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代沟通学
15296900000013

第13章 沟通人生的五大理念

沟通人生的五大理念是:双方需要是沟通人生的源泉;人格魅力是沟通人生的基础;双方共赢是沟通人生的原则;情绪表达是沟通人生的条件;倾听是沟通人生的保证。

第一节 需要是沟通人生的源泉

一、沟通需要理念示意图

需要是产生积极性的原动力,人生发展是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形成需要主体意识,并形成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把需要理念自觉融合在沟通过程之中。

二、心理需要是沟通人生最高层次的需要

1.他为什么追讨25年前的表扬信?

“案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5年前那个春节的前夕,在东北某国道上行驶着一辆白色大巴,车内大多数是回家过年的打工者,他们有的高兴地交谈着,满怀着即将和亲人团聚的喜悦;有的在客车的颠簸下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还有的……

怎知“天有不测风云”,司机座位旁边引擎盖处突然冒出一股烟火,一声惊叫打破了人们的梦境:“汽车着火了!快下车!”人们霎时乱成一团,司机率先跳下汽车自顾逃命,气流、火流、烟雾笼罩着整个车厢,人们拼命用拳头砸着窗户和门,但厚厚的玻璃怎么也砸不开,密封着的车窗和门本来是为了保温,现在却阻断了人们逃生的道路,只听见哭声、叫声响成一片……

生死关头,只见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用脚猛踢窗玻璃,但是玻璃仍然纹丝不动,小伙子事后回忆说:“我练过武功,我要是踢不开玻璃,其他人更踢不开了!”焦急中机敏的小伙子忽然想到自己是木匠,工具包里有一把斧头,他赶紧从包里拿出了斧头,把窗子的玻璃一一打破,不想涌进车内的空气使火势越来越大,小伙子没有顾着自己逃生,把一个个老弱妇孺从窗口送出,看到没有人了,才纵身从窗子里跳了出来。

然而刚刚落地,就听到一位母亲嘶哑悲伤的呼叫:“我的女儿呀!我九岁的女儿还在车里没有出来呀!”这时大火已经从车内烧到车外,司机说:“汽车就要爆炸了,不要进去了!”小伙子好像没有听见司机的喊声,一个箭步,又纵身从窗外爬进了车内,终于找到了蜷缩在一个座位上战战兢兢的小姑娘,他立马抱在自己的怀中,一个背越式跳高动作,往上一跃跳出了窗户,自己身体的背部着地,用身体保证了小姑娘的安全,并一个鹞子翻身站了起来,人们简直就像在看武侠电影,小伙子起身没走几步,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车就爆炸了。

简直是一个奇迹!42位旅客全部得救了,他们齐刷刷地跪下来,感谢这位英雄的救命之恩。

当汽车站另外派车转接旅客到车站的时候,人们给车站领导讲述了这个英雄救人的一切,在场的人无不为他舍己救人的事迹而感动。

“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电影里的英雄也不过如此呀!”

……

小伙子听到别人的议论和赞扬,忘记了自己身上的伤痛,只是笑着,腼腆地说:“这是应该的,应该的。”

为了感谢这位英雄,当时车站领导曾问过他:“小伙子,你需要什么?你尽管提出来。”

这位英雄除了穿着车站领导给他预备的衣服、皮鞋和帽子以外(因为自己的衣服早已在救人时烧得不成样子了),这位年轻人想了想,提了一个让众人意外的要求:

“我想要你们车站给我们村写一封感谢信。”“这么简单的要求?”后来记者问起他为什么只有这么简单的要求,年轻人说:“有了感谢信我就可以入团,就可以参加表演队,参加排练演出了。”

车站领导满口答应:“我们会在一周内把表扬信寄到你们村里。”并记下了这位小伙子详细的通讯地址。

年轻人回到家里,把自己那天救人的经历告诉了自己的父母、妻子、伙伴,还说那个车站会很快给村里来感谢信。他受到了村里人的称赞,瞬间小伙子成了村里的英雄。

但是,左等右等,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盼望中的感谢信杳无音信。这一等就是20多年,一直没有等到车站寄给村里的表扬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人疑惑,开始议论了:这小伙子是骗我们吧?编故事还编得挺像。村里人开始对他生疏了,伙伴也不和他在一起聊天了,他的人品成了村里人议论的话题……最使他伤心的是亲人的误解,父亲也骂他,任他怎么解释都无法消除父亲的怒气,最后父亲竟含恨去世。

也是在这段时期内,救人时受伤留下的身体内部隐患,在他30多岁的时候发作了。年轻时能挺住,现在连走路都困难,哪有那么多钱治病啊?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有好心的朋友同情他的遭遇,把事情反映到媒体,一篇题为《追讨25年前的感谢信》的采访文章发表了,才使那次悲壮的救人场面重现在世人面前。通过媒体,那次获救的42个人中已经有十多个人和这位英雄取得了联系;报道也惊动了国家有关见义勇为组织,他们专程带了慰问品来到英雄的村庄慰问他。“男儿有泪不轻弹”,英雄是条硬汉子,这么多年的艰难、委屈都没有流泪,但在前来慰问的人们面前却流泪了,他二话没说,跑到父亲的坟地,大哭一场,边哭边说:“爹,孩儿没有撒谎,救人的事情是真的。”这一感天动地的场面,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2.案例分析

当这位小伙子听到车站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时,他想了想竟然提出了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要求:“我要你们给我们村写一封感谢信!”多么淳朴的需要。然而,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在车站领导答应的情况下,竟然20多年都没有满足这位年轻人。每个人看了这个故事,都感到心里发堵。

人的精神、心理方面有强烈的需求,英雄自此在村里得不到信任,影响了自己一生的政治前途。父亲也因此而去世。可见,人的心理需要是多么的强烈和持久。假如在20多年前,车站把表扬信及时寄到小伙子的村里,全家会因为自己亲人的英雄事迹而自豪,他的父亲也不会饮恨而亡;他本人可能会顺利地入团,参加演出队,这位小伙子的人生可能会是另一番情境。

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生理需要容易满足,即使粗茶淡饭,也会过去。但是,作为人的最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对人生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卧薪尝胆”的故事,人们可能记忆犹新:越王勾践,为了获得释放,为了复国灭吴,受尽屈辱、艰难和困苦,最后返回越国,一举灭吴。生理上的折磨,可以百般忍受,但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追求,依然强劲。晋国重耳,为了太子之争,与大臣中的追随者避祸他乡,受尽艰难,支撑到底,最后夺得太子之位,继而争得王位。

但是,事情往往都是这样,人们在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同时,却忽视他人的心理需要。当重耳登上王位之后,封赏追随者的时候却忘记了曾给自己“割股充饥”的介子堆,由此而出现了介子堆被烧死在绵山的故事。

每个人都会感到心理需要是自己最高层次的需要,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这方面的需要:一个小单位的领导希望自己的成绩被上级单位领导认可,而这个上级单位的领导也希望自己的能力被更上一级领导赏识。但是,很多“上级”却往往忽视自己下属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即使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在人际交往中,自己的心理需要被满足的同时,也往往忽视他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在沟通人生的过程中,满足他人最高层次的需要,自己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也会得到满足。要把这种意识转化成沟通人生的主体意识。

三、需要是调动一切积极性的原动力

1.笔者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网络聊天实录

“案例”那天下着雨:李老师,你好,在吗?

海韵:你好,你是谁?

