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15289700000047

第47章 品虫

品虫,是一种雅事。品虫者爱虫,绝不会像斗虫者那么残忍,那么血腥。品虫者也用笼子养虫,也斗虫,但那种斗,是比叫声。一般情况下,三五个虫友,提着各自的笼子,来到先一日约定的地点,或是草坪上,或是林阴下,或在山石上,进行比赛。

这种比赛,是不需要裁判的。再说了,大家在一块,是偷个乐,偷个轻松愉快,兼带着,切磋一下养虫的技巧而已。所以,赢了的,固然高兴;输了的,也轻松愉快。

比赛的胜败,自然是虫友们集体说了算。如果不服,可以说出所以然。否则,算耍横,是虫友们最讨厌的,以后,谁也不会和你品虫。所以,虫友们,没有谁愿意这样做。一般的评价是:虫鸣清亮圆润的,算胜者;厚拙短促的,毫无疑问,是失败者。而间或,也会发现叫声洪亮雄浑,如铜板铁琶的,那是少有的虫中隽品。若评为隽品,虫主必得请虫友们搓一顿,以示庆贺。

这些,是我们丰河当年的品虫规矩。可惜,从王二少死后,这样的规矩逐渐湮没无闻了。

丰河王二少,是当年少有的虫痴,整日无事,唯品蟋蟀为务。一日半斤虾,虾肉虫吃,虾壳油焖下酒,两盅一下肚,晕晕乎乎,听个虫鸣,好不舒坦。

据说,当年,为了弄到一枚蟹壳青,那家伙不惜下了血本,一次就送给人家两个绸缎铺、二十亩上好水田,外带一百块银元。气得她妻子整整一个月没和他说话。王二少说:“不说话还好些,蟹壳青的叫声比她的声音好听多了。”说得妻子直翻白眼。

谁知那虫到手,还没到三个月,就一命呜呼了,也让王二少狠狠病了一场,人,整整瘦了一圈。

大概在王二少二十六岁上吧,日本人进了丰河。那天,王二少几盅小酒下肚,感到有点乏,就躺在竹榻上听虫,正悠闲呢。看门的进来说,有人拜访。王二少蒙胧着眼道,就说我不在。

“先生好清闲。”来人就跟在看门的身后,连连鞠躬,“不请自来,多有打扰。”

这来的是日本军曹井上村雄。

王二少站起来,拖着眼皮,打着呵欠,说:“不请自来,在这个世上是常事,谈不上打搅。”一边让座。井上村雄没坐,却对那虫赞不绝口:“声疾而清,厚而不浊,亮脆如玉,必是名虫无疑。”

一句话,说得望王二少的心一激灵——一咋?这时一枚罕见的红砂青,人家一语道破。小鬼子,不简单。

从此,他和井上村雄成了虫有。一只笼子一个罐,无事就到一块品虫,但约法三章,只品不斗。

井上村雄的理由是,人间血流成河,何必让虫们遭灾。

王二少理由更充足,品虫就品个味,玩个悠闲、宁和,斗啥?

也是活该有事,一次品虫之后小酌,井上村雄醉了,指着王二少六岁的丫头说:“我的女儿要在,也这么大了。”

原来,井上村雄家杂东京,有一妻一女。前几天美国飞机又光顾了东京。

据那边亲戚来信讲,他妻子死了,女儿也不见了踪影。

王二少很同情,说:“还是想法回去看看吧。”

井上村雄摇摇头,满眼是泪,站起来一歪一斜地走了。

第二天,王二少就被日本人抓了。一同被拉上刑场的,还有井上村雄,逃跑未,被抓了回来。

见到王二少,井上很难受,说:“王先生,连累你了。”

王二少笑笑,道:“没啥,咱是虫有嘛。”

枪响,人倒。

据丰河老辈人回忆说,王二少那小子,硬气,到死都没软蛋。

就在二人死去的地方,不久,虫密如雨,每到黄昏,有人去捉时,丰河老辈人总说,别价,这是王二少与井上村雄在品虫呢,他们爱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