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恋爱诡计
15283900000077

第77章 恋爱讲究“半糖主义”

恋爱的最高境界是若即若离。这样的感情得到了证实,基本上是会长长久久的,但是想要处理好这样的关系是很难的。

同城分居的婚姻方式——两个人婚后并不完全生活在一起,而是过着“五加二”的生活——五个工作日各自单过,周末两天才与“另一半”聚首。在非团聚日子里,他们会利用这个资讯发达时代的各种通信方式(如手机、互联网等)联络,偶尔也会像恋人约会般地一起吃饭看电影,但随后他们又像朋友般友好告别各自散去。如果在不该见面的日子里,一方要到另一方的住处去,还必须“提前预约”。他们笃信距离产生美、小别胜新婚。“半糖夫妻”就是指周末才在一起住的夫妻,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婚内分居。受到工作压力或者生活习惯的影响的夫妻常常会选择这种生活方式。

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国的一句老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与半糖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一点亲密,有彼此的关心,但又不会太近,不会妨碍对方的私密空间;比如我们对成功事业的追求,应该努力争取,顽强拼搏,但又不急功近利,不奢求强求;比如我们对情感的向往,应该懂得珍惜,好好把握,但不束缚他人,给对方足够的自由快乐;比如我们对婚姻的态度,应该常常在一起,但又懂得亲密有间的道理。甚至我们的穿衣打扮,一日三餐,都该学会半糖——不过分、不过度、刚刚好,这样才会最好地摒弃生命里的苦,品尝到生活中的甘。

说到底,半糖主义代表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太苦的日子会使人沮丧失望,非我们所愿;过甜的日子容易让人不识甜为何物,不懂珍惜,也许生命的最佳状态就是不回避烦恼与苦难,并学会给自己的日子加半勺糖,在若有若无间体味生命的香甜,领悟甘苦参半的人生真谛。

一些年轻人选择婚后分开居住,是因为他们担心彼此不能白头偕老、不能从一而终,因此以退为进,来为爱情保鲜。对于这种保鲜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副主任王震宇认为,并非所有的Solo家庭都能促进夫妻感情的增长。为了“小别胜新婚”目的而分居的,有可能会为平淡的婚姻生活增加一些常新的因素,从而刺激两人的感情保持鲜活状态,但是,如果分开的原因是因为不想过多见面,主观上想清静,这就会对两人之间的关系造成危险。时间长了还可能彻底分开。

要永远觉得意犹未尽,若有似无的甜才不会觉得腻,真心不用天天黏在一起。你什么时候听一个在热恋的男人或是女人说过腻?陪你哭陪你笑,滋润在爱情里的人哪一个脸上不是白里透红与众不同?那个甜啊,由内而外的满溢,眉梢眼角收都收不住。

聪明的和受过伤的女孩一般都懂得若即若离的好处。她们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美丽与才智,她们会逗得那些男生心痒难耐,但是就不让男生们达到目的。她们的美丽源于智慧也源于经验。或许,叫熟能生巧。人类的感情是这样的奇妙,每个人都想探寻出一条路。几番挫折终于成功的男女们会觉得幸福太来之不易,有的会好好珍惜,而有的也只是为了等这个结果而已。若即若离,就像《蒹葭》留给人们的意境……

只是喧闹的现在有多少人玩得起若即若离的游戏,生活的节奏太快,人们都习惯了一上来就说,我喜欢你,做我的女朋友吧。豪放的人们,往往要为自己的轻狂付出代价。

当繁华过尽了,该玩的游戏都玩过了,剩下一颗心斑斑驳驳。女孩们已经学会了自己照顾好自己,学会了一个人面对孤单寂寞,学会了自我修正与勉励。不再寄希望于男子。只是,偶尔看到那些还多么年轻的情侣们在路上争吵,她们多想上去告诉那些情侣:如果爱,请深爱。为什么要为了生活的细细小小闹得满城风雨呢。

年轻的人们往往不懂爱情,懂了的时候爱已经走远。这时候,再有一个男子出现,苦苦追求的结局是,他只得到了追求时美丽的纠结的心情。求之不得,往往让很多男子记忆美好。或许从来没有得到,反而保留了最美好的幻想。相比而言,求之不得是最没有互动的。

如果一个男孩掏心似的对女孩好,但是就得不到什么回应。冷若冰霜反而激起了男生们更大的好奇,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遇到的女子已经不是那个若即若离的更不是那个百依百顺的。

若有似无的甜是什么?是一杯苦咖啡里只放半块糖滋味。甜,你根本尝不到,苦,你又明明放了糖。爱又不爱,感情里轻松地来去,这也是需要资本的吧!20岁,你信奉半糖固然是新新人类的另类,到了40岁你再说半糖,任怎样掩饰都还是牵强。25岁以上的女人更愿意做的可能就是求平求稳求安定,要一个相濡以沫的人来交换自己全部的真心。

“恋爱诡计秘笈”

婚内分居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相敬如宾。不用担心极度不爽的时候还要履行义务;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女性频道,不用担心有人跟你抢遥控器;爱几时关灯就几时关灯;爱把电话粥煲多长就煲多长;爱横着睡就横着睡,爱竖着睡就竖着睡。

这样的爱情便会在两个人之间永恒地滋生。最终变得美妙,甜中带微酸,达到美味爱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