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选股、选时有绝招
15279900000003

第3章 选股9大策略

2.1 熟悉基本知识

1.熟悉股票的类型

熟悉股票,是投资者选股不可忽视的重点之一。依上市公司的资本、业绩及涨跌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分析,股票品种虽然叫人眼花缭乱,但也不外乎几种类型。认识了股票的类型以后,投资者就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恰当选择。

(1)大盘股和小盘股。

根据股本大小,股票可分为大盘股、中盘股和小盘股。在我国股市,大盘股一般是指公众股总量在一亿以上的股票,中盘股在五千万左右,小盘股在三千万以内。大盘股实力强,营运稳定,在过去的最高价位和最低价位上,具有较强的支撑与阻力作用,因此,其历史上的高、低价位是投资者买卖股票的重要参考依据。投资者可在不景气的低价区内买进股票,而在业绩明显好转、股价大幅升高时予以卖出。

中小盘股由于炒作资金较少,容易吸引主力大户,搏差价比较理想;然而股本太小,经不起市场的冲击,股价涨跌幅度较大。一般来讲,中小盘股票在1~2年内,大多会出现几次涨跌循环的机会,只要能够有效把握行情和方法得当,投资中小盘股票,获利大都较为可观。其投资策略是耐心等待股价走出低谷,开始转为上涨趋势时予以买进;其卖出时机可根据环境因素和业绩情况,在过去的高价区域附近获利了结。

(2)投机股和复苏股。

投机股是指那些易被投机者操纵、价格暴涨暴跌的股票。复苏股一般认为是那些经过惨败,极其萧条,一经复苏,可能获大利的股种。前者受消息及人为操纵影响,并无业绩支撑;后者虽不受青睐,但有其内在的价值。投机股短期可能赢大利,但若操作不当则可能亏损严重,一般股民(中小散户)对待这类股票必须持审慎态度,决不能盲目跟风。

复苏股在低潮时如有改进局势的良策大计或者有实力雄厚的大股东介入,则要密切关注其财力情况的变化,耐心收集,一旦形势好转便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该公司顺利渡过复苏期,其振雄风之时便是投资者考虑抛售之机。

(3)高成长股和缓慢成长股。

高成长股,是指那些企业规模小、活力强、利润成倍翻番、年增长率在20%以上的股票。持有者可以获取可观的利润。然而,投资这样的股票也有很大的风险,尤其是一些热情有余、资金不足,主业不突出,到处铺摊子的企业,一旦资金周转困难就会出现麻烦,或者由于行业政策或国家经济发生紧缩而一落千丈,甚至出现破产的结果。同时还必须注意一些高成长股,特别是热门行业股,不会永远都这么高速度发展,一旦发展停滞,炒高了的股价势必大幅回落,故存在较大的风险因素,只适合激进型投资者。

缓慢成长股,是指那些企业投入大、产出慢、年增长速度大致在10%左右的股票。因能力不足无法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收益,敢冒风险的投资行家理所当然不喜欢它,然而它受基金或机构的青睐,原因是由于它风险小,并可收到固定的股息,反而会被长期持有。由于这类股票上涨速度慢,只有到了股市很火爆的时候,才会有较好的表现,股价波幅小,不适合那些激进型的投资者。

介于二者之间,年增长速度在10%~20%之间的股票,称之为稳健适中股,其发行公司多是一些大中型企业。这类公司通常规模较大,成立时间也较长,经营比较稳健,但很少有50%到100%的增长记录,不能指望这种公司的股票在短期有成倍的收益。但它是大中型企业,其资产丰厚,抗风险能力强,一般不会破产倒闭,即使碰到危机也有能力化险为夷,安全着陆,使公司恢复如初,在经济衰退和不景气的时候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选择这类股票,往往有一种安全感,最适合稳健型投资者作中长线投资。

(4)冷门股和热门股。

冷门股是指那些无人问津、长期被搁置一边的股票;热门股指的是众人追捧、大家一致看好的股票。

在股市中,一般情况下以避冷趋热为佳。因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违,应该远离冷门股,多关注主力大户介入的热门股票。这样,你赢利的机会就会多一些。不过,冷门股并不是都长期困于冷宫,有希望的冷门股最冷的时候,也许就是它即将翻身的日子。如果你持有已久,不妨再坚持一下,只要它并没有根本性的问题,终将重新跃起。而被誉作人人赚钱的热门股,在它达到沸点时投资者就必须抛出。这样做并非它没有辉煌的前景,只是因为人人获利后,回吐调整势在必行,若不适时抛出便会天价套牢。对此投资者一定要辩证地看,客观地看。

(5)绩优股和垃圾股。

对于绩优股,并无统一的评价标准,一般来说,主要有这样几种特点:一是年每股税后利润在0.50元以上;二是年净资产收益率在20%以上;三是市盈率在20倍以下。实际上,考察一个上市公司的业绩如何,应当综合其各个方面的情况,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的管理水平、给股东的回报等方面。

从理论上讲,买股票就是向该上市公司投资,投资的目的则是获取投资收益,而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提供回报的高低只能从其业绩状况来反映,业绩好说明其为股东提供的回报高,业绩差说明回报低,亏损说明投资者不仅得不到回报,还要用本钱去还债。因此,绩优股理所当然地受到市场欢迎。随着中国股市和投资者的日趋成熟,投资绩优股已逐渐成为市场的共识。

与绩优股相对应的是垃圾股,就是业绩较差、又无增长前景的股票。之所以称之为垃圾股,就是因为它们像垃圾一样被投资者所抛弃。无论是何种股票市场中,垃圾股都是名声最坏的,因为它的市场表现正好与绩优股相反,“涨时涨得少,跌时跌得快”。

识别垃圾股并不困难:一是年每股收益不到0.10元;二是年净资产收益率不到5%;三是产品无竞争力,市场份额小;四是行业前景不佳。垃圾股一般价格较低,所以从比较效应来看,好像更便宜一些,所以有很多股民也涉足其中,但往往不仅寸功未立,还要损兵折将,因此作为理性的投资者,要尽量回避垃圾股。当然,对一些真正有题材的垃圾股,也不妨关注其公司的动向,如资产重组和兼并收购。业绩不好的公司,往往会被一些实力较强的公司看中,对其进行收购、兼并或重组,这样一来,其业绩也会有所提高,一旦选准了这样的垃圾股也不失为一大幸事。

总之,基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购买股票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重要的是要先确定适合自己的投资计划,再分析得失,最后根据股市行情选择恰当的股票进行投资。

2.掌握选股的准则

选股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决定投资者胜负亏盈的关键问题。因此,投资者必须审时度势,精心选股,以增加获利的机率。一般来说,选股要遵循以下几个准则:

(1)选股要注重三性。

投资者选择股票,必须注意三个原则:安全性、有利性、流动性。安全性是指确保投资者在收回本金并获得预期收益方面的特性;有利性是指投资者获得利息收益和资本增值收益的可能性;流动性是指股票随时变现的能力。不同的股票在这三个特性上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影响安全性的主要是从投资到收回本金之间的不确定因素,投资者必须了解上市公司的资信等级、财务状况、获利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情况,股票的安全性与发行公司的经营密切相关。由于时间越长,不确定的因素变化越大,所在长期股票的安全性就小于短期股票。而有利性往往与安全性相冲突,风险越大的股票,其可能获得的收益也相应较大。股票的流动性好坏对投资者非常重要,它可以及时满足投资者对资金的一时急需,使股票投资具有灵活性,上市的股票变现容易,其流动性比较大,相反,不上市的股票的流动性较差。

投资者自然都愿意选择安全性、有利性、流动性都较好的股票进行投资,但在股票市场上,这样的股票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投资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2)选股不在多而在精。

投资专家提倡“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只篮子里”,但这并不意味着进股多多益善。除非是你钱太多了,否则一般投资者绝不可以见风就是雨,只要有人说哪只股票好就去买,结果买了一大堆股票,真正赚钱的却不多。况且股票种类买多了,投资者就没有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对每只股票的走势进行观察,更不用说认真研究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了。当然,也不提倡孤注一掷,全押一支,这样风险太大。投资专家建议,一般散户选股不在多而在精,持有五只股票就足够了。在这五只股票中,要依重点采取短中长期的策略搭配,例如两只做短线,一只中期持有,两只做长期投资。热门股的数量要有限制,也不要拿中长期的股票来短线进出。若真的看上了另一只股票时,那就得强迫自己要有所取舍,而不是没有限制一直买下去。这样的好处是你会借此随时检视自己的持股内容和目前的盈亏,对于个股价量表现,以及基本面的变化也照顾得来。再者也会因此而常常做出汰弱留强的动作,这样持股内容会比较灵活。

(3)做股票要相对“专一”。

做股票要相对“专一”,不要四面出击,见异思迁,其好处是:一是降低成本。二是合理运用资金,减少投资风险。若同时做多种股票,则“贪多嚼不烂”,资金调度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专一做一种或两三种股票,资金相对宽裕,一旦被套,可调后续资金入场,采用“摊平法”解套。三是精力集中,减少失误。手中抱有多种股票者容易分散精力,顾此失彼。有行情时手忙脚乱,若忙中出错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若专做一两种股票则无此虑。四是情况熟悉,便于操作。俗话说“熟能生巧”,专做某一两种股票,时间久了,对其走势、股性了如指掌,何时进何时抛心中有数,自然就会胜多败少。当然,这里所指的“专一”是相对的、阶段性的,并非一定要“从一而终”,非某股不炒。

(4)选股要灵活多变。

“灵活多变”要求投资者顺势而为,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比如在股市上涨期,虽然满盘飘红,但各个股之间的涨幅却有很大差异。在一轮上涨行情中,那些热门股、绩优股的涨幅往往强于大盘。因此上涨期选择热门股、绩优股往往回报丰厚。而盘整期是庄家股最活跃的时期,在盘整期炒庄家股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股市下跌期所有的股都在劫难逃,但跌幅却有深浅之分。新股无顶亦无底,在此期间炒老股则相对安全一些。如果你是做中长线投资,应选择那些具有成长性且无政策性风险的股票。如果你是做短线投资以赚差价为主,则可选择那些上下震幅大的热门股参与炒作。投资者个人情况不同,选择的股票也有差异。

3.分析市盈率

股票价值投资分析方法就是要正确估计个股的内在价值。价值投资分析的鼻祖是本杰明?格雷厄姆,他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投资理论家。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以企业本身的价值为基础,认为只要股价低于企业的真正价值就行了。格氏认为市场迟早会认识到企业真正的价值而抬高股价,弥补它与实价之间的距离,这样原先的投资者就能获利。

价值投资的依据就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规律,即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市场上某一东西的价格远低于其价值时,价值规律的内在作用会拉动价格向上,反之,若某一商品的价格远高于价值时,价值规律的内在作用又会拉动价格向下。根据这一原则,投资者可以寻找到一些合适的股票和合适的买卖点。如某种股票看起来应值30元,但市价却只有10元,它可能就是价值被低估了的股票,买入这种股票一般收益丰厚,而风险又不大。那么如何发现这类具有实质价值的股票呢?

寻找实质价值股的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计算市盈率。市盈率是股票市价与每股税后利润之间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市盈率=股票价格/每股税后利润。通过分析市盈率,投资者可据此预期公司未来盈利的增长状况以及投资的风险程度。市盈率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与获利率有关,是盈余获利率的倒数。例如:市盈率为20倍,获利率即为0.05,即5%。一般情况而言,选择市盈率低的股票胜于市盈率高的股票,因为在大市上升阶段,市盈率低的股票上升空间大;在大市下跌阶段,市盈率低的股票风险小,翻本期短,对投资者较为有利。

采用市盈率选股要注意两方面:一是与市盈率的历史比较。用同一股票目前的市盈率与过去数年的市盈率比较。例如,某股票现价是20元,其每股收益为1元,市盈率为20倍。现在将该股目前的高低价与过去数年的市盈率比较,如果目前的10倍市盈率接近或低于过去数年的低市盈率,则说明该股现价位可能偏低,反之则可能偏高。二是成长性分析是运用市盈率的灵魂。要使市盈率成为选股工具,就必须与成长性结合起来。买股票时希望市盈率尽可能低只是基本价格便宜,从“物美价廉”的要求看,还应该考虑成长性这个“物美”的标准。低市盈率、高成长股是投资者最理想的选择,它可以使投资者获得两级增值:一级增值是公司收益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投资收益;二级增值是市盈率增大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本增值。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发明了一个模式:当市盈率是公司增长率的一半时,是一个很好的购进时机。

4.通过市净率分析

市净率通常是用来表达投资活动安全性的指标,它表示投资者购买1个单位资产所付出的代价。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市净率越小,该股票就越安全。

其计算方法是:

市净率=每股市值/每股净资产

从市净率的公式可以看出,市净率反映了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价关系。该指标表明股价以每股净值的多少倍在流通,即评价相对于净值而言是否被高估。如果市净率越小,说明股票的市价低于其净资产值越多,投资价值越高,股价的支撑越有保证,反之则投资价值越低。但是该指标最大的缺点是无法反映净资产的盈利能力,即现在的净资产值高并不能完全代表将来的收益一定好。其中,市净率为负表明该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为负,且绝对值越大,股价与净资产偏离越严重;而市净率小于1则表明该股价尚在净资产值以下,股价并未体现公司的价值。对成长性一般的传统类公司来说,其安全投资区一般是市净率在1~2之间。对于股市淘金者来说,选中了那些经营稳定、业绩优良、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个股,无异于发掘出一座金矿。

选股除了进行净值比较外,最好还要看看它是否具有上升潜力。因为有时某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低于其实质价值,极有可能是由于该公司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如果真是这样,该公司经营不善,没有盈利,甚至亏损,每股净资产值再高,迟早会坐吃山空,资本增值更无从谈起。这种股票即使再便宜,也不要碰它为好。

