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就是手边事
15286300000040

第40章 闲来捏脊背,包你百病都不得

捏脊疗法是我国医学界中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治疗手法,原称捏脊骨皮,以调整督脉与太阳脉之气机,达到阴阳相配、扶正祛邪之目的。捏脊有疏通经络、调理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腑脏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尤其能健脾胃。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捏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三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五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

捏脊疗法就是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通过推、捏、捻、放、提、揉、按等手法,连续捏拿脊椎部肌肤,直接作用于人背部督脉和膀胱经,以此来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等症的治疗方法。手法中运用顺时针方向按揉双脾俞,胃俞穴,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又可通调水道,调节小肠功能,解疼止痛,理气止泻。

捏脊时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捏捏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还可以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捏捏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捏法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

三指捏法

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

二指捏法

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很多人脊椎歪七扭八的,不正,其实只是脊椎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绷得太紧不够放松而拉扯脊椎所致,这种人不放松此处的肌肉,光去整脊不会有效;要放松肌肉,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捏脊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并对失眠有一定效果。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尾骶部长强穴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腰椎两旁的皮下组织(也可从尾骨开始),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松一紧,由腰部开始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最好不要中途间断,让“气”能上下贯通,不致堵在某处。到颈部时,手顺着脊椎滑下来,把气由上导到下,再重复第一步,由腰椎或尾骨往上捏脊,至少做3次,之后再针对患处局部加强。遇到肌肉僵硬、阻塞严重的情况,被捏者可能会疼痛难忍,此时动作可放缓或稍停片刻(但手指不可放开),还有捏者手指甲不宜过长,免得刮伤被捏者。还要注意一点,捏脊时间不拘,但饭后不要马上趴着做,以免因压迫反造成胃肠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