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就是手边事
15286300000064

第64章 临睡热水泡脚,胜过瞎吃大补药

俗话说:“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皮包水是指晨起喝水,水包皮指的是睡前洗脚,晨起喝水和睡前洗脚是养生保健的良好办法。现代科研表明,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穴位),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中医有一个说法,叫做“风寒从脚下生”,脚位于人体末端,距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较慢,而且脚的表面脂肪层很薄,保温力较差,所以趾尖的温度往往比身体其他地方温度低,天气冷时,人体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凉以及寒性胃痛等因为受凉而引起的各种不适。经常坚持热水泡脚足疗的应用范围很广,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后的康复治疗等都包括在内。

如把双脚浸入40℃左右的热水中,15~20分钟后头痛会明显缓解。这是因为双脚血管扩张,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可相对减少脑充血,从而缓解头痛。在泡脚同时不断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压大脚趾后方偏外侧足背的太冲穴,有助于降低血压。坚持用热水泡脚则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解表散寒,达到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等作用。像教师、护士等经常站立工作的人,很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而每天坚持足浴,则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环,使腿部静脉血及时回流,减轻腿的静脉淤血,防止下肢静脉曲张。

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良好习惯,不但可以改善下肢血管功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肌张力,而且对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足浴盆中可放置数块鹅卵石,可边泡脚时边有意识地用力踩在鹅卵石上,可起到对脚底的按摩作用,还可双脚对搓或用手按揉,泡好后应立即用毛巾将脚上的水擦干净,涂上适量的保湿霜或护肤霜。

保持泡脚水的温度略高于人体体温,即最好在38℃~40℃,对于儿童、高血压患者、皮肤感觉迟钝者、糖尿病人、中风后遗症患者,更要注意水的温度,防止损伤皮肤。泡脚时可以在热水中加入生姜片、花椒等辅料,对祛风散寒的效果较好。在热水中放入适量食盐,将毛巾完全浸泡在热水里,然后拧干毛巾,把热毛巾敷在腿上约10分钟,然后再将少量食盐沾在手上,由下往上循环画圈擦拭双腿直至双脚发热,紧接着在外膝眼下方约一掌宽处找到足三里穴,每穴用拇指轻轻按揉约20分钟,能有效缓解人体疲劳;女性还可加揉内踝上一掌宽处三阴交穴,可以调理其阴阳气血平衡。

日本研究人员最近针对心脏病患者的研究发现,用热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心脏血管机能。研究者让患者每天用热水泡脚15分钟,然后保温30分钟。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心脏血管机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另外,泡脚水不要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当然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泡脚时足部血管受热扩张,使头部血液供应量减少,有可能会出现头晕症状。此时最好暂停泡脚,平卧片刻后,症状就可以消失,或者用水洗脚,使足部血管收缩,以缓解症状。

泡脚时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老年人一般泡20~30分钟为宜,但低血压的老人或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要缩短泡脚时间,一般20分钟就足够了。而儿童的皮肤比较细嫩,所以泡10分钟左右就行。中青年人每天泡15~20分钟就可以了。其实,热水泡脚也是有禁忌的。比如,足部皮肤有破溃的人,就不宜热水泡脚;另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宜用过热的水泡脚,因为高温加速血液流量,短时间内增加了心脏、血管的负担,有加重病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