5.通过股东人数的变化分析

我们知道上市公司每年的中报及年报中都有一项重要的数据,即期末持股户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股东人数。此数据来源于证券交易所,真实地反映了公司股份的分布情况,特别是流通股份的筹码集中程度,而人均持股数是对这一数据的进一步量化,定量地反映了流通筹码的分散状况。股东人数的增加或减少反映了流通股筹码的集中度。股东人数增加,说明持股集中度正处于分散状态;而股东人数减少,很有可能是散户抛售而机构吸纳的结果。因此,根据股东人数的变化,可以掌握主力的动向,预测股市的走势。一般来说,股东人数多,筹码集中度小,则该只股票缺乏主力运作,上升难度比较大;反之,如果股东人数少,筹码集中度大,则表明该只股票有大主力大资金介入,并且收集了较多的筹码,一旦时机成熟,便有可能向上发力上攻。有人统计近年来人均持股超过一万股的个股,几乎都是深沪两市的“黑马集中营”。

一般而言,股东人数的分散与否可以体现出庄家的吸筹和减仓情况。股东人数在底部由多逐渐减少的过程,即表明了庄家在底部吸筹,随后逐渐控盘,以利于庄家拉升的过程。

从相反的方面则可以证明,在股价高位股东人数的增加反映出庄家的出逃情况。

2.2 看财务报告

分析某一股票的投资价值,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便是了解和分析发行该股票的上市公司发表的财政资料,即公司财务报表。公司财务报表是关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一个股份公司一旦成为上市公司,就必须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即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便于投资者查询。

在上市公司公布的一整套财务资料中,最重要的是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反映了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在一个会计周期内的经营业绩,以及上市公司的整体发展趋势,是投资者了解公司、决定投资行为的最全面、最翔实、往往也是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散户投资者要么是不屑于分析财务报表,而唯消息是从,唯庄家是从;要么是不会分析财务报表,而单纯凭运气、靠机遇炒股,其结果对个人来说,大多难以逃脱追涨杀跌的怪圈,基本上都成了庄家的炮灰;对整个市场来说,则导致市场大起大落,暴涨暴跌,缺乏稳定性。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成熟与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过去以价格取向为主体的投机操作时代已逐步让位于以价值取向为主导的投资时代。

1.投资者的基本功

(1)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公司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对比,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了解财务报表中各项指标的变动对股票价格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最终做出投资某一股票是否有利和安全的准确判断。财务分析属于基本分析范畴,它是对企业历史资料的动态分析,是在研究过去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从传统股票投资学的定义看,股价即为发行公司“实质”的反映,而发行公司的实质,就是它的营运情况、财务情况及盈利情况,了解这些情况最直接最方便的办法,便是进行财务分析。

对于崇尚理性投资并想把炒股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的投资者,读懂财务报表,并熟练、准确地进行财务分析,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已有一千多家,其质地参差不齐,甚至可以说是鱼龙混杂,想要重温股市建立初期齐涨共跌的旧梦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利用公开信息把握公司动态,运用财务报表了解公司经营状况,从而对公司的内在价值做出基本的判断,将成为每一个置身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股市价格向其内在价值回归是未来股市发展的重要走向,过去那种高投机、高市盈率、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的现象正在逐步纠正。随着股票价格同其内在价值的回归,股票的价格与公司的经营业绩联系越来越紧密,股价的档次也在不断拉开,成长率高的绩优股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因此,理智的股市投资者,应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重视股票本身的品质。那么,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如何判断股票品质的优劣,如何从众多的股票中挑选出高成长率的股票?阅读与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最直截了当、最有效的手段。

阅读与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有两大重要功能:一是通过分析各种股票品质的好坏来反映出它的内在价值,进而帮助你选股;二是通过阅读与分析你所投资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了解你所应有的权益,进而帮助你维护自己应得的利益。

所以说,无论是正处于选股阶段的投资者,还是已投资于某公司的股东,要想作一名理智的投资者,要想维护并发展自身的经济利益,就必须认认真真地研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这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你在股市投资时还是如同过去那样盲目跟风,或者“跟着感觉走”,对你所投资的公司知之甚少,则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2)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通常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会计报表一般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组成。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流动资金是否充足做出判断;通过分析损益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判断;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能力,判断公司合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以及支持日常周转的资金来源是否充分并且有可持续性;通过会计报表附注,可以了解企业使用的会计政策,以及会计报表中的一些重大变化与重大事项。

2.资产负债表

(1)资产负债表的项目。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将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能正确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这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是该公司的全部家当,是公司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是公司负债状况的完全表露,是公司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而在现在某一日期承担的将在未来向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的责任。一家公司要想获得高速发展,适当负担一些债务是情理中事,但如负债过大,则公司的资产质量就会不高,泡沫成分也就必然较大,这无疑蕴含着较大的经营风险。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也即公司的净资产,是资产与负债的差额,表明了公司的投资者对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也称产权。它是公司实实在在的家当,一般由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组成。由于这一部分直接影响到投资收益,即分红送转,因此,特别值得投资者认真揣摩。

资产负债表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综合财务报表之一。它是一张平衡表,根据会计学上复式簿记的记账方法,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双方在账面上必须平衡,所以资产负债表也就是资产和负债的平衡表,资产作为会计上的借方,列在表的左边,负债作为会计上的贷方,列在表的右边,两边的总金额必须相等。假设一家公司的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存货、机器设备等,一共价值5000万元。这5000万元的资产并不完全归这家公司的股东所拥有,因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总会有贷款或欠款。如果这家公司从银行取得1500万元的贷款,并发生赊购价值500万元的商品业务时,那么,这家公司一方面有了资金(资产)5000万元,另一方面欠银行和其他单位的债务(负债)2000万元。作为公司5000万元资产的来源渠道,一是靠2000万元的负债,二是靠股东的投资和公司的累积盈余,即3000万元的股东权益(净资产)。下面我们对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资产。

公司的资产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家公司的规模和实力。从理论上讲,资产规模大的公司,发展相对稳健,经营成本与风险都小。当然,实际中不仅要看公司的资产规模,而且还要看资产质量。资产分为四大类,共30多项财务指标,从上至下按变现程序排列,变现最快的排在最上方,变现最慢的排在最下方。

①流动资产。

是指公司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以及那些在较少时间内能换成现金的短期资产。流动资产是最容易变现的资产,按变现快慢又有如下几种: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等。一般来说,分析流动资产状况,要重点考察其中的应收账款及期末存货。应收账款的余额过大,发生坏账的风险会相应增加,公司的正常运转可能会因此而受影响,风险也可能因此而出现;存货比例过大(即存货周转率过低),将不可避免地占用企业的资金,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和付现偿债能力,减低企业的活力。

②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指的是一年以上才能收回的投资。国内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主要是股权投资和联营投资两部分。要考察公司长期投资的资产质量,就要对长期投资的回报作最基本的评价。投资者应十分注意的是,一些公司一味注重规模、外延的扩大,不断向外投资,其子公司又投资孙公司,形成巨额的长期投资,但与之相应的投资回报率却很低。而合并报表往往将其中很大的部分抵销,表现为集团的存货和其他资产,淡化、掩盖了母公司长期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③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指的是厂房、设备等实物资产,包括已经建好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一般来说,工业企业和基础设施类公用事业企业固定资产比例较高,商贸类企业固定资产比例较小。

④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反映企业各项无形资产的原价扣除摊销后的净额。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属于有形资产,土地、房屋的使用权,商誉,专利等则属于无形资产。我国宪法规定,城镇土地属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集体所有,因而,作为有形资产的土地所有权不可能表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只有使用权才能转让,企业所拥有的地产就只能是作为土地使用权的“无形资产”。

第二部分:负债。

负债即企业的债务,按偿债期是一年以内还是一年以上又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那些在一年内须偿付的债务,如应付员工的工资、应付未付账款、应付未付银行和其他贷款人的票据、应交未交的税款等。长期负债是指那些在一年以上必须偿还的债务,主要是借银行的长期贷款,还包括企业发行的长期债券,长期应付款以及其他长期负债等。

第三部分: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就是企业的自有资产,包括股本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含公益金)、未分配利润等项目。

(2)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内容庞杂,数字繁多,非专业人士确实难以看清、看懂。为此,专家建议,作为一般投资者,阅读时宜广,以“整览全局”,分析时宜精,以“把握重点”。

阅读时宜广,就是说首先要游览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使投资者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总额及其内部各项目的构成和增减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初步游览一遍后,则要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重要项目,尤其是期初与期末数据变化很大,或出现大额红字的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比如,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而它的增减变化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当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负债的大规模上升,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偿还债务的安全性亦在下降。又如,企业应收账款过多,占总资产的比重过高,说明该企业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较为严重,而其增长速度过快,说明该企业可能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或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结算工作的质量有所降低。再如,企业年初及年末的负债较多,说明企业每股的利息负担较重,但如果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较好的盈利水平,说明企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佳、经营能力较强,管理者经营的风险意识较强,魄力较大。还有,在企业股东权益中,如果法定的资本公积金大大超过企业的股本总额,这预示着企业将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时,如果企业没有充足的货币资金作保证,预计该企业将会选择送配股增资的分配方案而不会采用发放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

由于现代经营的多样性与财务报表的复杂性,有时候单纯看一两个数据还不能清楚地看清公司的状况,为此,可以运用一些基本财务指标进行比率计算,以便更好地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从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项主要财务指标:

①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

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总资产×100%

固定资产是衡量一家公司有没有稳定可靠的家当的一个重要标志,总资产很多,固定资产很少,往往会给人以“皮包公司”之感。另外,有较多的固定资产,还可以以此作抵押或担保进行融资,扩大业务规模。不过,第三产业,如金融、内外贸、科技咨询、房地产等,却并不需要很多的固定资产,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固定资产往往并不高。因此,这个比率应根据行业而定。

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100%

该指标也叫股东权益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净资产比率的高低与企业资金实力成正比,一般应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特大型企业而言,该指标的参照标准应有所降低。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100%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一般该指标应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股益)×100%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需要偿还的及有息长期负债占整个长期营运资金的比重,因而该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在20%以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是一项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的指标,它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资产负债率不能够过高。因为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一般只承担有限责任,而一旦企业清算时,资产变现所得很可能低于其账面价值,所以,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债权人可能蒙受损失。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表明企业已资不抵债。

②反映企业偿还债务安全性及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要大于1,最好在1.5到2之间。流动比率越大,表示公司拥有自有流动资产越多,借贷流动资产越少,资产流动性自然就高,偿债能力也就越强。但过高的流动比率也是反映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的一种信息,它有可能是:企业某些环节的管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企业在应收账款或存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企业可能因经营意识较为保守而不愿扩大负债经营的规模;股份制企业在以发行股票、增资配股或举借长期借款、债券等方式筹得的资金后尚未充分投入营运;等等。但就总体而言,过高的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该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较弱。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在通常情况下,该比率应以1:1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该比率(包括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还须根据行业特点来判定,不能一概而论。

反映股东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的指标主要有: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股本总额×股票面额)

该指标说明股东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业中所具有的价值,即所代表的净资产价值。净资产即股本、资本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诸项目的合计,它代表全体股东共同享有的权益,有人也称其为股票净值。净资产的大小是由公司经营状况决定的。公司的经营成果越好,净资产越高,股东所享有的权益就越多。因此,净资产即股票净值是决定股票市场价格走向的主要依据之一。一般来说,那些净资产较高而市价不高的股票,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相反,如果净资产较低,但市价却盘踞高价的股票,投资价值小。

认真分析以上数据与指标,投资者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但是,应该看到,由于上述数据与指标是单一的、片面的,甚至是矛盾的,因此,需要投资者能够以综合、联系的眼光进行分析和评价。如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指标的高低就往往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相矛盾。举例来说,企业净资产比率很高,说明其偿还期债务的安全性较好,但同时就反映出其财务结构不尽合理。投资目的不同,对这些信息的评价亦会有所不同。如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财力结构是否健全合理;相反,如你以债权人的身份出现,你就会非常关心该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另外,由于资产负债表仅仅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信息,因此投资者要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能静态地看一个数据或一张报表的内容,而应将各种财务数据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看出问题的实质,得出正确的结论。

3.损益表

(1)损益表的内容。

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最让他们关注的是损益表。因为损益表犹如上市公司的“成绩单”,能集中反映该公司在一定时期中的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揭示公司获取利润能力的大小和潜力以及经营趋势。损益表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营业收入;第二部分是与营业收入相关的生产性费用、销售费用、其他费用;第三部分是利润。

由于损益表的内容主要为企业各项收入与支出,因此损益表的编制必须基于某一定的期间,才能了解该一期间内的收支情况,这是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编制上的显著差异之处。资产负债表为表示某一时点的静态报表,而损益表则为表示某一定时期的动态报表。如果说资产负债表是公司财务状况的瞬时写照,那么损益表就是公司财务状况的一段录像,因为它反映了两个资产负债表编制日之间公司财务盈利或亏损的变动情况。因此,损益表对投资者了解、分析上市公司的实力和前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损益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判断。

损益表通常自年初为起始时间,然后按时间分为第一季损益表、上半年损益表、前三季损益表及全年度损益表。参考价值最大,并可作为计算全年度每股纯利或股利依据的参考表,是包含整个年度的损益表。

有的公司公布财务资料时以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代替损益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就是在损益表的基础上再加上利润分配的内容。通过阅读与分析利润表,股东可以了解公司一定期间内业务经营情况及利润形成的全过程;了解公司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收入、成本、费用、税金各项目的构成比例是否合理;了解投资价值和投资回报率;预测公司在未来期间的经营业绩趋势;了解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情况;分析公司利润分配程序和分配比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总的来说,损益表是一张动态表,反映了公司在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是一个比较直观的经营状况表。其主要内容和分析方法如下:

①营业收入。

是指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对外提供劳务而获得的新的资产,其形式通常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等项目。对一般公司来说,销售收入是公司最重要的营业收入来源。一般而言,公司的营业收入通常与它的营业活动有关,但也有一些公司营业收入的某些部分与其自身的业务并无关系。因此区分营业收入和其他来源的收入有重要意义。“主营业务收入”就是指企业销售商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

②销售费用。

是指企业为获得营业收入而使用各种财物或服务所发生的耗费。销货成本是一般公司最大的一笔费用,它包括原材料耗费、工资和一般费用。一般费用包括水电杂费、物料费和其他非直接加工费。与销货成本不同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包括广告费、行政管理费、职员薪酬、销售费和一般办公费用等。利息费是指用以偿付债务的费用。上述费用都会导致公司现金开支的增加。

③利润。

税前利润由通常的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之差来决定。从税前净利润中减去税款,再经非常项目调整后,剩余的利润就是税后净利润。税后净利润又分为支付给股东的股息和公司的留存收益两项。公司若亏损,公司的留存收益就将减少。公司多半会因此而停止派发现金股息。若公司盈利,这些收益将首先用于支付优先股的股息,之后再由普通股取息分红。另外,投资者不仅要看利润的多少,还要看利润的性质。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及相关税金,反映的是主营业务实现的毛利,称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利润加其他利润减去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得出的差额,反映公司的经营效益,称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则从营业利润开始,加投资收益,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而得出。它反映公司直接在供产销经营过程中,或投资联营、购买股票债券等所有公司业务活动的总效益。

(2)对损益表的分析。

根据损益表提供的数据,并结合年度报告中的其他有关资料,特别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有关资料,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阅读和分析:

①从总体上观察企业全年所取得的利润大小及其组成是否合理。

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以前利润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变动情况的好坏;通过计算利润总额中各组成部分的比重,能够说明企业利润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是其利润总额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应是最高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相对来讲比重不应很高。如果出现不符常规的情况,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

②通过对企业毛利率的计算,能够从一个方面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大小。

毛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毛利=(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如果企业毛利率比以前提高,可以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效,同时,在企业存货周转率未减慢的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该有所增加。反之,当企业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则应对企业的业务拓展能力和生产管理效率多加考虑。

③可通过有关比率指标的计算,来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报酬。

同资产负债表一样,对损益表的分析也不能静态地看一个数据或一张报表的内容,而应将各种财务数据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看出问题的实质。投资者尤其应重视以下指标:

其一,反映获利能力的指标:

获利能力是一家上市公司能否增长发展的关键,特别是成长性公司,其资本实力可能不那么雄厚,但每年有相当高的盈利,这样的公司当然是好公司。衡量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每股收益=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份总数

由于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普通股每股在一定时期内所赚得的利润,因此,其水平和增长情况是反映公司增长情况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它是一家公司管理效率、盈利能力和股利分配来源的显示器,通常被用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评估股票投资的风险。如果企业的每股收益较高,则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从而投资于该企业股票风险相对也就小一些。上列公式中,根据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主要为普通股以及每股面值为1元的情况,可直接以税后利润除以平均股本总额来计算,此时,这一指标即为“股本净利率”。这是衡量一家公司能否给股东以丰厚回报的最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股本净利率在20%以下的公司,除非股价很低,投资回报是不会好的。股本净利率和每股收益的高低,反映了公司分配股利的能力,因此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100%

这个指标一方面反映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说明企业经营者在为所有股东拥有的资产争取充分收益的能力。虽然对股东来说,唯有税后利润才是实实在在的回报,可是对公司来说,其所创造的全部利润,包括上缴给国家的税收,均是其获利能力的标志。

总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年初和年末的资产平均余额×100%

年初和年末的资产平均余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该指标表明一家公司总共投入多少总资产(包括借来的资产),又创造了多少盈利,这是考核其投入产出比率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该指标越高越好。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判断公司发展所处的阶段。一般来说,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公司产品处于成长期,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尚未面临产品更新的风险,属于成长型公司;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5%~10%之间,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稳定期,不久将进入衰退期,需要着手开发新产品;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衰退期,保持市场份额已经很困难,主营业务利润开始滑坡,如果没有已开发好的新产品,将步入衰落。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这是一项衡量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关系的指标,反映企业投入产出水平,即所得与所费的比率。一般来说,成本费用水平低,则企业盈利水平高;反之,成本费用水平高,则企业盈利水平低。

成长率=(税后利润-股利)/股东权益×100%

成长率是考察上市公司后劲的指标,是上市公司凭借自己的财务资源支持自身成长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判断是否为“成长股”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公司保留盈余占股东权益的比例高,则公司将来的成长潜力大,但这个指标不能绝对化分析,因为较高的保留盈余必然以牺牲股东应得股利为代价,如果上市公司一毛不拔,这样的高成长又对股东有何好处?经验告诉我们,大型公司的成长率大于10%为好,15%~20%的成长率说明公司具有超过平均水平的成长潜力,而3%~5%的成长率则有些偏低。

其二,反映经营能力的指标:

公司的获利能力是以某一特定时点为基准的,有的公司以这个时点测算的获利能力特别强,可能是突然接到一笔大生意,或有意外的营业外收入等;有的公司以那个时点测算的获利能力较差,也可能是刚投下去的资本尚未发挥作用产生效益等等,因此,在分析获利能力的同时,还得看它的经营能力。分析经营能力主要是以下四个指标: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

该指标实实在在地反映了销售出去的产品到底实现了多少利润。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和分析存货库存状况的一项指标。一般而言,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对存货的利用率越高,存货积压少,因持有存货所支付的利息以及仓储费也低,表明公司的经营管理效果越好。存货周转率越低,说明企业的存货积压或滞销,由于存货的积压和滞销,将会带来一系列隐患。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这个比率表示别人欠你的钱通过你的销售一年中能周转几次,当然是周转越快越好。一个企业收账迅速,可以减少坏账损失,既节约资金,又表明企业信用状况好。与此指标相关的还有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总的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应收账款越少,一年中周转的次数越快,公司的经营状况与经营能力越好。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100%

该项指标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反映利用效果越好,销售能力越强,进而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令人满意。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其三,反映市场价值的指标:

市盈率,这是一个被用来评价投资报酬与风险的指标,作为对每股获利额指标不足的一种弥补。

其四,反映分配能力的指标:

每股红利=当年可供股东分配的普通股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与每股收益相比,每股红利是股东真正能够得到的股利分配额。

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获利额

股利发放率又称派息率,其大小取决于企业提取的公积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金)的多少。这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一个指标。每股股利相同而股利支付率不同的公司,派息基础可能是大不相同的。股利支付率低的公司可能在利润充裕的情况下不分红,而股利支付率高的公司可能在利润拮据的情况下还分红。对这一指标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是作为短期投资还是中长期投资而定。一般而言,若作为短期投资,或者投资的主要目标在于取得较高的股利,则应选择股利发放率比较高的股票,而不要选择将大部分税后利润保留起来,因而发放股利较少的企业;若作为中长期投资,则应选择股利发放率不是很高的股票,因为这预示着该企业正在把资金再次投入企业,从而将使其未来的利润增长具有较大的动力,并将使未来的股票价格上涨。由此可见,投资者并不能简单地认为股利支付率越高越好。

股利实得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这是一个反映股票投资者现金收益率的指标。这一指标往往为那些对股利比较感兴趣的投资者所注意,对他们而言,股利实得率较高的股票自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许多投资者在阅读损益表时,单纯看利润的多少,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在阅读与分析损益表时,要全面观察,客观分析。比如利润,不能只看利润的多少,还要看利润的来源与构成。如前所述,公司利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营业利润(主业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营业利润是核心,比例一般应在70%以上。投资收益是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向其他行业和企业投资,既可让暂时不用的资金产生效益,又可收东方不亮西方亮之效。投资收益一般可包括股权投资、联营投资收益(此为长期投资),股票、债券投资收益(此为短期投资),前者较稳定,后者若有行情,只要不违规,也是可以做的,但若这部分比例太高,就会给人以高风险之感了。营业外收入属非经营性收益。有的公司虽然利润总额较高,但如果其获利来源不稳(如有的公司靠炒股获利),甚至主营业务出现亏损,那就要认真分析其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唯有如此,才能全面准确掌握企业的获利能力。

财务费用是许多投资者忽视的项目,事实上这和公司的盈利能力与经营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不认真分析,就有可能被其数据误导。如许多公司发行新股票一下子拿到十几亿巨资再加上随之而来的可观的发行利息,或通过银行做委托贷款,即所谓“委贷”,拿到更高利率。因此财务费用减少了,甚至出现巨大的“负数”,即不是付出费用,而是拿到许多财务收益,于是,反映在利润表上,其主业利润就会大幅扬升,随之主利率就会大幅提高。如某上市公司股票发行时,超额认购数百倍,当年主业利润仅几十万元,但存在银行的利息却拿到3000多万元,致使该公司当年每股收益达0.2元之多。实际上,这是一家绩差公司,除上市头一年拿到这点外快外,上市以来都只有几分钱,最低降至8厘多。因此,对于财务费用偏高或偏低的公司,都要认真分析,寻找其中的原因。

4.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较为重要,但也极为复杂,即使是专业的财务人员,完全搞懂亦非易事。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我们只要搞懂其原理,会捕捉异动数据,便是相当不错的了。投资者解读的重点,是经营、投资、筹资三大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一般情况下,应关注的是现金流量净额,即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差额部分。如果有负数,需格外关注,并找出相应原因。比如某上市公司的投资现金流就为负数,经查,是其固定资产投资所致,则属正常投资行为,否则就有可能面临着某种财务危机。

一个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其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的能力,还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投资者、债权人在关心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每股净收益率等资本增值和盈利能力指标时,对公司的支付、偿债能力也应予以关注。在其他财务报表中,投资者只能掌握企业现金的静态情况,而现金流量表是从各种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变化及各种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占企业现金流量总额的比重等方面去分析的,它反映了企业现金流动的动态情况。因此,投资者在研究现金流量表时,与其他财务报表结合起来分析,就会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一企业。

阅读现金流量表,首先应了解现金的概念。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价物。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一般就是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的内容。准确地说,则还应剔除那些不能随时动用的存款,如保证金专项存款等。现金等价物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项目中符合以下条件的投资: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

现金流量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每一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又分别揭示流入、流出总额,使会计信息更具明晰性和有用性。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购销商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经营性租赁、交纳税款、支付劳动报酬、支付经营费用等活动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由于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入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能否真正实现收益,还取决于公司的收现能力。因此,了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公司的收现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其经济活动成效。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以及取得和收回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各种股权与债权投资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公司投资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出,往往反映了其为拓展经营所作的努力,可以从中大致了解公司的投资方向,一个公司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中获得现金是为了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现金不流出,是不能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当然错误的投资决策也会事与愿违,所以特别要求投资的项目能如期产生经济效益和现金流入。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向银行贷款、偿还债务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我们购买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时,要看该公司股票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或配股说明书,其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要看发售或配售股票所筹集的款项用于什么方面。如果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某些工程项目,用于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说明该公司股票品质有向健康方向发展的趋势,值得我们去投资;如果募集的股款是用来补充流动资金短缺的,是用来弥补亏损或还债的,这说明股款的应用不能产生再生价值,而且风险极大,股票的品质较差,投资于这种股票时要极其谨慎。

5.财务报表附注

(1)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会计报表附注说明是为了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等所作的解释,是上市公司对报表加以说明的补充资料,它与会计报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投资者利用会计报表附注说明可以了解到许多非常重要、而从报表中无法找到的信息。其内容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上市公司经营业务情况和会计报表中有关项目的补充说明,主要有:

①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

②公司缴纳的各种税及其税率,这对投资者测算公司未来盈利有重要价值。

③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具体投向及其明细数额,这个项目投资者不应疏忽。比如公司的长期投资数额巨大,倘若查看附注说明发现长期投资的大部分投向该公司的发起人,那么这里边就有“猫腻”,投资者就有上当受骗的可能。因为发起人出资创立的公司,又将出资中的一部分返还给发起人,这种数字游戏使得公司账上的金额不少,而实际金额却大大减少。

①公司存货的具体项目和金额以及计价方法。

②公司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率。

③公司投资收益的来源及其分项金额。

④应收账款中账龄长短的列示。

⑤应付账款中长短期应付款的列示。

⑥公司销售收入中出口销售收入的金额,以及外销收入进行汇率折算的依据。

⑦盈亏情况及利润分配情况,要列示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的比例。

⑧本期利润或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情况,股本结构及其变动情况。

⑨非经常性项目的说明。

第二部分是公司执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说明,主要包括:

①遵循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

②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

③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第三部分为有关部门对公司情况的说明,其中主要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按我国制度规定,所有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中,要对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公证,对公司的增资扩股、长期负债、存货构成、应收账项和应付账项进行说明。

(2)认真阅读财务报表。

如前所述,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就是要评估上市公司的优点和缺点,了解它的业务趋势,评估它的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从而确定该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这是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的基础,也是投资者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的前提。因此,随着理性投资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潜心进行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

但是,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密密麻麻,并且有的非常复杂,有的非常抽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于广大的非专业的中小投资者而言,要完全看懂这样数字并据此进行财务分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是要了解这样几个问题:企业的财务成果及其盈利能力怎样?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如何?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正常、经营能力是强还是弱?股东权益的变化及股东权益是否受到伤害?阅读与分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一般性阅读,也就是粗读。