那天下着雨:我以前是师大的,听过您讲课。

海韵:现在分到哪里了?

那天下着雨:分在省建一分公司上班,我发现上班后有种无奈。

海韵:什么无奈?

那天下着雨:建工项目上的人有点无法接受,我以为我的耐性好,因为以前打工也受过气,可在这里受了太多无法承受的委屈。本来不是我的错偏要安在我身上,我都觉得自己做不下去了。

海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自己分析一下。

那天下着雨:我觉得不是自己度量小了,就是他们对我有成见。

海韵:对你有什么成见?你在那里工作几年了?负责什么事情?

那天下着雨:我来有半年了吧,主要是写资料,我觉得他们看不起我。今天一大早还故意找茬和我吵。

海韵:你在师大学什么专业?

那天下着雨:我是土木工程系的。

海韵:工作时间这么短,不会有什么成见,你分析过自身有什么问题吗?

那天下着雨:老师你说我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因为我并没有在工作上出过差错啊,我一直在寻求一种心理平衡。

海韵:当这些问题出现以后,就要首先问问自己,分析其原因。

那天下着雨:记得上次本来那些资料不是我写的,是另外一个工作时间较长的人写的,由我拿着给工长看,工长一看就骂我笨,我说不是我写的,他立刻就换了嘴脸,让我觉得我特失败。

海韵:现在大学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高是一个原因,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造成这个局面的还是主观原因。

那天下着雨:可是这件事在我心里一直是个解不开的疙瘩,我该怎么办啊?

海韵:要把自己的工作下工夫做到最好,这才是最重要的。另外要同和你在一起工作的所有人都很好地相处,培养自己有人们喜欢的个性。

那天下着雨:我要怎么改变自己呢?

海韵:轻易不要和你的同事吵架,吵架是双方的,你要不吵就吵不起来。

那天下着雨:是啊,我也不想吵。

海韵:吵架是恶化关系的罪魁祸首。

那天下着雨:可是有时候太气人了,我会忍不住。

海韵:所以你要改变自己,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那天下着雨:我也想改变自己,事后也想那样是不好的,明知没结果,可事先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感觉自己太冲动了。

海韵:一个人有情绪控制能力,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要谦虚点,忍让点,要学会向老同事学习。

那天下着雨:是我经历得不够多。老师,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呢?

海韵:很简单,虚心向老同事请教,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学徒工,控制自己的情绪。

那天下着雨:是的,老师你说得对,我不可以让他们适应我的习惯。老师,我的脾气比较暴躁,我想改,有可能吗?

海韵:当然有可能,我年轻的时候脾气才暴躁呢,不是一样能改好吗?有一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这句话应该改成“江山易改,本性能移,只要有心,石头变金”。

那天下着雨:我要怎样做啊?

海韵:做有心人,什么都能做到,只要想改,就能改掉。

那天下着雨:做一个温顺的人吗?别人会不会以为我软弱啊。其实我真的想改,我得罪的人够多了。

海韵:不要这样认为,人们还是喜欢温顺的女孩子,保持微笑的面孔,对自己太重要了。先改变自己的面孔,微笑示人。

那天下着雨:我一定会用心去做的,老师,和你说一说,心里舒服多了。我会时刻笑着面对人生的。

海韵:你说得很好,没有人不喜欢女孩子微笑的。微笑一次容易,养成微笑的习惯,就要靠微笑的自我训练。晋城一位学生给我来信,说她的微笑,使自己的工作生活如鱼得水。

那天下着雨:我也不愿一天到晚死气沉沉的,因为我在学校也是很开朗的,有很多朋友。

海韵:在学校能做到的,到社会上就不一定能做到,社会上的人很复杂。但是有一条是共性的。

那天下着雨:什么?

海韵:都喜欢微笑的女孩子,把微笑形成习惯的人,这是被人接纳的前提。你的微笑不会引来大吵的,要真正理解微笑的真谛才能自觉地去改变,勉强是做不好的。

那天下着雨:老师,我会变的,我要下定决心微笑地面对每个人。老师,微笑的真谛是什么?

海韵:因为每个人都有接受微笑的需要,没有人愿意接受面带仇恨的脸,面带悲痛的脸。你的微笑满足了他人和颜悦色的需要,对方就同样会用微笑回报。

那天下着雨:自己心情不好时脾气容易暴躁,我该怎么左右我的心情?

海韵:在脾气上来的时候,就要冷静自己的头脑,嘴里要不断念叨:所有坏脾气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想想脾气上来给自己可能带来的后果,我们称之为“情绪回顾”。多回顾几次,就会慢慢成熟的。

海韵:只要有心什么都可以改变的,现在你就锻炼自己是否是有心之人。常言道:“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那天下着雨:脾气来时可以自我安慰吗?

海韵:要主动地自我沟通,不是简单地发泄和安慰。

那天下着雨:哦?

海韵:改变自己,这叫主动出击!

那天下着雨:哦!

海韵:为什么要被动地治疗和安慰?要自信地面对自己,不断走向成熟。每次都这样去想,一个月用心去做,慢慢就会改变。记住: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到底,不要停顿,不要半途而废,就像做一件大事,去努力。

那天下着雨:我会努力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思而后行”,对吗?

海韵:也可以这么说,在这里我说的是主动去思考、思维,用心地去做。要把坏脾气所造成的后果分析得透彻,要从意识上把坏脾气剔出自己的行为过程。

那天下着雨:嗯。

海韵:坏脾气是脱缰的野马,坏脾气是阻碍自己发展的刽子手,要不停地默念,要把这两句话渗透到你的意识中去。微笑是为了满足他人的心理需要,也是表达你的善意和乐于助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满足他人的需要就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好好领略其中的哲理。

那天下着雨:这样的人好伟大。我可以吗?

海韵:其中的奥秘是:只要有心,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人人都会微笑,不过是养成习惯而已;人都会有脾气,不过是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减少伤害而已。所以人人都能做到,关键在于,你去不去做,有信心做就可以做到,一切在于自己。

那天下着雨:老师我很庆幸认识你,你让我受益很多。老师我会把握好的,我有信心。

海韵:好的,首先祝贺你已经改进了一半,因为看到你的信心,应该祝贺。有一句话你记住:你想要别人对你怎么样,你就要对别人怎么样。你对别人尊重,才能换回别人对你的尊重。

那天下着雨:明白了,我会塑造全新的自我的。老师再见。

2.案例分析

这是笔者和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网络聊天的对话实录,也是一个网络沟通的成功案例。这位网名叫“那天下着雨”的女孩,在自己的工作遇到麻烦、人际关系紧张、陷入困境的时候,特别“需要”获得帮助,而这种“需要”所产生的积极性、所激发出来的心理力,驱使她主动找曾经给自己上过课的海韵老师进行咨询沟通。

那天下着雨:我发现上班后有种无奈。

海韵:什么无奈?

那天下着雨:建工项目上的人有点无法接受,我以为我的耐性好,因为以前打工也受过气,可在这里受了很多无法承受的委屈。本来不是我的错非要安在我身上,我都觉得自己做不下去了。

这段对话说明了这位女孩的工作已经到了“我都觉得自己做不下去了”的境地。

在分析原因时,由于习惯性思维的影响,人们常常从客观找问题:“他们对我有成见”、“我觉得他们看不起我”。在海韵的引导下从主观上找原因,引出了“可是这在我心里一直是个解不开的疙瘩,我该怎么办啊?”

