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就是手边事
15286300000012

第12章 水润润的双眼,靠揉捏耳垂练成

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部都有相应的刺激点,当我们动手刺激某个耳穴,就可以促进相应部位的循环。因此经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特别是可以缓解肥胖、失眠等都市人易患的亚健康症状。同时,一些患有近视、青光、散光等眼部疾病的人,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按摩耳垂也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就连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曾评价自我按摩:“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日,功不可量,其力百倍。”

提捏耳垂法

两手拇指和食指内侧各夹取两侧耳垂,一边揉捏(使之有轻度涨痛),一边环形提拿(使耳部微痛为宜),提捏1分钟,使两耳发热、潮红。另外,也可以轻轻按压头部,对那些有酸胀感的地方可重点按压。

提捏耳垂还可以缓解疲惫,预防掉头发,因为从耳穴理论看,耳垂处有头、颈、腕踝关节的投射区。在睡前,揉揉百会穴,再按一下颈部的风池穴,按压这些穴位对于缓解疲劳和精神压力、养护头发有好处。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垂部位为眼区,按摩耳垂可以起到补肾的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可化生先天之气,即元气。所以,按摩耳垂可以达到加强元气、激发和推动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耳还与肝胆之经有密切关系,按摩耳朵有清肝胆之火的作用,所以对高血压也有预防作用。

人体内有缓解眼疲劳、保护视力功效的穴位非常多,在早、午、晚的空暇时间里,也可以忙里偷闲,运用中医既有效又操作简便的“护目法”慰劳一下长时间工作的双眼,让它们工作起来更加得力。双手搓至发热,然后迅速敷盖在眼上,可改善眼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眼保健穴位分为近端和远端穴位,在眼睛周围和附近的穴位称为近端穴位;在躯体、四肢等部位的穴位称为远端穴位。常见又容易找到的近端有四白、承泣、攒竹、鱼腰、丝竹等穴。譬如说,眉毛所在的部位就有3个很好用的护眼穴位,古人认为眉毛如鱼,攒竹穴在两眉头凹陷中;鱼腰穴在眉毛中点凹陷处;眉毛尽处则是丝竹穴。

有一些患了老年性白内障的人可以通过按摩来缓解症状,选定攒竹、丝竹空、睛明、耳垂和光明5个穴位进行点按,实施百日,双目视物较前清晰,眼眶的酸痛感减轻很多。按摩时要心平气和,全身放松,先以食指和中指点按攒竹和丝竹空二穴,左手按左边,右手按右边,各点按108次。以食指点按睛明穴,左手按左边,右手按右边,各点按108次。拇指和食指捏耳垂正中,左手捏左边,右手捏右边,各捏108次。食指点按光明穴,左手按左边,右手按右边,各点按108次。

养生又养颜的耳部按摩

提耳尖: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盆腔、肝阳穴、风溪穴等。用左手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

拉耳垂: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穴。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

推耳后:用两手中、食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前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

此法可滋肾养肝,红润体肤。轻按压时,用鼻呼气;轻提起时,用鼻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