由于财务报表有较强的财务专业知识背景,对财务知识不甚了解的投资者,在拿到一堆财务报表后,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此外,在年报集中披露的时候,往往一天要公布数家甚至数十家的年报,如果一一去细读,无论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不大允许。此时,走马观花式先粗读一下很有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粗读并非仅仅看看每股收益这样的一两个简单的指标。在2002年2月5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修订)》中,规定第二大项是“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这才是我们粗读的对象。在该摘要中,又有两小项内容,第一小项为“本年度利润总额及构成”,该小项主要是让投资者了解本年度内,某上市公司的利润组成情况。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是否占据着主导地位,以及其现金流量净额有多大,与利润总额间有多大的落差。该摘要中的第二小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是粗读的重点。在这一小项中,基本囊括了我们想要了解的主要数据。包括上市公司采用数据列表方式提供的资产负债率、净资产负债率、净资本比率、流动比率、净资本、自营证券比例、长期投资比例、固定资本比率、代买卖证券款、受托资金等财务状况指标的年初数、年末数和增减百分比;也包括提供的利润总额、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营业费用率等经营成果指标的上年数、本年数和增减百分比,等等。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基本可以粗略地想象出该上市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比如投资者从其主营收入及净利润上,就可以大致地估算出其经营的利润率。

第二步:精读。

经过一番粗略了解之后,投资者一般就可选定目标,锁住一些值得去进一步了解的上市公司,认真地来阅读其财务报表。在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一是金额较大和变动幅度较大的项目,了解其影响;二是应该结合报表附注说明分析项目结构(附注部分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的内容比各项目中数字更多、更详细);三要同上期数据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四是分析这些数据变化的合理性等。

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各种数字数以百计,并且大都艰深难懂,枯燥乏味,要中小投资者全部看懂,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一般来说,对于中小投资者,需要精读的主要是以下八大财务指标:

①主营业务收入。

该指标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主营收入主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主营收入的增长率。一家好的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应该年年有所提高;二是本公司主营收入占全行业的份额。宝钢股份2006年主营收入达到1577亿元,比2005年增长300多亿元,比2004年增长近1000亿元,反映其主营收入逐年增长。

②净利润。

净利润反映一家公司的经营业绩,当然是越多越好,且最好是年年能有所增长。对公司经营者而言,利润多少代表公司的获利能力;而对股东而言,净利润多少代表公司的回报能力。宝钢股份2006年净利润130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幅度较大。

③总资产。

总资产代表一家公司的规模。世界500强主要采用四个指标,即销售额(主营收入)、资产规模(总资产)、实现利润(税前利润)和职工人数,总资产仅次于销售收入列第二位。一般来说,公司资产规模越大,抗风险的能力也越强。

④净资产。

对股份公司来说,只有净资产才属于股东所有,因而净资产也叫股东权益。净资产是否升值必须以交易为前提,这是一项重要原则。否则,光评估一下,说原来一千万资产现在升值为二千万了,那是不算数的。

⑤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股市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指标,也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指标。它既是区分一、二、三线股的主要标准(一般0.50元以上为一线股,0.30~0.40元为二线股,0.10~0.20元为三线股,0.10元以下就是垃圾股,宝钢股份2006年为0.74元,显然属于蓝筹股的范畴),也是公司能不能分红送股实行股本扩张的依据。可以说,有时候,在投资者的心目中,每股收益简直成了公司业绩的代名词。

⑥每股净资产。

如果说每股收益高低是判断公司盈利能力的话,每股权益高低则是判断公司含金量大小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说,每股净资产最好在2元以上。宝钢股份为4.78元,净资产相当高。

⑦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单位资本的获利能力,因而比每股净资产来得更直接。一般来说,净资产收益率必须高于同期银行利率,以在15%以上为好。高出越多,说明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宝钢股份2006年为15.87%,盈利能力比较强。

⑧股东权益比率,也叫净资产比率。

对上市公司来说,净资产比率一般应达到50%上下为好。但这也不是说净资产比率越高越好。净资产比率过高,如达到80%~90%,甚至更高,说明公司不善于运用现代化负债经营方式,用股东的钱适量负债扩大经营规模去为股东赚更多的利润。特别是对那些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同期银行利率的公司更是如此。如一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比同期银行利率高5%,说明借银行贷款还掉利息后还有5%的利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净资产比率一年比一年高,不是这家公司财务偏于保守,缺乏进取性,就是借了钱也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这样的企业最多只能算是稳健型公司,而不是成长型公司。

第三步:进行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不仅繁杂、冗长,而且从单个数据看,还很难看出其意义之所在。为此,我们可以根据财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比率处理,进而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获利能力、权益比例等,以此确定其投资价值。

假如我们认真阅读了宝钢股份的财务报表,便可以初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宝钢股份是一家资本结构合理、盈利能力强、具有成长潜力的上市公司,其发行的股票有投资价值。事实也确实如此,在2006年以来的牛市中,宝钢股份表现相当良好,股价上涨了近3倍之多。

(3)考察分配情况。

投资者分析财务报表,一方面是要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与经营能力,以确定股票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则是要考察公司的分配情况,判断作为投资者能够获取的权益。目前上市公司的分配形式主要是股息和红利。股息是股东定期按一定的比率从上市公司分取的盈利,红利则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持股比例向股东分配的剩余利润。获取股息和红利,是投资者投资于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投资者的基本经济权利。

一般来讲,上市公司在财会年度结算以后,会根据股东的持股数将一部分利润作为股息分配给股东。股东一年的股息红利有多少?这要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因为股息和红利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所以税后利润既是股息和红利的唯一来源,又是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的最高限额。在一个经营财会年度结束以后,当上市公司有所盈利时,才能进行分红与派息。且盈利愈多,用于分配股息红利的税后利润就愈多,股息红利的数额也就愈大。

除了经营业绩以外,上市公司的股息政策也影响股息与红利的派发。在上市公司盈利以后,其税后利润有两大用途,除了派息与分红以外,还要补充资本金以扩大再生产。如果公司的股息政策是倾向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则就有可能少分红派息或不分红而将利润转为资本公积金。反之,派息分红的量就会大一些。

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在无力偿付到期债务或者实施分红派息后将导致无力偿付债务时,不得分派股息、红利。即使是公司的总资产额超过了公司所欠债务总额,但是当其流动资金不足以抵偿到期债务时,公司亦不得分派股息、红利。另外,上市公司分派股息、红利,依法不得影响公司资产的构成及其正常的运转。比如,公司为了分派股息、红利或收回库藏股票而支出的金额,不得使公司的法定资本(股本)有所减少。

上市公司发放股息红利的形式有四种,这就是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和股票股利等,但目前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进行利润分配一般只采用股票红利和现金红利两种,即通常所说的送红股和派现金。当上市公司向股东分派股息时,就要对股票进行除息;当上市公司向股东送红股时,就要对股票进行除权。

当一家上市公司宣布上年度有利润可供分配并准备予以实施时,则该只股票就称为含权股,因为持有该只股票就享有分红派息的权利。在这一阶段,上市公司一般要宣布一个时间称为“股权登记日”,即在该日收市时持有该股票的股东就享有分红的权利。进行股权登记后,股票将要除权除息,也就是将股票中含有的分红权利予以解除。除权除息都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后进行。除权之后再购买股票的股东将不再享有分红派息的权利。

因为在收盘前拥有股票是含权的,而收盘后的次日其交易的股票将不再参加利润分配,所以除权除息价实际上是将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予以变换。这样,除息价就是登记日收盘价减去每股股票应分得的现金红利,其公式为:

除息价=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股票应分的股利

对于除权,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格除去所含有的股权,就是除权报价。

其计算公式为:

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1+每股送股率)

若股票在分红时既有现金红利又有红股,则除权除息价为:

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应分的现金红利)/(1+每股送股率)

上市公司有时也将配股与分红派息同时进行,其除权除息价的计算公式为:

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应分的现金红利+配股率×配股价)/

(1+每股送股率+每股配股率)

当上市公司不给股东分红或将利润滚存至下一年时,这部分利润就以资本公积金的形式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而给股东送红股时,这一部分利润就要作为追加的股本记录在股本金中,成为股东权益的一部分。但在送红股时,因为上市公司的股本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上市公司需到当地的工商管理机构进行重新注册登记,另外还需对外发布股本变动的公告。但不管在上述几种方式中采取哪一种方式来处理上一年度的利润,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总额并不发生任何变化,未来年度的经营实力也不会有任何形式上的变化。

将送红股与派现金相比,两者都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只不过是方式不同而已。只要上市公司在某年度内经营盈利,它就是对投资者的回报。但送红股与派发现金红利有所不同,如果将这两者与银行存款相比较,现金红利有点类似于存本取息,即储户将资金存入银行后,每年取息一次。而送红股却类似于计复利的存款,银行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将储户应得利息转为本金,使利息再生利息,期满后一次付清。但送股这种回报方式又有其不确定性,因为将盈利转为股本而投入再生产是一种再投资行为,它同样面临着风险。若企业在未来的年份中经营比较稳定、业务开拓较为顺利、且其净资产收益率能高于平均水平,则股东能得到预期的回报,若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平均水平或送股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不善,股东不但在未来年份里得不到预期回报,且还将上一年度应得的红利化为了固定资产沉淀。这样送红股就不如现金红利,因为投资者取得现金后可选择投资其他利润率较高的股票或投资工具。

(4)上市公司操作利润的手段。

①通过关联企业的交易。

当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难如人愿时,上市公司为了维持或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就会采取从其关联公司转移利润的办法,使上市公司利润虚增,人为提高该企业的获利水平和信用等级,使投资者高估其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增加了投资风险。如深圳一上市公司,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为使第三年“扭亏为盈”,通过与母公司某大型国有企业的交易,将一块350万元土地转手给关联企业,以1500多万元的价格获得1000多万元的利润,而款项挂账一分未收。该关联企业买该土地并无能力开发也没有明确用途,只不过为帮助该上市公司不连续亏损,逃避被摘牌的命运。

②利用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做文章。

有些亏损企业,常常利用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大做文章。有一上市公司,拥有某大厦的部分产权,该部分产权的账面价值为3061万元。该公司欠建设银行债务为16658万元。公司以账面价值仅3061万元的资产抵偿16658万元的债务,并将差额13597万元作为当年利润入账。然后又以相当于原来所欠债务的金额向债权人买回抵偿债务的那项资产,交易的结果是债权人全部收回了借款。最后他又以3.66亿元的价值将原来只值3000万元的在建楼宇的产权作为该公司的固定资产入账。上述交易的结果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皆大欢喜:债权人如数收回全部借款,而债务人则获得了1.35亿元的账面“利润”。本来很简单一项偿还欠款的交易,经过“精心包装”后竟然会产生巨额“利润”!然而此“利润”的虚假性却一目了然。

③提前确认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的确认是企业获得经营成果的前提。《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方可给予确认收入: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效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但是有的企业为了扩大利润,违反规定提前确定销售收入,只要产品销售有合同或已发货就确认销售收入。有一家以销定产企业,为提高账面利润以达到超过10%的净资产利润率,利用刚签定的产品销售合同做文章,产品尚未生产,更谈不上销售,但却提早向用户开出销售发票,并以此作为确定收入的依据入账,虚增利润500多万元。

④推迟确认本期费用。

例如,将发生在当期的销售费用有意挪到今后反映,不列入当期;广告费支出人为增大摊销期限,减少当期支出;已安装完毕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本应该记入固定资产,却仍挂为在建工程以减少折旧费用;设备维修或装修费用挂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待以后年度摊销等。

⑤四项准备金计提不到位,或者根据利润需求确定应计提费用。

1999年底,财政部和证监会要求各类股份公司对应收账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存货这四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时要将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扩大到其他应收款。2001年起,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原有的四项基础上新增加了委托贷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四项,目的在于使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更真实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然而,这项旨在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客观的政策,反倒被不少上市公司变成了利润操纵的秘密武器。由于这八项计提属于会计估计的范畴,其计提方法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由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只要按照公司管理权限分别由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即可,因而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人为因素,这为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留下了一定空间。比如:存货跌价准备是按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按照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提取。但是,存货和投资的可变现值,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都只是基于某种可能性而做出的估计,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和不确定性,靠政策的规定无法完全排除人为控制的因素。有些公司能不提的损失尽量不提,能由以后年度负担的费用尽量挪到以后年度,以达到操纵当期利润率的目的。还有很多公司在执行这项会计政策时,把损失的立足点放在以往年度,把利润增加的立足点放在当前年度。他们采用追溯调整法,拼命加大这些计提的追溯调整力度,在以前年度提取巨额的资产准备,以造成当年的巨额亏损,这样就为下一年度扭亏提供了较大的方便。因此,对这些公司而言,巧用计提成了它们新的利润增长手段。

⑥潜亏挂账。

潜亏挂账多见于濒临亏损的公司。某公司与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发生房地产纠纷,法院终审判决该公司败诉并需向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共赔偿2786万元。公司未将上述终审判决赔偿计入当期损益,虚增当年利润2786万元。法院终审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公司纵然表示不服,也不能因此而拒不执行终审判决,即使是出于谨慎考虑,亦应将损失计入当年利润表。另有一家刚上市的高科技企业,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布不久,上市募集资金刚完成,内部审计结果却是存货跌价损失和多年形成的应收账款呆烂账潜亏1836万元。这也是为争取上市、多筹资金惯用的一个手法。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现象普遍存在,屡禁不止,给投资者的投资操作带来较大的风险。在目前法律还不能给投资者提供完全有效的保护的情况下,投资者只能自己增加保护意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能找出财务报表中的“猫腻”与破绽。当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读懂财务报表就是一桩既费时又费力的苦差事,何况还要找出那些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们玩弄的花招,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为了投资的安全,我们又不能不静下心来认真而细致地阅读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报表,以避免跌入报表利润的陷阱。

2.3 看盘面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看盘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短线盈亏,即使是中线投资者也不能忽视其存在价值。如果中线投资者在较高位介入,却不懂利用高抛低吸降低成本,即使获利,也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

