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下晋江人
15284900000032

第32章 庄之明 慈父情怀童心不泯

庄之明,1937年出生于晋江青阳凤美三村,笔名青阳。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曾在中学任教15年。历任《中学生》杂志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儿童文学》编委,北京版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发表各类文学作品、文学评论400多万字,出版著作20多部,有7部著作和18篇作品在全国获奖。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

从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学文系至今,庄之明已在教坛、儿童文学创作及编辑、出版界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2年1月,170多万字《庄之明文集》(共3卷)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庄之明作品研讨会”。与会的有关领导,在京儿童文学学者专家、作家、评论家、教育专家、编辑出版家等40多人出席。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高洪波赞誉:“庄之明是一位有着慈父情怀的作家。”记者借此盛举,连线专访了这位童心不泯的好教师、大作家、名编辑。

“给我生命与活力的就是母亲的乳汁和故乡的土地”

庄之明的父亲庄材试是旅居菲律宾的华侨,母亲生下他不久,为了生活,父亲不得不再度离乡背井,远赴菲律宾谋生。时值抗战烽烟四起,父亲一去便音信全无,侨汇中断的艰辛,加上望断南天的思念,并没有击倒坚忍的母亲,一群嗷嗷待哺的兄弟姐妹,硬是在母亲单薄的羽翼下,熬过了8年暗淡的岁月。1958年,庄之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此远离故乡,走上了教书、写书、编书的育人之道。

对于一生为何独钟“小儿科”,庄之明说,“我把母亲看作太阳,我用我的眼睛和我的心去感受母亲的博爱和无私。我常喜欢把自己比作一棵小草,那么,给我生命与活力的,就是母亲的乳汁和故乡的土地。母亲和故乡在我的灵魂深处已经融为一体。”为此,他一生甘愿为少儿写作、编书,把母亲在他心灵深处点燃的灯盏传续下去,永不泯灭。

庄之明离乡不离土。几十年来,他走访过世界30多个国家,和那里的华人有过不少的接触,更多的是和同乡朋友相聚,他们问得最多的是作家对家乡晋江的感受和印象。庄之明总是说,家乡人重情义、讲信誉,走南闯北,四海为家,爱国爱家,敦亲睦族,人才遍布世界各地,而且富有拼搏和冒险精神。

是的,晋江人乡土观念重,即使远离了故乡,也永远不会忘记乡音与乡情,这方面庄之明有切身的感受。

1991年,庄之明率中国少年儿童出版代表团访问新加坡。在这个美丽的花园岛国,每走到一处,都可以听到乡音,用熟练的闽南语和刚刚结识的朋友攀谈,让他感到格外亲切,如置身于梦幻中的故乡小镇。在新加坡有晋江会馆,这里的晋江人,热心传统文化、慈善教育等公益事业。会馆经常开展一系列乡谊乡情活动,如举办晋江画展、南音会、泉州手工艺品展览会等。在庄之明的文化、乡情之旅中,故乡人在世界各地所发挥的聪明才智,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有的成为政界名人,有的成为著名企业家、科学家、作家、画家、教育家等,他们出了名,发了财,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根”,纷纷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和福利事业做贡献。身为侨眷和名作家,这一桩桩、一幕幕从庄之明的心灵深处流向了笔端,成为一篇篇流光溢彩的华章。几十年来,庄之明出版了《一个作家眼中的世界》、《一个作家眼中的亚洲》(香港版)、《世界漫游》等多部纪游作品,这虽是其专研儿童文学的副产品,却道出了故乡人“身在五洲四海,心怀故乡亲人”的恋乡情结。

在纯真的心灵世界点一盏灯

电话那边,这位已75岁的谦谦长者,语气轻缓,至今仍永葆一颗纯真的童心。50年来,在教育界、文学界、出版界有着骄人的成绩:教书15载,桃李成群,深受学子爱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几十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选为首界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从事少儿读物出版工作20年,坚持“出书育人走正道”,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1年,庄之明的小说《新星女队一号》在《儿童文学》上发表,引起了儿童文学界的极大反响,更在广大少年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作品的女主人公汪盈被公认为新时期少年儿童文学形象的全新面孔。之后,著名作家樊发稼还在研讨会上说,当年作品一发表,他就把它选入《中国文学作品年编·儿童文学选(1981)》中,并在《前言》中特意指出:“取材于学校生活的《新星女队一号》,是近几年来儿童文学的一篇出类拔萃之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可以说达到了比较完整的程度。庄之明是满怀热情为新时期新少年塑像的人。”

作为儿童文学界名家,庄之明不仅在小说上取得可喜成果,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影视剧本、文学评论、图书评介、编辑论文等方面也取得可喜成绩,可谓一专多能的好手。在香港、台湾等地出版多部著作,不少作品被翻译介绍到国外。

进入出版界20年,他又将淘金般的慧眼用于发掘新人,选择作者、策划选题均取得骄人业绩。由他推荐作者、参与策划并终审的《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获中宣部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第九届“中国图书奖”、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等五部委列入“百部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图书”,香港买走了此书的版权,作为回归后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的图书。

为孩子们工作正是庄之明最快乐、最充实的事情。他说,奋斗有至乐、事业无穷年。年届古稀宝刀不老。今后,他将继续为少年儿童编辑、出版、创作出更好的精神食粮。

寄语家乡小记者:“将来成为超过我的大作家”

对于家乡的学童,庄之明寄以深切的厚望。他说,校园里的文学色彩越浓,学校就越有品位,学生有了文学的修养,也会更有气质;学校要培养学生从小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生的素养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必然得以提高;通过各种让学生喜欢的写作交流活动,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就能改变他们讨厌写作的心理。

“我学习写儿童文学,一是热爱,二是用心。”庄之明说着,露出了快乐的笑声。谈起《晋江经济报》的“小记者”专版,庄先生大加赞赏:“每星期有专版,让中小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和展示,并辅以作文比赛、农场体验、快乐DIY、名人地理游、冬夏令营等活动,不仅深受学生、家长、老师的欢迎,更是培育语文学习‘四多’的有效手段。”当听记者介绍,目前家乡中小学校已建立小记者站近60个、人数超过3000名时,庄之明连说:“了不起!这些人当中完全可能在今后涌现出超过我的作家。因为,家乡地灵人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