最后分析的原因是“问题在我”,是暴躁的脾气,破坏了人际关系的游戏规则,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寻找原因至此,随即表现了渴望改变这种局面的愿望:

“我也想改变自己,事后也想那样是不好的明知没结果的,可事先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感觉自己太冲动了。”“老师,我的脾气比较暴躁,我想改,有可能吗?”“我也不愿一天到晚死气沉沉的,其实我真的想改,我得罪的人够多了。”这些话反映了这个女孩子需要改变的愿望,这种改变的愿望是受“需要”积极性所产生的力量的驱动。

在对话期间,海韵步步为营,把需要理念贯穿始终,使沟通不断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最后以对方“我会塑造全新的自我”结束这次聊天沟通。

3.网络咨询沟通过程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问题所在:引导出究竟是什么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

第二阶段———问题在我: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引导对方做出“问题在我”的肯定。

第三阶段———改变欲望:通过对话激起对方改变自己的欲望。

第四阶段———改变蓝图:设置可改变性的蓝图,并且说明只要想改变,任何人都是可以改变的,解除不能改变的顾虑。

第五阶段———共享理念:有正确的理念才有行动的效果。

第六阶段———提供方法:提供改变的方法。

第七阶段———激励自信:唤起改变自我的自信心,并激励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笔者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作为主体的一方把需要理念作为沟通的主体意识,贯穿沟通的全过程。

“思维导言”需要是沟通人生的源泉,是沟通的科学规律,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你把“需要”作为沟通的主体意识,与他人进行交往,就会感到一种力量在驱动着沟通双方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需要”所产生的积极的心理力。

第二节 双赢是沟通人生的原则

一、沟通双赢理念示意图

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照顾双方的利益,形成沟通双赢理念主体意识,并形成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自觉地把双赢理念融合在沟通的过程中。

二、双赢理念来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案例”“双赢”理念使他成功 有一位农民,从某科研机构引进了高产的“食品青穗”玉米良种。从播种到收获只用80天就可以进入市场,玉米价格卖得高,使他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

当地不少人羡慕他的成功,向他打听请教,想通过他也引进这个品种。但这位农民认为如果大家都种这个品种岂不影响自己的生意,物以稀为贵,还是自己独享成功的喜悦为好,于是拒绝了大家的请求。其他人没有办法,只好种旧的玉米品种。到第二年收获的季节,这位农民的玉米穗不知怎么都变小了,产量质量大大下降,那些大的商家也不到这里买他的“食品青穗”了。

这位农民请来了玉米专家、农业经济专家,进行咨询,想弄清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玉米专家告诉他:“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花粉由风力传播。你的良种玉米受到周围旧种玉米花粉的影响,品种变得不纯了,当然你的玉米青穗果实就变小了。”农业经济专家告诉他:“你的食品玉米要想发展,必须规模化生产,种植面积形成一定的规模,才具有市场竞争力,你才能提高收入。”

这位农民豁然开朗。于是他主动把当地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食品青穗”玉米专营协会,统一引进了优良品种,统一技术管理,第二年获得全面丰收。一些大商家纷纷前来收购玉米,他的玉米还出口国外。其他农民增加了收入都感激他,他自己也获得了更高的收入,并获得了县、市政府的表彰,受到周围农民的赞扬和爱戴。

“案例分析”这位农民想独享财富,但是却没有成功。后来,他帮助周围农民引进了优良品种,扩大了种植规模。帮助别人获得财富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更多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精神上的财富,取得了双赢的成果。

“思维导言”双赢理念来自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双赢理念的实质体现了双方利益需要的兼顾,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双赢是在确保对方利益的前提下,自己也真正获得利益,赢得财富,赢得精神。其中包含着人品、人格的综合反映,是建设性沟通的人生体现。

三、单方面有利的沟通会造成潜在性不良后果

在沟通人生过程中,损害他人的利益或贪图小便宜,通过一些小聪明、小手段建立在对方知觉或不知觉的情况下所得到的任何东西,都是暂时的,窃窃自喜时也许埋下了随时可能发作的某种危机,隐藏着自喜之后的不安。一旦被对方感知,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朋友,还有做人的原则。因为,在和这类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换来心理上的不平衡,轻微的心理失衡,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严重的心理失衡,则可能会通过“报复”或其他手段来弥补自身心理的失衡。

四、双赢是沟通人生的原则

在沟通人生的主体意识中,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把“双赢”作为双方沟通的原则,在沟通过程中把对方的利益融会在意识之中,这是沟通的一种境界。沟通的结果双方获得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的、心理的升华,是沟通人生的升华。

沟通本身就是双方互相影响,双方通过沟通进行一种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交流、知识上的交流、做人意识上的交流、心灵的交流,沟通的结果双方都是受益者,这是一个以和谐为基础的理念。

双赢的基点是建立在行为道德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心理需要基础上的,只要你在沟通过程中,将心比心,就不难理解它。双赢不但给予你物质上的财富,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予你精神上的财富,使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会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双赢”的理念将成为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第三节 人格魅力是沟通人生的基础

一、沟通人格魅力理念示意图

人格的培养、人格魅力,形成沟通人格魅力的主体意识,并形成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把人格魅力自觉融合于沟通过程之中。

二、人格与人格魅力

人格或个性,按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界定,是指“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也就是说,人格是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精神素质或独特的心理特征,它由动机、需要、信仰、价值观和能力、气质、性格等要素构成。其中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格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格的支撑,可以彰显个性。无论你是领导者还是普通职工,或者是一位家长,如果没有超越一般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具备让人敬佩的人格的。

人格魅力则是指由一个人的信仰、气质、性情、相貌、品行、智能、才学和经验等诸多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一种人格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有能力的人,不一定都有人格魅力。缺乏优秀的品格和个性魅力,一个人的能力再出色,人们对他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他在人们心中的威信和影响力也会受到负面影响。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其沟通能力,其影响主要通过领导者在沟通过程中运用权力时产生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能够从使自己的下属心甘情愿地为实现既定目标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中体现出来。

三、人格魅力对沟通有效性的影响

人格魅力是在“做人”基础上展现的,能够产生一种吸引力,是获得他人仰慕的心理因素。

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话题,在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么你们听他的就不听我的?”这里就是人格魅力在起作用。

1.人格魅力取决于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能力

知识和能力是人格魅力的基础,更是沟通的基础,因为知识和能力是智慧的来源,能够塑造人的气质,使人具有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分析问题的准确性。知识和能力靠的是学习和积累,靠的是实践和训练,靠的是丰富的阅历。

2.人格魅力取决于一个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平等待人的影响力

能够照顾他人的感受,能够和各种不同的人平等相待,标志着人们克服人性弱点中的利己意识走向成熟。人们掌握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平等待人这三条,领导者就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仰慕,上下级的沟通就会游刃有余,产生出巨大的吸引力,就能感召诸多追随者。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他的周围也会聚集很多朋友,其社会环境是和谐的,他的事业就会得到很多人帮助和支持,享受到快乐和幸福。

3.人格魅力取决于不斤斤计较、处世大方的风格

“一个人快乐不是他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大都不喜欢和斤斤计较的人相处,因为斤斤计较的人,把金钱看得很重,喜欢算细账,为了小小数额的金钱,不惜失去友谊。处世大方的人,想的是大事,把金钱看得轻,把友谊看得重于一切,因此,人们愿意和此类人交往,感觉踏实有安全感。