通过盘中的股指及个股走势,判断买卖双方力量的强弱,决定了其对股票的买卖节奏的把握,也是其是否赢利或赢利高低的关键。职业投资者区别于普通投资者的最大之处在于他们往往能从变化莫测的股市交易细微处,洞察先机。而他们之所以能看出盘中数字变化传递的信息,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亦即股市经历。积累往往是通过多年对其自身操作失败经历的反复总结而得,但现在许多投资者入市多年也没有收获,即是其不善于总结的缘故。因此,看盘水平是衡量一个投资者水平的重要依据。

1.大盘研判

看盘主要应着眼于股指及个股的未来趋向的判断,大盘的研判一般从以下3方面来考虑:

(1)股指与个股方面选择的研判(观察股指与大部分个股运行趋向是否一致)。

(2)盘面股指(走弱或走强)的背后隐性信息。

(3)掌握市场节奏,高抛低吸,降低持仓成本。(这一点尤为重要)尤其要对个股研判认真落实。

盘中个股走势是一天的交投产生的形态,能够清晰地反映当日投资者交易价格与数量,体现投资者买卖意愿。为了能更好地把握股价运行的方向,投资者必须要看懂盘中走势,并结合其他因素做出综合判断。一般理解,看盘需要关注开盘、收盘、盘中走势、挂单价格、挂单数量、成交价格、成交数量与交投时间等,但这只是传统认知,在实战中其他因素也重要,难以一一罗列,所以说股市是综合智力的竞技场。

2.短线好坏股票的识别

在看盘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来识别短线股票的好坏。

(1)短线好股票的识别:

①买入量较小,卖出量特大,股价不下跌的股票。

②买入量、卖出量均小,股价轻微上涨的股票。

③放量突破趋势线(均线)的股票。

④头天放巨量上涨,次日仍然放量强势上涨的股票。

⑤大盘横盘时微涨,以及大盘下跌或回调时加强涨势的股票。

⑥遇个股利空,放量不下跌的股票。

⑦有规律且长时间小幅上涨的股票。

⑧无量(缩量)大幅急跌的股票(指在技术调整范围内)。

⑨送红股除权后又涨的股票,此类股票的市场形象和股性都是当时最好的。

(2)短线坏股票的识别:

①买入量巨大,卖出量较小,股价不上涨的股票。

②买入、卖出量均较小,股价不上涨的股票。

③放量突破下挡重要趋势线的股票。

④前日放巨量下跌,次日仍下跌的股票。

⑤遇个股利好但放量而不涨的股票。

⑥大盘上涨而个股不涨的股票。

⑦流通盘大,而成交量很小的股票。

⑧经常有异动,而股价没有明显上涨的股票。

⑨除权送红股后放量下跌的股票。

天天观盘,用心观察,不难找出符合自己心愿而又能赢利的好股票,避开导致亏损的坏股票。

2.4 洞悉成交量的变化

1.成交量的圆弧底

当成交量的底部出现时,往往股价的底部也跟随着出现了。成交量底部的研判是根据过去的底部来作标准的。当股价从高位往下滑落后,成交量逐步递减至过去的底部均量后,股价触底盘稳不再往下跌,此后股价呈现盘档,成交量也萎缩到极限,出现价稳量缩的走势,这种现象就是盘底。底部的重要形态就是股价的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此后,如果成交量一直萎缩,则股价将继续盘整下去,直到成交量逐步放大且股价坚挺,价量配合之后才有往上的冲击能力,成交量由萎缩而递增代表了供求状态已经发生变化。

股价:高位――下跌――盘整――波动幅度减小――微升――剧升

成交量:巨量――递减――盘稳――极度萎缩――递增――巨增

成交量的变化现象由巨量而递减→盘稳→递增→巨增,如同圆弧形一般,这就是圆弧底。当成交量的圆弧底出现之后显示股价将反转回升了。而其回升的涨幅及强弱势态决定于圆弧底出现之后成交量放大的幅度,若放大的数量极大,则涨升能力越强。

成交量的圆弧底

底部区域成交量的萎缩表示浮动筹码大幅缩减,筹码安定性高,杀盘力量衰竭,所以出现价稳量缩的现象,此后再出现成交量的递增,表示有人吃货了,如果没有人进货,何来出货呢?所以,此时筹码的供需力量已经改变,已蕴藏着上攻行情。成交量见底的股票要特别加以注意。当一只股票的跌幅逐渐缩小跳空下跌缺口出现时,通常成交量会极度萎缩,之后量增价扬,这就是股价见底反弹的时候到了。但是,当成交量见底时,人们的情绪也往往见底了,赚钱的人逐渐退出,新入场的人一个个被套,因此入场意愿也不断在减弱。如果当人们买股票的欲望最低的时候,而股价却不再下跌,那只说明人们抛售股票的意愿也处于最低状态。这种状态往往就是筑底阶段的特征。问题是,既然成交量已萎缩至极,说明参与者是很少的,这就证明真正能抄到底部的人必然是非常少的。

当股价长期盘整却再也掉不下去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开始感觉到这是底部,于是试探性地进货,造成成交量少许放大。由于抛压很小,只需少量买盘就可以令股价上涨,这就是圆底右半部分形成的原因。如果股价在这些试探性买盘的推动下果然开始上扬,那必然会引起更多的人入市的愿望,结果成交量进一步放大,而股价也随着成交量开始上扬。

只要股价轻微上涨就能引发更多的人入市,这样的市场就具有上涨的潜力,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成交量极度萎缩之后,那么就充分证明股价正在筑底。

选股的时候需要有耐心,筑底需要一段时间。在成交量的底部买入的人肯定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但他不一定有耐心。一个能让你挣大钱的股票的底部起码应持续半个月以上,最好是几个月。请问谁能有这样的耐心看着自己买入的股票几个月内竟然纹丝不动呢?但其实这样的耐心正是炒股赚钱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还有一些相对保守的投资者,他们不愿意在底部等待太久,他们希望看清形势之后再做出决策,圆弧底的右半部分是他们入市的机会,尤其是当成交量随着股价的上升而急速放大时,他们认为升势已定,于是纷纷追入。正是由于这一类投资者的存在,且人数众多,才形成突破之后激升的局面。

相关专家者建议一定做有耐心的投资者,在成交量底部买入。事实上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的保守和安全的。在市势明朗之后才买入的人也许能够赚钱,但是第一,他们赚不到大钱,他们只是抓住了行情的中间的一段;第二,他们面临的风险实际上比较大,因为他们买入的价格比底部价格高出了许多。当它们买进的时候,底部买进的投资者已经随时可以获利离场,相比之下,谁主动谁被动一清二楚了。

2.成交量的微妙变化

上面讲的成交量的圆弧底,需要较长时间形成。但是,有时成交量的微妙变化,只需要几天就可以确认,而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内容却是很明确的。如果投资者发现了这种变化并抓住它,就有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利润。但首先说明一点的就是,前面讲的成交量的圆弧底需要耐心,而这里讲的成交量的微妙变化则需要细心。一个总的前提条件是:首先成交量必须大幅萎缩,离开这一点,无异于缘木求鱼,就谈不上选股抓黑马的问题。成交量萎缩反映很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内容是说明筹码的安定性好,也就是说没有人想要抛出这只股票了,而同时股价不下跌,这更说明了市场抛压已经穷尽,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发展成狂涨的黑马股。

但黑马股并不是突然形成的,看起来好象黑马股是在某一天突然爆发,但在之前已经有很多迹象。而成交量的细小变化最能反映出这种迹象。

一种变化是成交量从某一天起突然放大,然后保持一定的幅度,几乎每天都维持这种水平。这种变化表明有新的力量已经介入这只股票,并有计划的投入资金吸纳该股。这种介入往往引起股价上涨,但在收市时却有人故意将股价打低,其目的昭然若揭。所以在日线图上可以看出,在成交量放大的同时,股价小幅上涨,但常常在收市时下跌,形成十字星状。建议投资者每天收市后浏览一遍日线图,把注意力集中在成交量上面,尤其集中在成交量已经大幅萎缩的股票上面。一旦发现近两天成交量温和放大,且维持一定水平,(股价形成十字星)就必须将该股列入重点观察对象,进行跟踪。

另一种变化是成交量从某一天起逐步放大,并维持一种放大趋势。这也是有一种新的力量介入该股的证明,否则的话,怎么会这么有规律呢?与此同时,股价常表现为小幅上扬,主力意图十分明显,不加掩饰。这种形状的出现表明主力已经没有多少耐心或时间来慢慢进货了,不得不将股价一路推高进货(急速建仓,高举高打)。这种情形就像飞机起飞,先在跑道上加速,一旦经过三五天加速过程之后,必定会突然起飞走出一段令人惊喜的行情。

前面说过,观察成交量的细微变化,最重要的就是细心。许多人根本就不肯花时间去浏览所有股票的走势图,但事实是,正是因为别人不愿意做这些细微的工作,你做了,所以你能赚别人的钱。当你认识到股市的残酷之后,大概你不敢不小心从事了。请你想象一下,此时此刻除了你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想如何从股市中赚钱,而你必须去赚他们的钱。如果你不比别人更细致更用功,那么凭什么去赚别人口袋里的钱呢?

事情很简单,肯用功的人在成交量出现微妙变化时就发现了,并且果断买入该股票,不肯用功的人此时根本不知道这只股票正在酝酿巨变。当势态明朗了,股价涨起来了,大家才蜂拥而至,企图再分一杯羹喝,这样后知后觉的人们很少能赚到钱,因为他们追进股票的时候,先知先觉的人们正笑咪咪地收他们的钞票。

所以投资者必须花时间去观察成交量的细微变化,这是投资者的炒股水平超过别人的有效途径。其他方面的素质,比如天生的投机细胞,良好的知识背景,性格方面的因素,这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唯有细心分析,勤奋工作,这一点你可以从今天就能做到,一旦做到了。你就具备了一个远胜常人的优势。

成交量变化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日线图,在周线图或小时图上都可以运用。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图分析得出来的结论只能适用于相应的时段。比如日线图上得看到的底部常常是中期底部,随后展开的升势可能持续一个月或几个月,而小时图上的底部就只能支撑十几个小时了。如果你是真正的长线投资者,那么应该用周线图来分析,周线图上的底部一般可以管一年到几年的时间。

3.长期牛股的底部动量

成交量可以说是股价的动量。一只股票在狂涨之前经常是长期下跌或盘整之后,这样在成交量大幅萎缩,再出现连续的放大或温和递增,而股价上扬。一只底部成交量放大的股票,就像火箭在升空前必须要有充足的燃料一样,必须具有充分的底部动力,才能将股价推升到极高的地步。因此,一只狂涨的股票必须在底部出现大的成交量,在上涨的初期成交量必须持续递增,量价配合,主升段之后往往出现价涨量缩的所谓无量狂升的强劲走势。

从实际的图例可知,一只会大涨的股票必须具备充足的底部动力才得以将股价推高,这里所说的充足的巨量是相对过去的微量而言,也就是说,当一只股票成交量极度萎缩后,再出现连续的大量才能将股价推高。成交量是衡量买气和卖气的工具,它能对股价的走向有所确认。因此,精明的投资人对于底部出现巨大成交量的股票必须跟踪,因为当一只股票的供求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时,将决定股价的走向,投资者绝对不可以忽略这种变化发生时股价与量的关系,一旦价量配合,介入之后股价将必然如自己预期的那样急速上扬。

成交量的形态改变将是趋势反转的前兆。个股上涨初期,其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是价少量增,而成交量在不断持续放大,股价也随着成交量的放大而扬升。一旦进入强势的主升段时,则可能出现无量狂升的情况。最后末升段的时候,出现量增价跌,量缩价升的背离走势,一旦股价跌破十日均线,则显示强势已经改变,将进入中期整理的阶段。

因此,当你握有一只强势股的时候,最好是紧紧盯住股价日线图,在日线一直保持在十日均线之上,可以一路持有,一旦股价以长影线或盘势跌破十日均线,应立即出货,考虑换股操作。

盘整完成的股票要特别注意,理由是其机会大于风险。盘整的末期成交量萎缩,代表抛盘力量的消竭。基本上,量缩是一种反转信号,量缩才有止跌的可能,下跌走势中,成交量必须逐渐缩小才有反弹的机会。但是,量缩之后还可能再缩,到底何时才是底部呢?只有等到量缩之后又是到量增的那一天才能确认底部。如果此时股价已经站在十日均线之上,就更能确认其涨势已经开始了。

所以,基本上投资者应重视的角度是量缩之后的量增,只有量增才能反映出供求关系的改变,只有成交量增大才能使该股具有上升的底部动量。

在盘局的尾段,股价走势具有以下特征:

①波动幅度逐渐缩小。

②量缩到极点。

③量缩之后是量增,突然有一天量大增,且盘出中阳线,突破股票盘局,股价站在10日均线之上。

④成交量持续放大,且收中阳线,加上离开底价三天为原则。

⑤突破之后,均线开始转为多头排列,而盘整期间均线是叠合在一起。

2.5 寻找稳赚图形

在所有的股价走势的规律中,最直观的就是股价走势的形态了,俗称图形。这里所要寻找的稳赚的图形,实际上就是发现那些良好的走势形态,借助这些形态来挖掘市场走向的本质,从而捕捉住最能带来丰厚利润的个股。

前面已经讲过,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技术分析在股市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正因为市场中有太多个人和机构都在依据图形来操作,图形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因此,对于一个完整漂亮的图形不应有所怀疑,尤其是对那些花了很长时间形成的图形,更应该信它。庄家机构只能短时间内影响股价,无法长期控制股价去形成一个大的形态。

1.圆底

第一个要介绍的图形就是圆底,之所圆底以要把它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历史证明这个图形是最可靠的。同时,这个图形形成之后,由它所支持的一轮升势往往是最有力最持久的。在圆底形成过程中,市场经历了一次供求关系的彻底转变,好像是一部解释市场行为的科教片,把市势转变的全过程用慢镜头呈现给所有的投资者。应该说,圆底的形态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因为它给了充分的时间让大家看出它的存在。但是,正是由于它形成的时间所需时间较长,往往反而被投资者忽略了。

