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你看来,投资是有钱人的事。其实,投资并不是富人专属。或许有人一定会问:
“你要我们不要将钱存在银行,难道我们平时到超市买东西或在餐厅用餐时,要以股票或房地产权付账?”当然不是这样。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不要去存银行,是说不要把过多的钱存人到银行里。存款有其优点,除了安全外,最大的特点就是“方便”,可以随时提取,是我们存放日常生活所需流动资金的好地方。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提供方便性就无法提供高报酬率。
《伊索寓言》里也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把金子埋在无人知道的一棵大树的下面,每隔几天他就挖出来欣赏一番,而每次欣赏后,他都会陶醉很多天。可是有一天,他的金子被人偷走了,此人痛不欲生。邻居知道后,来看他,当他们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便问他:
“你从没花过这些钱吗?”“从来没有!我每次只是看看而已。”邻居告诉他:
“这些钱对你来说,有和没有都是一样的。”这个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财富闲置等于零。可见,过度储蓄是不可取的。
(怪经》里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人有一天将他的财产托付给三位仆人保管与使用,他给了第一位仆人五个单位的金钱,第二位仆人两个单位的金钱,给第三位仆人一个单位的金钱。富人告诉他们,要好好珍惜并善加管理自己的财富,等到几年后再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钱财的。
第一位仆人拿到这笔钱之后做了各种投资;第二位仆人则买下原料,制造商品出售;第三位仆人为了安全起见,将他的钱埋在树下。
几年后,富人召回三位仆人检视成果,第一位及第二位仆人所管理的财富皆增加了一倍,富人甚感欣慰。唯有第三位仆人的金钱丝毫未增加,他向主人解释说:
“唯恐运用失当而遭到损失,所以将钱存在安全的地方,今天将它原封不动地奉还。”主人听了大怒,并骂道:
“你这懒惰的仆人,竟不好好利用你的财富。”财富不善加利用等于浪费金钱,浪费了天赋资源。第三位仆人受到责备,不是由于他乱用金钱,也不是因为投资失败遭受损失,而是因为他把钱存在安全的地方,根本未好好利用金钱。大多数人认为钱存在银行能赚取利息,能享受到复利,这样就算是对金钱有了妥善的安排,已经尽到理财的责任。事实上,利息在通货膨胀的侵蚀下,实质报酬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增长,不仅没增值,反而吃了大亏。因此,钱存入银行就等于没有理财。
在我们国家,人们非常注重节俭,守住钱财的意识比赚钱的意识强。但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人们觉得投资比储蓄更可取。里特一生的经历可谓家庭投资与理财的典范。
里特是波音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他从25岁时开始就将每月薪水中的30%投资于共同基金。著名国际炒家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也属于该类基金。这类基金虽然风险大一些,但年收益高,自1940年以来,该类基金年平均收益约13%。到36岁的时候他与别人合资办了一个连锁店,收益相当可观。到了40多岁时,他开始求稳,将投资于共同基金的钱取出来投资于一种非管理型股本指数基金,年收益率为10%左右。里特仅将自己钱的10%用于银行储蓄,因为美国银行的利率长期在3%至6%之间,远低于其他投资手段。里特今年50岁,预计60岁退休。目前,他准备开始将收入的20%用于退休金准备,这样,加上他过去投资赚的钱,足以为自己的退休生活留下一笔可观的资金。
今日的积蓄就是明日创业的启动资金,因此二十几岁的男人有了一定的储蓄一定要去投资。
二十几岁秘密:
与其存钱不如去投资,这是有关资金管理的科学论断。
“有钱不置半年闲”也是_句很有哲理的话。因此,二十几岁的男人如果有了一定储蓄,就一定要去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