4.人格魅力取决于一个人乐于助人的品行

乐于助人的人具有强烈的同情心,重视他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懂得付出和回报的辩证关系,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人生中的大事来做。所以,他就会受到周围人们的尊重和信赖,在沟通过程中这类人的观点容易被他人接受。

5.人格魅力取决于一个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一个人在生活工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他对待生活的热情、对待工作的激情,无不使周围的人受到感染。在沟通过程中,他本身所产生的强大生命力以及人生经历就是一种典范,这种典范作用对于沟通的效果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

6.人格魅力取决于人的不同性别所带来的魄力

男人有男人的人格魅力,女人有女人的人格魅力,每个人要根据自己性别上的生理特征,培养自己独特的魅力特征。

男人就要胸怀宽广,有海纳百川的男子气概,处世大度、面对任何困难和坎坷,有勇往直前的气概和魄力,男人所散发出的吸引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男人气魄。远离男人的人性弱点———盲目和粗野,远离与男人气魄相违背的谨小慎微、没有主见。你的身体可能不够高大,你的相貌可能不够英俊,你的体魄可能不够威武,你的身体也可能不够健康,但是,你的心理、你的胸怀具备了上述男人气魄,就可以弥补你身体上的各种不足,同样能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自于你做人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

女人要接纳自己的性别,根据女人的性别特征,把女人的特质展现出来,那么,女人的魅力,会使你的工作和生活游刃有余。你可能是一位职员,或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但是,即使在领导岗位上你具有男子汉的气概和风度、魄力,也不要忘记自己女人的特质。始终保持着微笑和温柔,性格开朗,远离女人的人性弱点———计较和嫉妒。语言亲切温和,行为敏捷、落落大方,让关心他人的美德伴随你沟通交往的左右。那么,即使你长得不怎么漂亮,身材线条不怎么苗条,身体不怎么健康,但是,你的女人特质的优秀品质和魅力所散发出的吸引力依然是巨大的。

7.人格魅力取决于一个人语言表达的激情和准确性

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沟通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语言的幽默与技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热情和激情,都有强烈的感染力。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和肢体语言,是思维的基础。语言的变化带来思维的变化,而科学的思维,又促使语言能力不断提高。

有魅力的语言能力是在长期的自我训练中发展的。在沟通过程中,语言的魅力成为提高沟通效果的重要环节。

8.人格魅力取决于一个人外表潇洒、整洁、健康

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如何,受遗传的影响,自我无法改变。但是,在交往过程中要熟悉礼仪对于个体的要求。你潇洒的外表、整洁得体的服装、健康的体魄,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说明你重视与他人的交往,也体现了你做人的品质和基本素质。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面对你交往的任何人,自然会产生一种影响力。健康的体魄靠的是保健意识和良好的保健习惯,是在长期的保健活动中形成的。

四、提升自己人格魅力的要点

1.回顾分析

阅读一些名人传记,观察自己喜欢的人,回顾一下他们哪些方面是自己喜欢的?哪些地方是他人喜欢的?提高自己对于提升人格魅力的欲望。

2.自我反省

反省一下自己哪些方面的人性弱点在阻碍自己人格魅力的提升,一一罗列出来记在提升人格魅力专用记事本上。

3.制订方案

把提升人格魅力作为自己当前任务中的迫切任务,并制订自训方案。方案包括要改变的项目,改变的可能性,周围环境的优势,自我心理环境的优势,改变的具体步骤等。

4.具体实施

根据方案确立自训的排列顺序,一个个地实行。一般来讲,每个项目经过连续一个多月的自训,逐步会养成好的习惯。把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和社会评价,一一作好记录。

5.检查对照

最后,用上述人格魅力的8项内容进行对照,主要是看社会反映的变化,并以自己要好的朋友作为镜子,来鉴定自己的提升效果。

“思维导言”人格魅力是沟通人生的基础,是通过多种案例的研究、分析提炼出来的理念,对于指导沟通人生的行为,有着现实的意义。

第四节 情绪的正确表达是沟通的条件

一、沟通情绪理念示意图

情绪的调节、表达和认识,情绪体验等情绪理论,形成沟通情绪的主体意识,自觉把情绪理念融合在沟通过程之中。

二、情绪与动机、行为的关系

1.从新生婴儿开始情绪就介入生活

婴儿自身的情绪反应及与成人之间的沟通,最初是通过在生活岁月的过程中,他们随时发出情绪信号,借以反映他们饥饿、困倦、舒适或寒冷,健康或病痛。父母对这些信息予以理解与敏锐的应答处理,是儿童身心健康的保证。痛苦对成长中的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成人有必要使儿童经受痛苦的困扰,不要因儿童偶尔的痛苦而无法忍受,战胜痛苦就是欢乐。帮助青少年顺利地渡过生理成熟期,使青年在面向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处理好升学、就业、恋爱、婚姻等决定一生的大事;培养青年心地宽广、敬业、乐观、进取的个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感情特质。人生发展各阶段会经过各种感情波澜,通过沟通教育,使感情得以良好的培育和健康的发展,人们不但可以享受到快乐而有趣味的生活,还能对智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情绪经常出现在心理活动的前沿

情绪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情绪活动经常出现在心理活动的前沿。

人们遇事,情绪先被触发,人们做事,首先经受情感体验的监察。人们享受着感情带给他们的喜悦、欣慰或满足,也经受着感情的折磨、痛苦或失落。注入多种多样感情体验的认知活动影响着人们采取的决策和行为。

三、沟通中的情绪调节

1.情绪是行为的调节者,也是调节的对象

人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情绪,无论是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均需要进行调节。情绪有正性和负性之分,负性情绪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例如,当你发怒时,需要克制;当过分悲伤时,转换环境,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或许可以使你高兴起来。正性情绪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调整,过分的得意或骄傲,可能影响其他人的心理平衡,应有所节制。在医院看病人,倾听病人讲述痛苦时,需要予以同情而不能表现出开心的样子。

情绪的调节不仅仅是降低负性情绪,实际上包括负性和正性两个方面情绪的增强、维持、降低等多方面的适时调整。对消极感情的调节,更多的是抑制;积极感情的调节,主要是加强和管理。同时,通过沟通调节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平衡。

情绪是一种不断被唤起的状态,情绪的唤起有时是意识到的,有时是无意识的。

情绪调节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是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2.情绪体验

情绪体验是人们在情绪发生时,心理上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水平整合后的感受。它可以发生在感觉水平,也可以发生在认知水平;可以发生在意识下水平,也可以发生在意识上水平;可以发生在非词语水平,也可以发生在词语水平。

一个怕蛇的人,当看到蛇的图片时,皮肤上的感受就察觉出了,开始出汗,这时产生焦虑,虽然不承认是在害怕,当蛇的照片在他的面前晃动时,他还是在出汗。这些无意识的情绪刺激强度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便进入意识。这就是情绪生理启动往往先于人对情绪本身的清醒意识。

当你和别人吵了一架后,几个小时都在烦躁易怒,实际上它还在你的意识层面之下涌动翻腾,并支配你的愤怒反应。一旦这种反应进入意识层面,经皮质登录,你就可以重新评价此事,即决定是否消除前面遭遇留下的感受,改变观点或转化情绪状态。因此,只有在情绪自我感知的基础上才能摆脱恶劣的情绪。

情绪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既可以有自身的信息加工过程,又可以参与到认知加工中去。这都对情绪本身、认知和人的行为有驱动作用。