圆底,是指股价在经历了漫长的下跌之后,跌势逐渐趋缓,并最终停止下跌,在底部横盘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再次缓慢回升,终于向上发展的过程。现在我们通过圆底这个图形表象来研究这个过程的本质。

当股价从高位开始回落之初,人们对股价的反弹充满信心,市场气氛依然热烈,因此股价的波动幅度在人们的踊跃参与之下依然较大。但事实上,股价在振荡中正在逐渐走低,不用多久,人们就发现现在这时的市场很难挣钱,甚至还常常亏钱,因此参与市场的兴趣在逐渐降低。而参与的人越少,股价更加要向下发展取得平衡。正是这种循环导致股价不断下跌,离场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然而,当成交量越来越少的时候,经过长时间的换手整理,人们的持股成本也逐渐降低,这时候股价下跌的动力越来越弱,因为想离场的人已经离场了,余下的人即使股价再跌也不肯斩仓。这样,股价不再下跌。但这时候也没有什么人想买股票,大家心灰意冷,这种局面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形成了股价底部横盘的局面。

这种横盘要持续多久很难说,有时是几个月甚至几年,有时是几个星期,但我们有兴趣的是,这种横盘局面迟早会被打破,而盘面打破的特征就是股价开始小幅上扬,成交量开始放大,这一现象的实质是市场上出现了新的买入力量,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因而迫使股价上行。

事情发展总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当新的买入力量持续增强的时候,说明市场筑底成功,有向上发展的内在要求,才形成了圆底的右半部分。当股价在成交放大的推动下向上突破时,这是一个难得的买入时机,因为圆底形成所耗时间长,所以在底部积累了较充足的动力,一旦向上突破,将会引起一段相当有力而持久的上涨。投资者这时必须果断,不要被当时市场虚弱的市场气氛给吓倒。

圆底的主要特征:

①打底的时间较长。

②底部的波动幅度极小,成交量极度萎缩。

③股价日线与平均线叠合得很近。

④盘至尾端时,成交量缓慢递增,之后就是巨量向上突破阻力线。

⑤在经历了大幅下跌之后形成。

2.双底

另一个可靠的底部形态就是双底。在选股的时候,在实战中运用最多的也就是这种图形。双底形成的时间比圆底短一些,但它常常也具有相当强的攻击性。

双底

一个完整的双底包括两次探底的全过程。也是反映出买卖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在市场上实际走势中,形成圆底的机会较少些,反而形成双底的机会较多些。因为市场参与者往往难以忍耐股价多次探底,当股价第二次回落时而无法再创新底的时候,投资者大多开始补仓介入了。

每次股价从高水平回落,到某个位置自然而然地发生反弹之后,这个低点就成为了一个有用的参考点。市场上许多人都立即将股价是否再次跌破此点当成一个重要的入市标准。同时,股价探底反弹一般也不会在一次完成。股价反弹之时大可不必立即去追高。一般来讲,小幅反弹之后股价会再次回落到接近上次低点的水平。这时应该仔细观察盘面,看看接近上次低点之后的抛压情况如何,接盘的情况如何。最佳的双底应是这样,即股价第二次下探时成交量迅速萎缩,显示出无法下跌或者说没有人肯抛的局面。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双底形态可以说成功了一半。

那么,另一半决定于什么呢?决定于有没有新的买入力量愿意在这个价位上接货,即有没有主动性买盘的介入。一般来讲,股价在跌无可跌时总有人去抄底,但有没有人肯出稍高的价钱就不一定了。如果股价在二次探底之时抛压减轻,但仍然没有人肯接货,那么这个双底形态可能会出现问题,股价在悄然无声中慢慢跌破上次低点,这样探底就失败了。

只有当二次探底时抛压极轻,成交萎缩之后,又有人愿意重新介入该股,二次探底才能算成功。在这种主动性买盘的推动下,股价开始上升,并以比第一次反弹更大的成交量向上突破,这个双底才算成功。看盘高手会在股价第二次探底的时候就发现这是一个成功的双底,并立即做出买卖的决定,但建议投资者等到双底确认完成之后,即向上突破之后再介入该股,这样的风险小得多。

严格意义上的双底往往要一个月以上才能形成,但是,有许多短线高手乐于在小时图或15分钟图上寻找这种图形,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短线操作方法。但一样要小心的是,一个分时图上的双底形成之后,并不能认为日线图上的走势也改变了。因为分时图的形态能量不足以改变日线图的走势。

双底的重要特征是:

①股价两次探底,第二次低位不低于第一次的低位,常常是第二次低位要稍高些。

②第一次探底的成交量已经大幅萎缩,反弹自然发生。

③第二次下跌时成交量更小。

④第二次上升时有不少主动性买盘的介入,成交量明显放大。

⑤以大阳线突破。

3.突破上升三角形

前面讲的两种稳赚图形都是底部形态,在那时候买入当然最好,风险最小,收益最大。但还有一些可以令你赚钱的图形发生在股价上升途中。

股价的上升犹如波浪推进,有涨有落但总趋势向上,也就像长途跑步一样必须休息。股价整理的意义就在于休整,如果不整理,股价就不可能有能力再往上冲。对于短线炒手来讲,股价休整的时候可以暂时退出观望,或者抽出资金来买入那些休整结束的股票。如今市场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每天都有很多股票正在盘整,也有些股票已经完成盘整开始新的上升。这样给投资者以很大的选择余地。

在各种盘整走势中,上升三角形是最常见的走势,也是标准的整理形态。抓住刚刚突破上升三角形的股票,足以令你大赚特赚。

上升三角形股价上涨一段之后,在某个价位上遇阻回落,这种阻力可能是获利抛压,也可能是原先的套牢区的解套压力,甚至可能是主力出货压力,总之,股价遇阻回落。在回落过程中,成交量迅速减小,说明上方抛盘并不急切,只有到达某个价位才有抛压。由于主动性抛盘并不多,股价下跌一些之后很快站稳,并再次上攻,在上攻到上次顶点的时候,同样遇到了抛压,但是,比起第一次来这种抛压小了一些,这可以从成交量上看出来,显然,想抛的人已经抛了不少,并无新的卖盘出现。这时股价稍作回落,远远不能跌到上次回落的低位,而成交量更小了。于是股价自然而然地再次上攻,终于消化了上方的抛盘,重新向上发展。在上升三角形没有完成之前,也就是在没有向上突破之前,事情的方向还是未知的,如果向上突破不成功,可能演化为头部形态,因此在形态形成的过程中不应轻举妄动。突破往往发生在明确的某一天,因为市场上其实有许多人在盯着这个三角形,等待它的完成。一旦向上突破,理所当然的会引起许多人的追捧,从而出现放量上涨的局面。

上升三角形形成过程中是难以识别的,但是通过盘面第二次回档时盘面情况来观察,可以有助于估计市势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于个股走势判断,更加容易把握,因为现在的公开信息中包括三个买卖盘口的情况和即时成交的情况,只要仔细跟踪每笔成交,便可以了解该股回档时的抛压及下方支撑的力度,并分析是否属于自然止跌,如果属于庄家刻意制造图形,则支撑显得生硬勉强,抛压无法减轻。

上升三角形的上边线表示一种压力,在这水平上存在某种抛压,而这一抛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来说,某一水平的抛压经过一次冲击之后应该有所减弱,再次冲击时更进一步减弱,到第三次冲击时,实质性抛盘已经很少了,剩下的只是心理上的压力而已。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市场上看淡后市的人并没有增加,倒是看好后市的人越来越多。由此可以想见,股价向上突破上升三角形的时候,其实不应该脱泥带水,不应该有多大的阻力,这是判断一个真实突破的关键。

然而,如果在股价多次上冲阻力区的过程中,抛压并没有因为多次冲击而减弱,那只能说市场的心态本身正在转坏,抛压经过不断消耗反而没有真正减少,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空方的行列,这样的话,在冲击阻力过程中买入的人也会失去信心,转而投降到空方的阵营。这种情形发展下去,多次冲击不能突破的顶部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具有强大压力的头部。于是,三角形失败,形成多重顶。

如果对上升三角形的本质有了充分而又具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去识别正确形态,做到胸有成竹,捕捉具有完美上升三角形形态的个股,想不赚钱都难了!

上升三角形具有以下特征:

①两次冲顶连线呈一水平线,两次探底连线呈上升趋势线。

②成交量逐渐萎缩在整理的尾端时才又逐渐放大并以巨量冲破顶与顶的连线。

③突破要干净利落。

④整理至尾端时,股价波动幅度越来越小。

4.突破矩形

矩形整理的分析意义和上升三角形完全相同,只是股价每次探底时都在同一水平获得支撑,而不是像三角形那样低点逐步上移。

矩形常常被人们称为股票箱,意思是股价好像被关在一个箱子里,上面有盖,下面有底,而股价在两层夹板之间来回运动。如果这种来回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上升时成交量放大,下降时成交量缩小,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成交量整体呈现缩小的趋势,那么这个矩形是比较可靠的。

矩形常常是在主力机构强行洗盘下形成的,上方水平的阻力线是主力预定的洗盘位置,下方的水平支撑线是护盘底线,在盘面上我们有时可以看到股价偶尔会跌破支撑线,但迅速回到支撑线之上,这可能是主力试探市场心态的方法。如果一个重要的支撑位跌破之后,市场并不进一步下挫,这充分说明市场的抛压已经穷尽,没有能力进一步下跌。

突破矩形

矩形有一个量度的升幅,即当矩形向上突破之后,最小要向上升到这个矩形本身的高度那么多。这种量度升幅是某种经典的理论,它在我们的股市中有多大的可信程度还有待观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大的矩形形态比小的可靠得多。股价在股票箱中来回振荡的次数可多可少,这决定于市场的需要。振荡的次数越多,说明市场的浮码清洗得越彻底,但要记住,振荡的尾声必须伴随着成交量的萎缩。在实战中,完全标准的矩形并不是常见的,股价走势常常在整理的末段发生变化,不再具有大的波幅,反而逐渐沉寂下来,高点无法达到上次的高点,而低点比上次低点稍高一些,演变为旗形。这种变形形态比标准矩形更为可信,因为形态的末端说明市场已清楚地表明了它的意愿,即说明整理已到达末期,即将选择方向。因此,真正的突破不一定发生在颈线位置上,真正的看盘高手不必等到颈线突破才进货。当然,这需要更加细致的看盘技巧。

矩形的特征如下:

①盘整的时间较长。

②上升的压力线平行于支撑线。

③突破阻力线时必须伴随着大的成交量。

④盘整期越久,将来突破之后的行情越大。

5.强势股的走势特征

随着市场上个股之间的走势分化情况日趋严重,投资者选股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市的走势必定是波动式的,有升也有跌,只要整体趋势向上,我们就说大市好。然而个股的走势有时并非完全依照大市波动,可能走出个股行情。当指数回调时,总有一些个股不跌,甚至反而上升,这些个股往往是强势股(或庄股)。当然,并非所有的大市回调时反而上升的个股均可成为强势股,因为市场上有一种庄家专门逆势操作,即大市上升时它不上升,大市下跌时它却异军突起,对于这种股票,我们不称它为强势股,因为它们的势并不强,只是逆大市而动而已。庄家这样操作的理由主要是,这种股票容易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当大市跌时它名列涨幅榜上,那当然引人注目,于是总有人跟风。同时,当大市上升时它不上升,则是为了易于派发,如果指数已经上升了一大截,自然有人去寻找那些涨幅不大的股票买入,以期待补涨。总之,逆势而为的股票纯属庄家行为,不是我们所说的强势股。

强势股是指大市回档时它不回档,而以横盘代替回档,当大市重新向上时,它升幅更为猛烈的个股。这种股票一般具有良好的市场属性,有长庄把守,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大市下跌时,持该股的投资者根本不会动摇持股的信心,庄家也在全力护盘,不让股价下跌,一旦大市转强,庄家立刻奋力上拉,而散户也大加追捧。

抓住这种股票是最让人舒服放心的,识别这种股票也不难。凡是个股线图以横向整理代替回档者,表示有主力长期驻守,市场持股者也看好后市,所以卖压极轻,浮动筹码少,往往使此股呈稳健上升之态。

2.6 分析平均线系统

1.平均线的本质

对移动平均线进行分析是选中强势黑马股的又一有效的方法。移动平均线是分析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将一定时间内的股价加以平均,根据平均值做出图线。通常将每日的线图与平均线绘在同一张图中,这样便于分析比较。通过分析平均线的走势以及平均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买卖的时机,或是判断大势的方向。

主张采用移动平均线的人士认为,每天交易中的大多数细小的波动仅仅是一个重要的趋势的小插曲,如果过分看重这些小波动,反而容易忽略主要的趋势。因此,他们认为分析股价走势应有更广阔的眼光。采用平均线的方式,着眼于价格变动的大趋势。

一般平均线采样数有3天,7天,10天和30天等,甚至有长期平均线取样时间长达150天和250天。

技术分析者之所以能够用平均线来分析价格走势,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趋势的特征:平均线能够表示出股价运动的基本趋势。

(2)稳重的特征:移动平均线不会像日线那样大起大落,而是起落得相当平稳。向上的平均线经常是缓缓向上,向下也是这样。要改变平均线的运动趋势相当不容易。

(3)安全的特性:通常愈长期的平均线,愈能表现出安全的特性,即移动平均线不会轻易地往上往下,必须等市势明朗后,平均线才会真正改变方向。经常是市势开始回落之初,平均线却是向上的,等到市势落势显著时,才见平均线走下坡。这是平均线的最大特色。越是短期的平均线,安全性越差。越是长期的平均线,其安全性越好,但也因此而使平均线反应迟钝。

