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男人的秘密
15290700000037

第37章 变换角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许强从小生活在一个家境很好的家庭,备受父母宠爱。后来考上了大学,读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也没费什么周折,进了一家大型企业。那年,他才20岁,尚是一个毛头小伙子。

他满怀希望,也满怀信心地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接下来的一切却让他始料未及,单位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而他却是那么单纯,甚至有些天真,他说话做事都率性而为,不懂得收敛。渐渐地,他听到了一些议论,说他年轻气盛,做事毛糙等等。从小就养尊处优惯了的他,那一段日子很是沮丧。

许强回家,把在单位遇到的种种不愉快告诉了父亲。父亲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失去了双腿,那个人的朋友和亲戚都来慰问,表示了极大的同情。而他却回答道:

“这事的确很糟糕,但是,我却保存下了性命,并且我可以通过这件事认识到,原来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现在,你们看,我不是一样顺畅地呼吸,一样欣赏天边的云朵和路边的野花吗?我失去的只是双腿,但却得到了比以前更加珍贵的生命。”父亲说:

“这个遭遇车祸的人是个智者,他知道失去了双腿是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实,哪怕再痛苦也改变不了。所以,他换了一个角度,同样一件事情,他能够找到它积极的那一面。而你,”父亲顿了顿接着说,“和同事之间相处得不愉快,作为一个刚刚走上社会的新人来说也是正常的,单位毕竟不是家庭,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你应该换个角度,把这和不愉快看作是对自己的砥砺,通过这种磨炼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从这个角度看,你现在所面临的境况,恰恰是你成长过程中的一笔财富。”父亲的一番话使许强豁然开朗。回到单位之后,每当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他就想,换个角度,这是一件好事情,它至少说明我有不足甚至不对的地方,我得改正自己。如果确实不是他自己的问题,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气恼,而是想,换个角度,说明别人对我的要求比较高,我得加把劲儿。同样的一件事情,过去给他带来的是烦恼、苦闷,而现在带给他的,则是积极向上的动力。

换个角度不是很难的一件事,转个头,调整一下目光焦距就行,难的是愿意不愿意“不一样”,习惯不习惯“看得开”。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过类似的“想不通”的事情:明明没打算跟别人对立,却偏偏有人要专门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去,有一搭没一搭地向自己“乱放冷箭”。这种时候,我们常以为他们又强悍又无礼,于是要么以还牙地回击,要么敬而远之地回避,无法与他们建立轻松正常的关系。然而,如果有机会深交,我们会发现:其实,在他们强悍的外表之下,有着比别人更加脆弱的心灵。换个词想想看:不是“攻击”,是“防御”——其实脆弱而敏感的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攻击谁、伤害谁,只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怕受伤,所以才会在感觉到威胁的时候,用“攻击”来防卫自己而已。所以说,与他们缓和关系的最佳办法,不是反击或回避,而是理解和包容。想想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接近脆弱的心灵呢?

在人际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人有种本能的逆反心理:你要我向东,我就偏要向西。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大局当然总是掌握在当权者手里,而弱势人群唯有通过不断地攻击和否定当权者,才能获得某种阿Q式的心理平衡。

换个词想想看:不是“攻击”,是“反抗”——不是别人真的那么讨厌我们、想要伤我们的心,而是我们的某些做法让别人感到压抑和不解,因此通过指责来反抗罢了。更多的时候,我们甚至可能只是一只替罪羊、一个出气筒,那些指向我们的攻击其实本来另有所属。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尝试一下了解对方到底为什么要反抗、又究竟想要反抗什么呢?

如果你的老搭档善良勤奋,什么都好,但不知为什么,就是一张嘴老是不饶人,每天不是说这个不好,就是讲那个太烂,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他似的。你很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也会变成一个“怨妇”,但又不知该如何制止他的攻击行为。

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因为有不少的家庭在代代相传地制造这样的“特产”——从父辈的父辈开始,一家人彼此就习惯了把攻击当作沟通的唯一方式。不幸继承了这份“遗产”的人,除非有人特别点拨,否则不会意识到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可供选择。

换个词想想看:不是“攻击”,是“表达”——如果可怜的他或她只学会了“攻击”这样一种表达方式,那么,让我们来尝试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表达自我吧——如果他攻击公交车的司机,那么他其实只是想表达对交通状况的不满而已。以此类推,我们将成为他们最感激的人!

人生路上晴时经常多云又多雨,在生活上、工作上、感情上,一旦遇到挫折和意外,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风景会有所不同,感受也不一样,说不定你还会有意外的惊喜与收获。

二十几岁秘密:

一有这样_种人,他们_边慨叹人心不古、真情难觅,_边却比谁都更加吝啬,将自己字牢包裹在带刺的壳中,以此来对抗伤害与攻。击。这样的人往往很可怜,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处处都。

是危险,人人都是敌人,社交活动毫无快乐可言。可是,假如换个角度看看,他们_定会发现,其实很多的“攻击”并非出于敌意,只是别人在传递某种讯息、表达某种需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