当情绪唤起带有某种特别的力量时,脑部杏仁核最倾向于把这样的时刻印在记忆里。杏仁核唤起越是强烈,印记越是深刻;我们一生中最心慌、最毛骨悚然的体验是最难忘的。这意味着,大脑有两套记忆系统,一套记忆普通事物,一套记忆有情绪意义的事物。

3.通过情绪回顾摆脱负性情绪对自己的困扰

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早晨起来时,不知怎的,对已经发生的一些尴尬事,回想起来情绪不高。一整天打不起精神来,工作中闷闷不乐,对同事们因自己阴沉面容所显露的表情感到莫名其妙,对自己遇到的不顺觉得无法理解。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处于某种境遇时的负面情绪一无所知,或者在潜意识中没有一种乐观倾向,那么他就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糟糕的心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如果任凭某种恶劣情绪无限发展、变本加厉,最终就会彻底导致一个人身心失衡。

当人们受到情绪的困扰时,要以联想为纽带,沿着自己的心灵发展轨道反向信步顺流而上,慢慢体味、细细回顾自己过去曾经体验到的各种情绪,这叫做情绪回顾。情绪回顾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心平气和、性情陶然。只有善于思考、乐于冥想、嗜好沉静、严于自律的人才能懂得运用“情绪回顾”达到自知之明的境界。

凡是伟大的人物,都把情绪回顾作为思维习惯,使其成为自己立身行事的一种能力。它是智者的一种心理习惯,是体验自我的思维定势,甚至是一种进行创造活动的手段和方式。

4.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

无论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情绪,当情绪来临时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笔者年轻时学游泳的故事

1965年12月份,我受山西省政府的委托,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聘请赴南宁专区隆安县担任玉米双交种技术推广员。在南方不会游泳是非常没面子的事,因为南方连几岁的小孩子都会游泳,而且游得非常好。那时,我20岁,不想跟别人说自己不会游泳。心里琢磨着,别人会游泳,我为什么就不会呢?看别人往下一跳,就漂着游走了,自己这样一跳也一定能游。我详细观察了他们跳下去的姿势,以为万无一失了,于是就跑到对岸,跳了下去。但是,一切并不像我原来想的那样,我一入水身子就直往下沉,喊人救命又张不开嘴,我心里想这下可完了!这时,曾经看过的一部《游泳》科技片中的一句话瞬间在脑海中闪过:“首先要冷静头脑自救。”这时我就稳了稳神态,判断是从什么方向跳下去的,然后没命地向那个方向爬去。还好,命不该绝,方向判断对了,当我爬出水面时,全身被水下的石头划得鲜血直流,也顾不得擦,就穿上衣服,一看湖对面的小伙子瞅着我直笑,还以为我是高手,潜水过去又潜水回来了呢。后来我终于从熟悉水性开始学会了游泳。

“案例分析”在生命最后的紧急关头,如果陷入恐惧情绪之中,后果不堪设想,是冷静的头脑解救了笔者。冷静的头脑可以使人理智地思考问题,不至于深陷情绪之中,不能自拔。

由于情绪经常出现在心理活动的前沿,情绪来临时冷静头脑,能够给心理活动争取时间,不至于因情绪造成过激行为。不能使人冷静的情绪是“激动”。人们常常用这样的话来劝慰心脏病患者:“不要太激动,这对你心脏不好”。不仅对心脏病患者如此,即使健康的人,因暴怒、狂喜和恐惧而引发情绪激动时,肾上腺也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导致呼吸加速、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血糖增加等生理反应,严重的会使器官缺血、组织损伤,从而危及精神及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就是因激动导致的意外事故。周瑜才高气傲,心胸狭窄,诸葛亮就利用他容易激动的弱点,在第三次较量中周瑜再次惨败,盛怒之下,连喊“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身亡。在《儒林外史》中,50岁的范进在得知自己中举后狂喜之下,患了精神分裂症。在现代社会,因看球赛情绪激动,当场而亡的也不少见。

情绪激动常使人丧失理智,在一时冲动之下做出误人误己的事。人在生活中就难免会情绪激动,关键在于如何正视它,保持冷静的头脑,把激动的强度减低到最低限度。

在激动时:首先要“冷处理”,不要马上将自己的情绪爆发出来,而是通过一些轻松的活动缓解激动的强度,逐步平息。

5.设置愉快的情境,拥有一种好的心境

要求自己表现一种愉快的表情,并想像一种愉快的情境,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

“案例”市场中的沉浮

在改革的大潮中涌现出来的刘志勇,出身农民,看准了运销的生意,自己贷款买了车,成了当地第一个运销专业户。两年多来,生意兴隆,由一辆汽车发展到四辆。就在他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时候,一场突然的大火,烧毁了他所有的财产和梦想。由于救火,自己的面部三分之二被烧伤,一只手烧成畸形,两年多的心血化成灰烬,现在又变成了“一无所有”。这次火灾对刘志勇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心理的创伤更是难以平复。但是刘志勇不是那种轻易就放弃的人,他并没有气馁。半年后他伤势痊愈,又开始奔波于银行与车行之间,通过和银行协商贷款,一下买了五辆车,请了司机又开始了运销之路。后来通过五年的奋斗,现在由五辆车发展成一个拥有20多辆车的车队。他也成为当地有名的企业家,并被推举为省人大代表。当有人问他,当时扑灭大火以后你的情绪怎么调节过来的?他笑着说:首先想,我不能因此而倒下,坚定自己东山再起的信念。再者,在病床上我就考虑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运销大王,依然乐呵呵地和病友交流,心情就好了,并给了我重新振作起来的力量。因为我知道,成功一定会属于我。

“案例分析”刘志勇设置了运销大王的情境,换来了愉快的心情,振作了精神,最后为东山再起奠定了心理基础。拥有好心境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实践证明,人要成功,不仅要靠才能,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一种能力,那就是当受到打击、遭到挫折时,如何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振奋精神,继续努力。

6.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从积极的角度重新认识引发不良情绪的事件,从而得到新的结论,使自己得到新的平衡。例如经商亏本了就想“权当交学费吧”,遇到坏运气时就想“好运正等着我呢”。

四、沟通中情绪的正确表达

1.情绪在不伤害别人自尊心的前提下表达

当人们产生情绪时,身体语言在无意识地泄露人的内在情绪,常常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例如,当你礼节性地需要和别人交谈时,如果你对他的谈话不感兴趣,可能会无意识地表现出一些小动作,像打哈欠、看手表或晃动身体等。这些小动作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并伤害他的自尊心。因此要有意识地控制这些小动作,用其他有利的表情替代,如点头微笑、注视对方等。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语言,还可以为自己提供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情绪的稳定和心理健康。例如,人们在求职或公开演讲时,总是挺起胸膛、举止从容,体现自己的自信;目光稳重地盯着听众,恰当地摆好姿势和双手的位置,就可以给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2.情绪真诚坦率地表达

真诚坦率是表达情绪的最根本原则。判断某人是否在真诚坦率地表情达意,需要注意倾听他的语言语调,观察他的面部表情,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一系列举动和行为。