(4)助涨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后,平均线也开始向上移动,可以看成是多头的支撑线,市价每次跌回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会产生支撑力量。短期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快,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间内平均持股成本增加,买方力量若仍然强于卖方的话,股价每次回落到平均线附近时,便是买进的时机。如果平均线的助涨的功能消失,股价重回平均线之下,这时可能趋势已经转变。

(5)助跌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后,平均线也由此开始向下方移动,这时平均线成为了空头的阻力线,市价每次反弹至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产生阻力。因此在平均线往下运动时,每当股价反弹到平均线附近都是卖出的时机,平均线此时具有助跌的功能。如果市价下跌逐渐趋缓,平均线开始减速下行,此时若股价再次与平均线接近,则可能向上冲破均线开始升势,此时均线的助跌功能减弱。

2.如何分析平均线系统

(1)分析平均线系统。

首先,平均线系统本身已经反映了股价目前的运动趋势,可以说,平均线就是股价目前运动的趋势线。当平均线向上运动时,反应股价总的趋势是向上的,相反,当平均线向下倾斜的时候,说明股价正在一个下跌的趋势当中。平均线运行的角度反映了这个趋势的强弱程度。越是陡峭的平均线反应出股价运动趋势越是强烈。然而,平均线的运行角度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反映出股价运动的趋势蕴含着变化的契机。因此,分析平均线系统首先就是看它运动的方向和角度,从而判断目前股价运动的大趋势及这个趋势的强弱程度。其次,我们要观察不同期限的平均线的运动情况之间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观察短期、中期和长期均线之间的排列关系。这种排列常被分为多头排列、空头排列和整理形排列三种。

①多头排列,是指排列方式从上至下分别为:短期、中期、长期、而且所有均线都正向上方运动,这种排列揭示出股价正处于一个强烈的多头趋势之中,这种趋势还会保持一段时间。

②空头排列是指排列方式从下至上分别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而且所有均线都正以一定的角度向下运动,这种排列说明出股价正处于一个下降趋势之中。

③整理形排列是指短期、中期、长期均线都呈水平运动状态,且相互纠缠在一起,相距非常之近,这种排列说明股价的运动暂时失去方向,等待市场决定突破方向。

最后,投资者要看目前的股价处于均线系统之中的什么位置。一般来讲,股价在均线系统之上是强势信号,股价在均线系统之下是弱势信号,如果股价与均线系统非常接近,且股价的波动幅度很小,那么面临的将是一个突破,以决定后市的方向。

股价与平均线偏离的程度也是很有用的一个指标,由于平均线实质上反映的是一段时间以来的平均持股成本,因此股价与平均线的偏离程度可以反映出市场上获利或套牢的投资者情况。这个指标称为乖离率,其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测算价格在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的偏移平分比,从而得出股价在剧烈波动时因偏离平均成本太远而可能造成的回档或反弹,以及价格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移动而继续原趋势的可信程度。一般来讲,当股价偏离短线均线10%以上之后,即10日乖离率超过10%时,股价有向短期均线靠拢的要求,以消化短期获利的压力或空头回补的压力。而中期乖离率超过30%以后,中级趋势必须修整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2)应用平均线的基本方法。

①买进法则。

第一,移动平均线从下降转为水平,并且向上移动,而收盘价从平均价的下方向上方移动与平均线相交,并超越平均线时,形成一个买进的信号。

第二,收盘价在平均线上方变动,虽然出现回跌,但并没有跌破平均线,又回头上升,这时也是一个买进信号。

第三,收盘价曾一度跌至平均线下方,但平均线保持上升势头,这时也是买入的信号。

第四,收盘价在平均线上方运动,突然暴跌,距离平均线很远,这是超卖现象,收盘价可能回升,这是一个买进信号。

②卖出法则。

第一,股价在平均线上方运动,并呈现上升趋势,离平均线越来越远,表明近期内买入者都已获利,随后会有获利回吐,这时是卖出信号。

第二,移动平均线由向上逐渐转为水平,并且呈下降趋势,而股价从平均价的上方与平均线相交之后跌至平均线下方,说明价格会出现较长时间的下跌,为卖出信号。

第三,收盘价在平均线下方移动,反弹时没能涨破平均线,而且平均线正趋于下降,这是卖出信号。

第四,股价在平均线附近徘徊,而平均线正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时也是卖出时机。

3.强势股平均线系统的特征

移动平均线就是趋势线,股价在一段时间内,沿着一定的轨道运动,事实上,股价经常贴着这轨道运动,在趋势没有改变之前,不必卖出手中的股票。而趋势线越陡峭的个股,其走势也越强。凡是短期均线向上角度越陡的股票,反映出强的走势,应该列入优先考虑选择之中,这类股票的均线系统必须呈多头排列,且每次回档都在均线之上获得支持,而回档也常常用横盘的方式来完成,股价的横盘等待均线的上扬,一旦均线上升到接近股价的位置,便发挥出均线助涨的作用,推动股价继续上扬,这类股票必须牢牢抓住。

分析上升趋势线的仰角是非常重要的选股分析,一旦买入自己认为的强势股就一定要盯住其上升趋势,看它是否继续维持其强势。只要是一条已建立的上升通道保持没被破坏,都表示持股是正确的,新的买入者会继续加入市场。但是,投资者必须特别加以注意的是当股价的日线每次触及到趋势线时,股价所做出的反应到底是获得支持还是跌破,尤其是突破时伴随着增加的成交量。

趋势的改变,投资者必须特别加以警觉,因为那时多空双方力量转变,绝对不要忽视这种转变,当趋势的改变信号甚至反转形态出现时,就是应该换股的时候了。所以,投资者一定要选择强势股介入,但又要避免选择乖离率太大的个股,因为这些股票的势头虽然很强,但升势过猛需要回调整理,不如等它回调至均线附近再介入。

2.7 掌握主力的动向

1.主力选购的依据

主力在市场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中国股市的一大特点即是:各种主力对股价的影响十分明显。然而主力并非永远站在胜利一方,许多时候庄家炒作失误,也会陷入相当被动的局面。所以对散户投资者来讲,要识别并正确地跟踪主力,与庄家周旋,方可避免同庄家一起灭亡的命运。主力机构的操作失误有时因为操作水平不高,有时是大势所逼,有时因为选股不当。

主力选股的依据可以从技术面和基本面两方面去理解。在技术上,被选中的股票必须是有利于炒作的,比如盘子的大小要与操作者本身的资金量相配合,太大的资金炒作太小的股票会感觉池子太小,不能容身;太小的资金去炒作大的盘子会感到力不从心,推不动盘口。

技术的第二个考虑量,目前该股的筹码分布情况。所谓筹码分布,既指筹码在不同价格上的分布,又指筹码在不同的投资者手中的分布。从筹码分布的状况可以看出上方套牢区主要集中在什么部位,在哪一类投资者手中。

技术面考虑的第三个因素就是指目前该股的走势,是否已经打底完成,还是正处于下跌的途中。在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完之后,如果认为技术上该股适合炒作,那么还要对公司情况做出调查,了解其背景,看看有没有隐藏的利空,或者有没有可供炒作的题材。

从基本面的考虑主要是指大势的考虑。股票不是天天都可以炒作的,而炒过一段时间之后自然要做出休整,如果在大势的末段进庄选股,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基本面的考虑还包括国家的经济环境与政策,其他机构的动向等。

一般主力炒作某只股票都应有相应的理由,才能引起散户的跟进,大致有以下的理由是主力机构乐于接受的:

(1)有重大利多的股票。

(2)股本小,筹码少,易于控制的股票。

(3)公司业绩好的股票。

(4)可能资产重组的股票。

(5)想象空间大的股票,比如高科技股。

2.主力进货的时机

主力进货一般选在下列的时机:

(1)股价在低价区或有投资价值的时候。

(2)个股底部构筑完整之时。

(3)人心极度悲观,严重超跌时。

(4)恐慌性暴跌或长时期下跌之后。

(5)了解到公司有重大利多消息之时。

(6)可能有股权争夺之时。

3.主力操作的方式

主力泛指市场上一股有势力的力量,并不一定具体指某个机构或个人,因而主力的操作方式很大程度上要随市势的变化而变化。对中国股市而言,主力很可能是某个机构或集团,其操作方式也就带了很大的人性色彩。这正是我们股市投机性强、波动大的原因。主力在市场的作用主要是:点火,煽风,带动人气,引起股价波动。可以说,正是因为主力存在才使得市场变得活泼。

成交量的变化是推动股价变化的主要动力,而筹码的锁定程度决定了股价波动的强烈与否。主力如果想要随心所欲地翻云覆雨,首先他必须控制得住筹码,也就是说他必须透过市场吸收筹码,而且必须要和上市公司相协调,以免上市公司与之作对。当他完全掌握了筹码的主动权之后,才能在阻力不大的情况下操纵股价。因此,我们在选股时必须特别注意主力动向及其操作手法,才能精确判断其做空或做多的企图。通常主力机构在制定了操作计划之后,就开始在市场中默默吸货,直到能够控制大势之后,再进行拉升。在吸货期,主力常以散布利空消息或打压的方式吓出散户的筹码,反复震荡吸货,之后才可能拉出大阳,令股价迅速远离吸货的成本区。在拉升一段后,主力要进行洗盘操作,使投资者对涨势半信半疑,不敢坐顺风车,这时市势振荡加剧,令人不安。主力洗盘时,常故作弱势状,以诱出信心不坚定的筹码,令市场的平均成本提高。主力振荡洗盘的方法常常是高出低进,迫使散户抛出,改由令一批人接货。或者,直接向下打压洗盘,顺便赚些差价。因此,主力洗盘阶段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完成筹码换手,提高平均成本;二是赚取可观的差价,当洗盘接近完成的时候,股价的波动也越来越小,短线客无利可图,筹码自然稳定,很利于发起另一波攻势,洗盘完成之后要拉升,逼使空头加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轧空行情。这一阶段上升猛烈,令人不得不去追涨,这就是行情的主升段。主力拉升股价的方法包括:散发小道消息,勾结传媒等,利用大成交量突破整理区,使技术派人士跟进,或者与上市公司合作,发布利多消息,号召散户追高。这时筹码的锁定程度高,股价极易飞涨。

在主升段的末期,主力开始分批出货,最后的主升段往往是公司利多消息最后发布的时候,也是主力出最后一批货的时候。日线图形态往往是缺口向上,十字星或巨量的高开小阴线表现。主力出货形成各种各样的头部,依照出货的量的多少或者股票的盘子的大小不同而不同。有的是头,有的是头肩顶,有的是单日转向。总之,主力出清手中持股就撒手不管,股价自然难以维持。

在我们的股票市场上,影响股价涨跌的各种因素中,首要的是人为因素,公司业绩与经济环境都排在之后。因为主力掌握两项有力的武器,其一是资金,其二是内幕消息及传媒的关系。这两点足以决定个股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操纵。

当然,股市的大趋势是无法被完全操纵的,这是普通的投资者有可能赚钱的原因。庄家即使成功地控制个股的价格,但如果失去了大势的支持配合,一样会作茧自缚,一败涂地。所以对散户投资者来讲,唯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把握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才能在市场上赚钱。

4.主力轮炒手法分析

主力做多或做空可以从盘面上看出征兆,比如大盘以轮涨的方式出现时,主力做多的心态明显,因为轮炒可使市场人气不至于快速消散,且能抑制空头的打压。在人气聚集的情况下,空头打压不但十分费劲,而且反而易被轧空。轮炒的手法也易于掩护已被炒高的个股顺利出局,因为轮炒可使指数不因个别股票出货而下跌,使指数保持上扬的势头,这样比起全面性拉升来,要省事得多,也不会引起投资者的戒心。主力采用轮炒的方式做多,不但可以维持人气不散,更可令资金易于周转而灵活运用,指数因轮炒而呈连续上扬的形态,整个大盘的成交量也因轮炒而不消退,使得投资者的资金不至于离开股市。各种股票在轮炒中排有不同次序,从而形成领先大势的股票,跟随大势的股票和落后大势的股票等等。

轮炒有一项重要的特性,那就是当可以炒作的股票越来越少时,即表示接近多头市场的尾声了,至少,应该有一次大的调整。

5.散户跟随主力的要诀

市场主力操作股票一般以下列法则为依据:

(1)市场人气状态决定股价的涨跌。

(2)供求关系的变化是股价变动的依据。

(3)股价的操作必须灵活,不能一味的做多或做空。

(4)必须有能力控制筹码。

(5)操作必须理性,对散户心理了解必须透彻。

市场主力操作股价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因为资金大,又需要考虑散户的心态、大势的走向等等。而散户的行动比主力灵活得多,这就为散户赚钱创造了条件。散户的最佳选股策略是选择那些主力吸货完成刚刚开始拉升的股票,然后在主力出货之前或刚出货时卖出。要做到这些,必须注意跟随主力的策略。

散户捕捉主力行踪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其一是从成交量分析,从走势看出主力意图。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看盘功夫的锻炼,全面掌握各种技术分析方法。关于如何从盘面看出庄家的行动,说起来是十分丰富的话题,但无论如何,散户先应该掌握基本的技术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再练些套路,这些套路可以是庄家主力操盘的常见手法,比如洗盘,拉抬等等。练好了套路并非就天下无敌了,应该再向更高的境界冲击。有时你会被庄家的花招陷阱所迷惑,或者,你明明知道庄家在洗盘,却还是因为害怕而抛出股票,这时你面对的问题已不是技术上的了,而是心理上的问题,关键在于功力不够,信心不够。这时即使你掌握了花拳绣腿,仍然敌不过凶悍庄家的简单招术。这时你面对战胜庄家的第二个境界:即如何加强自己的内功修炼。

散户捕捉主力行踪的另一种方法是从主力制造的种种市场气氛中看出主力的真实意图,即从市场气氛与庄股实际走势的反差之中发现问题。在主力吸货时,常常会有利空消息传出来,如果你看到股评家极力唱空,但这只股票的走势分明显示有庄家吸货的痕迹,那还有什么疑问呢?在主力出货的时候,往往当天各种股评都会推出该股,似乎一定要在今天买入才能甘心,但该股当天竟冲高回落,成交量巨大,那不是主力出货又是什么呢?

