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就是手边事
15286300000019

第19章 过分“冷血”会让身体毛病百出

在中医临床中,绝大部分疾病是由寒引起的。寒是导致生病的重要原因,寒邪可使机体的气血凝结阻滞。从人体的生理特点上看,人体总血液量的50%集中于下肢,如果受凉会使双脚的许多毛细血管紧缩,使正常的血流量降低。足部离心脏最远又处在人体的最低位置,是末稍循环差、血液容易滞留的部位,因此有“诸病从寒起,病从脚下生”之说。对人体来说,中间部分最脆弱的是腰,上边就是颈椎和咽喉,下面是脚踝。这些就是人体的枢纽之地,特别要强调就是这些地方都不能受寒,颈椎遇到寒气就会发紧、酸痛;腰更是不能受寒,同样人的脚也是很害怕寒的。一旦受寒,就会引发很多疾病。因为我们的脾经、肝经、肾经、胃经、胆经和膀胱经都从脚上经过。

赶走“冷血”有个小方法很有效,就是提高脚的温度。一般人的正常体温在36.5℃左右,而趾尖温度有时只有25℃。要知道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神经联系,脚掌受凉可反射性地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明显削弱。于是,各种病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使人发生疾病。有人实验,把双脚放在4℃的冷水中,鼻黏膜温度就明显下降,几分钟后就会有鼻涕、喷嚏出现,感冒就接踵而来。同时,寒邪侵犯脚之后还会影响心脏,引起胃痛,造成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发生腰腿痛、阳痿等。

要使脚不受寒的办法很多,首先是加强锻炼,多活动,以保证脚部的血液供应。有专家说,脚趾活动少是引起腰痛、肩肘痛等多种现代“文明病”的原因之一。要想少生病就必须使脚趾经常处于灵活状态。其次要选择大小肥瘦都合适的鞋,因为鞋窄小不仅有碍血液循环,而且使脚周围的空气层缩小,不易保温。常饮花茶,也可改善手脚冰冷,有强化新陈代谢的作用。入睡前用热水洗脚,然后对自己的双脚进行揉、拍打等,这样做可使双脚的淋巴液流量及脚部毛细血管的开放量加大。入睡前,走一走家庭仿真石头子路,许多人走石头子路之后,脚底有多种感觉,其中热、胀感觉最明显。睡前2小时,进行20分钟~50分钟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快速走、一般性体操,使身体发热,这样双脚也会发热。

脚部升温锻炼三法

健足活血法

用脚前掌及大脚趾行走,步幅稍大,行走速度稍快。一次行走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或2公里。这种脚部锻炼,可以促使全身血液循环。但要注意:刚开始行走时,练习量不要太大,要让脚前掌有一个适应过程。其间再加上手臂前后有力地摆动,可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量。

健足强腿法

从大步走开始,双脚用力蹬伸,步幅加大。可以走10分钟或200步~500步。增强腿力是每个人必须要做的事情,目前中老年朋友患有膝关节病,可以说与腿力不够有关。这种练习方法既健足又健腿。但要注意:要切合自己的体质,练习后感到腿部发酸、全身发热最好。

健足壮骨法

从踮脚尖开始,尽可能提起脚跟慢行,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脚趾、脚弓、脚踝、小腿、大腿等功能性、退行性病变。

说个有趣的题外话,我们中国人很讲究泡脚,那为什么西方人更喜欢泡澡呢?这还是一个养生的问题,从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就决定了他们的很多生活习惯,他们用刀叉吃饭,意味着他们摄入了过多的肉类,这必然导致他们身体的湿气很重,湿气重就要肥胖,西方人肥胖得很厉害。同时,湿气重就要从体表想办法发泄出去。所以,西方人汗毛非常重,而且他们大量地使用香水,因为身体的汗味也很重。这样就不难理解,西方人为什么天天洗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