当你经历感情问题时,你的语言、行动能够表情达意,且非常和谐,说明你的情感是真实坦诚的。如果你受到情绪的困扰,却装作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压制自己的情绪,辞不达意。本来是令人伤心的事却装作高兴的样子,这样做不但不能说明什么,这种虚假表达严重者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情感在你自己身上存在,其作用不但用实际告诉你自己,同时也在告诉他人,某件事情已经触及了你的需要,影响了你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经历愤怒、痛苦、失望、厌恶或者恐惧之类的情绪,的确是让人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承认这些感情的存在,接受它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和发泄,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情绪总是伴随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因此,如何控制和把握自己的情绪,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重要问题。

五、良好的沟通要具备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

“察言观色”是人们常用的词汇,实际上它是一种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是人际交往中一项重要的技能。

1.一个认识他人情绪的故事

“案例”刘先生去探望一位患癌症的朋友。据医生估计,他的这位朋友只有半年的寿命了。令刘先生感到意外的是,朋友显得情绪良好,并未提及自己的病情。过了一会儿,朋友的妻子离开了病房。他忽然对刘先生说:“其实,我是患了癌症,虽然刚刚做了手术,但为时太晚,已没有康复的希望了,我想最多只能活几个月。谢谢你帮了我许多忙,将来我去了以后,就拜托你关照我的家小。”

在说这话时,朋友语调平静,表现出一副处之泰然的神情。刘先生觉得朋友似乎一切都想得开,就用好话劝慰他:“哦,你知道了?你真是个坚强的人,将来的事情你不必担忧,你的家小我会尽力帮助他们的。你安心养病好啦,不过,可千万不能绝望啊!”

又聊了一会儿,刘先生就离开病房回家了。隔了不久,朋友的妻子就打电话来,她近乎疯狂地哭道:“你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了是不是?我的丈夫听了你的话后,受到很大的打击,他已经心灰意乱。你到底跟他说了些什么啊?”

刘先生听后大吃一惊,在朋友妻子的责备下哑然无言,自责不已。放下话筒后,他回想探望时的情景,朋友虽然谈话时表面上是一副淡然彻悟的态度,但他不断窥视病房门口,手上不停摆弄一件小饰物。这些都反映了他内心紧张、恐慌的情绪。刘先生由于当时没有能察觉出这些细节,错误地判断了朋友的情绪,泄露了朋友本不知底细的病情。一个月之后,刘先生以十分沉痛的心情去参加了这位朋友的追悼会。

“案例分析”上述故事可以看出,准确认识他人情绪的重要性,它可以调整自己的言行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反之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2.通过形象动作认识他人情绪

形象动作是指全身各个部位的动作而产生的姿势、姿态和动作,比较明确地传达出动作主体的意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信息。例如,我们说某人“风度潇洒”,就涉及该人的眼神、面容、举手投足的姿态等。

人们在生活过程中,有高兴的时候也有厌烦的时候,有喜悦的时候也有愤怒的时候。有些情绪所发出的信号比较容易感觉到,有些情绪发出的信号不容易感觉到。这就要求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感知力。

每个人都生活在同他人相互依存的环境中,人们既要寻求自己的安乐、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他人的安乐生活创造友善的气氛和条件,需要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在人们诸多情绪中厌烦情绪的认知最为重要。

当别人心烦意乱时,你还在吹拉弹唱;当别人感到不可忍耐时,你还在唠叨没完;当别人已感到厌倦时,你还在自吹自擂等。这无疑损害了你同他人的和睦关系。为了避免这类不愉快的发生,我们就必须学会观察并了解人类的厌烦信号。

研究表明厌烦情绪多数是用手和脸的混合姿势表现出来的。用脸色表现的烦躁或厌烦信息是常见的一种。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当失去兴趣或感到烦躁时,脸上就会出现“空白”。如果人的烦躁情绪上升,这种“空白”的表情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厌烦之感了,就会无精打采,垂头丧气。为了支撑住低垂的头,人们便会做出用手支撑住下颌或面额的动作。然而,当厌烦情绪上升时,一只手就难以“承担”起支撑的任务,必须借助其他物体来完成支撑任务,因而就会产生积极厌烦的显示信号。这种姿势无疑暗示了当事者的厌烦程度。

一个演讲者,在演讲中必须善于观察听众的反馈信息。身体前倾,两眼注视,不时地点头,听众的情绪随着你的演讲情绪而波动,说明你的演讲对他产生了共鸣。而有人坐在一旁,低着头看书看报,或者二郎腿一翘,双臂交叉,眼睛不断地盯视别处或者干脆闭上眼睛,不断地看手表,收拾东西,坐着时身体后仰,站着时身体靠墙,或者身向外倾,用手指敲打桌子或跺脚也是一些厌烦的信号。作为一个有智慧而有观察力的讲话者,当看到对方显示上述信号时,就应采取果断措施,终止演讲或是调整演讲的方法和内容。否则,会使你自己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第五节 倾听是减少误解提高沟通效果的重要保证

一、沟通倾听理念示意图

倾听训练、倾听技巧、倾听理论,形成倾听理念主体意识,并形成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自觉把倾听理念融合在沟通过程之中。

在沟通过程中,人们借助于倾听,理解对方所发出的信息的主体思想和目的,消化对方的寓意,并给予恰当的反馈。

倾听是一种技巧,这种技巧可以通过了解它怎样发挥作用来改进。研究表明,人们在沟通中,53%的时间用于倾听,14%的时间用于写,16%的时间用于说,17%的时间用于读。听用的时间最多,而培训的时间是最少的,听也要进行学习和训练。

当你听朋友谈话时,你或许只需要使用短期的记忆,然而你听教师讲课时,你就要把所听的内容尽量记住,并能在几天或更长的时间内或考试时写出来。学生想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他们就必须认真倾听。一位老师对新生班的学生说:“这门课授课中的良好沟通责任,一半在你们,我讲课时不要睡觉或与同学讲话,我的责任是把课讲清楚,必要时进行重复,引导你们与我辩论,你们也必须通过倾听来履行自己的责任。”

二、倾听的概念

什么是倾听呢?国际倾听协会对倾听的定义是:倾听是接受口头和非语言信息、确定其含义和对此做出反应的过程。倾听有以下四种方式:

1.侧重人的情感的倾听方式

在沟通中,听众关心对方的情感,谈有关人的情感问题,例如,对方有关情感问题的倾诉,听众寻找与对方的共同兴趣和对情感做出反应。

2.侧重要具体行动的倾听方式

当对方布置任务,介绍技巧,传授经验等,听者所要的是准确、没有错误的表述。倾听者要求下去能够很好地应用、去行动。

3.侧重于实际内容的倾听方式

当对方发布新闻,传递信息,讲授课程,听者更喜欢复杂和充满挑战的信息。听者需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专心致志地去倾听。

4.侧重于时间限制内的倾听方式

如上下级关系之间的交谈,这种听者更喜欢简短和快速地与人沟通,学术中的答辩等都属于在限定时间内的沟通。

每个人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改变,可能在不断变换自己的倾听方式。例如一个行政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可能用侧重于时间限制的倾听方式,但当他回到家里以后对自己的孩子则用侧重于人的感情倾听方式。

当你在工作或生活中,在某种相互关系中的沟通出现问题时,你就希望对方是一位情感型倾听者,倾听自己的倾诉,你可能会得到非常满意的回应,他们可能是你的朋友和知己;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有一篇即将发表的文章需要征求意见,你就希望有一个侧重于内容的倾听者,比如你的老师,你的同行。通过你讲述以后,他们会对你的文章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对你有所帮助。因此,如果你根据不同的情景寻找不同种类的倾听者,你的沟通就会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思维导言”人们往往忽视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在沟通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倾听的作用,这也是造成沟通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三、倾听的误解