散户平时要加强个股的基本分析及炒作题材分析,借以找出可以被主力介入的个股。除了注意关注上市公司的各种报道之外,更需多注意筹码归向分析,追踪盘面浮码多少。如果发现浮码日益减少,应密切注意。

散户介入每只股票之前,必须考虑风险与报酬的比例,必须注意到介入该股的价位与长期底部的距离,乖离率的大小等因素。散户跟随主力时选择理想的底部介入才是最佳和最安全的策略。毕竟股价要大涨,必须要有健全而完整的底部图形,筹码安全性高,将来上升的阻力才会小。底部结构不理想的个股,很难有好的表现。投资者千万不要忽视一个完整的底部图形,更不要无视它的威力,嘲弄或不信任完美图形的人,无异与市场作对,逆行情的操作是会受到重创的。

几乎所有的坚实底部,在它的低点或是平台部位都会出现成交量剧减的局面,这种现象表示卖压已经消竭,持股者不再愿意杀低。如果此后,成交量再一路放大,且股价收涨,那就表示有一股新的力量介入,主力进场做多的意图表现无遗,投资者可以大胆跟进,利润必远大于风险。

总的来说,散户操作股票的几大要点是:

(1)判断大势。

(2)选中好股票。

(3)不断换股以应付轮炒。

其中,判断大势并不难,选股才是致胜的重要关键,而应付轮炒则是使自己资本迅速扩充的好办法。但是选对股票不一定能赚钱,如果投资者只知道何时买进而不知何时卖出,就会和大多数人一样,眼睁睁地看到股票大涨,又眼睁睁地看着它跌回去,所有的利润都如过眼烟云,白忙一场。长抱着股票未必是一种高明的操作方式,如果死抱着一只毫无希望的股票,是根本不可能赚钱的。

当市场的主要趋势发生改变,投资者必须察觉到这种变化,绝不能忽视它而盲目乐观,死抱股票。主力的操作也有着阶段性和节奏感,一旦目标达到,主力会毫不犹豫地出货,这是趋势反转的开始。所以,散户跟随主力必须要清楚判断主力出货的时机,这才是胜利的最后保证。

在股市中要迅速赚大钱就必须追踪盯紧主力,涨时应重势,而不必考虑其业绩如何,股票是没有定数的,高了可以更高,低了可以还低。股价只有涨跌之分别。这是股票操作的基本常识,不能以为垃圾股就不会成为黑马。事实上,股票业绩的好坏不是静止不变的,垃圾股也可能因为经营改善而成为绩优股,绩优股也可能经营失败成为垃圾股,这就是股票的魅力所在。一切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股票炒的是明天而不是今天。

2.8 了解个股特性

1.选择市场性优异的股票

每个股票都有其特性,即股性。股性好,指它活跃,在大势升时它升得多,大势跌时它也震荡较大,这种股票群众基础好,大家都乐意炒它,其股性也越来越活跃。而股性不好的股票往往股价呆滞,只会随大势作小幅波动,炒作这种股票往往赚不到什么钱。

每种股票都有其习性,这种习性是长期炒作形成的,是由于大众对它的看法趋于一致造成的,一般难以突变。但股性并不是永远不变的,有时通过机构长时间努力,或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可能会改变一些股票的特性。

几乎所有的热门指标股,都有良好的市场性,这些股票的筹码锁定好,易大起大落,投资者高度认同这些股票,一有风吹草动即大胆跟风,往往造成股价疯涨。大众认同的程度越高,其市场的属性越好,而这些股票往往有市场主力的介入,在其中推波逐浪,甚至有些股票的主力每隔一定的时间总要折腾一番,似乎吃定这只股票。而主力对于长期介入较多的股票市场性很熟悉,也常常选择同一只股票多次介入。这正是形成个股独特股性的重要原因。

股本结构这个因素是个股的重要属性之一,多年来股本小的个股往往较容易成为主力炒作的目标。很多主力介入操作的重要参考就是股本的大小。小型股容易控制筹码,轻、薄、短、小的股票具备拉升容易的特点,十分利于操作。

冷门股有时也成为惊人表现的个股,其实,这种冷门股从前大多也有过突然爆发的经历。也就是说,它的股性就是喜欢突然拉升。冷门黑马股大多流通筹码很少,股本小,所以这类股票一旦打底完成发动攻击,其升幅往往是十分可观的。

股票的特性是长期形成的,需要投资者长期了解才能全面熟悉它们。当你了解它们以后,遇到一定的情况,你可以估计到它有什么反应,这对预测个股态势十分有利。同样,如果某只股票的个性出现变化,那么你就可以很快记住它们的变化。

因此,选择股票应该首先考虑股性,落后大势的弱势股不要去碰它们,而热门的指标股是首选目标,某些冷门股经过长期的盘整,有可能突然爆发,也可以考虑选择。

2.选择波动幅度大的股票

既然每只股票的特性不同,自然有的波动大,有的波动小,波动大的股票最适合短线进出,当一只原本平静无波,股性死寂的股票突然连续数日转强时,绝不能等闲视之,如果此时成交量配合,那这只股票大可有一番表现。

3.选择有潜力的低价股

股票价格低,这本身就是一个优势。低价格往往意味着低风险。某只股票的价格之所以低,那说明该股票的种种不利因素已被大众所了解,而股票市场的一个特点就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事情往往对市场不再起作用。正如大家已经知道的好消息公布出来也无法再使市场上升。所以,如果某只股票的价格很低,那一定是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且大家都已经接受了这种现状。

然而事情并非一成不变,对业绩差的公司来说,使它业绩变差有时比使它业绩变好更难。在一批低价股中,常常就隐藏着几个可能变好的股票,这是最值得炒作的原因。同时,低价的特性使得炒作成本低,容易引起主力的关注,容易控制筹码。由于比例的效应,低价股上涨获利的比率会更大,获利的空间与想象的空间均更广阔。再加上群众基础好的原因,常常会使低价股成为大黑马。

当然,并非低价就一定好,有些上市公司积弱多年,毫无翻身的机会,甚至亏损累累,这样的低价股还是少碰为妙。最重要的是找出低价股中的好股票和有利好的可能。

4.新上市的股票要特别关注

现在,新上市的股票越来越多,于是投资者已经变得很麻木,对新股视而不见。这反而给我们提供机会。新股中也有好有坏,但总的来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上方无套牢盘。一般新股上市,原始股东都是获利的,只要他们愿意抛出,都可以赚钱。同时,新股没有什么复杂的历史,这样也使主力容易掌握筹码的分布情况,容易集中吸货,从而完全控制该股票的筹码。尤其是那种上市后曾跌破发行价的新股,更是难得的炒作对象。在发行价之下,常常有机构大量吸货,日后必有不俗的表现。这种股票的筹码高度集中,机构主力做多高的价都可以。

如今的市场,新股被疯炒的例子举不胜举。最后到了逢新必炒的地步。这充分证明:当主力机构在市场上再难找到炒作对象时,新股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新股的炒作可以纯粹当做数字游戏来玩,完全可以不理会其业绩的实质。只要主力有勇气接走所有的低位抛盘,以后的股价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另外,由于股票上市的承销商制度,使得新股上市直接关系到承销商和上市公司的面子,所以即使大市不利,券商也要尽力护盘维持形象。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手上的股票越来越多,最后不得不做庄炒作一番。

5.选择强势产业的股票

强势产业的股票往往是领导大市的主角,尤其是行业中的龙头,往往具有指标股的作用。因此,选股必须选择强势产业中的领头股,这样往往能领先大势获利。通常,在某个多头市场的领头股,到大市反转时,便成为抗跌的好股票。

投资者应该了解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与产业政策,哪些是夕阳产业,哪些是强势产业,应该做到心里有数。对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上市公司来讲,经营的阻力上要小一些,获利的能力上要大一些。另外,从全世界的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也可以看出哪些是有前途的,哪些行业是面临困境的。投资者应有买股票就是买未来的观念,所以对前景看好的尖端产业应具备长远的眼光,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尤其要特别注意。

投资者应经常去检视各类产业股票的表现情形,将有助于摆脱目前的弱势产业的股票。换入强势产业的股票,你会发现某一行业的股票常常有某种联动性。如果某产业的龙头股表现疲弱,则往往会波及到该行业的其他股票。同样,如果某行业的几种指标股呈强劲走势,则会带动其他同类个股。

2.9 分析炒作题材

1.常用来炒作的题材

(1)经营业绩改善或有望改善。

从根本来讲,业绩是股市的根本所在,业绩是硬道理。所谓利好的预期最终都会反映到业绩上来,因此这是最有号召力的题材。而其中,业绩可望改善比业绩已经改善更有吸引力。因为人们更看重上市公司的未来。这类题材每到公布业绩报告期间显得尤为活跃,而公布完后,就暂时告一段落。

(2)拥有庞大的土地资产有望升值。

极具想象力。但最终要看是否有人挖掘并宣传这个题材。

(3)国家产业政策扶持。

最关键的是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贷款政策。如能源,交通,化工,通讯,高科技等领域。

(4)合资合作或股权转让。

分析合资题材,要全面考虑合资伙伴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能量,分清有利的真合资和纯粹为造题材而吹捧的假合资,分清合资的前景是好是坏。

(5)增资配股或送股分红。

增资配股本身并不是分红行为,它并没有给股东什么回报,只是给股东一个增加投资的权力。在牛市中,这种优先投资的权利往往显得非常重要,并具有一定的价值,因为牛市中人们预期股价会上升,可以优先投资必定会带来良好的收益。送股分红是上市公司给股东的真正回报,在这种回报真正兑现之前,往往会出现抢权现象,因为预期牛市会填权。增资配股或送股分红成为一种题材,是因为人们的牛市预期。一旦市势逆转,人们预期熊市到来,送股也好,配股也好,都不能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6)控股或收购。

这在国外发达市场中是股市最有吸引力的题材之一。因为它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控股指某财团在股票市场上大量吸纳某只股票,以求最终控制该公司。不过在中国股市的二级市场上发生真正意义的抢股收购是不太可能。这与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有关。所有就目前而言,控股或收购还仅仅是一个炒作题材。多数控股行为是由于庄家炒作失当,手中的股票越来越多,以至于达到或超过举牌的界限,而不得不举牌。

2.分析炒作题材

分析题材是真是假其实不难,可以分析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告和报表。但最好的方法是拿题材来与盘面比较,看盘面是否支持该题材的存在。对于真正的炒股高手来说,根本用不着整天打听什么消息,一切都在盘面上清楚地反映出来了。

某个题材到底能给盘面造成多大的影响,那不决定于题材的情况,而决定于盘面当时的处境。盘面的反应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盘面的状态就是指目前供求关系的状态。

比如说一根火柴能否引起森林大火呢?不一定,那不决定于这根火柴,而决定于森林的状态。市场也是这样,气氛有高有低,人气有旺有衰,同样的题材投入到市场中,反映常常因时而异。这就是市场的微妙之处。只有懂得了题材与市场的这种关系,就等于站到了市场之上,置身事外来分析市场的反应。

反过来,通过市场对题材的反应,也可以看出目前市场所处的状态。一个对坏消息毫无反应的市场无疑是个强势市场,而一个对庄家鼓吹的种种利好题材没有什么反应的市场是弱势市场。在牛市中,即使庄家不去鼓吹,投资者也会自己去发掘。所以题材是借口,市场状态才是关键。

题材的真假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市场的反应,题材的号召力,跟风者多不多。

3.轮炒的策略

轮炒与其说是一种策略,不如说是一种自然现象。所谓轮炒,是指把市场上不同板块分成几个层次,顺序分批炒作的现象。轮炒可以是市场主力的安排,也可能是市场自发形成。大盘中股票太多,所有股票一起上涨需要太多的资金,而且股票一起上攻时,投资者的注意力分散了,不容易形成强烈的攻势。轮炒的本质是把大盘分割成许多自我体系的部分,然后集中力量来炒作一批股票。另外,当一批股票走弱时,可以有另一批股票来代替前者支撑局面,用以维护市场人气。

轮炒往往依照先一线绩优股,再二线中价股,再三线低价股。这是因为行情发动之初,人们往往对后市存有疑虑,一般不敢买入那些业绩没有保证的个股,而此时绩优股的价格偏低,投资价值显现,成为第一批投资者的首选。当一线股炒高以后,二线股随之跟上,因为它们的业绩也不差,既然一线股已经很高了,那么后来者只有选择这些了。接下来,市场趋于越来越活跃,投机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厚,于是三线股作为最投机的品种来炒作,这种炒作常常失去理性,成为纯粹的数字游戏。

当一二三线股轮炒一遍之后,一般市势就告一段落,回落调整以待时机。这是轮炒的普遍规律,当市场上可炒的股票越来越少的时候,市势也就差不多到尽头了。但也有种情况,即轮炒二线股的时候,一线股已经开始调整,炒三线股的时候,一二线股又在调整,当三线股炒作完后,也许一线股已经调整的相当彻底,这时如果大势长期看好,则有可能重新启动一线股,带动市场新一轮循环。(大牛市时可能这样)所以应该把握市场节奏,当三线股炒作完以后,密切注意一线股的走势,看是否有启动的迹象。一旦如此,则市势可能长期看好,可以开始新一轮炒作。

轮炒策略可以节省主力机构的资金,也符合市场心理的要求,因而市势的发展往往表现出轮涨的特征。投资者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金来应付轮炒,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