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对你说,长大后他要建造出一座十分坚固的宫殿给你来住,在里面不用担心强烈的地震,也不用担心饮食,因为有专门的生产通道,也有专门的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同时等到技术足够强大了,他要让每个人都住上这样的房子。当听到孩子此番话的时候,你会作何感想?是训斥孩子的无知,异想天开,还是赞赏孩子的远识,雄才大略?对于孩子的想象,你应该感到欣慰、满足、愉悦与感动,孩子如此纯真的想象,也是孩子心灵深处对生活的真实领悟与感受,那么,父母的赞赏与肯定是让孩子备受鼓舞的。
而对孩子来说,幻想与想象更是一种精神享受,而且孩子有丰富的心灵感受,他们对自己的想象是非常认真的、非常郑重的,这更是孩子难得的宝贵之处。所以父母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并设法鼓励他们尽情地去发挥想象,鼓励他们为未来的梦想去努力。
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孩子身上,但对孩子自己的“梦想”却不屑一顾。父母们没有意识到,其实孩子自己的幻梦才是支撑着他们努力奋斗的基石,也是孩子人生价值观的初步体现,无论他想做什么,只要不断开拓,不断拼搏,最终总会有所成就。孩子的有些梦想虽然在大人们的眼中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父母的鼓励更是常常会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
有了梦想,人生才会充满希望,有了梦想,面对生活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和进取心,永不言弃,才能让梦想变成现实。所以,无论孩子的梦想多么不合父母的心意,都请尊重孩子的想法,因为有了梦想孩子才会有奋斗的目标,也才有成功的动力。
在孩子发挥想象力的领域里,大人们应当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同时大人们应该鼓励与激发孩子的想象,让他们善于用“如果”去造句。
1.捕捉孩子鲜活生动的思维。
孩子具有跳跃性的思维,这是他们思维的独特之处,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潜能,只是看大人们如何去把握与对待了。
一个孩子把一块本来完整的布用小剪刀剪成一条一条的,然后用彩笔给那些布条上色,看到妈妈,她欣喜地说:“妈妈,我要做一条五彩缤纷的美丽彩带,挂在窗子上,让它随风飘摇!”这时候,妈妈该如何对待?
很多家长也许会说:“你在这里搞什么鬼呀?一条好好的抹布被你弄得没用了,都丢到垃圾桶里去,别在这里瞎搞了!”于是,孩子的创意思维戛然而止,她本来充满着各类遐想的创意,就被如此无情地扼杀了。
孩子是有着鲜活生动的思维特色的,假若家长问孩子:“如果你可以七十二变会怎样?”孩子一定会展开幻想的翅膀,进行无穷无尽的想象,给出各种各样大人们意想不到的答案。
父母应当善于去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而不是不假思索地以成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做的事,盲目地给予否定。
2.给孩子的想象力插上自由的翅膀。
孩子往往很善于进行想象,但大人们却不见得会为孩子去指引,现在在学校的教学之中,老师为避免教育的复杂化,也{艮少会去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有时孩子的想象却被视为“钻牛角尖”了。
比如老师问:“小猫为什么要洗脸?”孩子会童趣十足地回答:“小猫用爪子洗脸是它没捉住老鼠害羞了。”这时,老师会煞有介事地否定:“不对,小猫之所以洗脸,是因为它的皮毛里有一种物质,经过太阳光的照射会变成维生素D,缺少维生素D,它就会整天无精打采,严重了还会得软骨病。猫经常舔毛就是为了补充身体里的维生素D。另外小猫洗脸也是为了除去胡子上的水珠和灰尘,因为胡子对猫来说就像雷达一样,要始终保持清洁,才能随时捕捉到信息,其次才是为了清除脸上的污垢。”诚然,老师的说法无可厚非,但是,孩子的想象力却完全被抑制了。更有甚者,自由发挥想象的孩子还成了被笑话和嘲弄的对象。
家长更应该给孩子插上自由想象的翅膀,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如问孩子:“如果时光倒流,你会怎么做?”孩子必定会凭借别样的思维,给予大人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
很多例子反映着成人把孩子自由的想象力困在了坚实的堡垒里,孩子在现实里被调教得规规矩矩、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孩子轻灵活泼的想象力,就在传统教育观念的绳索捆绑下,失去了翱翔的自由,逐渐萎缩、退化,直至丧失。
3.童言无忌,让孩子畅所欲言。
当孩子说出一些不合现实甚至有些荒唐的言辞之时,千万不要斥责或笑话孩子,还可以趁机对孩子进行引导:“你为什么要这么想,为什么会这么想,你该怎么样才可以实现这些想法呢?”让孩子自由地去扩展他的想象。孩子受到了鼓舞,一定会认真地将自己的想法以相对他来说比较完整的形式表达出来。孩子的思维是很奇特的,家长不妨也给孩子一些奇特的引导,比如说:“假如你是妈妈,妈妈是你,会怎样?”
童言无忌,童趣无价,孩子的奇思妙想有时候也能成为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创新。对孩子的教育要尊崇自然,顺乎天性,无论孩子想得多么离奇,多么荒诞,都不要轻易打击孩子的想象力。
让孩子善于去发挥想象,自由去发挥想象,正确引导与促进孩子的想象能力,让孩子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着好奇,也充满着美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