所有的人在倾听上都会出现错误,有时我们会得到自己没能很好倾听的暗示。例如,你是一个学生,在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你是否由于没有注意或是其他原因,没有听清楚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去问旁边的同学呢;如果你是一位职员,在听领导布置工作任务时,由于你理解不准确,所以工作不能达到领导的要求。倾听是很困难的,因为有很多因素可以使你分散注意力造成倾听的误解。影响倾听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表明一个人如果具有两种或更多相互对立的态度时,他会感到矛盾。例如,一个学生平时学习很好,每次考试都在全班名列前茅,和同学的人际关系也很好,被多数学生认为,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但是,当所有学生听说这位学生在外和别人打架时,就受到认知失调的困扰。

降低认知失调,通常的方法是通过忽略那些引起冲突的信息来实现。例如,当有人谴责这位学生的时候,你对自己说:“那不可能是真的,他是个温和而优秀的人。”

2.焦虑

焦虑是倾听中的干扰因素。当一个人处于极度焦虑的状态中,就不可能很好地去倾听。迷路后感到心就要跳出来了,这就是典型的焦虑。当你最终停下来问路时你就完全失去了自信。一位学生可能在考试前,听说这次考试比较难,那么这位学生在考试前就会产生忧虑,影响正常的考试。

3.错误的想像

有类倾听者总是根据自己的阅历,设置一种想像,谈论自己所想的,如果别人谈到某种经历,他们则说一种更长和更好的经历。例如,你说你去过广州,那里很美,他就可能说,我去过北京,北京才美呢。你说一个大狗,他就说一个更大的狗。

4.被动地倾听

在学校或企业,常有一些讲座和报告,有些学生或职员认为,不是老师、学校或企业的要求,就不愿听。这种态度是被动的。看电影或电视可以是被动的,但是课堂上听课或听同学发言就需要主动。这种倾听需要一种积极的态度。其实倾听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信息,从道义上讲也有责任去倾听理解他人。

“思维导言”倾听误解,不仅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影响人生的发展。因为在沟通人生过程中,每走一步都体现出沟通的质量,健康的人生取决于高质量的沟通。

四、倾听的过程

1.预言与评价

倾听在沟通中具有相互作用的本质,我们根据对将要与之沟通的人以往的了解,会做出他可能如何反应的预言。例如,你可能是一位学生,有事但没有向老师请假,旷课了。根据以往的经验,你知道这位老师会不高兴,并且会狠狠地批评你。你也知道最好的办法是接受批评而不是辩解。你可能是一位职员,和你的直接上司沟通的时候,你可能知道上司的个性要求细致而具体,那么把握你说话的分寸,和颜以对,你可能会得到上司的重视。

2.倾听的过程有四个阶段

以下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中断,就可认为倾听无效。

(1)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听与倾听。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会听到大量的信息。例如,我们所听到的包括某人在楼道中喊叫、老师的讲课、与朋友的交谈等,我们听到了许多这样的信息,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并没有去倾听所有这些信息。

听不等于倾听。我们听到的声音、词语来自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渠道,我们对此不可能有多少反应。但在倾听时,我们会做出更多的反应,这是一种生理反应。倾听是涉及对他人全部反应的更加复杂的知觉过程,包括口头语言以及非语言沟通。

因此,接受信息不只包含听。在我们倾听时,我们剔除无关的信息,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认为重要或有趣的内容上。

(2)集中选择注意某种信息。我们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认为有兴趣的话题上。例如,傍晚在宿舍楼里,你会听到各种声音,包括学生相互间的叫喊声、音乐声、咔哒的关门声,这些声音不会引起你的注意。然而,当激光唱盘放出你喜欢的歌曲时,你就会全神贯注,这些歌曲消除了周围所有的其他声音。

把感知集中起来的能力称为选择性注意,如果同时发出几个不同的声音,告诉听者去听某一种声音,那么听者就可以对某一种声音注意。虽然我们能按照某种特殊方式集中注意力,但注意力集中的范围是有限的,有时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往往会想起一些其他事情使注意力暂时分散,虽然可以很快回到原信息上来,但是倾听的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倾听过程中联系自我。在倾听过程中,当我们选择注意接受某种信息时,要知道所听的内容是什么?与什么内容相关?怎样和我们已经知道的内容相联系等,要使它成为我们知识和经验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估价,不仅要明白对方说了什么,还要考虑是怎样说的。

(4)倾听过程中记忆内容的选择。记忆也是一个决定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的选择过程。在倾听的过程中,作为学生,没有谁能复述出老师讲课的全部内容,笔记所记的要点可以帮助你回忆老师所讲授的关键性内容;当你是一个职员或是一位领导,在沟通中,能够辨别和记忆对方的有价值的地方,就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五、主动倾听概念

在沟通中,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所说内容的时候,你已经成为一个倾听者。当你把重要的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勾画,并考虑提出问题或对问题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时,你就成为一个主动的倾听者。即使你可能什么也没有说,但你思想上已与正在说话的人融合在一起了。

1.学生的主动倾听

学生特别需要成为主动倾听者,因为这样的倾听者比一般被动倾听者在学习上做得更好,被动倾听者只是记忆并不评估所听到的内容。绝大多数讲课的老师喜欢学生做笔记,被动倾听者虽然把老师讲的记了笔记,但在考试时,仍然不会灵活运用。主动倾听者在记笔记时,把有关概念穿插在一起,并把主要观点和次要观点区分开来。按这种方式记笔记并在考试前复习笔记的学生,就会比被动记录信息的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2.人际沟通过程中的主动倾听

主动倾听包含某人所说的话在文字和感情上的含义,也包含身体向前倾、点头、笑和皱眉这样的非语言暗示,以及用“嗯、哼、啊、我明白了”等这样的声音来暗示自己的兴趣。在人际沟通中,通过提问或评论对方刚说过的内容,也有充分反馈的机会。主动倾听是一种投入的方式,一旦你投入了就可能产生兴趣。

六、主动倾听的四种倾听方式

1.获取信息式倾听

大学生在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听上,并且这种倾听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

(1)清楚对方所讲的中心思想。获取信息式倾听的着眼点是辨别贯穿于整个内容的基本思想,即中心思想。然后是其重要观点,也就是加强中心思想的观点,最后是支持主要观点的支持性材料。所有的主要观点都与中心思想相关联。辨别中心思想也帮助记忆,如果记住了中心思想,主要观点就容易记住。如果只记住了主要观点,你记住的可能是没有理解的不相关联的观点。因为没有理解它们,也就容易把它们忘掉。

(2)明白其支持性的主要观点。在听演说或听课时,首先辨别其中心思想,接着是寻找支持它的主要观点。主要观点的目的是支持中心思想,支持性材料为主要观点提供依据,具体说明和生动的事例是为了使听者更了解主要观点。

(3)预言接下来说的内容。当我们为了获取信息而倾听时,通过预言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有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一旦听到演讲的主要观点,如营养结构,你就能自然地预言到他要讲构成这个营养结构的食品。预言是比较困难的,但你总是在做,久而久之就行了。

(4)其观点联系自我的经验。在沟通过程中,倾听者把对方讲的观点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对于加深理解所说的内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所讲的内容与已知内容的相似点和区别。从他人说话中寻找你自己已经知道内容的相似点或区别,通常有助于你对所说话题内容的理解。

