行言语学习与实践活动,十分值得一试。而且,这样的做法也符合单元目标要求。

第三节:“例文”策略教《普罗米修斯》

理由:《普罗米修斯》是一个神话故事,作为本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教材编排意图,需要抓住具体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此点可从课后习题“我从一些语句体会到了人物的心情”处得知),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这是读写人故事的重要抓手之一,它与以叙事为主的寓言故事是有区别的。因此,我决定以本文的学习,落实“品心理,知心灵”这个阅读故事的读写知识。这样的教学,同样可以直抵单元目标。

第四节:“用件”策略教《文成公主进藏》《渔夫的故事》

理由:《文成公主进藏》《渔夫的故事》都是略读课文,学生通过读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精神、品质等)后,重点应放在学生还想知道和探究的新问题上,如民间故事“反复叙事”手法的奥秘等。这样的学习,实际上是有主题的微型综合性学习,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全方位的。

结合单元目标与文本特点,吸纳教材选文的四种类型的观点,我做的教学尝试是教学形式每课各异,让学生能够一课一得。因此,学生反应出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还算不错。但这只是我基于两种观点求平衡的一种尝试性做法,是否科学可行,还需要长期的实践检验与完善。

不过,思索、学习、探究至此,一节课的经验终究没能变成一类文本教学的智慧。也许,在一个语文观、语文价值观、语文课程观、语文教学观尚需深入研究与厘清的时代,在一个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模式等都需要新探索的时代,我实在不敢妄言如何教才是正确的。也许,“如何教”“教什么”,都不是当前语文教育急需解决的第一问题,如何从学生的“学得”出发,让每一个孩子乐意学,通过课堂学习学有所得,让孩子校内校外都能有效学,等等,才是更值得关注的事情吧。

反思,就是一个这样肯定、否定、寻觅、突围的过程。

教学研究亦如是。

效果剖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根据文本特点,结合编者意图,合理发挥选文功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更具语文特征。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语文课的程序变得更简单,减少非语文活动,每节课一课一得,学生学得轻松实在,课堂逐渐由有效走向高效。学生的语文学习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变?反复思忖后发现,一是教的变化带来了学的变化,教学目标直接可操作,学习目标同样明确可检测。这种改变,有助于课堂教案向学案转变,促进了有效地教向主动、有效地学的变化;二是正确把握教材特点,把握编者意图,追问学生的言语学习所得,本身就是朝向语文教育本质的行为。

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与兴趣的增强。语文是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语文选文功能观与当下单元整组教材编写结合,学生凭借言语材料与言语实践活动感悟、运用语言。没有了花里胡哨的噱头与环节,让学生觉得学得更实用,学得更快乐,学得更得法,能在每节课上完后有实在的进步,让成就感与愉悦感自然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看来,首先要解决“得什么”问题,然后才可能准确把握“教什么”,最后厘清“用什么来教”。语文教学一切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应该是语文教师关注语文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地。

第三部分我的田园笔记

读出你自己

刚分到学校任教的时候,学校里有位老师每月都能发表几篇文章,这让大家羡慕不已,纷纷前去求取写好文章的真经,尤其想学学使文章有新意的诀窍。

文章如何出新,虽然前人学者早已有过大量论述,但对于我们这些未入门径的初学者而言,总觉无法领略其中要旨。面对我们的热情,这位老师略略沉吟,说了下面这个故事。

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的第七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角,一步步往上爬……

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一只小小的蚂蚁,这样执著顽强,真是百折不回啊!我现在遭到一点挫折,怎能就此气馁退缩?”他觉得自己应该振奋起来,勇敢地面对他在生活中的那些困难。

第二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也禁不住说:“可怜的蚂蚁,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唉,可悲的蚂蚁!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失利,我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再蛮干一气了——我是个人,是个有头脑的人。”他果断放弃了原先错误的决定,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个人也一直观察着这只蚂蚁,他听到这两个人的话,开始苦思冥想:“观察同一只蚂蚁,为什么他们两人得到的启示迥然不同呢?”

老师问,如果面临这个情景,你会做谁呢?

大家陷入了一片沉思。

没多久有人说:“我要做第一个人,学习蚂蚁的百折不挠。”另一个说:“我要做第二个人,学会放弃与理智的选择。”还有人说:“我要做第三个人,寻找不同判断与启示的深层原因。”……

待到大家安静下来,老师说出了一个令人惊诧不已的结论:“故事中几个人的做法都对,但大家的选择都不对!”

怎么可能?同样是学习蚂蚁百折不挠,反思蚂蚁的不足,积极地探索真知,我们的选择怎么就不对呢?

老师一语道破天机:“因为你们都没有做自己!”

对着沉思的我们,老师继续解释道:“第一个人结合个人的体验,悟到自己需要的坚韧与振作;第二个人结合自己的现状,获得放弃与变通的智慧;第三个人反观他人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从方法论角度探索最本质的原因,也必将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他们从简单的情景中,都读到了自己独特的感悟。我们在体会事物带给我们的启示时,也应该像这三人一样,得出自己的观点来。”

时过多年,每每看书读世事,我总忘不了问自己:“我是否读出了自己?”总怕一不小心,只知拾人牙慧,丢失了自己。看到他人的精美文章与精辟观点,我会想一想,对同一个主题,我有没有什么见解,我会怎样表达?对方的观点有没有遗漏,是否适用于所有条件之下?对方这样精彩独到的表述,其思考过程又会是怎样的?……

随着时间的浸润,如今,我慢慢学会了表达独特的自己。

只是,我知道从何处出发,明白要到何处去,但能到达何地何种境,只有麦地知道,只有海子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