(6)对其观点、思想的质疑。质疑是主动倾听的一种重要辅助方式。在听时,你可能问自己一些问题。如果自己不能回答,向演说者提出这些问题是重要的。即使是对问题有自己的回答,你可能还是要问,以便通过说话者的回答来检验自己的理解。

2.批判式倾听

批判式倾听需要具备获取信息式倾听所有的构成要素。听者依然应该清楚主题思想和明白其支持性的观点。然而,在批判式倾听中,听者还应该对听到的内容进行估量和质疑。这些质疑可以在听者的头脑中进行,或者可以直接向说话者表达。一般来说,所有沟通中的倾听都应该是批判式的。但是你在接受新的信息时,可能你对这个题目,或者对于说话者了解甚少,就很难去做批判式的估价。

(1)判断说话者的动机。在批判式倾听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弄清对方的动机。对于广告,这是非常容易的,动机就是某人要卖一种产品。当朋友劝说我放下学习去打乒乓球时,我们必须问一些问题,即他的动机是什么?结果是怎么样的?当我们处于被劝说的情景之中时,质问劝说者的动机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在公共演讲中我们通过研究演讲者的背景去审视演讲者的动机,演讲者在演讲开始都要做较长时间的自我介绍,那就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信任度。

(2)对其观点进行质疑和提问。批判式倾听也包含对其观点进行质疑和质问的合法性。演讲者在哪里得到的信息?它的来源可信吗?演讲者是在准确地引用信息还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说的呢?

在劝说的情景中,演讲者有时忽略掉不支持自己理由的信息。如果你有与演讲者所说的内容相反的信息,记下来,以便可以在以后提问。

(3)能够区分事实与观点。对对方的观点进行质疑和质问的时候,要有区分事实与观点的能力。事实是可以被验证的某种事情,做了同样试验的每一个人应该能得到相同的信息。当天的气温是一种事实,如果我们把气温表放在同一个地方,它们应该都是现实中相同的温度。事实永远是真实的,而观点是人们的信念。在我们一天的课程中,所听到的是观点而不是事实。如何把事实和观点区分是很重要的。

(4)偏见对于倾听的影响。在沟通中对方可能表达了我们不愿听到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与我们自己的态度和信念相矛盾。如果你不信教,教会的集会你肯定不会去参加的。由于偏见的影响,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可能正在堵塞信息。例如,一项研究发现,虽然陪审员接受了关于证据规则的训导,但只有40%的人能正确地按规则行事。往往有多数人是按自己的眼光去理解信息的倾向,导致我们曲解所接受的信息。作为听者我们必须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特别是当我们接收到可能是相反或反映不同见解的信息时。

(5)评价信息。在沟通中,我们必须学会在获得全部事实和论据时,在有机会去验证支持这些思想的事实时,以及在充分消化了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再做出判断和评价。

3.情感移入式倾听

情感移入式倾听,就是设法从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的感受,并把这些情感反馈回去。作为倾听者,放弃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对方的情感中去。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识别情感,让说话者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据事情发生发展的真相,然后鼓励他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1)识别情感。首先,你需要倾听这个人谈话内容的真正含义。例如,你的朋友找你,“我要把老婆打一顿!”他显然不是真的计划打他的妻子。当然你在情感移入式倾听时,你首先要识别说话者当前的感受是什么。假定你朋友的愤怒产生是合理的,你的反应则是:“你怎么会那样想呢?”从而给了你的朋友向你倾诉的机会。

(2)倾听叙述。情感移入式反应的第二部分是去倾听这个人必须要说的内容。在整个叙述进行时,没有必要做出任何特别具体的反应。这时只需要倾听对方,你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和用同情的表情来表示对此事的兴趣。

当你的朋友向你倾诉完以后,不做任何评判而是给予支持,问题的全部就可能被展现出来。用释义的方法,即用你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对方的思想和情感。如果你的朋友说:“老婆昨天晚上竟没有回家,也没有打电话告诉我。”一种恰当的释义式反应可以是:“你一定是又担心又生气了。”这种反应不仅帮助识别情感,也帮助发现你是否准确地听和表明你是否在注意对方。

(3)让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仅仅倾听他人的情感并让他们做出一些解释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问题。人们通过吐露自己的情感后心理就平衡多了,感觉也就痛快多了。

在人们倾听的过程中,倾听者要给对方一些帮助,但你不一定要解决他人的问题,否则会给自己加上一个沉重的包袱,要激励受到问题困扰的人自己解决,这种态度也有助于他人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

当涉及强烈的情感时,人们常常只是需要一种回音。如在倾听时,不时地说:“啊、明白了(点头)”等往往就足够了,更多的安慰往往就是通过被倾听而得到的。

4.享乐式倾听

我们听音乐、听戏曲、听相声等,称为享乐式倾听。为了乐趣而倾听,当倾听的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时,我们可以用获取信息式倾听、批判式倾听的方法来倾听。例如,音乐涉及情感,所以要求我们听出曲子所表达的情绪:它是严肃音乐还是轻音乐?这种音乐会使听者产生怎样的感觉?相声内容和技巧是否既有意义又可产生笑料?听众听了是否开心?等等。目前年轻人对戏曲不感兴趣,你可试试同他们一起听,并给他们讲戏曲“绝活”的艺术价值,他们慢慢地理解多了,就不断地提高了对戏曲的欣赏和品味水平。河南电视台举办的《梨园春》栏目,很受听众喜欢,对戏曲的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5.倾听应答

倾听应答是指倾听者在邀请对方进行谈话时,能精力集中地吸收所传递的信息并做出应答的方式。应答方式包括:

(1)邀请他人进行交谈;

(2)表现出自己注意听讲的身体语言;

(3)沉默;

(4)发出一些表现注意听讲的声音;

(5)顺应地提出问题。

当某人与你谈论某一问题时,其用意是想要你理解他谈话涉及的内容,你嘴上说已经理解,并不能表明你实际上已经理解。要真正理解所说的内容,采用通过应答来核实对方的意思:“那你说的是……”或“你的意思是……”接着沉默,听对方解释他所说的内容。

“思维导言”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对于提高领悟力、提高沟通效果尤为重要。因此,要重视倾听,并通过倾听的自我训练,提高自己对语言和非语言表达的正确理解和反应能力。要能很好地理解说话者的真正含义,并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培养健康的心理环境主要靠自我沟通来完成。因为无论是和谐的人际环境、喜欢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的生理环境的建立,都是以心理环境为基础的,你只有接纳自己,才能接纳他人。自我和谐才能创建人际和谐,自我评价准确,才容易找到适宜的工作,自我心理平和,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中医经络学说有个理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实际上包含很深的哲学理念,形象地说明了一些自我沟通的现象和内涵。

“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件意外事情的发生,会使自己的心灵产生激荡,“心理失衡”现象也会随之产生,心灵产生的激荡越大,由于心理力的作用所产生的心理失衡现象就越严重,随之表现出来的是激动、难受、烦恼、悲哀、愤怒甚至走向极端而产生自杀的念头。随着外部影响力的“干预”,如“劝说”、“环境的改变”,或者随着自我沟通的有效性不断增加,造成心理失衡的心理力就不断减弱,慢慢趋向心理平衡。

由于某种意外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失衡,情绪变化,以及心态、心理的变化,通过自我沟通,恢复原来平衡的心理。从“想不通”到“想通啦”,意味着自我沟通过程的结束。